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划生育手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1.2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门诊计划生育手术,医生根据手术操作规范进行按顺序扩宫,然后用合适的吸管吸出胚胎组织,再用刮匙清理宫腔,整个术中均未使用局部麻醉及全身麻醉等操作。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沟通及干预措施,主要为患者讲解计划生育手术的过程、配合方法、并发症和手术后的注意事项。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心理沟通及干预措施,主要为;(1)热情接待:在患者进行门诊计划生育手术前,护士要热情接待患者,主动迎接患者进入到手术室内,并详细询问患者的情况,如既往史等,并主动积极地介绍自己,告诉患者如果有任何需要都可以与护士沟通,介绍手术的方法和其中的配合措施,让患者知情同意。(2)抚触干预:在门诊计划生育手术过程中,护士全程进行抚触干预。在手术过程中,护士可以握住患者的手给予鼓励和支持,告诉患者手术进程及即将结束等,对表现好的患者要进行表扬。疼痛较为严重的患者,护士还可以进行抚摸肩膀等措施。(3)音乐干预:在手术室内播放适合女性的轻音乐,让患者放松心情。在音乐的陪伴下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疼痛感受和顾虑,并给予解答,耐心地教会和引导患者掌握更好的避孕方式。
1.3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疼痛感、焦虑程度和不良反应。其中疼痛感使用模糊数字评分方法,评分为0~10分之间,10分为剧烈疼痛,0分为无痛,患者根据手术中的感觉评分。焦虑程度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量表满分为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焦虑程度越高。不良反应由护士进行统计。
1.4数据处理。所有计划生育手术患者数据在实验结束后均准确地录入到SPSS19.0软件中进行数据处理。当p<0.05时,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焦虑程度和疼痛感为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对比方法为t检验;不良反应为计数资料,使用例数(%)表示,对比方法使用x2检验。
2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后,其疼痛感低,患者焦虑程度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发生手术后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虽然计划生育手术可以带来相应的预期的效果,但是同时也可能引起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6]。为了在计划生育手术中减低异位妊娠的发生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需要提高操做人员的整体素质,在手术时候一定要按照正规的操作流程进行治疗,遵循计划生育手术的适应证,对禁忌因素进行排除,同时在手术时候一定要严格的进行消毒,保持无菌环境,在手术后进行感染的治疗,避免手术后的感染,使炎症的发生率降低,从而使异位妊娠的发病率降低。其次要加强对患者的宣传教育,并将进行宫腔内操作可能导致的后果告知患者。
【关键词】计划生育;输卵管结扎;人工节育环;流产术;并发症;预防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可有效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计划生育手术主要有三种输卵管结扎术、放置人工节育环、终止妊娠流产术,为观察引起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的原因,探讨其预防及处理措施,本此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行计划生育手术的妇女1022例的临床资料,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行计划生育手术的妇女1022例的临床资料,年龄22-43岁,平均年龄28.5岁,其中输卵管结扎术278例,放置人工节育环466例,终止妊娠流产术278例。
1.2手术方法
1.2.1输卵管结扎术输卵管结扎术是一种以结扎输卵管而达到永久避孕的手术方式,目前我国常用的手术方法有输卵管双折结扎切除法、输卵管压挫结扎法、切开系膜输卵管部分切除结扎法及输卵管伞部切除法[2],输卵管结扎的手术途径分别有经腹部、后穹窿、阴道前及腹股沟部。
1.3统计学方法本组数据全部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单位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均数t检验,以P
2.1三种手术共引起并发症5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48%,三种手术引起并反症的比较见表1
表1三种手术引起并反症的比较
组别例数并发症例数并发症比例(%)
输卵管结扎术278145.0%
放置人工节育环466255.4%
终止妊娠流产术278176.1%
由表1可知,输卵管结扎术、放置人工节育环、终止妊娠引产术三种手引起术并发症的比例依次增高,其中终止妊娠流产术造成并发症的比例最高,相对于其他两种手术有较大差异(P0.05),无可比性。
2.256例行节育术发生并发症的患者中,发生感染24例,占42.9%;损伤9例,占16.1%;神经官能症5例,占8.9%;内分泌紊乱13例,占23.2%;其它并发症5例,占8.9%。并发症类型、病种及其发生率比较见表2
表2并发症类型、病种及其发生率比较
类型病种例数发生率
感染附件炎1666.7%
子宫内膜炎416.7%
子宫肌炎14.2%
盆腔结缔组织炎28.3%
输卵管积水14.2%
损伤肠穿孔333.3%
宫颈管穿孔222.2%
膀胱损伤111.1%
子宫穿孔222.2%
后穹窿部裂伤111.1%
神经官能症神经官能症5100%
内分泌紊乱月经失调646.2%
功能性子宫出血430.8%
闭经323.1%
其它腹腔感染240.0%
出血120.0%
大网膜拉出240.0%
由表2可见,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发生感染率相比其它的术后并发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1计划生育手术并发证发病原因
3.1.1并发感染:本次研究56例行计划生育手术发生并发症的患者中,并发感染患者24例,占42.9%,是发生最多的并发症。导致感染的主要原因为:①未能严格掌握其手术的适应证,术前合并有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盆腔炎、宫颈炎及其他感染未经治疗而行计划生育手术。②手术中医护人员违反无菌手术操作规程,消毒及无菌操作执行不够严格,手术器械及术中消毒液达不到消毒标准。③患者抵抗力低下,合并有贫血、泌尿系感染等。④患者术后不注意外阴清洁,术后过早性生活、盆浴等,导致上行感染。⑤经阴道宫腔手术和腹部手术造成的宫颈、子宫及其他脏器损伤并发的继发感染。
3.1.2并发损伤:并发损伤9例,占16.1%,导致损伤的主要原因为:医护人员对解剖结构不熟悉,缺乏经验,操作不熟练、操作过程粗糙。
3.1.3神经官能症:本次研究并发5例,占8.9%,引起神经官能症的主要原因为:①妇女在计划生育手术过程中产生的焦虑、烦躁、精神紧张等不良情绪。②非自愿性行计划生育手术,对于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不理解,容易造成术后出现神经官能症[4]。
3.1.4内分泌紊乱:并发13例,占23.2%,并发内分泌紊乱的原因:由于在行计划生育手术的过程中,会对输卵管、子宫及阴道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破坏了部分正常的分泌结构,影响到反馈机制,造成机体反射性的内分泌紊乱,出现月经失调甚至闭经,还可引起子宫功能性出血。
3.1.5其它:在腹部手术操作过程中,由于操作粗糙、经验缺乏、技术不熟练容易损伤腹腔其他脏器,造成出血、大网膜拉出及腹腔感染等其他并发症。
3.3并发症的预防
3.3.1充分掌握计划生育手术的适应症及禁忌症,把好无菌操作关,严格执行无菌手术操作规程,给患者一个及时、安全、规范的手术操作。
3.3.3加强计划生育方面的思想教育及宣传,使群众能深入了解我国的基本国策,自觉执行计划生育手术。
3.3.4由表2可知终止妊娠流产术引起并发症的比例相对较大,因此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普及教育,增强妇女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卫生健康知识,减少妊娠流产次数,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严格掌握计划生育手术的适应症及禁忌症,进行规范操作,加强对计划生育手术的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增强妇女的自我保护意识,减少妊娠次数,能有效减少和预防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25
[2]郭淑珠,实施三种计划生育手术并发子宫穿孔25例临床分析[J],FJMedical,2007,24(6)
关键词:计划生育手术;宫血宁;术后出血;临床作用
计划生育手术是目前妇产科临床开展的一种常规手术,主要包括宫内节育器安放/摘取术、人工终止妊娠术以及输卵管、输精管结扎/再通术等。计划生育手术对育龄女性的安全避孕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术后容易导致阴道出血的问题。宫血宁是一种理血中成药,近年常被用于多种因素致子宫出血的治疗。2014年12月-2016年5月,笔者尝试应用该中成药对接受计划生育手术的产妇进行治疗,以加强对术后出血的防治,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1.2方法
Ⅰ组30例产妇术后接受宫血宁治疗,每次用量取2粒,每日3次。Ⅱ组28例产妇术后接受维生素K4片、安络血片治疗,用量各取1次4mg和1次2~4mg,每日3次,未使用宫血宁治疗。两组均持续用药至停止出血后,继续口服3d,此后于每月经期来潮第1d用药治疗,共治疗3个周期。
1.3疗效标准
1.4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试验主要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20.0版本)处理数据,由χ2和t检验组间的计数、计量资料。若输出结果P<0.05,说明组间差异显著,数据满足“有统计学意义”的条件。
2.1两组方案的实施疗效
Ⅰ组30例产妇中,有治愈、显效和好转各18例、11例和1例,无一例无效例数,总有效率为96.7%(29/30),相比Ⅱ组产妇的总有效率82.1%(包括治愈10例,显效13例,好转3例,无效2例)显著提高,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
作者:交巴草单位:甘肃省甘南州玛曲县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心
〔1〕张秋平,彭晓燕.宫血宁胶囊治疗置环术后月经异常出血的临床观察〔J〕.海峡药学,2015,27(12):159-160.
关键词:计划生育手术;异位妊娠;因素;关系
选自本站2011年-2012年间妇科收治的确诊为异位妊娠患者共40例。年龄最大的为41岁,年龄最小的为22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3.5岁。在所有患者中有5例患者以往接受过药物保守治疗,余下35例患者接受腹腔镜或者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手术之后经过快速病理诊断为异位妊娠。
1.2分析方法
对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回顾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分析内容分别为:病例患者档案中的不同属性与层段,对其百分率做出计算并记录。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X±s),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
2.1计划生育手术和异位妊娠的联系
在本次研究中的40例患者,以往不存在计划生育手术史的有7例,33例患者以往接受过计划生育手术,其中25例患者人工流产,6例患者有带环史,2例患者有输卵管结扎。7例不存在计划生育手术史患者,共占据所有患者比例17.5%,相对于以往接受计划生育手术33例患者,比例为82.5%,两者有显著差异性,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异位妊娠手术中检查结果
本次35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其手术方式分别为腹腔镜或者开腹手术,对其健侧的输卵管进行通液检查,结果显示输卵管通液不通的患者有13例,占据所有患者比例37.1%,17例患者结果显示为通而不畅,占据所有患者比例为48.6%,5例患者结果显示为通畅,占据所有患者比例14.3%。有16例患者,其盆腔出现一定程度的粘连,占据所有患者比例45.7%。
2.3术中快速病理结果
35例接受外科腹腔镜或者开腹手术治疗的患者,其快速病理检查结果具体如下:33例患者为输卵管妊娠,占据所有患者比例94.3%,余下2例患者均为卵巢妊娠,占据所有患者比例5.7%。
输卵管是通过输卵管平滑肌收缩作用还有粘膜细胞上面纤毛摆动来达到运输效果的。输卵管收缩的强度越大则粘膜细胞上面的纤毛摆动也会越多,强烈的摆动能够将伞端的卵子运输到壶腹部。如果受精卵到达子宫过程中出现延迟或者受到阻滞,都有可能导致出现异位妊娠。在进行人工流产手术的过程中,术者无菌意识还不够强烈,手术之后出现慢性输卵管炎的概率极高,对输卵管平滑肌的蠕动功能造成负面影响,致使子宫内膜发生缺损,子宫内膜和孕卵之间难以同步发育,印象孕卵正常着床进而导致异位妊娠。
综上所述,异位妊娠的诱发因素主要如下:计划生育手术、腹部手术史还有感染等,要有效避免出现异位妊娠需要尽量的避免或者减少人工流产,而计划生育手术是导致异位妊娠的一个重要原因,需要及时采取对应的防范措施,降低异位妊娠出现概率,这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关键词】计划生育手术;安全隐患;并发症
计划生育手术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重要措施,手术虽然不大,但也是创伤性节育措施,有一定风险和安全隐患。医护人员必须在技术上精益求精,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现对江西省万安县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2013年4月1日~12月31日的667例要求接受计生手术对象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13年4月1日~12月31日本服务中心要求计生手术对象667例,女扎对象216例、人流对象105例、药流对象60例、上环对象252例、取环对象22例、引产对象12例,年龄在19~50岁。
2方法
2.1掌握存在的安全隐患①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等掌握计划生育对象高危情况。对计生手术对象进行体格检查并详细询问病史,是否有剖宫产史、人流史、妇科炎症,对药物是否过敏,是否处于哺乳期等。②计生服务人员方面的安全隐患。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执行规章制度不严,无视计划生育常规,手术操作不规范、不娴熟,致使手术对象发生意外及创伤,救治药品及治疗设备不到位等。
2.2防范并发症
2.2.1加强管理,提高整体素质完善各科室管理制度;每周2~3次理论知识学习,定期分批次派医护人员培训进修;遇有个案进行集体讨论、分析处理;临床上以老带新、互相学习;医护人员坚守岗位,班班交接;关心受术对象身心变化,提高其遵医行为;保证病区设施齐备,正常使用;术前掌握对象的危险因素,排除禁忌证,并做好心理护理;告知对象手术过程及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严格遵守手术操作规程,严格无菌操作,手术时做到细致、轻柔;针对不同的节育方法和相应的安全隐患,用相应的措施。
2.2.3人(药)流仔细检查和调节负压,备好宫缩剂、止血剂和输血补液等急救物质。选择大小适当的吸管,扩宫时注意用力均匀。宫颈内口紧的用1粒米索前列醇术前30min塞阴软化宫颈,并开放静脉通路,术后给予催产素;对恐惧手术、多次人流、有剖宫产史、哺乳期和子宫极度倾屈且孕龄不超过49d、年龄
2.2.4绝育术术前充分向受术者介绍绝育术的特点,提醒对象考虑婚姻稳定性,配偶或子女早逝的问题,使受术者做到知情自行的选择。术后做好心理疏导及安慰等。术前叮嘱受术者排空膀胱,再一次检查各项检验结果,及药敏试验结果,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有剖宫产史经检查有盆腔粘连的,建议采取其它避孕措施;体温在37.5℃以上、白带异常、B超提示盆腔积液及心电图检查结果异常者经治疗痊愈或正常后再完成手术。术中做到稳、准、轻、快以减轻受术者的痛苦和不适,注意患者感受。
3结果
4讨论
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七八十年生比较多,但现在也时有发生。本次研究分析,术前掌握计划生育手术的安全隐患,可有针对性地做好计划生育手术,确保计划生育手术安全,减少并发症。一是通过术前详细询问病史掌握高危情况等安全隐患,针对相应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措施。二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技术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计生服务人员专业水平和职业操守,改善服务态度,认真工作。严格执行《常用计划生育技术常规》有关规定,依法执业,准确掌握计划生育手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严把手术质量关。三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生殖健康自我保护意识,加强避孕知识的宣传,减少意外怀孕。
【关键词】计划生育;手术;子宫穿孔;风险因素分析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auseoffamilyplanningsurgeryofuterineperforationriskfactors,preventionandtreatment.Methods:Thehospitalfivepatientswithuterineperforationdoingclinicalresearch.Results:Fivepatientswithuterineperforation,theIUDinducedchronicperforationin1case,1caseofSheungWan,taketheringonecase,abortioncauseuterineperforationin2cases.Conclusion:themorecommoncausesperforationoccurs,takethering,putringsandartificialabortionfamilyplanningoperation,becausetheyarenotoperatingunderdirectvision,andthepatient’sindividualdifferences,suchasuterinesize,location,uterinescar,textureandisnothaveinfection,theprocessdoeslittledeviationcanleadtouterineperforation,proactiveprevention,goodpreoperativecomprehensiveexamination,areasonablestandardoperation,reducingtheprobabilityofoccurrenceofperforation.
[Keywords]:familyplanning;surgery;uterineperforation;windfactoranalysis
子宫穿孔指的是在实施宫腔手术时出现的腹腔与宫腔直接贯穿的穿通性损伤,是妇科常见的一种急症。子宫穿孔是宫腔操作较为严重的并发症,那么在穿孔后再发生腹腔脏器或盆腔的损伤感染、出血等,那么后果就更加严重,乃至危及到生命。下面是我对计划生育手术导致的子宫穿孔病例的总结分析。
1.1一般资料:我县计划生育服务站在2009年4月-2012年6月共做计划生育手术1000例,导致子宫穿孔5例,子宫穿孔病发率是0.5%。
1.2病例情况:5例子宫穿孔病患的年龄为24~38岁,孕产为3~5次,宫内节育器致慢性穿孔1例;取环及上环致使子宫穿孔为2例。人工流产术致使子宫穿孔为2例,1例为探针穿孔,发现后立即停止手术,肌注缩宫素,7天后又行人工流产术,1例为吸管穿孔。
1.3穿孔原因:人工流产手术出现子宫穿孔为2例,因为子宫位置触诊模糊,瘢痕子宫,哺乳期子宫组织菲薄致使吸管损伤从而导致穿孔1例,另一例是因子宫位置不清、哺乳期子宫组织菲薄导致探针在子宫疤痕处穿孔。置环3年后做输卵管结扎查出盆腔有环。取环及上环都因为哺乳期子、瘢痕子宫,操作偏差引起子宫穿孔2例。宫内节育器引起慢性穿孔为1例,因为此患者多达5次产次,产后宫缩较差。
1.4诊断:因人工流产引起穿孔1例系吸管所致,腹痛明显,转院行剖腹检查时出现肠系膜血肿。宫内节育器致慢性穿孔1例引起穿孔是在进行结扎时发现盆腔有环。剩余3例都为探针穿孔,有落空感,感觉不到底部;宫腔出血不多,腹疼症状较轻腹膜刺激症状不明显。5例子宫穿孔病例发生在子宫宫角部1例,后壁1例,前壁手术瘢痕处3例。
1.5治疗情况:因人工流产引起穿孔1例系吸管所致,腹痛明显,转院行剖腹检查时出现肠系膜血肿,并直视下经阴道清宫。剩余3例都宫腔出血不多,腹疼症状较轻,腹膜刺激症状不明显,估计为探针所致单纯子宫穿孔且面积小,可保守治疗。用缩宫素加强宫缩,促进穿孔部位愈合,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患者无明显症状,留站观察5~7天治愈出站。宫内节育器致慢性穿孔1例,当时穿孔较小,病患症状较轻,没有异常状况出现,3年后进行结扎才发现盆腹腔内有环。
2讨论
只要是宫腔进行操作的手术,都有导致子宫穿孔的风险,所以,防预是其核心关键。子宫穿孔后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以及保守治疗两种。那么保守治疗要在确定穿孔较小,且没有内脏损伤与没有发生内出血征象。主要方法为卧床静养,静脉注射缩宫素,在治疗时还要防预感染与止血治疗等。如采取手术治疗的措施,那么主要取决于穿孔的位置、大小、有无内出血与脏器损伤等。
总的来说,为了防止子宫穿孔的病发率,手术者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高尚的医德,不要认为放、取环、人工流产是“小手术”而草率从事,要看到计划生育手术要求高,政治影响大。要提高责任心,术前要详细了解病史,进行高危因素筛查,有高危因素的,要请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手术,十分严格的根据手术操作常规实施手术,降低子宫穿孔对育龄群众带来的身心伤害。
参考资料
[1]毛文娟.计划生育手术引起子宫穿孔伴周边脏器损伤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2007年06期
[2]贾小林,付静波.计划生育手术引起子宫穿孔54例探究[J].当代医学.2010年06期
[3]李国婷.针对计划生育手术致子宫穿孔12例研究分析[J].临床研究.2009年04期
【关键词】心理干预;计划生育手术;焦虑对象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8.039
计划生育手术虽然是小手术,但受术者是健康人群,为了采取避孕节育或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而要求手术,与医院的患者为了治疗疾病而采取手术治疗性质完全不同,受术者心理也有很大差别。最突出的表现是术前因担心手术会影响身体健康而出现焦虑症状,所以,心理干预在计划生育手术中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有焦虑情绪的服务对象进行心理干预也是体现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对160例来站要求行人工流产术,术前有焦虑症状的对象实施心理干预后进行对比观察,现总结如下。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3月1日-2012年3月1日来本站要求行人工流产术,且术前有焦虑症状的服务对象16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心理干预组)80例和对照组(非心理干预组)80例。
1.2.1对照组术前常规询问病史,按操作规范施术,术后送到休息室休息,不对服务对象进行特殊的心理干预。
1.2.2观察组术前耐心地与服务对象交谈,听取她们的意见和要求,并对手术的安全性做出恰当的解释,用恰当的语言,使对象在轻松自如的气氛中了解手术过程中真实的痛苦体验及对她们的具体要求,纠正其各种误解和疑虑。手术室尽可能将所有医疗设备和器械盘遮挡,使对象走进来时不会感到害怕。术中术者尽量不要让器械碰撞发出声音。同时对服务对象采取分散注意法,派专人与服务对象主动交谈,交谈时语气要柔和,要面带微笑,尽量谈一些她们关心的和一些让她们高兴的话题,让服务对象沉浸在美好的回忆当中,转移她们的注意力,如果中途服务对象仍有不适感觉,应对她们说一些鼓励的话语,让她们进行自我控制并教会她们控制呼吸,用鼻吸气,用口呼气,直到手术结束。术后陪其到休息室,感谢她们在手术过程中的配合,交待一些术后注意事项,并让她们好好休息。
1.3判断标准配合组:将术中注意力转移,术中无,无痛苦表情,能较好配合手术;不配合组:术中焦虑、恐惧、、有痛苦表情,肢体扭动不配合手术。恐惧感组:术后恐惧、害怕、乏力疲倦,述说以后再也不做流产手术的对象;无恐惧感组:术后情绪正常,自述其实流产手术没有想象中可怕的对象。
1.4统计学处理采用PEMS3.1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服务对象在进入手术室后配合情况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2实施心理干预最重要的因素是整个服务中心要有团队意识。为了达到心理干预的最佳效果,要求整个服务中心必须建立一种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环境,以及设计一个过程,使服务对象从走进服务中心的最初阶段直到她离开,都能减少焦虑和紧张[3]。在整个过程中,服务对象所接触的工作人员(包括收款员、化验室人员、B超室医生、手术医生和护士等),都必须有很强的责任心,能够细心、耐心的解答服务对象咨询的问题,热心的帮助她们克服遇到的困难,使服务对象从进入服务中心开始就产生一种信任感、安全感,这样更有利于手术前后的心理干预措施发挥最佳效果。
3.3心理干预成功的另一关键要素是接诊医生除了要具备精湛的专业技术知识以外,还要掌握一定的医学心理学知识。平时应特别注意积累一些应对特殊服务对象异常心理特点的技巧,医生之间应经常互相交流心得。比如遇到如下服务对象:⑴爱挑剔,蛮横不讲理者;⑵曾经受过精神刺激、对疼痛特别敏感者;⑶喜欢道听途说,容易接受反面经验,别人说人工流产很痛苦,她就记在心里,导致意外怀孕时格外焦虑、担心者;⑷似懂非懂,一知半解者;⑸神经质,容易对什么事都一惊一乍者;⑹对计划生育工作有误解者。遇到以上几种服务对象,接诊医生除了应该更加细心、耐心以外,还要根据她们的心理特点,制定特殊的应对策略。比如:对于爱挑剔、蛮横不讲理者医生一定要充分表现出自己的涵养,尽量不要与其发生正面冲突,耐心的等待她发完牢骚或挑剔完以后,再告诉她怎样才是对的,往往这样的服务对象最后都会感觉不好意思。对于曾经受过精神刺激、对疼痛特别敏感者,应该给予特别的关心,让其感受到温暖,并积极的鼓励她配合手术[4]。
综上所述,在计划生育门诊焦虑的服务对象手术前后,进行合理的心理干预对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及促进术后机体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医疗纠纷,提高计划生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提高计划生育服务的满意度都具有重要意义。
[1]王瑛,黄海明,刘卫珍,等.无痛技术应用于输卵管结扎术前后的焦虑情绪调查及干预[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2,4(3):55-58.
[2]StinshoffVJ,LangEV,BerbaumKS,etal.Effectofsexandgenderondrugseekingbehaviourduringinvasivemedicalprocedures[J].AcadRadiol,2004,11(4):390-397.
[3]戚其伟,于建政,张妮.青岛市计划生育服务人员心语疏通培训的体会[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6,14(3):183-185.
【关键词】计划生育手术;超声波检测;子宫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到我站就诊的拟行计划生育手术的患者共130例,患者年龄在21-45岁,平均年龄为(32.1±3.9)岁。其中人工流产术50例,清宫术21例,取环术25例,放环术34例。
1.2方法选择SONSITETITAN便携式彩超,3.5-5.0MHz探头频率。术前常规超声检查,了解患者子宫、附件情况,对子宫的形态、位置以及宫腔内容物的大小、位置、形态等有充分了解。在各种手术前适当充盈膀胱。患者取截石位,消毒铺巾,用探头在患者子宫、附件部位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扫查,显示子宫、内容物等的位置,妇科医生慢慢将探针探入患者子宫,直到子宫宫底,确定宫底的深度,在超声引导下将操作器械伸入宫腔,在病灶区域进行操作。需要注意的是在操作中要观察器械与子宫肌层的关系,缓慢转动探头,便于医生进行操作。
在130例计划生育手术中,采用超声波检测行手术后,50例人工流产术成功49例,成功率为98%,21例清宫术成功20例,成功率为95.2%,25例取环术成功24例,成功率为96%,34例放环术成功34例,成功率为100%。总的手术成功率为97.7%。另外在130例手术中检测子宫畸形23例,孕囊异常18例,断裂环2例,节育环嵌顿1例。
计划生育手术是妇科中最常见的手术类型,在以往的手术中医生按照自己的经验和感觉盲目进行,尤其在最常见的人工流产术和清宫术中,此类情况更常见[2]。虽然清宫术和人工流产术比其他科室的手术操作简单,在正常情况出现意外的可能性较低,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例如,当患者子宫过度屈曲、孕囊位置异常时,手术的复杂性增高,此时按照感觉和经验操作容易导致手术失败,同时出现术后并发症。采用超声波引导能清楚显示子宫的位置、病灶的位置、形态等,能指导操作器械直接到达病灶部位,而探头能多向旋转,协助手术操作者调整病灶和器械之间的位置,从而彻底清除病灶。
在本次研究中130例患者手术成功127例,失败3例,总的手术成功率为97.7%。出现1例人工流产术失败、1例清宫术失败、1例取环失败。人工流产术失败主要是因为患者精神较紧张在操作过程中引发了人工流产综合反应。清宫术失败是因为残留物处在子宫宫角处,超声清晰可见,但是器械无法到达。取环失败是节育环整个全部嵌入患者肌层,器械无法触及。另外,超声波检测在妇科计划生育手术中应用还能发现患者存在的其他疾病,例如,可以发现患者子宫畸形、子宫肌瘤、孕囊位置异常等。
参考文献:
[1]钟惠琴,陆海娟,伍小辉,陈春莹.超声波检测在妇科计划生育手术中的应用价值[J].浙江临床医学,2009,11(3):274-275
【关键词】节育手术计划生育心理护理
基于国内计划生育基本政策下,为适合阶段妇女实施计划生育手术是一项有力手段。但受到受术者自身各方面限制,很可能对其造成生理或心理方面的损害,不利于术后康复[1]。因此,针对各个阶层的对象,有效的心理护理变得尤为重要。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接触到的受术者进行分析研究,现报道如下。
本次研究600例受术者前来放置或取出节育器,其年龄为26~44岁,平均年龄34.67±6.28岁。254例终止妊娠,年龄16~42岁,平均年龄31.05±5.75岁。本研究中所有受术者均来自农村,具有文化水平低,思想封建,心理素质不高等特点。
1.2护理方法
良好的手术氛围能够很大程度上消除受术者负面情绪[5]。受术者大多都极为敏感,对于周围环境或气氛,都存有较深印象。较差的手术环境基本上会对受术者产生更大层面的压力和恐惧,因此,开展计划生育手术时使用的手术室,必须保证环境干净整洁,无喧哗吵闹者,物件摆放整齐有序。一定不能出现床单或其他地方存留血迹,手术器具摆放明显,手术室内多张手术台等不良情况。
通过有效的沟通和科学的心理护理,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计划生育受术者均在良好状态下开展手术,对其表示理解。且手术效果良好,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出现。
3谈论
实施计划生育手术,其手术对象为适龄阶段健康或亚健康人群。虽然就本质而言该手术与传统医疗救治手术存在一定区别,但如果手术对象没有一定的避孕节育意识或认识,还是会对其生理或心理上造成一定的损害[5]。因此,开展有效的心理护理,医护人员提高有关受术者心理情绪改变的观察,引导其纾解紧张、焦虑、不安、忧郁等不良情绪,能够有效提高受众对于计划生育手术的接受程度,同时改善心理状态,无论是对于手术恢复还是今后生活,都有着重要意义。
[1]谭建益.心理护理对计划生育手术患者焦虑程度的影响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3(7):152-153.
[2]周春.计划生育手术中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探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刊,2012(5):156.
[3]孙琴.女性输卵管结扎术后心身疾病的心理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3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