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科室—腹腔镜手术项目介绍

特色医疗简介腹腔镜是90年代开始发展的一种新的手术方法,它主要是利用3根细管进入腹腔进行手术。和传统的手术相比,它具有不开腹,手术创面小,感染机率低,患者愈合快的优点,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在某些发达国家,腹腔镜手术量甚至超过了传统手术,由于我国起步较晚,腹腔镜手术还不能为广大群众接受。我院专门成立了微创外科中心(微创即指微小创伤),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先进的手术方法。

腹腔镜手术的综合评价一、腹腔镜手术的优越性1.体壁神经和肌肉免遭切断:腹部外科传统的开放手术切口多数不可避免地要伤及体壁神经、撕开或离断腹壁肌肉,而内镜手术因其戳口微小且分散则一般不会伤及体壁神经,肌肉损伤也微乎其微,最近新兴的微型内镜手术器械更使戳口缩小至2~3mm。所以,此种手术的切口并发症大为减少甚至得以消除,如在开腹胆囊切除术后发生率10%的切口裂开得以避免,切口积液、积血、感染等并发症显著减少,而且即使发生也易于处理,不会造成严重后遗症,如切口疝;另外切口疼痛轻微,一般也没有因体壁神经切断遗留的切口周围麻木不适。上述切口方面的优点在越是肥胖的病人越是突出。

2.脏器干扰小、术后恢复快:腹腔镜手术不仅使切口创伤大大减轻,而且也使手术本身的内在创伤有所降低。放大的图像、优良的光照,使之颇有点类似显微外科手术之处,解剖更精确,电刀等高精尖武器也使出血更少。我们在应激和免疫(体液与细胞免疫)方面的初步研究和国内外大多数研究取得一致的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开放手术比,腹腔镜手术在应激和免疫方面均未表现出显著的变化,从而为这种手术的微创性提供了更加科学、客观的佐证。此外,腹腔镜手术由于没有纱垫对脏器械桨膜面的摩损,没有水份的挥发,没有手术室尘埃和滑石粉等异物的散落,常有因牵压过度影响脏器血运,所以它对脏器的干扰大为减轻,术后脏器功能性麻痹期大大缩短,加上术后伤口疼痛轻能早下地活动,脏器功能恢复加快,脏器粘连的机会大为降低,术后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全身并发症也大为减少。一般而言,腹腔镜手术的脏器功能较开放手术要早恢复24小时左右。术后住院日也能缩短至原来的1/3~1/2倍,显著提高了床位周转率,加上病人康复快能早返工作岗位,因而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3.戳口灵活机动、便于多病联治:腹腔镜手术因戳口创伤微小而显现出灵活机动的特点,所以对多病病人,特别是病理灶相距较远者能够在一次麻醉下全方位的探查,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继而联合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取得事半功倍的微创疗效。例如:对胆囊结石伴有右下腹痛的病人可以在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同时探查右下腹、盆腔、子宫和双侧附件,必要时即可进行跨学科的腹腔镜联合手术。现已较为成熟的腹腔镜联合手术有:腹腔镜胆囊+阑尾或+子宫或+附件切除、精索曲张静脉高位扎团+腹股沟疝修补等。

4.传染疾病威胁小、手术人员较安全:腹腔镜手术使得手术人员因自伤和互相误伤导致与病人血液接触的机会大为减少,因而减少了一些患传染疾病(如肝炎、艾滋病等)的病人对手术人员的威胁,使有关人员的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

5.共睹同一画面,便于协作教学:手术医生、器械护士、麻醉医师和其他手术室工作人员可以共睹同一监视器,手术细节一目了然,便于录像存档,便于经验总结和学术交流,也便于教学。

二、腹腔镜手术的应用价值分析

1.切口创伤与手术本身的内在创伤之比值:切口创伤与内在创伤比值越大的传统开放手术,实施腹腔镜手术的价值越大,如:胆囊切除、精索静脉结扎等属于大切口、小操作的手术。

2.手术种类的选择:外科手术大致可分为单纯切除、单纯重建和切除+重建三类。单纯切除的手术,如胆囊、胃迷走神经切除、绝大多数妇科手术、大多数泌尿科手术;单纯重建的手术,如疝修补、消化道穿孔修补、胃底折叠、胆肠和胃肠吻合短路手术。选择这两类属于大切口、小操作的传统手术开展腹腔镜手术将能突出表现其优越性。而第三类需要切除+重建的手术,如胃大部分切除、结肠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等均需恢复消化道的连续性,虽然国内外均有人探索了此类腹腔镜手术,但终因微创优点不突出、手术费用昂贵等因素而开展、普及起来举步维艰。此外,愈是在狭下腔隙难以暴露、难以操作的传统开放手术(如盆腔、膈顶的手术),愈能显示出腹腔镜手术光照良好、图像放大、长杆器械便于精细操作的优越性。

3.手术指征的辨证掌握:外科手术治疗的疾病无外乎肿瘤、炎症、创伤、畸形四大类。腹腔镜手术治疗恶性肿瘤病人是主要的争论焦点。大多数学者认为对早期恶性肿瘤尚可探索,但对中晚期病人则首先要保障其根治性,正如我国外科泰斗裘法祖教授告诫我们的肿瘤外科格言,即:恶性肿瘤的根治好比王座,任何形式的改良只不过是顶王冠而已。最近的实验研究表明气腹可能会促进恶性肿瘤的转移、播散。即便是那些符合腹腔镜手术原则的良性疾病病人,也应该实事求是地根据术者自身的腹腔镜手术技能辩证地选择适应证量力而行。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既是相对病人,也是相对手术医生而言,在总原则指导下则要具体到每位病人,具体到每位术者的能力实施个体化选择治疗手段,就如同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道理。

4.中转开放手术的决断:中转开放手术主要有三大原因:病变严重、病情复杂;设备器械运转不良;腹腔镜手术医生技术水平所限。还可分为主动中转和被动中转。中转开放手术只是手术治疗手段由首选向次选取的转变,并非手术治疗的失败。正确地认识中转开放手术问题,并能及时、果断地在发生严重并发症之前掌握中转时机是一名成熟腹腔镜外科医生的标志,也是病人得到安全、有效的手术治疗的保障。

1.视觉、图像、色彩发生变化: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内镜手术丧失了立体视觉,变成了平面视觉;手术图像有所放大;图像色彩也有不同程度的失真。虽然现代高科技使腹腔镜手术设备的性能不断提高、完善,立体镜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深度觉丧失的缺憾,但上述缺点还是增加了对腹腔镜外科医生的素质与技能要求。要求腹腔镜手术医生更有耐心、更加精益求精。

二、阴道出血:手术时为了使卵巢、输卵管及子宫的背侧检查清楚或提供足够空间手术,通常都会由阴道放置子宫支撑器(未婚者不用),来调整子宫的位置,因而术后会有少量的阴道出血,这是正常的,不过倘若阴道出血超过二个礼拜,就要请教医师,有无异常的现象。至于做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手术的患者,因阴道顶部在切除子宫后,会做断端的缝合,因而二周内的褐色出血仍属正常。要注意的是,在八周内若行房或拿重物,容易造成伤口的愈合不良引起断端出血,因此,应避免之。

三、生活起居:维持舒适的生活,并做微量的运动,有助于身体的康复,施行腹腔镜输卵管手术及腹腔镜卵巢手术的患者,在手术后二周应可恢复往日的正常的作息,而施行子宫全切除术者,除了在手术初期(二周内)应避免骑马、骑脚踏车、久坐,以免骨盆腔充血,造成术后的不适外,要特别注意,避免提超过五公斤的物品,或增加腹部负担的活动,满八周后,再依个人体力与体质,逐渐加重运动量,如此可减少因暂时性骨盆腔支撑减少,所造成的日后不适。

五、导尿管的放置:属于门诊的腹腔镜手术,通常不需术前经由尿道放置导尿管于膀胱,而会改成麻醉后再置入,且于术后移除,置于较大的腹腔镜手术或住院性手术,通常会在术前放置导尿管,如此可避免手术中的膀胱损伤,也可以避免术后患者需马上起床解尿,造成伤口疼痛的现象。可见导尿管的放置主要是帮助术后的患者,减少术后移动的不适,因此,只要患者术后觉得恢复很好,可以起身如厕就可以请求医师移除导尿管!自己试行解尿,解尿有困难时再行导尿就可。一般较大的腹腔镜手术,我们习惯将尿管留置二个小时后再移除,以使让患者能得到充分的休息,不必去担心如厕的民生大事。

二、腹痛:通常是广泛性的下腹痛,这是因为覆盖在身体器官表面及腹腔内侧的腹膜,受到拉扯及灌气后形成张力刺激所造成,加上所灌入腹腔中的二氧化碳极易与水作用,形成碳酸,加重了腹膜的刺激,所以会有广泛性的腹痛。遇到此种情形,可以使用轻量的止痛剂,就可得到疏解。

三、肩膀、后颈酸痛:这是因为残存的二氧化碳气体,刺激横膈神经造成的放射性疼痛,此种疼痛利用止痛及肌肉松弛剂都可奏效,但对于严重的肩部酸痛,则利用气体往高处爬的原理,让病人采头低脚高的姿势,把臀部提高超过胸部,让腹部的残余二氧化碳移往下半身,这样大都可以有效的缓和此种肩膀、后颈酸痛的现象。

四、喉咙痛:目前手术性腹腔镜的麻醉,大多采用全身麻醉,全身麻醉时会先给予短效性的镇静,待病人失去知觉后,将气管内管放入气管中,控制病人的呼吸及给予气体性的麻醉药,因而手术后,病人会感觉到喉咙有异物的感觉,这是因为喉咙手气管内管的压迫一、二个小时后,发生水肿或充血的现象,此种现象通常在二十四~三十六小时后才出现,所幸,此种现象在四十八小时后逐渐消失,因而大都不需治疗。倘若因而喉咙疼痛或咳嗽厉害时,可以使用一些消炎止痛或止咳药,减少因咳嗽造成的伤口不适。

五、全身肌肉疼痛:这种情况相当少见,通常发生在手术后十二小时左右。因为全身麻醉时,必需使用肌肉松弛剂,以控制病人的呼吸及麻醉深度,这些肌肉松弛剂有时会造成术后肌肉不协调,导致不当的用力及肌肉收缩,此种情况通常在四十八小时后就自然复原,因此不需要特别的治疗。

六、恶心、呕吐:在腹腔镜手术中,由于要维持下腹部的「路口净空」,因而都采用「头低脚高」的姿态,如此虽达到手术视野清晰的状态,却使呼吸压力增大,有时会高达二十五公分水柱的压力,如此很容易发生胃胀的现象,手术后也就容易有呕吐、恶心的现象,因此手术医师或麻醉师若在手术中发现病人的胃部有「充气」的现象,就应放入鼻胃管加以引流,术后就比较不会有呕吐的现象。倘若术后恢复期发现有严重呕吐的现象,就需置入鼻胃管,将胃液及气体引流出来。当然,如果这样处理仍发生持续性的呕吐,就必须考虑是否是肠阻塞、中枢神经障碍或新陈代谢不平衡所致,因此就要详加探究原因了。

七、肠胃绞痛:这种现象相当少见,除非是利用腹腔镜做肠子沾粘的去除手术,使肠子本身受到极大的刺激,才会发生此种状况。主要是因为肠管各段缺乏协调功用,而原本肠蠕动可将上方的食物、液体往下方的肠子输送,若肠子之间缺乏协调之功能,就造成了肠管的绞痛,也造成了空气与液体的蓄积,加重了肠绞痛的发生。此时,可利用鼻胃管,由鼻腔放入细小管子到胃部,将胃部的空气及胃液排出,也可以利用肛管或肛门栓剂,将大肠、直肠中的气体、液体排出体外;不过,大多数情形是只要打一剂抗痉挛的针剂,等待肠子蠕动的协调再度建立就可。

腹腔镜外科是如何发展的?1901年,俄罗斯彼得堡的妇科医师Ott在腹前壁作一小切口,插入窥阴器到腹腔内,用头镜将光线反射进入腹腔,对腹腔进行检查,并称这种检查为腹腔镜检查。1972年美国妇科腹腔镜医师协会计划在以后几年中要完成近50万例的腹腔检查,这种检查法已被妇科医师广泛接受。1986年Cuschieri开始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动物实验,1988年首届世界外科内镜代表会议上他报告了一例实验动物用腹腔镜施行胆囊切除术获得成功。1987年法国的Mouret在电视腹腔镜下完成了胆囊切除术,标志着外科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微创性手术时代真正开始。1991年2月,荀祖武完成我国第一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我国第一例腹腔镜外科手术。10年来,我国已开展40多类腹腔镜外科手术,病例已超过100万。

腹腔镜戳孔和手术切口有什么区别?有些医生对于腹腔镜手术不以为然,认为:腹腔镜手术戳孔2-4个,其长度之和与开刀的切口长度不是一样的吗。似乎腹腔镜是多此一举。其实,单从算术角度看,腹腔镜戳孔之和也小于任何一个腹部刀口,况且这不是二者的主要区别。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1、腹腔镜手术戳孔是以器械扩张进入腹腔,腹壁的完整性基本得以保全。而开刀是以切开的方式,有腹壁肌肉和相应的血管神经损伤,术后切口周围的皮肤会出现麻木,腹壁肌肉瘢痕化进而变得薄弱,有可能发生腹壁切口疝。2、腹腔镜腹壁戳孔小(3-10mm不等)、分散而隐蔽,愈合后不影响美观。而我们经常看到,手术切口形成蜈蚣一样的增殖性瘢痕。3、传统开刀的切口感染或脂肪液化、切口裂开,一直是无法避免的问题。而腹腔镜手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简而言之,腹腔镜是小切口大手术,开刀是大切口小手术。同

一、适应症目前您得了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这种疾病最好的治疗方式是:剖腹胆囊切除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中又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较为安全有效。这种治疗方式已被全世界广泛采用,所以除非您有腹部严重粘连的情形,医师才会考虑采用传统剖腹式胆囊切除或其它方式处理您的问题。

四、手术的成功率胆结石的手术治疗不论用腹腔镜手术或传统剖腹式手术均可达99.99%的成功率,约有万分之一的病人因手术前的身体状况不佳(如并有急性胆囊炎,败血症等)或手术后的并发症,如肺炎、心脏病、脑中风发作等造成死亡。

图右:传统剖腹式胆囊切除手术留下疤痕约10~20公分。

图左: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只留下3至4个微小记号。

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比较的另一优势就是它在同一切口下不增加任何创伤,可同时做两种或两种以上部位相距较远的腹部手术。例如,当某人同时患有胆囊疾病和阑尾疾病时,腹腔镜可以用胆囊切除术的切口同时切除阑尾,而传统手术需做两个切口或一个“通天”切口。

那么腹腔镜手术都适合治疗哪些疾病呢?

在发达国家,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已占胆囊切除总数的90-96%。但腹腔镜手术并非所有腹部外科疾病都适用,就目前而言,下列疾病是腹腔镜最好的手术适应症。

胆囊疾病:包括胆囊结石、胆囊息肉以及胆囊炎。其中胆囊结石有症状者(并有胆囊炎)必须切除;而对无症状者(无症状胆囊结石)近年研究发现,因结石长期摩擦胆内膜细胞,因炎症而致不典型增生(癌前病变),易发展转变成胆囊癌,故亦应手术切除。而胆囊息肉虽很少有伴随症状,因其亦可转变为癌,其癌变率高于正常人群的数倍,更不可掉以轻心。肝囊肿及肝脓肿这两种疾病因手术操作简单,均为开窗引流,故也是腹腔镜手术很好的适应症。

阑尾炎:腹镜切除阑尾最大的优点是切口不感染或很少感染,其切口小、可藏匿,很难见到腹部手术疤痕,因此很受女性的欢迎。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特别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现在94%以上的患者都可用药物治愈,故因溃疡而行胃大部切除是得不偿失的,而腹腔镜手术能在很小的创伤下将溃疡穿孔修补成功。

另外腹腔镜手术对乙状结肠切除、脾脏切除、胃部分切除等手术,在技术条件成熟的医院,亦是很好的治疗手段。如脾囊肿、脾肿瘤、各种原因引起的脾功能亢进、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遗传性球型红细胞增多症等需行脾脏切除时,也可行腹腔镜手术。结肠镜难以切除的乙状结肠息肉、乙状结肠早期癌等可行腹腔镜乙状结肠切除术。从而避免了腹部切口过长、术后恢复慢等开腹手术的缺点。而目前较为新兴的腹腔镜手术适应症是甲状腺手术,它适应于那些患有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等疾病的注重美观的女性。由于该手术是在两侧腋下或两乳晕处穿刺约1厘米左右的切口,利用腔镜进行手术,该切口隐蔽,也就避免了原在颈部切口手术影响美观的弊病。

THE END
1.子宫及附件全切术后注意事项有哪些通常情况下,子宫及附件全切术后注意事项有清淡饮食、禁止同房、避免劳累等。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1.清淡饮食:患者在子宫及附件全切术后需要清淡饮食,尽量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刺激伤口,可以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例如黄瓜、冬瓜、柠檬、橘子、橙子、西瓜等。 https://www.xywy.com/arc/20862.html
2.灵璧县人民医院医疗核心制度三、首诊医师下班前,应将患者移交接班医师,把患者的病情及需注意的事项交待清楚,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 四、对急、危、重患者,首诊医师应采取积极措施负责实施抢救。如为非所属专业疾病或多科疾病,应组织相关科室会诊或报告医院主管部门组织会诊。危重症患者如需检查和住院者,首诊医师应陪同或安排医务人员陪同护送。http://www.lbxrmyy.com/kyjx/info.aspx?itemid=975
3.子宫全切后要注意哪些问题妇科病情分析:根据你的情况考虑首先建议预防术后感染的情况指导意见:同时建议注意休息平时的情况避免劳累 陈雨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子宫及附件全切后服用雌激素要注意什么? 您好,子宫及附件全切后,需要注意一些医生交代您的注意事项,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定期复查,您服用雌激素后,出现多汗的现象,不排除药物反应所致...https://m.fh21.com.cn/iask/dzmip/46085830.html
1.子宫全切术后出院宣教子宫全切术后出院宣教 1.饮食:营养均衡,合理饮食,勿需劲补,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不吃辛辣食品,有阴道流血者不吃活血食品,如桂圆荔枝、人参等。 2.休息与活动:术后3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避免做增加腹压的动作,如提重物(物品需在10斤以下)、抱小孩、久坐等:避免剧烈运动:禁止同房及盆浴3个月。https://www.ywfby.com/index2/jyzn/zn6/t20486.html
2.子宫及附件全切术后注意事项有哪些子宫及附件全切术后注意事项有哪些 子宫及附件全切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术后需要患者注意一些事项,以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康复。以下是一些值得关注的注意事项: 1. 禁止同房:术后患者的身体较虚弱,需要在身体恢复之前禁止同房,以免影响伤口愈合并可能引起感染。同房会增加盆腔压力,对伤口的恢复不利,还可能引起出血或...https://mip.3zhijk.com/doctor/mip/mip_article/538a67f4cd3614589205ecbdf655131c.html
3.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后注意事项问题描述: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后注意事项 医生回答(1) 何毛毛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后建议: 休息三个月,避免劳累及重体力活动,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营养搭配,多进食含优质蛋白丰富的食物,如蛋奶和肉类,优质蛋白可促进组织愈合。术后依据病理回报结果,确定是否进一步治疗,...https://m.chunyuyisheng.com/mip/qa/answers/yQlXaYj3CqUUxKsFkHGENQ/
4.壹生资讯(5) 增加“PARP抑制剂维持治疗原则”,介绍PARP抑制剂维持治疗的适应证与具体方案、剂量,用药时间以及用药相关注意事项。 (6) ⅠC~Ⅳ期、G1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和低级别浆液性腺癌,将芳香化酶抑制剂移入初始治疗首选方案中,与TC±贝伐珠单抗并列。 (7) ⅠA~ⅡA期患者推荐行全面分期手术,≥ⅡB期患者在减瘤术中...https://www.cmtopdr.com/post/detail/090c82f3-b878-4821-b146-0471128ed4ba
5.妇科手术有哪些比如说妇科最常见的阴式手术,经阴道的子宫切除,经阴道的粘膜下肌瘤剔除手术,宫颈的利普刀治疗。宫腔镜下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腹腔镜下的子宫肌瘤剔除手术,输卵管的切除手术,输卵管伞端的成形手术等等都属于微创手术。 妇科手术后注意事项 1、伤口拆线一周后可洗淋浴,一周内用温水擦身,流动温水冲洗外阴,...https://www.cnys.com/zhuanjiawenzhang/22527.html
6.腹腔镜子宫全切术后的注意事项【查看证书】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是妇科最常见的手术方式,腹腔镜手术是在腹部做3—4个1厘米的小切口,并插入叫做"trocar"的管状通道,所有的手术操作均通过管道用特制加长的手术器械,在同步手术视频监视下进行。 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逐步发展,腹腔镜手术技术在各种妇科手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https://share.hntv.tv/news/0/1660176545540923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