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双工联动”有创新,社区养犬更舒心
晶报记者朱晓蕾熊小敏
2018年初,深圳市城管监察支队联合市社工联在全市选取六个社区开展社区养犬管理共治试点工作。发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工组织、社工等社区基础平台的积极作用,破解社区养犬管理难题,补齐社区养犬治理短板。
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各社区积极主动开展“双工联动”社区养犬管理共治共管工作。截至目前,在社工引导下,六社区已累计聚集养犬服务义工471人,义工参加养犬服务逾2000人次,服务社区居民覆盖数万人。在建立社区养犬台账、精准深入养宠家庭宣传、有效进行文明养犬劝导、服务养犬居民办证注射疫苗、调解涉犬纠纷缓和邻里关系等方面取得诸多突破性进展。
锦龙社区咨询养犬登记办理,宠物免费体检、注射疫苗。
广覆盖多层次
养犬服务广受好评
社工李庆玲借《文明养犬画你知》漫画读本为孩子们科普文明养犬知识。
这样秩序井然、分工明确的养犬服务活动显然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水平。据新围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线社工许怀媛介绍,新围社区目前社工共有5名,而整个社区人口将近2万,以前社工服务总是呈现忙乱的状态。“在开展‘双工联动’试点工作、联动义工群体之后,养犬服务活动的工作效率、工作频次、服务质量和社区居民满意度迅速提升。”许怀媛说。
试点社区求同存异
养犬服务全面开花
养犬服务扎根社区宣传、贴近居民服务,可以说是直面养犬问题和纠纷的第一线。而“双工联动”工作机制对于调节涉犬纠纷、和谐邻里关系具有天然的优势,且随着社区养犬管理共治试点工作的展开,逐渐显出明显成效。
社工指导义工进行社区文明养犬劝导活动。
位于宝安的江边社区是老旧小区,突出问题之一是流浪动物泛滥。“双工联动”后开展养犬服务活动的人员、规模都大幅提升,他们不仅担负着危险流浪猫狗的巡查举报工作,还积极参加社区文明养犬劝导。“以前很多宠物犬在社区草丛里随地大小便,严重影响社区环境,现在小区草丛变干净了,周围的流浪猫狗也很少看到了。”江边社区的肖先生告诉记者。
可持续促发展
迎共治共管新局面
“双工联动”社区养犬管理共治模式是指有效整合社工和义工两种人力资源,构建“社工+义工”联动工作机制,实现互助合作,推进社区养犬劝导服务的常态化、社会化和专业化发展。由社工组织义工,并进行征集培训,协调“街道城管科+执法队+工作站+社工+物业+宠物医院”建立联动工作机制,联勤联动、密切配合开展文明养犬社区劝导服务活动。
通过组织开展“文明养犬”服务活动,拉近与社区养犬人之间的距离,建立养犬沟通群,邀请宠物医生或者养犬专家进驻,使居民更直接地了解文明养犬法规的同时,也有效解决市民的养犬疑问,调解涉犬纠纷。
“双工联动”社区养犬管理共治模式是去年一整年文明养犬社区劝导活动探索的结果,有充分、深入的前期调研和初步实践,将成为社区养犬宣传的精准渠道和处理涉犬纠纷的得力抓手。记者获悉,下一步,市城管监察支队将通过开展试点工作,总结提炼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形成示范模板,适时在全市范围内推广。
“双工联动”试点社区
养犬共治共管主要内容
调查摸底、建立台账:填写养犬登记信息表,方便社区掌握养犬家庭信息;
免费体检、注射疫苗:联系宠物医院参与,为宠物免费体检、注射疫苗;
“文明养犬大讲堂”:专业讲师进行养犬技能培训,普及有关法律法规;
劝导纠正、有效监督:组织义工在遛狗高峰期进行文明养犬宣传和监督;
组建养犬居民聊天群:团聚养犬居民,掌握养犬信息,调节纠纷、和谐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