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睾症是犬只最常见的先天性睾丸缺陷,报告的发病率范围为1.2%至10%。滞留的睾丸可以是单侧或双侧的,但最常见的是单侧隐睾,其中右侧睾丸最频繁地被滞留。与大型犬相比,隐睾症在小型犬种中更为常见,在同一品种中,较小的个体患隐睾症的风险更高。在某些高度近亲繁殖的品系中,已报告了非常高的患病率(表59.1)。在猫中,隐睾症的发病率范围为0.37%至3.8%,波斯猫的风险更高。
风险增加的犬种(按风险递减顺序)
玩具贵宾犬
博美犬
约克夏梗
迷你腊肠犬
凯恩梗
吉娃娃
马尔济斯犬
拳师犬
北京犬
英国斗牛犬
古代英国牧羊犬
迷你贵宾犬
迷你雪纳瑞
喜乐蒂牧羊犬
西伯利亚哈士奇
标准贵宾犬
风险降低的犬种
杂种犬
比格犬
拉布拉多寻回犬
金毛寻回犬
圣伯纳犬
大丹犬
英国塞特犬
病因
犬的隐睾症是遗传性的,作为性限定的常染色体隐性性状传递。由于负责睾丸下降的基因是常染色体的,隐睾症可以由雌性和雄性携带。腹股沟疝、脐疝、髋关节发育不良、髌骨脱位,以及阴茎和包皮缺陷在隐睾雄性犬中都被报告为发生率增加。在猫中,隐睾症被认为是遗传的,已提出多基因的遗传模式。
在犬或猫中,尚未描述隐睾症的非遗传性原因,但在人类中可能与任何改变腹腔内压力的过程有关。例如,伴随腹膜炎的脐部感染或腹股沟管的创伤,随后引起炎症或粘连。
正常发育
阶段I:腹腔内迁移。
胚胎期的睾丸在肾脏的尾侧发育。从这个位置,连接睾丸尾极与腹股沟管的引带将睾丸向尾侧牵拉。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3的影响下,睾丸从腹腔内位置下降到腹股沟区域。在小鼠胚胎Leydig细胞中,17β-雌二醇可抑制这一过程。
阶段II:腹股沟–阴囊阶段。
引带的退化由雄激素诱导,腹腔压力将睾丸推过腹股沟管。产前经抗雄激素处理的小鼠,其睾丸下降异常,位于腹股沟位置。
异常发育
异常睾丸下降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较小的犬种和同一品种内较小的个体(如玩具型与标准型贵宾犬)通常患隐睾症的风险更高。因此,异常睾丸下降可能仅与睾丸、副睾和引带的物理大小和/或生长速度有关。颅侧悬韧带的断裂是正常睾丸迁移的关键部分,未能发生断裂可能会阻碍引带的生长和随后的睾丸下降。
尽管有所推测,但下丘脑–垂体–睾丸轴及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黄体生成素(LH)和睾酮的产生不足,可能不是犬隐睾症的原因。这基于对隐睾症使用外源性促性腺激素治疗时反应不一致。
睾丸必须位于阴囊中,温度比核心体温低4–5°C,才能产生正常的精子。因此,双侧隐睾的雄性不能产生正常的精子,属于不育。单侧隐睾的动物可以产生质量可变的精子,包括少精子症和无精子症。单侧隐睾的雄性可以使处于发情期的雌性交配受孕。双侧和单侧隐睾犬都能产生睾酮,因此大多数会表现出性欲并能达到勃起。完整雄性犬与单侧隐睾犬之间睾酮水平缺乏显著差异,这可能部分归因于健侧睾丸中睾酮产生的代偿性增加。
临床症状
一般来说,除非并发肿瘤或精索扭转,否则犬的隐睾症不会引起临床症状。据报道,滞留睾丸发生肿瘤的风险比阴囊睾丸高出9至14倍,主要是支持细胞瘤和精原细胞瘤。支持细胞瘤常伴有女性化症状,如对称性脱毛和男性乳房发育症,而其他肿瘤如精原细胞瘤通常除了可触及的肿块外,很少引起其他临床症状。滞留于腹腔内的睾丸比阴囊内的睾丸更具活动性,因此更易发生精索扭转。典型的临床症状包括急性腹痛和虚脱。一项研究表明,超过90%的精索扭转涉及滞留睾丸。
在隐睾猫中,睾丸仍然产生睾酮,猫会表现出典型的次级性征,如尿标记、攻击性行为和尿液气味。对于隐睾猫,检查阴茎是否存在刺是一种极佳的诊断技术,因为阴茎刺依赖于睾酮,在绝育六周后会萎缩。
诊断
在幼犬和幼猫中,隐睾症的诊断通常比较直接,依据病史和对阴囊及腹股沟区域的触诊。建议等到大约6个月大时才确定犬是否为隐睾,因为此时腹股沟环最终闭合。对于7至8个月以下的猫,不应做出隐睾症的明确诊断。对于病史不明的成年动物,隐睾的诊断和定位可能更具挑战性。
单睾症(单侧睾丸缺如)在犬中尚未被诊断出。因此,如果仅能观察到一个阴囊睾丸,另一个睾丸则为滞留状态。滞留的睾丸较小,且腹腔内滞留的睾丸通常比腹股沟滞留的睾丸更轻。位于腹股沟外区域的睾丸通常可以触及,但位于腹股沟内区域或腹腔内的睾丸通常无法触及,除非它们已经发生肿瘤性变化。双侧隐睾犬与已阉割的雄犬可以通过直肠触诊前列腺来区分,未绝育的雄犬前列腺通常增大。腹股沟淋巴结和脂肪可能容易与小的腹股沟睾丸混淆。在一项猫的研究中,触诊定位滞留睾丸的成功率仅为48%。
实验室评估
实验室评估对于犬和猫的隐睾症诊断都很有用。测量抗缪勒管激素(AMH)和抑制素-B是犬猫诊断的金标准。促黄体生成素(LH)和睾酮的基础水平在区分正常犬与单侧或双侧隐睾犬中不可靠,因此需要进行激素刺激测试。一般来说,经过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或LH(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处理后,血清睾酮水平超过1ng/mL,表明至少存在一个睾丸(表59.2)。来自青春期前雄性的样本可能会导致睾酮的假阴性结果。
可以尝试使用超声检查来诊断和定位滞留的睾丸,但由于睾丸尺寸减小和可能的位置众多,成像较为困难。一个有用的特征是睾丸纵隔,它在回声均匀的睾丸中心显示为高回声的线性结构。
表59.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刺激方案
GnRH
剂量:2μg/kg,肌内注射
hCG
剂量:250IU,皮下注射
样本处理:为了测量睾酮(T)水平,按照上述方法处理样本。
药物治疗
对隐睾症犬的药物治疗已显示出可变的成功率。最常见的药物治疗(不包括针灸和草药)是使用具有LH活性的药物,如hCG。作为替代方案,给予GnRH可以诱导内源性LH的增加。大多数报道激素治疗成功的研究都是基于缺乏对照动物的临床病例报告。有趣的是,无论睾丸是否滞留,发生肿瘤的倾向依然存在。因此,不应推荐药物治疗,因为这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应考虑进行阉割手术。
手术治疗
对于犬和猫的隐睾症,首选的治疗方法是双侧阉割。即使病情为单侧隐睾,也应同时移除已下降和未下降的睾丸,以防止该缺陷的遗传传播。或者,如果主人希望保留犬的性腺激素,那么可以对已下降的睾丸进行输精管切除术。滞留睾丸的手术移除方法取决于其位置。
腹股沟外睾丸
位于腹股沟管外的睾丸通常容易触及,常可通过将其向尾侧推至阴囊前位置进行移除,在该处可常规切除。或者,可以直接在其上方切开。一旦暴露出睾丸,可采用开放式(切开白膜)或封闭式(保留白膜完整)绝育手术技术。
腹股沟睾丸
腹腔内睾丸
腹腔内的睾丸可能位于腹腔迁移路径上的任何位置(即,从肾脏尾极到腹股沟管)。传统上,腹腔内滞留的睾丸在犬中通过腹正中联合阴茎旁正中腹部皮肤切口移除,在猫中则通过尾侧腹正中切口移除。双侧滞留的睾丸通常位于肾脏尾侧,而单侧滞留的睾丸更常见于膀胱外侧的尾部腹腔内。
找到滞留腹腔内睾丸的关键是首先在前列腺处识别输精管,然后沿着输精管找到滞留的睾丸。遵循此原则可避免出现诸如意外的前列腺切除、输尿管损伤、尿道横断和淋巴结切除等并发症。有人建议使用小的腹腔切口和卵巢钩来取出滞留的睾丸,但潜在的并发症是不可接受的,因此不推荐这种技术。在进行此手术时,充分的暴露至关重要。
一种从马科动物手术中改良的腹股沟入路已被用于犬和猫。在此过程中,在腹股沟环上方做一个切口,通过识别和打开阴道鞘突来找到未下降的睾丸并将其移除。通过牵拉睾丸附件,将睾丸通过腹股沟管拉出体外进行切除。与传统的腹正中和阴茎旁正中切口相比,这种方法可能侵入性较小,但大多数小动物外科医生对这些解剖特征不太熟悉。
腹腔镜隐睾切除术
要进行腹腔镜隐睾切除术,患者首先被置于头低脚高(Trendelenburg)体位,并置入导尿管。Trendelenburg体位将腹腔脏器向前移动以改善暴露,而导尿管在手术过程中排空膀胱。使用Veress针或Hasson技术将腹腔充气至10–15mmHg的压力。光学端口放置在脐部正后方,探索尾侧腹腔区域。如果未能轻易观察到滞留的睾丸,应仔细检查腹股沟环,查看输精管和睾丸血管是否延伸进入腹股沟管。如果是,则应放弃腹腔镜手术,改为常规的开放手术以取出腹股沟睾丸。
图59.1腹腔镜隐睾切除术。整个手术在腹腔内通过腹腔镜完成。使用抓取器(器械端口1)来固定睾丸,同时使用血管封闭装置(器械端口2)结扎血管蒂和输精管。稍微扩大器械端口1,以便从腹腔内取出睾丸。
使用多通道腹腔镜端口可完成单切口腹腔镜手术。在这种情况下,望远镜、抓握器械和结扎工具都通过一个低轮廓、可塑的单一端口的多个开口传递。然后,通过单一端口切口取出隐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