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我们在养宠物,还是宠物在陪伴我们其实精神上有很大一部分富足是它们给予我们的……”80后的孟勇是“宠遇”无害化处理邯郸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主要从事宠物殡葬工作。提及何时接触到这个行业的时候,他的思绪回到了三年前。
“毛球”是孟勇的第五只爱犬,13年来,从读书、毕业,到工作,再到结婚生子……在他的人生中最关键的几个阶段,都有“毛球”的相伴。
25年养宠经历,“毛球”是孟勇送“走”的第一只爱犬,多年的陪伴,令他想到:必须要给它一场完整的葬礼。
之后,孟勇在网络上搜索、去宠物医院打听,他发现邯郸周边并没有能为宠物做善后工作的机构,于是他便去了北京,找到了一家专业做宠物善后的机构。
在为“毛球”善后的过程中,孟勇看到了这个机构给予了“毛球”最后的体面和尊重,这让有着本职工作的他开始研究宠物殡葬工作,并下定决心要把这份“尊重”带回邯郸。
孟勇说自己养了多年宠物,宠物的突然离去,他十分理解宠物主人内心的不忍与悲伤。“无论什么宠物,何种原因去世,它们与主人之间都有一段真挚的情感。宠物殡葬最重要的是服务,服务宠物们体面地离开,同样慰藉着宠物主人内心的伤痛。”
陈禹是孟勇的第一个客户,面对记者的采访,陈禹回忆起她和爱犬“崽崽”的离别故事。
2021年3月的一天,打开单元门不过两三秒,陈禹突然听到“崽崽”的一声尖叫……这只两岁的小泰迪生性活泼,原本声音就很高亢,但这次与往日格外不同。
陈禹从单元门飞快地跑到路边,她瞧见“崽崽”在地上滚了几下,腿有点打颤。直到看到地上的血印和一米开外刹住的汽车,她才明白刚刚发生了什么。
“狗狗突然冲到路上,我没看到,没刹住车……”邻居小心地解释。
情急之下,陈禹无心和邻居交涉,立刻将“崽崽”送到了宠物医院,可医生说:“已经没有了抢救的必要。”
B
告别,给予最后的尊重
结合环保因素,宠物殡葬机构是有专属的火化设备,这家叫“宠遇”的机构选在了较为偏僻的地方,邯山区107南环桥交叉口南侧。
孟勇见到陈禹她们后,从陈禹母亲的手中接过“崽崽”,放到清理遗体的工作台,随后戴着手套为它清理创口,洗净身体,吹干,再把打结的毛发一一梳理开,如同对待一只活着的小狗般轻柔而细腻,全程不发一言。
之后便是告别环节。一间面积不大的告别室,以白色为主调,装点着一些干花,素雅清新。
“可以和狗狗告别了,觉得可以了告诉我就好。”孟勇轻声说。
C
让“宠爱”延续
让宠物们“体面”地走完最后一程,在孟勇看来,这是一件有温度的事情。从业两年多来,孟勇共为200余只“毛孩子”处理过“身后事”,除猫、狗外,还有仓鼠、兔子等。
有时会遇到宠物主人不能亲自到场,他则会用视频记录下整个过程,为主人保留爱宠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片段。
在孟勇的办公室,记者注意到屋子的一角堆满了大大小小的包裹。“豆丁的衣服”“花花的棉被”“果汁的玩具”……孟勇告诉记者,很多宠物的主人在宠物离世后不知道如何处理宠物的“遗物”,他便会征求主人的意见,是否愿意捐赠到动物保护协会。大家一致赞同,觉得这种方式能够让这份“宠爱”延续下去。
据《2021年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截至2021年,我国城镇犬猫数量已经超过1亿只。此前,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截至2022年底,我国宠物数量可达2.2亿只。每年死于伤病和意外的宠物数量在百万只之上。记者网上查阅,2021年1月22日最新修订的国家《动物防疫法》规定,动物死亡后应当按照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处置。
孟勇说:“动物无害化处理还未广泛普及,但在小区内就地掩埋宠物会对社区生活造成困扰,宠物身上的病原和细菌可能进入土壤,对环境特别是水源造成污染。如果深埋也建议远离城区,远离水系,要挖1.5到2米左右的深坑,并在遗体上覆盖一层较厚的生石灰以避免致病物质扩散。”
记者采访时,每谈到为“毛孩子”做善后的故事,孟勇眼中总泛着泪光。
孟勇说,他一直很珍惜和享受与宠物之间的那份爱,最后,他想用这样的一句话来结束当天的采访:“死亡也许可怕,但死亡与爱相遇,便不再令人恐惧。小动物们的生命很短,十几年与主人相伴的时光就是它的全部,希望每一位主人都能与自己的爱宠好好道别,在细碎的日常中学会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