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妇幼保健世界避孕日,避孕知识知多少

每年的9月26日为“世界避孕日”。2024年9月26日是第18个“世界避孕日”,主题是“科学避孕,我的未来,我的选择”,口号为“为爱改变”。这个主题强调了科学避孕的重要性,以及个人对未来和选择的责任。它鼓励年轻人在性行为中做出明智的选择,使用科学的避孕方法,以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和未来的生活。

当育龄期女性有性生活且无生育需求时,应当采取避孕措施,否则可能会意外妊娠。我们先看一组数字:2008年针对2.08亿妊娠女性的研究结果显示全球每5位怀孕女性中就有2位属于意外妊娠。《柳叶刀》2018最新报道,2010-2014年,全球44%妊娠为非意愿妊娠,在发展中国家,59%的非意愿妊娠以人工流产为结局。

人工流产的危害有哪些呢?

1.近期危害:术中出血、心脑综合征、子宫穿孔、漏吸、吸空、麻醉意外、吸宫不全、宫腔积血等。

2.远期危害:盆腔炎性疾病、子宫内膜损伤、宫颈宫腔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异常、子宫出血、继发闭经、继发不孕、不良妊娠结局、心理异常等。

药物流产的伤害应该更小吧?NO!

3.口服多种不同的药物,腹泻与呕吐的程度不同。

无痛人流真的没有“痛苦”吗?NO!

无痛人流是指通过静脉麻醉的方式,使患者在进行手术过程中没有疼痛的感觉或处于睡眠的状态。但是不论人流有痛或无痛,对身体的危害都是一样的。因此当育龄期女性有性生活且无生育需求时,都应当采取避孕措施,避孕方法包括短效、长效或永久性方法。新婚夫妇、计划未来生育的夫妻,以及处于不同生命阶段的女性,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避孕方式。

避孕方法大揭秘:

(一)安全套

(强烈推荐)安全、简便、有效的避孕工具,它的作用是阻止精子进入阴道,杜绝了与卵子的相遇,从而达到避孕的目的,这位勇敢的骑士,身披薄如蝉翼的铠甲,守护着每一次的亲密接触。它不仅能有效避孕,还能大大降低性传播疾病的风险,是年轻探险家的首选伙伴。正确使用的话避孕率高达93%-95%。

缺点:型号选择不对,容易脱滑掉落在阴道内。

(二)口服短期避孕药

这是一位温柔的魔法师,每天只需一点点魔法粉末(药片),就能在不知不觉中调节激素水平,守护你的避孕之旅。但记得,停药后的恢复期也是探险的一部分哦!有口服避孕药、避孕针、皮下埋置剂等。

(1)短效口服避孕药:口服短效避孕药,正确的服用方法是月经来潮第一天开始,连续口服,切记不能漏服,以确保在整个月经周期内都能提供稳定的避孕效果。它的作用是抑制排卵,正确使用有效率接近100%。

(2)皮下埋植剂:在月经周期开始的7日内均可放置,放置于左上臂皮下内侧,呈扇形,放置24小时后发挥避孕作用,埋植一次放置3年,副作用小,有效率99%以上。

(3)避孕针:肌肉注射,每月一次可以避孕一个月。首次给药时,可于月经来潮第五天同时注射2ml。自第二个月起,均在月经第10~12天注射1ml。有效率99%以上。

(三)宫内节育器

缺点:可能造成经血增加或月经不规律等副作用,较适合生产过的妇女使用。

(四)紧急避孕药

在宫殿的角落,藏着一位“消防”队员——紧急避孕药。它总是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那些不慎“失误”的情侣提供及时的帮助。紧急避孕药需要在无保护性行为发生后尽快服用,最好在12小时内服用,如果超过36小时,其避孕效果则会大大减弱。紧急避孕药避孕几率可达到80%到90%之间,避孕效果并不是完全的,有避孕失败的可能性。

说明书上一般建议一年内不要超过3次。可以自行购买的紧急避孕药中激素含量是普通短效避孕药的5倍,所以一般不作为常规避孕手段。如果长期、频繁使用,会导致女性内分泌紊乱,从而影响月经,可出现月经失调,表现为月经提前或推迟,月经量或多或少,严重的可出现闭经,甚至是不孕不育的后果。

(五)长效避孕药和绝育手术

这些是更加持久的解决方案,但也需要更加慎重地考虑。它们像是迷宫中的隐藏关卡,选择它们意味着你要有更长远的规划和决心。

各时期女性适用的避孕方法:

(一)新婚夫妇:可选择避孕套、短效口服避孕药、外用避孕药。

(二)已生育一孩准备过几年再生育的夫妇:可选择宫内节育器、皮下埋植剂、长效避孕针、短效口服避孕药、外用避孕药、避孕套。

(三)产后哺乳期的妇女:可选择宫内节育器、避孕套、外用避孕药。

(四)希望终止生育的夫妇:可选择皮下埋植剂、宫内节育器、男性或女性绝育术。

(五)更年期妇女:可选择避孕套、外用避孕药、宫内节育器。

(六)流动人口育龄夫妇:各种探亲避孕药、短效口服药、避孕套、外用药、皮埋、宫内节育器。

(七)特殊人群避孕方法选择:

1.有性传播疾病、艾滋病、各种传染病者宜选择避孕套;

2.有慢性病者宜选择外用药膜、避孕套;

3.重体力劳动的已婚育龄妇女宜用口服注射药、皮下埋植剂;

4.过敏体质对药、橡胶过敏者,宜选择用宫内节育器;

5.有盆腔炎症、重度宫颈炎、对精液过敏者,最好采用避孕套;

6.精神病患者或智障者,在家人帮助下,采取长效避孕方法。

哪些避孕方式不靠谱的呢?

1.体外射精

优点:不花钱、花心思

缺点:成功率低,极不可靠,失败率高达27%;性行为需要中断;不能防止性传播疾病。

2.安全期避孕

优点:记好日子即可

缺点:需要始终记录月经周期,月经不准确直接影响避孕效果,身体情况、情绪、饮食都会干扰排卵,所以安全期非常不安全,根据统计失败率高达25%。

3.紧急避孕药

属于补救措施,不能作为常规避孕方法。在一个月经周期内使用两次,属于重复使用,“中奖率”(意外怀孕机会)大大增加。

常见避孕误区:

误区一:避孕药等于紧急避孕药

避孕药不仅只有紧急避孕药,还有短效、长效避孕药,而且,不同类型的避孕药,所含的激素种类和剂量也不同。

误区二:服用避孕药就一定会变胖

不一定。避孕药导致体重增加,有可能是服药后导致食欲增加引起的肥胖;也有可能是雌激素成分引起水钠潴留,引起水肿。

误区三:服用避孕药会影响生育能力

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任何研究证实避孕药会导致生育能力的下降。有人服用避孕药的原因,是为了调整不规律的月经周期或者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停药以后,还是会因为这些基础疾病,导致无法怀孕。

误区四:避孕药不能长期服用

对于有长期避孕需求的女性来说,短效和长效避孕药是不错的选择,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长期使用。

误区五:怀孕前必须提前几个月停用避孕药

根据现有指南,口服短效避孕药停药后即可计划妊娠,不需要等待,不增加已知胎儿畸形风险。而长效避孕药物内含的激素成分及剂量较大,为安全起见,建议停药6个月后妊娠。

误区六:存在成功率百分百的避孕措施

无论哪种避孕方法,避孕成功率都不是100%。避孕方法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不论选择哪种避孕方式,都要记住一次意外怀孕造成的伤害比任何你所担心的副作用都大!

避孕是人类基本需求,不仅仅是女性的责任,更是双方共同的责任。在性行为中,男女双方都应该积极参与避孕措施的讨论和选择,共同承担避孕的责任。倡导科学避孕,避免意外妊娠,减少人工流产对女性身心健康的伤害,可以调节合理生育间隔,选择理想适宜的时机,让所有的生命有备而来。从这个意义而言,避孕是为了更好地生育。倡导科学避孕,让完成生育计划、没有生育意愿的女性不再担心意外怀孕,可以轻松愉快地享受幸福生活。

THE END
1.男性结扎的危害有哪些?男科问题描述:男性结扎的危害有哪些? 医生回答(1) 苏藤良 副主任医师 北海市人民医院 指导意见:男人结扎也叫男性绝育术,手术相对比较安全,但也会造成危害或者副作用,主要是以下两方面:1、附睾淤积症:男性结扎是切断输精管,睾丸产生的精子以及附睾产生的液体不能通过输精管排出体外,淤积在附睾里,有的病人可以吸收,有...https://m.bohe.cn/iask/mip/q1netl581kvye8a.html
2.百年教育职业培训中心走进性科学章节资料考试资料15、【判断题】性教育不一定能防止青少年性行为的发生,也许还有副作用,所以倒不如任其自流。 A、正确 B、错误 16、【判断题】把异性间的接触限制到最低限度,就保险了,就不会出问题。 A、正确 B、错误 17、【判断题】性是肮脏的,是淫秽的,绝不能登上大雅之堂。 https://bnjyedu.cn/pc/news_xx-4486-.html
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1)药物避孕:口服避孕药(短效;长效);注射避孕针;速效避孕药(探亲避孕药);缓释系统避孕药(皮下埋植剂等);外用避孕药具(杀死精子); (2)非药物避孕:工具避孕:安全套;宫内放置节育器; (3)其它:免疫避孕;安全期避孕法; (4)输卵管绝育术。 2.男性避孕方法有哪些? https://www.womanhospital.cn/contents/139/2411.html
1.男性结扎后,会导致性能力下降吗男性结扎,又称输精管结扎术,是通过手术切断输精管,阻止精子射出,从而达到避孕的目的。这一过程并不影响男性性功能的生理结构,如阴茎、血管、睾丸等。在射精过程中,虽然精子不能排出,但前列腺液、精囊液等其他成分仍可正常射出,男性在性高潮时仍会有射精的感觉。因此,从生理机制上看,男性结扎手术并不会直接导致性能力...https://ivf.szlhyy.com.cn/info/1134/3759.htm
2.据信抑制剂的副作用是什么苹果绿养生网社会新闻,搜狐小时报|抑制剂的副作用是什么 - 苹果绿养生网http://m.zhenxingxiangcun.vip/v/video/2293020241120.shtml?scm=3356241
3.附睾囊肿引起的无精症少精症前列腺炎是由细菌感染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前列腺组织炎症,可导致前列腺分泌物质量下降,影响精子活动力和存活率,继而出现无精症。前列腺炎一般采用抗生素治疗,如阿奇霉素或多西环素等药物。 5.尿道狭窄 尿道狭窄指的是尿道腔内部分或全部变窄,使得排尿困难并可能导致逆行射精,此时射出的精液中没有或只有少量的精子,表现为...https://jbk.39.net/sjz1/241116/j3ul697.html
4.生殖降咨询师考试题8篇(全文)25、一般情况下咨询员向咨询对象推荐的宫内节育器不包括___。D A.带铜IUD B.释放药物的IUD C.释放孕激素的IUD D.惰性IUD 26、宫内节育器的副作用不包括___。D A.子宫异常出血 B.疼痛 C.阴道分泌物增多 D.恶心、呕吐 27、使用宫内节育器后2个月内出现月经过多,咨询员的错误推荐方案是___。A A.立...https://www.99xueshu.com/w/filelrhjhxx1.html
5.服用避孕药的副作用大吗紧急避孕药哪个牌子效果好?妈富隆避孕药服用几天有效果?吃妈富隆腹痛该怎么办?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而妈富隆这种药物也不例外,妈富隆的副作用并不少,比如恶心、呕吐、头痛、腹痛以及乳房胀痛等,就拿吃妈富隆腹痛来说,出现这种副作用对其药效和女性的身体皆有影响,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几种吃妈富隆腹痛的几种解决方法。 https://www.snsnb.com/zt/show-2049.html
6.药具知识培训(精选6篇)6、下列是使用药具对象的有()A、不宜或暂不宜做绝育手术者B、产后(分娩、人流)42天到落实长效避孕措施之前。C、新婚自愿晚育要求使用药具避孕者D、批准生育二孩暂不想生育,要求使用药具避孕者 7、咨询工作必要条件有()A、要知道避孕方法的作用机制、有效性、利弊及副作用。B、懂得如何使用。C、掌握失败时的避孕...https://www.360wenmi.com/f/filexi72qa3q.html
7.男性避孕药有哪些物理方法包括使用避孕套和实施输精管结扎术等。 4、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抑制脑垂体,促进性腺素释放,从而使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的内源睾酮下降,最终达到阻断精子发生的目的。男性口服避孕药不但较女性避孕药有效,而且不会对服用者构成太多不良副作用,男士只要停服避孕药16周便可恢复生殖能力。https://www.cnys.com/audio/37313.html
8.避孕药知识百科避孕药什么时候吃有效吃避孕药的副作用最常见的药物类避孕方法就是口服避孕药,避孕的成功率极高,而且经过长年的研究和改良,目前口服避孕药的副作用已经非常轻微了。那么避孕药什么时候吃有效?避孕药怎么吃呢?避孕药吃了还会怀孕吗?下面为您介绍一下避孕药知识百科。 目录 避孕药简介 避孕药的种类有哪些 避孕药什么时候吃有效 避孕药的副作用 吃了避孕...https://www.maigoo.com/goomai/194973.html
9.男性绝育有哪些途径?“男性绝育有哪些途径?”相信是准备参加高级职称考试的朋友比较关注的事情,为此,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内容如下: 一个理想的男性节育方法应当是不影响男性第二性征与性功能,不干扰内分泌的整体平衡,对精子的生成和精子的功能产生可逆性的抑制作用。男性的生殖活动可概括为精子发生、精子成熟、精液排放、精子在女性生殖道内...https://www.med66.com/jihuashengyuzhuzhizhuzhi/ziliao/zh1912127522.shtml
10.结扎后精子去哪里了?对男性有什么影响吗?1. 安全可靠:男性结扎手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避孕方法,成功率高达99.85%。 2. 简便快捷:手术过程简单,通常只需要15分钟左右。 3. 无需药物:男性结扎手术不需要服用任何避孕药物,避免了药物带来的副作用。 4. 可逆性:如果夫妻双方想要再次生育,可以选择输精管复通手术。 https://www.jd.com/pccontent/229536
11.治疗输精管结扎术的特效药有哪些男人绝育的药有哪些 现在在临床上还没有能迅速使男性绝育的药物,而让男性迅速绝育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手术。可在当地正规公立医院进行节育手术,从而能有效地阻止精子的通过,使射精时精液中不含精子,从而达到不育的目的。另外,输精管节育手术可用于辅助男性绝育,也可用于辅助绝育。 https://www.yaofangwang.com/yongyao/2146317.shtml
12.国内外计划生育科研的主要进展四、男性避孕药物的研究 长期以来,男性对其自身的生育调节只有有限的选择,即:性交中断、使用避孕套和输精管粘堵绝育。在发达国家,男性避孕方法的选择,占育龄夫妇避孕措施中的20-80%。为了让男性像女性一样有广泛的选择,显然需要更加多种多样的安全的抗生育方法,能可逆地抑制男子的生精作用或精子功能,而不干扰他们的...https://worldscience.cn/c/1992-05-28/63487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