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8点见,多一点洞见。每天早晚8点与你准时相约,眺望更大的世界。
又是一年“3·15”。在今年的新京报“3·15特别报道”中,既有驴肉制售造假、中药材以次充好这样的传统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也有宠物团购背后的隐形消费、“擦边”的美容针这样的新问题,复杂而多变的消费环境,给消费者权益保护带来不小挑战。
二十元一公斤的染色扁豆冒充八百多元一公斤的酸枣仁;从药厂回收的已无药效的药渣,通过烘干或二次加工被包装成正品药材销售……中药材网购乱象丛生,消费者网购中药材风险极高。
3月15日,报道刊发后,新京报记者再次打开该电商平台发现,报道中“点名”的商户均已更名,并清空了所售的商品。但仍有不少商户在售卖疑似伪劣中药材,一商户所售的“当归片”每斤价格为35元,宣称“特级”“正宗”“野生”“绝对正品”。平台数据显示,该店的“当归片”已售出15.7万件,销量在“当归畅销榜”排名第一。
3·15前夕,多名消费者向新京报记者爆料,湖南省境内部分高速服务区的食药材特产店,涉嫌通过“药托”诱导消费者高价购买廉价食药材。
新京报记者走访多家高速服务区发现,这些食药材店大多开在服务区人流量较大的洗手间旁。店员不时招揽过路旅客,且周围总有一名自称“消费者”的热心人,诱导旅客高价购买食药材,并和店员一起宣称,这些食药材“治百病,连癌症都能治”。
近年来,随着医美掀起热潮,美容针逐渐成为更多爱美人士的选择。这也使得更多人扎堆涌入,赚取一桶金。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调查发现,如今,针对不同人群,还有上门打美容针服务。此外,为了销售水光针,销售人员宣称购买公司产品就可以包教包会,并开设私密的直播间,传授打针技巧。
记者走访时,莉莉美甲店内为客人打完美容针的桌面。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赵方园摄
莉莉的美甲店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苑家园附近的一栋商业住宅。贝壳财经记者暗访中,莉莉直言自己并非医疗美容医院的医生,没有医师执业资质,也没学过护理。贝壳财经记者暗访时,莉莉正在准备给顾客打颈纹针。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莉莉并未佩戴医用手套,也未再次洗手消毒,两只手长长的美甲在操作过程中格外显眼。
火灾背后,电动自行车正面临安全拷问,到底是什么让它“意外”频频,我们又该如何防患于“未燃”?2月末到3月初,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奔赴山东、天津,试图在市场、工厂之间找到产业的痛点,给出答案。
记者发现,“报小产大”,非法骗取国家合格证的做法,则使得一众高功率、高电压、高电能的电动自行车逃离了摩托车的监管,高负荷、高速穿行在大街小巷。它们不仅面临着专业售后维修的缺失,还极易面临电瓶过载、使用过度、车电错搭、交通肇事等问题。再加上锂电池,尤其是三元锂电池相较于其他类型的电池更容易发生着火事故的特性,超标电动车的安全风险在其出场的那一刻似乎已经注定。
近期,有消费者反映市面上假驴肉泛滥,许多商贩以廉价母猪肉冒充价格昂贵的驴肉。2024年年初,新京报记者先后前往河北任丘、吉林长春和天津等地,揭开了一条以母猪肉、马肉为原料,通过添加驴肉增香膏、亚硝酸钠等添加剂煮制成假驴肉的产业链。
“亲戚拉亲戚,朋友拉朋友,跟搞传销一样。”在地处三县交界的河北省任丘市长丰镇,制作假驴肉的手艺成为一些人口口相传的致富秘诀。每个月数十吨的马肉或廉价母猪肉,在这些脏乱差的制假窝点一番加工下,摇身一变就成了价格昂贵的鲜美驴肉,销往全国各地。
如今,不少宠物医院在团购网站上线低价绝育套餐,成功引流后,宠物绝育过程中再抛出各种收费项目,悄然对宠物主进行收割。
一家宠物医院公示的部分手术收费信息。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丁爽摄
记者调查中,纳吉亚猫专科动物医院通州分院一个218元的团购套餐,生化检查、术后消炎针均不包含在内,仅这两项补差价480元。伊丽莎白圈、抗体检查……一系列费用如若补全,一次绝育手术也会上升至千元。
随着“它经济”发展,宠物医疗市场逐渐成为掘金赛道。然而,医疗费用高昂、收费标准混乱、医疗水平良莠不齐等问题仍掣肘行业起飞。
从“老年人月付6000元追微短剧”到“月薪5000看不起微短剧”,微短剧似乎已经从“金融流通品”升级为“奢侈消费品”,一旦“上头”,就是连着近百集的疯狂买买买,不足一个小时,账单就能像滚雪球一般冲刷消费者的财务防线。那些秉承“9.9元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的人,结果却是花了无数的9块9,只买到低端的快乐,甚至这种快乐连有效期都达不到就可能“半程跑路”。
新京报制图卢子雄
微短剧行业的快速生长,在投资端、内容端、消费端引来各种乱象。虽然国家广电总局不断积极展开微短剧专项整治工作,加快制定《网络微短剧创作生产与内容审核细则》,切实让微短剧急功近利的发展态势按下暂停键。但部分微短剧仍存在收费杂乱无章、四处投流引流,甚至在收费后就“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让不少消费者深陷微短剧消费困局,且投诉无门。
通过以上种种,可以看到,尽管随着法律体系的健全、市场监管力度的加大,以及消费者权利意识的日益觉醒,我们的消费环境与消费品质有了很大提升,但消费领域老问题不少,新问题增多,保护消费者权益依然任重而道远。
保护消费者权益,是在夯实中国经济复苏的根基,也是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蓄能。消费者投诉举报,媒体监督报道,监管部门执法处罚,都是为了打造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闭环,为经济复苏发展按下快进键。那些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正是畅通经济“双循环”的堵点,必须将它们揭露曝光,实现市场公正。
更多阅读:
昨天,李佳琦、贾乃亮、董宇辉等17位主播被点名。他们涉及哪些问题?谁的维权舆情最多?消费者直播购物踩坑到底该由谁担责?
3月14日,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消费者网等机构发布《直播带货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2023)》,李佳琦、贾乃亮、董宇辉等17位主播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出现在报告中。
报告指出,2023年直播带货消费维权舆情主要反映了虚假宣传、产品质量、价格误导、不文明带货、发货问题、退换货、销售违禁商品以及诱导场外交易等八方面问题。
在本报告研究的17位主播直播带货消费维权舆情数据中,涉及李佳琦的维权舆情最多,其次是疯狂小杨哥,香菇来了排名第三,贾乃亮和辛巴位列四、五位。
具体看,贾乃亮的虚假宣传舆情最突出,其次是疯狂小杨哥,李佳琦的产品质量舆情最突出,香菇来了的价格误导舆情排名第一,疯狂小杨哥的不文明带货问题舆情最突出。发货和退换货问题舆情都占比较少。
直播带货中,主播的身份可谓扑朔迷离。有的主播是商家的工作人员,有的主播是第三方签约主播,还有的主播并未签约……一旦发生纠纷,可根据不同情况主张平台内经营者担责、主张直播间运营者担责或主张网络直播平台担责。
“3·15”来临之际,北京市打非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联合新京报贝壳财经,发布八例涉老典型案例,拆穿非法集资新剧本。
据新黄河客户端报道,在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三名初中生将一名同学残忍杀害,并将尸体掩埋在废弃蔬菜大棚内。目前,3名嫌疑人已被警方抓获,案件正在办理中。
“孩子的脸被铁锹铲得面目全非”,小小年纪,何其心狠手辣;犯罪后将遗体掩埋,毁尸灭迹,可见其心思缜密;警方已经调取三人与被害人在一起的监控,在这种情况下,面对警方询问,三人最初仍矢口否认见过被害人……媒体报道披露的案件细节,让人看到三名未成年人老到行为与幼小年龄的强烈反差。
公众最为关心的问题是:三人会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怎样的代价?由于没有有关三名未成年人年龄的准确信息,他们是否会受到刑事追究,目前并不明朗。
未成年人本是法律特殊保护对象,但一旦成为加害人,其未成年身份又为其逃避制裁提供了便利。如何在保护和打击之间实现平衡,考验着立法和司法智慧。
考察近年发生的极端个案,我们会发现,每一起极端个案的实施者,都不是在某一天突然成为“恶魔”的,而是有一个从好到坏再到更坏的过程。在这一蜕变过程中,家庭、学校等往往有不同程度的疏忽和过失。
近来房地产新政频出,房地产政策“工具箱”有哪些政策?未来房地产政策优化的发力点是什么?
3月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我们强调要因城施策、精准施策、一城一策,就是这个道理。现在已经充分赋予了城市调控自主权,城市政府就要扛起责任,要根据人口情况、供需情况以及保障需求,编制好、实施好住房发展规划,因城施策优化房地产政策,稳定房地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