当前中国经济面临诸多挑战,国内来看,2023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再创新低、国内有效需求不足、中小银行风险、房地产和地方财政仍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国际上看,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中国经济拐点与股市拐点共振,整个股市形成“双杀”。
然而经济和市场会有周期,正如繁花爷叔所说“大暑之后必要大寒。一定记住,这是规律”,这句话反过来一样成立。因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股价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由于估值具有均值回归特性,低估状态不会一直存在。
站在中国核心资产泡沫破灭的三年后,当下市场对于核心资产的情绪无疑也已经来到了不合理的悲观区域。各个行业及细分领域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在大浪淘沙的过程中仍然足够坚挺,保持公司治理稳健,财务指标优秀。
【附:上市三年以上股价年化涨幅前100名榜单】
【附:上市一年至三年,股价年化涨幅>20%榜单】
一、消费行业
通缩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价格下跌,反映到股价上就是猪肉、餐饮、调味品等必选消费板块领跌大市。
可选消费情况会好于必选消费,毕竟富人阶层的钱虽然少了,但也只是名义数字上的减少而已。因此,白酒板块虽然说不景气,但高端+次高端酒的龙头们业绩依然稳健。
(一)食品消费
1、白酒
【高端白酒】
【地产酒】
2、乳制品
(二)家用消费
1、个护
2、家电
二、医药行业
我们将医药股细分为三个部分:化学及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
(一)化学及生物制药
1、化学药
2、中成药
自《“十四五”中药发展规划》出台后,在政策支持下医保支付向中药倾斜,同时老龄化加剧带来了需求增量,中药在政策催化的利好下逐步实现利润与估值的双提升。拥有独家产品优势的药企不仅有抵御药品集采风险,而且具有天然的议价力甚至是销售潜力。
(二)医疗器械
新冠医疗器械细分赛道在疫情期间大放异彩,但如今已时过境迁。呼吸机和低值耗材等在疫情结束后都出现产能过剩,高值耗材不仅是集采重灾区,更是高层反腐重点打击环节,目前整个市场表现仍然不佳。
(三)医疗服务
1、医药研发及生产外包
2、专科医疗
跟消费板块受困于内需不振一样,专科医疗作为类消费的医疗板块今年业绩也大多低迷。
3、连锁药房
三、科技行业
这两年电池行业产能扩张很快,但利润率持续下滑,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无序扩张带来的严重产能过剩,2023年我国锂电池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已降至40%左右。就此,工信部发布文件规定在锂电池新项目审批中,将引导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制造项目,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在这个内卷程度下,能够逆势扩张份额的行业龙头将蚕食到了更多份额,渐渐形成垄断格局。【上游材料及中游电池】
【下游系统配件及整车】
2、光伏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近日组织召开了“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谈论关于加大对新建光伏项目审查力度并调整中标机制。伴随成本高企、技术落后的产能加速出清,有利于行业良性健康发展。
【光伏生产设备】
【光伏逆变器】
阳光电源:全球逆变器龙头企业,2022年公司光伏逆变器全球市占率23%,居全球第二位;储能系统市占率16%,全球居首。不仅拥有行业内最丰富的光伏逆变器种类,且综合性能优异。
德业股份:逆变器的后起之秀,2023年光伏行业营收占比为71%。公司产品差异化定位在高价值量的储能逆变器和微型逆变器。公司通过自主品牌+贴牌模式,降低销售费用的同时快速导入南非、巴西等新兴市场,与行业领先企业形成错位竞争。
锦浪科技:公司在全球逆变器出货中的排名从2019年排名第十提升至2022年排名第三。并网逆变器是公司的第一大业务但是增速在下降,公司将发展重点转向光伏发电系统和新能源电力生产。
上能电气:公司的逆变器产品以应用于大型地面电站项目的大功率集中式光伏逆变器国内销售为主。2022年,公司光伏逆变器产品出货量排名中国第四、全球第八。公司在中国储能PCS提供商2022年度储能PCS国内出货量排名第一,全球出货量排名第三。
【组件】
隆基绿能:一体化组件龙头,2023年连续九年保持单晶硅片全球出货量第一。基于行业竞争加剧,全产业链盈利承压,公司业绩也严重承压。毛利率净利润率逐年下滑,2023年净利润负增长,2024Q1计提存货减值26.49亿及固定资产减值1.52亿,净利润亏损23.5亿元。
3、风电
东方电缆:国内海缆龙头,2023年海洋业务营收占比提升到47.59%。伴随海风行业的逐步复苏,海缆本身盈利能力优异,公司盈利能力依旧两眼。
(二)芯片电子
1、半导体
自中美贸易摩擦以来,半导体领域持续被美国打压和制裁,去库存不及预期更是半导体市场低迷的重要原因。芯片大基金三期于今年成立,注册资本3440亿元,国家队下场真金白银的注入给持续下跌两三年的芯片板块,注射了一剂强心针。
【芯片设计】
圣邦股份:国内模拟芯片龙头,产品为电源管理芯片和信号链芯片,广泛应用于工业、汽车、消费电子和通讯等领域。2023年受需求走弱和去库存影响,产品价格承压,公司业绩也随之向差。
韦尔股份:国内图像传感器设计龙头,于2019年收购全球第三的CIS厂商豪威科技和思比科,正式切入CIS赛道,并成为公司的核心业务。公司业绩修复仰赖于智能手机景气度缓慢复苏背景下,公司库存逐步出清,以及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产品导入和汽车市场自动驾驶应用的持续渗透。
【制造设备】
北方华创:国内平台型半导体设备领先企业,在刻蚀、沉积、热处理、清洗设备等半导体设备领域均有大量积累,多种品类市占率持续提升。在行业周期下行时还能保持盈利水平提高,保持高营收净利润增速,资产状况良好,实属难得。
【芯片制造】
卓胜微:国内射频芯片龙头,是国内为数不多的高端滤波器、射频器件的厂商,仰赖于下游消费电子的景气程度。2023年毛利率净利润率逐年下滑,营收净利润增速严重放缓。
紫光国微:智能安全芯片和国内特种集成电路双龙头。公司的SIM卡芯片业务在中国和全球的市场占有率均名列前茅,在特种芯片设计领域构筑了较高的技术壁垒、资质壁垒以及资金壁垒。
扬杰科技:国内功率二极管龙头,光伏二极管占据国内优势地位。公司产品版图丰富,产品持续向新能源、汽车电子等高增长领域发力。
2、电子
立讯精密:消费电子精密制造龙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导致购买力下降,消费性电子市场表现整体偏弱。作为果链成员,苹果手机在华销售增速的下降也进一步导致公司业绩增长乏力,盈利能力下降。为走出困局,公司已经开始加大通信及汽车业务的投入,寻找新的发展机遇。
大华股份:安防视频监控行业的龙头企业,自中国移动参投以来,双方合作围绕“连接+算力+能力”布局,多领域深度合作。
(三)通信行业
随着AI大模型投资的热潮和东数西算工程的建设,通信设备的需求持续火热,通信板块景气度持续高涨。
天孚通信:业界领先的光器件平台型龙头厂商,已形成以十六条产品线为支撑的光器件整体解决方案和先进光学封装两大核心业务板块,为全球客户提供多种垂直整合一站式产品解决方案。
中际旭创:全球光模块龙头企业,凭借行业领先的技术研发能力、低成本产品制造能力和全面交付能力等优势,与英伟达、谷歌等海内外客户深度合作,市场份额持续成长。
新易盛:作为行业领先的光模块供应商,公司在目前已在100G、400G、800G光模块产品已实现批量出货,并成功推出业界最新的基于单波200G光器件的800G/1.6T光模块产品,向高端光模块市场开拓。
(四)工业制造
浙江鼎力:国内高空作业平台龙头企业,国内第一、全球第五。全系列产品均实现电动化,不断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盈利能力。2023年公司海外收入占比超65%,有望受益海外需求高景气。
恒立液压:国内高端液压泵阀龙头,挖掘机油缸领域市占率超50%。但近年来挖机行业景气度下降,公司毛利率净利润率有下滑趋势,业绩开始出现负增长。
汇川技术:工业自动化产品领军企业,国内最大的低压变频器与伺服系统供应商,2023年电控产品第三方供应商中排名第一。当前处于工控周期底部,受行业增速下降的影响,虽然公司财报出现颓势,但仍然是行业领先。
三花智控:全球制冷控制元器件和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控制部件行业龙头,新业务机器人业务前景广阔,有望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思源电气:平台型电力设备龙头,作为头部一次设备供应商下游面向国内电网生产商。伴随新能源大规模并网,配套电网建设需求大幅上升,以及AI等新兴产业用电需求增加,从而带来电力设备需求增加。
国电南瑞:电网龙头,业绩常年保持稳健增长。双碳目标倒逼电网向能源互联网加速转型,公司作为电网全环节智能化、数字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优势和产业链整合优势明显,将充分受益于电网转型带来的结构性投资变化。
三星医疗:国内配用电龙头,配用电与医疗双轮驱动,近年来业绩实现快速增长。公司医疗服务依托于奥克斯医疗集团,立足华东市场,实行连锁扩张策略。
赛轮轮胎:国内轮胎龙头,产品畅销全球,外销占比为74%。由于欧美国家高通胀、国产轮胎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性且价比凸显,海外需求维持高增速,公司轮胎产销量创历史新高。公司毛利率处国内领先水平,国际上可比肩全球龙头胎企。2023年产品实现量价齐升,迎来业绩大爆发。
四、周期性行业
(一)消费类周期性行业
1、地产基建
东方雨虹:下游需求疲软,主要原材料沥青价格高位运行等因素影响下,我国防水行业整体承压。即使是行业龙头的东方雨虹各项财务指标也严重恶化,资产减值风险、巨额应收账款风险等财务风险逐渐暴露。
2、大金融(银行、证券、保险)
东方财富:受资本市场景气度等因素影响,公司近两年来营收净利润持续负增长。
同花顺:加大AI大模型研发布局,目前公司自研的问财HithinkGPT预训练金融语料达万亿tokens,预计应用于投顾、投研、客服、代码生成、法律咨询等领域。全年持续扩招营销人员及市场推广,净利润率大幅下滑。
3、生猪养殖
牧原股份:生猪养殖龙头,通过精细化的养殖管理,持续提升养殖成绩,具备核心成本优势,周期回暖业绩改善可期。
(二)工业类周期性行业
1、有色金属
山东黄金:年后黄金开启连涨模式,屡创新高的主要原因是金融投机,也就是押注美联储的降息。公司为中国黄金行业龙头,通过外部并购、内部勘探增储及集团资产注入等多种方式持续丰厚黄金储备。
2、化工
蓝晓科技:国内吸附分离树脂行业龙头,产品广泛应用于金属资源、生命科学、水处理与超纯水等诸多领域。公司盐湖提锂技术综合成本低,技术产业化成熟度高。生命科学业务则受到GLP-1市场高景气拉动,固相载体需求增长明显。
金石资源:国内萤石龙头,已探明的可利用资源储量和拥有的大型矿山数量皆居全国首位。实现低品位萤石矿的深加工,具备成本优势。
万华化学:国内化工行业龙头,全球最大的MDI生产商,国内外的产能份额分别为68%和35%。今年在下游冰柜、家用电冰箱需求增长的推动之下,公司主营产品MDI景气度有所回暖,价差有所提升。
新和成:维生素一体化全球龙头,近年来维生素行业产能充裕,整体呈供需宽松态势。在景气低谷又一次验证的公司维生素业务的成本优势和盈利韧性。
3、煤炭
陕西煤业:前几年煤价大涨,公司业绩表现强劲,且分红率逐年攀升,给投资者实实在在的回报,受到投资者的青睐。虽然2023年业绩高增长不再,但是A股市场风格仍然趋于保守,且高股息配置价值犹在,估值仍然持续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