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校友办、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兽医学院主办-
经对2020年度中国境内生产销售的兽用抗菌药和进口兽用抗菌药销量数据进行了全面统计分析,形成了中国兽用抗菌药使用情况报告。
二、兽用抗菌药使用情况
(一)兽用抗菌药使用总体情况
2020年,中国境内使用的全部抗菌药总量为32776.298吨,其中中国境内兽药企业生产销售32543.541吨,占比99.29%,进口总量232.757吨,占比0.71%。中国境内使用的兽用抗菌药品种共68种,其中中国境内生产的抗菌药65种,进口兽用抗菌药13种。中国境内使用抗菌药制剂种类共216种,其中中国境内生产的制剂208个,进口制剂23个。详见表1。
表12020年我国兽用抗菌药品种及分类
(二)兽用抗菌药使用分类统计结果
1.按药物种类与剂型分类统计结果
2020年使用的兽用抗菌药中,单类别抗菌药品种数量最多的是磺胺类及增效剂、β-内酰胺类及抑制剂、氟喹诺酮类(均为11个);最少的是林可胺类和安沙霉素类(各1个),分别是林可霉素和利福昔明。
从制剂数量来看,磺胺类药物制剂数量最多,共46个,其次是β-内酰胺类及抑制剂(36个)和氟喹诺酮类(35个),详见图1。单个药物制剂数量最多的是磺胺间甲氧嘧啶,共有14个单方和复方制剂。
图12020年兽用抗菌药品种及其制剂个数
2.按使用量统计结果
按兽用抗菌药类别计,使用量排名前三位的依次为四环素类,10002.733吨,占比30.52%;磺胺类及增效剂,4287.876吨,占比13.08%;β-内酰胺类及抑制剂,4112.629吨,占比12.55%。使用量最少的是安沙霉素类(0.13吨)。详见表2和图2。
表22020年我国各类兽用抗菌药物使用数量及占比
图22020年各类兽用抗菌药的使用量及占比
3.按使用途径分类统计结果
使用途径包括混饲途径、饮水途径、注射途径和其它途径等4类。混饲途径仅含预混剂,饮水途径包括可溶性粉剂和溶液,注射途径包括注射液、注射用粉针等;其他途径包括粉剂、片剂、乳房注入剂及子宫灌注剂。2020年使用的兽用抗菌药以混饲途径为主,总量为13184.734吨,占比40.226%;饮水途径使用总量为11208.270吨,占比34.196%;注射途径使用总量为3572.531吨,占比10.900%;其他途径使用总量为4810.762吨,占比14.678%。详见图3。
图32020年兽用抗菌药的使用途径分类情况
4.按使用目的分类统计结果
2020年我国使用的兽用抗菌药可分为促生长和治疗2大类,其中促生长使用的用量为9403.211吨,占比28.69%。详见表3。
表3促生长用兽用抗菌药使用量与占比
(三)每吨动物产品使用兽用抗菌药情况
根据我国畜牧兽医年鉴和水产统计年报,2020年我国畜禽肉产量7639万吨,蛋产量3468万吨,奶产量3530万吨,水产品产量5224万吨,总计19861万吨。2020年各类抗菌药使用总量32776吨,据此测算每吨动物产品兽用抗菌药使用量约为165克。详见表4。
表42020年中国动物产品产量和每吨动物产品使用兽用抗菌药情况
三、结论
(一)2020年中国境内使用的兽用抗菌药总量为32776.298吨,较2019年增长6.06%,但是与启动遏制动物源细菌耐药性行动计划的2017年相比下降21.9%。
(二)2020年中国使用的68种兽用抗菌药归属于13大类,制剂个数为216个。药物品种数量排名前3位的分别为磺胺类及增效剂、β-内酰胺类及抑制剂和氟喹诺酮类。制剂个数排名前3的分别为磺胺类及增效剂、β-内酰胺类及抑制剂和氟喹诺酮类。
(三)按药物类别统计,使用量排名前3位的药物类别依次为四环素类、磺胺类及增效剂和β-内酰胺类及抑制剂,占比分别为30.52%、13.08%和12.55%。
(四)按使用途径分类统计,兽用抗菌药以混饲途径给药为主,占比40.23%;其次为饮水途径,占比34.20%;注射途径和其他途径占比分别为10.90%和14.68%。
(五)按使用目的分类统计,促生长用途占比28.69%,治疗用途占比71.31%。
(六)2020年中国每生产1吨动物产品使用的兽用抗菌药约为165克。与2018年欧盟相比,好于欧盟部分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