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了解常见癌症的早期症状,对癌症的诊断、预防、治疗都有好处,下面介绍了七个常见癌症的早期症状,分别是肝癌、肺癌、乳腺癌、胃癌、大肠癌、胰腺癌和食道癌,早点了解这些癌症的早期症状,那么就能早点治疗,尽快治愈。
一、肝癌的早期症状
1、低血糖症
肝脏本身有较强的代偿能力,只有肝脏损害面积超过70%~80%时,才会出现明显的低血糖,表现为头晕、乏力、出虚汗等症状。
2、红细胞增多症
长期肝硬化或慢性肝病的患者,无其他原因出现红细胞增多,可能是肝癌的早期信号,应引起高度重视。因为,肝脏的癌细胞分裂时,产生很多的红细胞生成素,导致红细胞生成过度旺盛。但是,肝癌患者红细胞增多的同时,白细胞、血小板和淋巴细胞等却没有升高。因此,红细胞数越多,表明肝癌细胞分裂越旺盛。临床表现为面红、多血质体貌等。
3、高脂血症
肝硬化和慢性肝炎患者,如果已排除高脂饮食、大量饮酒、缺乏运动以及某些内分泌疾病外,仍出现高脂血症,也视为罹患肝癌的信号。临床上表现为高脂血症的症状和体征,如肥胖、动脉粥样硬化等。
肝病患者如出现上述症状,应尽早就医。>>>肝癌的早期症状都有哪些?
肝癌:早期肝癌无特异性症状,如有亦多是癌前疾病的一些复杂表现。但是如果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病人,右上腹或肝区出现刺痛或疼痛加剧,身体不适,食欲减退,进行性消化不良,伴有顽固性腹泻及体重明显下降时,应高度警惕。
二、肺癌的早期症状
1、年龄在35岁以上,久咳,特别是频繁不止的呛咳,短期内查不出原因;
2、感冒或支气管炎之后,咳嗽久治不愈而症状逐渐加重;
3、反复不愈地咯血痰,且有不固定的间歇性胸部疼痛;
4、素有肺结核及慢性气管炎,原有咳嗽规律突然改变;
5、没有发冷发热,突然渐进性气短、胸闷、胸透有胸腔积水;
6、胸透显示“肺部炎症”,经治疗不能彻底控制,症状反复出现或加重者;
7、不明原因的关节、肌肉顽固性疼痛,皮肤麻木、灼痛,虽有发烧,但全身症状不明显;
8、有长期吸烟史;家族血统中有癌病史;日常工作中接触致癌物质如石棉、沥青、砷、铬、煤焦油等机会较多的人,又出现呼吸道症状者。>>>当心!肺癌的早期症状
三、乳腺癌的早期症状
从临床上看,由于有些早期乳腺癌患者没有任何不适感,乳房的肿块极小甚至尚无肿块,所以特别容易忽略。临床上讲的早期乳腺癌,是指那些直径很小的微小癌瘤。
早期乳腺癌有以下一些症状:
1、虽然触摸不到明确肿块,但患者有局部不适感,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有时会感到一侧乳房轻度疼痛,或一侧肩背部发沉、酸胀不适,甚至牵及该侧的上臂。
2、一侧乳头溢出血性或浆液性液体,或乳头乳晕处有小片湿疹样皮损,乳头糜烂,乳晕轻度水肿。其三,乳房皮肤有橘皮样改变,或者有小的凹陷,状如“酒窝”。其四,增生患者近期症状明显变化,如乳房肿胀疼痛的周期性消失,代之以持续的疼痛,肿块也有进行性增大倾向。上述变化都可能是恶性病变的征兆,特别是乳腺癌的高危人群——有乳腺癌家族史、良性乳腺增生迁延不愈等,更要警惕。“高危人群”感乳腺癌的危险性比普通人群要高2至4倍。
专家提示:要重视增生治疗,尤其是得病多年、迁延不愈的病例。治愈乳腺增生对于预防乳腺癌至关重要。>>>乳腺癌的早期症状及自我检查
四、胃癌的早期症状
1、80%以上的患者有上腹部疼痛,或疼痛的性质和规律与以往相比发生改变。
2、约有1/3的患者有:胃部闷胀、上腹不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伴有呕酸。
3、有1/3的患者没有明显的消化系统症状,但可能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明显消瘦和疲倦无力等。
五、大肠癌的早期症状
大肠病癌有时称为结肠癌,对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息肉及慢性血吸虫病的病人,应该对发生大肠癌的可能性保持警惕。大肠癌病人的症状并不一样,可以产生局限性腹痛,或是整个下腹痛,腹痛反复出现,常在活动时加重,由间歇性可能转为持续性。病人的大便次数与性质均可能改变,可能有稀便、粘液血便,或者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如果病人伴有乏力、贫血、消瘦,应该考虑大肠癌的可能性,必须进行相应的检查。
大肠癌:凡30岁以上的人出现腹部不适、隐痛、腹胀、大便习惯发生改变,出现便秘、腹泻或者交替出现,有下坠感,且大使带血,继而出现贫血,疲乏无力,腹部摸到肿块,应考虑大肠癌的可能。其中沿结肠部位呈局限性、间歇性隐痛是结肠癌的第一个报警信号。下坠感明显伴大便带血,则是直肠癌的信号(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
六、胰腺癌的早期症状
胰腺癌是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在医学界被称为“癌症之王”。近20年国内居民胰腺癌发病率剧增,专家认为防病之道在于戒烟和经常体检。
胰腺癌患者表现出来的症状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常见的一些症状还会表现出一些早期的非特异性症状,那么都有哪些非特异性症状呢?
初期非特异性症状
2、腹部胀闷、食欲减退:为胰腺癌的常见症状,约占80%左右。病人表现为进食后不消化,且食欲有所改变,厌食油腻及动物蛋白饮食。
3、消瘦乏力:胰腺癌病人多有消瘦乏力,经休息常难以完全缓解。
以上胰腺癌症状的产生原因为,在胰腺癌的情况下,胰管阻塞,使癌肿周围及胰管受阻远端的胰腺组织呈炎症状态,局部胰腺组织水肿,胰液分泌减少及/或胰液排泄受阻所致,导致消化功能障碍,甚至食物吸收不良或病人害怕进食而出现消瘦、体重减轻。由于这些消化道症状非常不典型,非胰腺癌特有,往往被认为是“慢性胃炎”、“消化不良”、“慢性胰腺炎”、及“慢性胆囊炎”等,很少能够引起医生重视而进一步进行检查。待临床出现典型的胰腺癌症状或体征时,病变已属晚期,治疗效果降低。>>>预防胰腺炎注意饮食是关键
七、食道癌的早期症状
进食困难是食道癌患者常见的一种症状,而引起食道癌的很可能也是因为饮食习惯。晚期患者大多都存在明显的进食困难,早期患者可能仅有哽噎感,并且时而有时而无,这也导致了患者对病症没有警惕,一旦病发就危及健康。
食道癌的早期症状:
1、哽噎感最多见,可自选消失和复发,不影响进食。常在病人情绪波动时发生,故易被误认为功能性症状。
2、骨后和剑突下疼痛较多见。咽下食物时有胸骨后或剑突下痛,其性质可呈烧灼样、针刺样或牵拉样,以咽下粗糙、灼热或有刺激性食物为著。初时呈间歇性,当癌肿侵及附近组织或有穿透时,就可有剧烈而持续的疼痛。疼痛部位常不完全与食管内病变部位一致。疼痛多可被解痉剂暂时缓解。
3、滞留感染和异物感咽下食物或饮水时,有食物下行缓慢并滞留的感觉,以及胸骨后紧缩感或食物粘附于食管壁等感觉,食毕消失。症状发生的部位多与食管内病变部位一致。
4、合肥凤凰肿瘤医院专家介绍说,咽喉部干燥和紧缩感咽下干燥粗糙食物尤为明显,此症状的发生也常与病人的情绪波动有关。
5、症状少数病人可有胸骨后闷胀不适、前痛和喛气等症状。>>>食道癌的食疗方法介绍
注!新浪中医整合,转载请注明出处。
癌症的早期信号(一)
正确认识肿瘤
1.什么是肿瘤?
肿瘤是致瘤因素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某种体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根据肿瘤对人体危害轻重的不同,可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2.什么是肿瘤的病因?
肿瘤的发生与人的内、外因素有关,而与环境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其病因一般分为化学(如环境污染等)、生物(如病毒等)、物理(如电磁辐射等)、遗传(具家族性)四大类。
3.肿瘤如何预防
恶性肿瘤发病率的上升与环境污染加剧、营养缺乏或过剩、人口老龄化进展加快、生活方式的缺陷等都有关系。良好的环境与生活方式能有效预防肿瘤。
4.肿瘤如何治疗?
按照目前的世界医疗科技水平,治疗肿瘤主要有: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四种方法。然而,尚无其中的一种能独立、彻底地根治癌症。只有坚持以手术、放疗、化疗为主的综合疗法,才是目前治疗癌症的最佳疗法。
癌症早期的十大征兆
1.身体表浅部位出现异常肿块∶恶性淋巴瘤、鼻咽癌、甲状腺癌、乳腺癌等可出现;
2.体表黑痣或疣色泽改变和增大∶见于恶性黑色素瘤;
3.吞咽困难,胸骨后不适感∶见于食管癌;
4.持续性声嘶、干咳、痰中带血∶喉癌或肺癌可出现;
5.消瘦、贫血、大便习惯改变、大便带血或粘液∶提示大肠癌
6.头痛、耳鸣、听力下降、鼻咽分泌物带血∶提示鼻咽癌
7.皮肤粘膜溃疡不愈∶提示皮肤癌
8.无痛性血尿∶可能是肾癌、膀胱癌
9.不规则阴道出血∶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可出现;
10.不明原因的发热∶可能是白血病、恶性淋巴瘤、肾癌等
——乳腺癌的早期表现
乳腺癌主要发生于女性,男性少见;在女性中,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在20岁前少见,20岁以后迅速上升,到70岁左右达高峰。月经初潮年龄和绝经年龄与乳腺癌的发病有关。初潮年龄早、绝经年龄晚的危险性较高;随着初产年龄的推迟,发病危险性逐渐增高;哺乳可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乳腺小叶增生或纤维腺瘤患者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为正常人群的2倍;在更年期长期服用雌激素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饮食习惯的改变,尤其是脂肪饮食,可以改变内分泌环境,加强或延长雌激素对乳腺上皮细胞的刺激及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体重增加可能是绝经期后妇女发生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放射电离幅射与乳腺癌的发病有关,其危险性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大。早期乳腺癌的表现为∶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陈继跃
一.肿块乳腺的外上象限是乳腺癌的好发部位,肿块常为无痛性,单个,不规则,大多为实性,较硬,活动度较差。
二.局部皮肤改变乳房皮肤出现“酒窝征”是一个重要体征,由于库柏氏韧带牵扯或肿瘤与皮肤粘连所造成;当癌细胞堵塞皮下淋巴管可出现桔皮样水肿;部分出现静脉曲张、卫星结节。
三.乳头改变当病灶侵犯到乳头或乳晕下区时,乳腺的纤维组织和导管系统可因肿瘤侵犯而缩短,牵拉乳头,使乳头偏向肿瘤一侧,病变进一步发展可使乳头扁平、回缩、凹陷、直至完全缩入乳晕下,看不见乳头。乳头糜烂也是乳腺癌的重要征象。
四.乳头溢液乳腺导管尤其是大导管上皮增生、炎症、出血、坏死及肿瘤等病变都可发生乳头溢液。溢液可以是无色、乳白色、淡黄色、棕色、血性等,可以呈水样、血样、浆液性或脓性,乳腺癌以血性多见,常因污染内衣而为患者发现。
五.疼痛少数病人出现隐痛或刺痛。
乳腺癌的检查正确的检查方法可以使更多的乳腺癌能早期发现。
(1)检查的体位取坐位,两臂自然下垂或置于膝上。应在光线良好的地方检查,以免遗漏轻微的皮肤变化;
(3)检查步骤首先应观察乳腺的发育情况,两侧乳房是否对称,大小是否相似,两侧乳头是否在同一水平上,乳头是否有回缩凹陷;乳头、乳晕有无糜烂,乳房皮肤色泽如何,有无水肿或桔皮样变,是否有红肿等炎性表现,乳腺区浅表静脉是否怒张等,接着对乳腺作全面的触诊,按顺时针方向,用指腹进行扪诊。发现乳腺肿块后,应注意肿块的大小、质地、边界是否光滑,活动度如何。一般说来,良性肿瘤的边界常较清晰,活动度大。恶性肿瘤浸润性生长时边界不清,活动度较差。将整个乳房向上托起,增加乳腺皮肤的张力,在病灶上方看到轻微的皮肤皱缩和牵拉引起的微小凹陷,是早期乳腺癌的表现之一。
X线表现乳腺照相是乳腺癌诊断的常用方法。85%的乳腺癌X线表现为边界不规则的肿块或结节阴影,肿块的密度较高,边缘有毛刺征象。
超声显像检查主要用于鉴别肿块系囊性还是实性,对明确肿块大小较正确,可用来作为非手术治疗方法的疗效评价。
脱落细胞学检查对有乳头溢液的病例,可将液体作涂片细胞学检查,对早期管内癌有乳头排液者阳性率为50%,有时尚未有肿瘤可扪及前,已可被检查出。乳头糜烂怀疑Paget病(湿疹样癌)时可作糜烂部位的刮片或印片进行细胞学检查,阳性率70%-80%。
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是利用癌细胞粘着力低的特点,将肿瘤细胞吸出作涂片,其准确率较高,目前已被广泛采用。
—鼻咽癌的早期表现
鼻咽癌的发病率以中国的南方较高,特别是广东的中部和西部的肇庆、佛山和广州地区。有明显的种族差异,40~60岁为发病高峰。鼻咽癌的病因可能与EB病毒感染、环境、饮食和遗传等因素有关。早期表现为∶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陈继跃
1.涕血或鼻衄占初发症状的23.2%,确诊时73.7%的患者均有此表现。在用力回吸鼻腔或鼻咽分泌物时软腭背面即与肿瘤相摩擦,此时轻者引起涕血(亦称回缩性涕血),常发生在早晨起床后从口哼出带血的鼻涕,常被病人疏忽,或被当作咯血到普通内科或肺科就诊;重者致大量鼻衄。
2.耳鸣、听力减退耳鸣占初发症状的19.8%,确诊时62.6%的患者有此表现。听力减退占初发症状的14.1%,确诊时49.9%有之。单侧性耳鸣或听力减退、耳内闭塞感是早期鼻咽癌症状之一。是肿瘤浸润、压迫咽鼓管所致。
3.鼻塞初发时15.9%有此症状,确诊时48.0%有之。是肿瘤侵犯鼻腔后部所致。
4.头痛初发时26.9%有此症状,确诊时68.6%有之。多表现为单侧持续性疼痛,部位多在颞、顶部。头痛的原因很多但有脑神经损害或颅底骨破坏是头痛原因之一。
5.颈部肿块发生率高,占初发症状36.5%,确诊时达79.37%,为癌细胞转移至颈淋巴结。上颈淋巴结直径<4cm,活动者仍属早期。
6.面麻、复视面麻是指面部皮肤麻木感,临床检查为痛觉和触觉减退或消失,是肿瘤侵犯三叉神经分支所致;当肿瘤侵犯外展神经,常引起向外视物呈双影;当肿瘤侵犯滑车神经,常引起向内斜视、复视。
7.鼻咽镜检查可直接见到鼻咽腔肿块,表面粘膜粗糙,咽隐窝消失,鼻咽腔变形或不对称。
8.CT检查可见鼻咽腔不对称的软组织致密影及占位病变,不仅伴有管腔变形或不对称,咽隐窝闭塞或消失,还可见到肿瘤向腔外邻近组织蔓延引起咽旁间隙狭窄或消失,并侵入颈动脉鞘区,颞下窝。CT检查还能显示鼻腔,口咽,上颌窦,筛窦,眶内,翼腭窝等部位的肿瘤侵犯和颅底骨破坏的情况。
9.EB病毒血清学诊断血清EB病毒抗体检测对诊断和疗效观察有意义。常同时进行IgA/VCA,IgA/EA和DNA酶三项检测,如果(1)IgA/VCA滴度≥1∶40;(2)三项检测中有两项阳性;(3)任何一项指标持续上升。属于三种情况之一者均应视为高危人群。
——肺癌的早期表现
肺癌系发生于支气管粘膜上皮的恶性肿瘤,亦称原发性支气管癌,为目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50年来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世界各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明显升高的趋势,我国东北、华北、东南沿海等地的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工业城市以及云南等地矿区,在男性病人中,肺癌发病率已居首位。肺癌病人大多数是男性,男与女之比约为4~8:1,但近年来女性发病率明显升高,男女之比已降到约2:1,发病年龄大多在40岁以上,50~60岁显著上升。全球肺癌发病例数1975年为59.1万例,1985年为89.6万例,2000年为123.9万例,1975~2000年间肺癌增长109.6%。肺癌的早期诊断是提高治疗效果的有效途径。其早期表现为∶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陈继跃
1.咳嗽通常为肺癌的首发症状,主要是由于肿瘤或它的分泌物刺激支气管粘膜所致。
2.咯血和血痰为首发症状之一,占35.9%,其特征为间断性反复少量血痰。
3.发热占首发症状21.2%,临床上经常见到肺癌病人以发热或所谓的感染而起病,经X线透视后以"肺内感染"的诊断进行治疗,并可获得暂时的效果,但X线复查时,肺内阴影不会完全消失。
4.胸闷、胸痛通常可有不定时的胸闷、压迫感或钝痛。周围型肺癌病人以胸痛、背痛、肩痛、上肢痛、肋间神经痛等为首发症状就诊者占24%,不可轻易地按“肩关节周围炎”、“颈椎病”、“肋间神经炎”治疗。
5.气急约6.6%的病人因大支气管受阻而出现气急、胸闷。
6.肿瘤副征肺癌引起肿瘤副征并不少见,可出现于肺癌发现之前或伴随肺癌同时出现。常见肿瘤副征有∶(1)黑棘皮病其主要表现为腋窝或肢体的屈面皮肤增厚及色素沉着,手掌,足底亦可受累,有时口腔粘膜亦有上述改变;(2)植物神经功能亢进表现为单侧胸部或上肢出汗或潮红,多与肺尖部或肺上沟癌伴发,后期可出现相应部位交感神经麻痹及比较角制的综合征;(3)皮肌炎主要表现为肌无力,骨盆带肌肉较肩胛带更严重,面部常有蝶形对称皮肤红斑;(4)肺原性骨关节增生主要表现为杵状指及长骨骨膜炎,X线片见骨膜炎可作为诊断依据,临床上病骨区软组织有肿胀压痛,以胫腓骨和桡尺骨远端较为明显,严重者可累及股骨,肱骨,掌骨和蹠骨等;(5)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常发生皮下瘀斑,血肿等现象,肺鳞癌患者有时可伴紫癜症和手掌,足底胼胝症;(6)皮肤色素沉着主要表现为身体暴露部位,乳头,嘴唇,颊粘膜,外阴等部位有皮肤色素沉着;(7)男性乳房发育常提示有异位促性腺激素的产生,以小细胞肺癌多见。
7.痰液细胞学检查原发性肺癌源于气管、支气管上皮,因而肿瘤细胞会脱落于管腔,随痰液排出,已被广泛应用于肺癌的诊断。
8.X线检查主要表现为(1)肺野内孤立性病变,呈分叶状,边缘可出现短毛刺影;(2)局限性肺气肿,为中央型肺癌早期征象;(3)阻塞性肺炎∶是原发于段或叶支气管的较常见的相对早期的X线征象;(4)肺不张∶是由于肿瘤进一步增大,再加上炎性水肿或分泌物阻塞管腔所致。
9.CT检查与X线比较可更早期发现病灶,是肺癌正确分期及确立治疗方案的重要手段。
10.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肺癌的有效手段,可观察到肿瘤的部位和范围,取到组织作病理检查,分清肺癌的病理类型。
肺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外科手术疗法、放射疗法和药物疗法,以及这三种方法的综合应用。近年来,还开展了生物疗法,作为辅助治疗。各型肺癌如病灶较小,局限在支气管肺内,尚未发现远处转移,病人的全身情况较好者,均应采用手术疗法,并根据病理类型和手术时发现的情况,综合应用放射疗法和药物疗法。小细胞癌在较早阶段就发生远处转移,手术很难得到治愈,主张采用放射疗法和药物疗法为主,但对早期较局限的病例,仍宜考虑综合手术疗法和药物疗法
1.阴道流血年轻妇女处于性活跃期,雌激素水平和性交频率均较高,更易以性交出血为首发症状。出血量可多可少,一般根据病灶大小、浸及间质内血管的情况而定。早期出血量少,晚期病灶较大表现为大量出血,一旦侵蚀较大血管可能引起致命性大出血。年轻患者也可表现为经期延长、周期缩短、经量增多等;老年患者常表现为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
2.阴道排液患者常常出现阴道排液增多,为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样或米汤样,有腥臭味。
3.晚期表现晚期因癌组织破溃,组织坏死,继发感染等,有大量脓性或米汤样恶臭白带排出。病灶波及盆腔结缔组织、骨盆壁,压迫输尿管或直肠、坐骨神经时,常有尿频、尿急、肛门坠胀、大便秘结、里急后重、下肢肿痛等,严重时导致输尿管梗阻、肾盂积水,最后引起尿毒症。到了疾病末期,可出现消瘦、贫血、发热及全身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