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群(右)在引导孕妇体验亲子联结。鞠圣娇摄
编者按:
那么,备孕的家庭应提前注意什么?在孕期会遇到哪些困惑?怎样与胎儿进行亲子互动?产妇身体如何快速康复?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记者请聊城多家医院的专家讲一讲准妈妈关心的这些事。
孕前检查
生健康宝宝从科学备孕开始
本报记者鞠圣娇
“怀孕前,建议夫妻双方通过孕前检查了解身体指标,如是否贫血,血糖、肝肾功能是否正常,进行叶酸测定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测等。备孕二胎、三胎的话,还要了解女性子宫恢复情况。”郑伟说,服用叶酸可以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的出现,但每个人体内叶酸含量、叶酸代谢能力不同,通过检查可以了解机体对叶酸的代谢情况,如果出现叶酸吸收障碍,医生会根据叶酸测定结果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女性甲状腺功能异常也影响胎儿发育,在早期会影响到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如不能及时治疗也可能会造成流产、胚胎停育等不良妊娠结局。郑伟建议,怀孕前应该检查一下甲状腺功能是否正常。如果在怀孕前处于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状态,需要把它调整到正常再去怀孕。
目前,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开展了免费的常见18种单基因遗传病携带者筛查,该检查针对18种隐性单基因遗传病,如脊髓型肌肉萎缩症肝豆状核变性等,通过父母基因中是否存在突变,判断生育遗传病患儿的潜在风险,结合产前诊断达到预防遗传病患儿出生的目的。
孕期胎教
亲子互动准妈妈感受孕育美妙
3月5日,在轻柔的音乐声中,聊城市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的高群老师声音沉稳舒缓,几位准妈妈闭着眼睛,右手感受心跳,左手放在小腹上,与腹中的宝宝进行着“交流”,体会着孕育新生命的美妙,音乐中时而出现稚嫩幼儿喊妈妈的声音,让人感到温馨。这是聊城市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元正胎教孕期公益讲座的亲子联结场景。
胎教逐渐成为更多准爸妈的必修课,部分准爸妈会通过听音乐、对话、抚摸和讲故事等方式进行胎教。不过,这只能被称得上是日常胎教,准爸妈在进行胎教时,可能并未注重体会胎儿的感受,市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的元正胎教课程更侧重于帮助准爸妈建立与胎儿的深层情感联结,通过孕期律动、绘画、诗歌朗诵、亲子手工、亲子冥想、摇篮舞、美人鱼体操、爱的歌唱等丰富多彩的课程帮助孕妈妈愉悦情绪,创造适宜于胎儿生长的宫内环境,教给准父母将自己的感受传递给胎儿,为良好亲子关系打下基础。
随后,高群又带领大家感受了亲子律动。这次,准妈妈们站了起来,两个人手拉着手,闭上双眼,在悠扬的海浪拍打、海风吹拂和海鸥鸣叫的音乐声中,随着引导,轻轻地、随意地左右摇摆,感受着周围的一切。准妈妈李菲菲(化名)表示,亲子律动体验让自己心情平静、舒畅,她相信腹中的宝宝感受也十分舒适。这正是心理胎教的目的,让准妈妈获得积极轻松的情绪体验,以便更顺利地接受角色的转变。
剖宫产术后
加速康复产妇6小时下地
“这么快就下地?我能行吗?”3月2日下午,32岁的产妇刘莹莹(化名)面对家庭化病房主任杜娟给她的下地活动的建议,提出了疑问。在6个小时前,她通过剖宫产在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迎来了新生宝宝,在家人的搀扶下,刘莹莹尝试着起身,本以为剖宫产刀口带来的疼痛会让这次尝试变得艰难,但出乎她意料的是,刀口并不疼,而双脚重新接触地面的感觉也让她很踏实。
刘莹莹来到走廊,称了称体重,开始慢慢走路,轻松的表情,很难让人想到她刚结束剖宫产手术不久。
剖宫产术后6小时下地,刘莹莹并非个例。早在3年前,杜娟就开始了剖宫产术后加速康复理念的实践,接受并尝试早下床的孕妇越来越多。加速康复(ERAS)是外科领域提出的理念,目的是减少手术和麻醉应激带来的不利影响,帮助患者机体尽快顺利康复。而且,加速康复理念还包括让剖宫产产妇早进食,促进肠蠕动,更有利于产妇身体恢复。
在实践剖宫产术后加速康复理念的过程中,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围手术期管理制度。产前,医院通过孕妇学校、助产士门诊和产科医师宣教帮助产妇树立健康理念,选择合适的生产方式,减少孕期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出现。分娩时,采用合适的分娩辅助方式,是让产妇享受分娩和产后快速康复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对剖宫产术后刀口疼痛,麻醉师会在刀口所在的腹横肌应用神经阻滞技术,再加上收腹带、镇痛泵的应用,都可以减轻疼痛,加速康复。
孕期用药
怀孕期间能不能吃药听专业人士的
“谢谢你,听了你的分析,我心里有底了。”3月4日,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华美院区孕期用药门诊,市民张艺(化名)听完付晓秀药师的分析,心中的大石头落了地。
当然,不是所有药物在孕妇能否使用方面都有着清楚的说明。这时,付晓秀就会查找文献和书籍,将目前的研究结果详细告知孕妇,“有的孕妇使用了有明显致畸风险的药物,会问我们孩子能不能留下。我们不能左右孕妇的决定,但我们可以将各种情况告诉她,以帮她做出最佳选择。”付晓秀说,通过专业人士的分析,孕妇也可以缓解内心的压力和焦躁。
“孕期用药对胎儿影响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受精后0—2周,药物对胚胎的影响是全或无,以胚胎死亡或自发流产常见,不易发生畸形;受精后3—8周,此时胎儿器官开始发育,对药物最为敏感;受精后第9周至分娩,胎儿大部分器官发育完善,但药物可能会影响胎儿生长和导致某些器官功能受限。”付晓秀建议,孕妇就诊时应明确告知医师自己的孕周,以便医师选择合适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