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小动物临床的发展,X光拍片、B超诊断技术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普遍。X光拍片、B超诊断技术都是利用一定设备得到图像进行疾病诊断,同属于影像学诊断的范畴。与B超诊断相比,X光拍片所得到的图像能够比较容易的看到所需要诊断组织、器官的整体轮廓、形态、质地的变化以及与其它组织、器官的之间的相互位置的变化。但是X光拍片所得到的图像不能够看到组织、器官内部的变化,而且不是实时图像,B超诊断得到的却是动物肌体组织、器官的截面实时运动的图像,可以及时的看到组织、器官内部的变化。所以X光拍片、B超诊断技术对于疾病的诊断存在很强的互补性。
关键词:X光检查B超检查小动物疾病联合应用
作者把几例在临床中碰到的借助于X光拍片、B超诊断技术联合应用提高诊断效果的实际病例整理出来,定期与同行交流.
病例一犬肾肿瘤的诊断
一般情况:
6岁马尔基斯串公犬,体重为7kg(原8.5kg)
主诉:
该犬发病三个月,慢性呕吐,消瘦。
临床检查:
腹部触诊该犬时,除左侧腹部敏感外无其它异常。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生化检查无明显异常。
X光片检查:
腹背正位平片图1侧位平片图2
图1可以看到,在胃的后侧有一密度均匀的巨大灰色软组织阴影的影像占位,前方与其它组织器官无明显界限,左方紧贴腹壁且界限不清,后方越过第四腰椎,右方侵袭到腰椎右侧,将原有的肠管压迫到腹后侧。
图2看到,在L1-L5的下方有一密度均匀的巨大灰色软组织阴影的影像,该影像前方和上方边界不清,后方与下方界限较清楚,从外型和位置来看此影像极有可能是肾脏。
为了确定腹腔肿块的准确位置以及和其它腹腔器官的关系,决定给该犬进行胃肠道造影:
通讯作者:谢富强
造影后1.5小时正位片图3造影后1.5小时侧位片图4
图3、4可以看到,由于左侧腹腔肿块占位,将胃向前挤压,同时也把大部分肠管压迫到盆腔内,从正位片可以看到肿块占领整个腹腔左侧且越过脊椎侵袭到右侧。X光检查表明腹腔左侧有体积较大的肿块,根据肿块的位置和形态初步判断为肾肿大。
腹腔B超检查:
为了进一步确定腹腔肿块的性质、位置以及和其它腹腔器官的关系,决定给该犬进行腹腔B超检查:
图5图6
图5左侧肋弓后方纵向扫查声像图显示左肾(大箭头)与右肾(小箭头)相比,左肾明显增大,左肾被膜光滑,内部的正常结构消失,呈高低相间的混响回声。
图6左侧肋弓后方纵向扫查声像图显示左肾被膜完整光滑,内部的正常结构消失,呈高低相间的混响回声。
通过X光拍片和B超联合检查可以诊断该犬患有肾脏肿瘤。
病例小结:
本病例通过X光拍片技术所得到的图像确定了在该犬的左侧肾区发生了占位性病变,但发病的器官以及疾病性质还不好定论,只有通过对发病部位进行仔细扫查后所得到的图像进行判读后才可以诊断该犬患有肾脏肿瘤。经过手术从腹腔中取出病变的肾脏,图7可以看到患肾明显增大,外形发生变化。图8可以看到患肾的内部正常结构消失。组织学诊断为肾细胞癌。手术后的诊断应证了手术前X光拍片、B超诊断技术联合应用对该病例诊断的正确性。
患肾的大体解剖:图7患肾的横截面:图8
病例二犬双侧肾外周性囊肿的诊断
一只6岁的灰黑色的雄性西施犬,体重为5公斤。
一年前,该犬又偷食过量的安定药片后发生严重的呕吐和腹泻。通过治疗,该犬除饮水、尿量开始逐渐增加外,无其它明显临床症状。一个月前,该犬开始发生慢性呕吐,腹泻,口臭,四肢无力,嗜睡,食欲下降,体重逐渐减轻等症状。
体温:37℃,心率不齐,嘴角和前肢连续性轻微抽动,四肢皮温下降,腹部触诊时,发现右肾区肿大且有波动感。
血常规显示该犬贫血,生化检查结果显示尿素氮、肌酐明显升高,意味着该犬肾功能恶化。
x线诊断:
腹背位X光片图1右侧位X光片图2
四、B超诊断
右肾靠近腹中线纵向扫查:图3右肾囊肿扫查:图4
图3改变方向可以得到肾不同截面的声像.,左图显示肾脏被膜下的四周被液性暗区(小箭头)环绕,肾四周光滑,肾实质回声增强,并且测出肾长7.3㎝,肾高2.0㎝.从右图可见,肾(大箭头)的结构消失,回声增强.
图4囊肿(大箭头)主要位于右肾外缘,呈前大后细的纺锤状,边缘光滑,轮廓清楚,囊肿内呈暗性无回声区,通过测量,囊肿的大小为7.9㎝x3.3㎝x3.5.㎝,囊肿后方声影增强。
图5可以看到左肾(小箭头)的后极有一截面大小为1.5㎝x3.0㎝的囊肿(大箭头)轮廓清楚,囊肿内呈暗性无回声区。图6可以看到左肾(小箭头)的外缘正中有一截面大小为1.7x3.0的囊肿(大箭头.,轮廓清楚,囊肿内呈暗性无回声区。
B超诊断的结果:
1、右肾整个被膜下都有液体积聚,但主要分布在肾外侧缘,通过扫查,估算液体总量约为100ml左右.右肾肿大7.0㎝x3.0㎝x2.0㎝,肾实质发生慢性病变。
2、左肾被膜有两处局部性囊肿,一处在肾外缘后侧,一处在肾后极。
通过X光拍片和B超联合检查可以诊断该犬患有双肾被膜下假性囊肿。
本病例通过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可以确定该犬患有肾衰竭,但是不能够知道该犬的肾脏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形态和内部结构变化。知道该犬肾脏的形态和内部结构变化,对于该病例的进一步诊断至关重要。
对该犬实行安乐死后,对双肾(图7、8)进行剖解观察。右肾的被膜下有大量的液体积聚,呈一皮囊状,体积较大。左肾大小基本正常,左肾被膜有两处局部性囊肿,一处在肾外缘后侧,一处在肾后极。囊肿内的液体物理性质与尿液相仿。剖检结果与X光拍片和B超检查结果一致。
剖解后取出的双肾和膀胱:图7抽吸完液体后的双肾:图8
病例三子宫蓄脓的诊断
10岁小型杂种黄毛犬,体重为6.3kg。
该犬发病2个月,腹围逐渐变大,食欲下降,挑食,在其他医院已经排除怀孕,诊断为腹水并进行治疗,疗效不明显。
在其他医院的检查项目和异常结果:
临床检查:该犬腹围明显增大,无其它异常。
血常规结果显示白细胞总数和杆状嗜中性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加。血液生化检查结果显示总蛋白、总胆红素、尿素氮、尿酸、血磷的生化指标轻微升高。腹腔穿刺液抹片镜检显示:大量白细胞和脓细胞。
图1显示该犬腹腔内X光的透射性降低,腹腔的密度广泛性增高。
根据以上检查,尤其是X光片检查,初次接诊的医生认为腹腔密度“均匀”增高,结合其它检查结果,该犬患有腹水症,而且腹水的性质为炎性渗出液,对症治疗三天,病情没有改善,反而食欲废绝,因此转院进行诊治。
转院后的诊断:
该犬腹围明显增大,腹腔触诊有波动感,外阴部轻微肿张。接诊医生通过主动问诊该犬发情情况,得知该犬没有做过绝育手术,但已有两年未见发情。
X光片重新判读:
仔细阅读图1,发现腹腔密度并非“均匀”增高,腹下侧增高更明显,同时密度增高的部位压迫肠管,使得肠管向背侧移位。由于X光片判读与原先的医生不一样,重新判读的结果更倾向于该犬腹腔发生了占位性病变,液体应该位于腹腔的器官内。为了进一步查明病因决定给该犬进行腹腔B超检查。
本病例在第二次诊断后进行了手术治疗,从该犬的腹腔取出病变的子宫,子宫与其内的脓液有2公斤重(图3、4)。手术结果与诊断结果一致。在这个病例中由于病变子宫内的脓液过多,子宫扩张过大,给X光片诊断带来困难,但是结合腹腔B超检查不难做出确诊。
以上病例在诊断过程中都使用了X光拍片、B超诊断技术,病例一通过X光拍片检查,确定了病变的位置,通过B超诊断技术确定了肾脏病变的性质,此病例通过X光拍片、B超诊断技术联合使用得到了确诊。病例二通过其它检查已经知道了肾功能不全,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引起肾功能不全,通过X光拍片、B超诊断技术联合应用,使得该病例得到进一部诊断。病例三在没有B超诊断的情况下甚至引起误诊。这些病例表明X光拍片、B超诊断技术联合使用对于疾病的确诊减少误诊,缩小诊断范围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谢富强主译,犬猫线与超声诊断技术.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9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