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肾切除术腹腔镜肾切除术手术详细步骤,腹腔镜肾切除术手术过程

1.经腹腔途径肾切除术(图7.12.2-1)

(1)制造气腹,在脐上或脐下0.5~1cm处作一1cm左右横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腹直肌前鞘。提起腹壁,用Veress针穿刺进入腹腔。向腹腔内注入CO2,在腹腔内压力达1.5~2.1kPa时停止注入。观察镜自第1根套管插入腹腔,在其观察下分别插入第2、3、4根套管。

(2)腹腔镜手术行肾切除需要4~5根套管(图7.12.2-2),A点在脐下0.5~1.0cm;B点在脐与肋弓连线中外1/3;C点在脐与髂前上嵴连线中外1/3;D点在锁骨中线平脐水平。

(3)腹腔镜观察下在升(降)结肠外侧切开后腹膜。用电钩切开肾周脂肪囊,显露肾脏。

(4)先分离肾前面及肾下极。

(5)游离输尿管,其标示可见输尿管蠕动,用输尿管导管作标记或在精索静脉内侧寻找。游离足够长度的输尿管后,用金属夹钳夹并切断。

(6)仔细分离肾蒂动脉及静脉。肾动脉近端可上两把金属夹,远侧一把,切断。肾静脉使用自动血管缝合切开器可使手术更为安全(图7.12.2-3)。

(7)分离肾上极及背侧,切断至肾上腺的血管。

(8)取出肾脏,将肾标本装入器官套入袋,拉紧袋口,扩大伤口将肾拉出或将肾标本于袋内夹碎取出。

(9)无出血,放出CO2气体,退出套管,缝合皮肤切口。

2.经腹膜后途径肾切除术(图7.12.2-4~7.12.2-6)

(1)体位:健侧卧位,患侧向上,垫高腰部。

(2)套管针位置设计(图7.12.2-7):于腋中线髂嵴上方2cm置入10mm穿刺锥,置入腹腔镜,于第12肋缘下腋前、后线水平分别置入10mm、5mm套管针,置入操作器械。

(3)腹膜后操作间隙的建立(图7.12.2-8):于腋中线髂嵴上方1~2cm处切口,切开肌层钝性分离至腹膜后,导入宫颈探子于腹膜后间隙探出腔隙。置入水囊导管,注水500~700ml,形成腹膜后间隙。维持5min压迫止血后,排水拔出导管,置入腹腔镜,充入CO2气体。

(4)或于腋中线髂嵴上一横指作1cm长横切口,切开皮肤后用血管钳交叉钝性分离达腰背筋膜,用气腹针直接穿刺穿透腰背筋膜,即达腹膜后间隙,充CO2气体,气压达到2kPa,充气量约2升。拔出气腹针,肌间隙内插入10mm穿刺锥,留置套管,置入腹腔镜。证实为腹膜后间隙后置入水囊导管。维持5min压迫止血后,排水拔出导管,置入腹腔镜。

(5)分别游离肾上极、肾下极、输尿管、肾动脉、肾静脉等,操作与腹腔途径相同。

(6)腹腔镜下所见的腹膜后腔解剖学特点归结为:“一肌二线三带”。

一肌:电视屏幕下部为腰大肌的全部或一部,是腹膜后腔纵向或横向定位最明显的标记。

二线:前腹壁腹膜交界及后腹壁腹膜交界线。

三带:是视屏上部的前腹壁肌,这一区域是腋前线穿刺锥穿刺区,不应超过前腹壁腹膜交界线。

偏视屏下方,腰大肌外是腹后线穿刺区,两线之间为腹膜区,其足端1/2为腹膜裸露区,脂肪少,中间部分有结肠;头端1/2为脂肪囊,内有肾脏,顶部有腹膜相隔的肝脏或脾脏。

(7)经腹膜后途径与经腹腔途径的区别:腹腔空间广阔,内脏表面光滑,标识清楚,立体感强,可减少腹腔镜手术的部分困难。

腹膜后扩张撕裂后结构表面毛糙,缺乏标识,立体感差。优点:不受腹内脏器干扰,暴露简便,受限制少,可减少操作孔道及器械对腹腔内脏器的干扰,无腹腔污染的危险,可减少胃肠道反应及术后腹腔感染和粘连的机会。侧卧位暴露肾方便,医生可借鉴开放手术经验。

提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THE END
1.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戳孔位置图直肠癌是指原发于直肠粘膜上皮的一种恶性肿瘤,直肠癌患者通常会通过腹腔镜手术来进行治疗,手术时的戳孔位置通常在腹部。 位置: 在进行腹腔镜手术时通常需要在腹部放穿刺器打孔,而戳孔的位置第1个是在肚脐之上或者肚脐之下打12mm的戳卡孔,第2个是在肚脐的右上侧打12mm的戳卡孔,第3个是在肚脐的右下侧打5mm的戳...https://m.miaoshou.net/mip/article/PgN9Vn0aVB5mOrWa.html
2.腔镜普外科常见腔镜手术的TROCAR位置图征集腹腔镜版腹腔镜左肝Trocar图 https://bbs.iiyi.com/thread-2028647-1.html
3.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切孔位置图病情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是非常常见的症状,一般来说,主要是选择有两个切口,第一个是肚脐以下一公分进行镜头的探测用于探测内脏器官的感染情况,或是在肚脐的正下方的四公分取一个口用于提拉牵引难为这样子的两个孔主要适用于切割分离难为,最后取出阑尾的标本功能。这两个切口选择微创手术时那么切口,不会非常大,只是...https://mip.pingguolv.com/ask/YmGezWY.html
4.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图解腹股沟疝目前以这三种术式为主:TAPP、TEP和Lichtenstein(李金斯坦)。TEPP术trocar穿刺点位置 下腹壁重点解剖图 用带电剪刀或电钩打开腹膜位置 打开内侧的Retzius间隙 解剖名词 打开内侧的Retzius间隙,见到耻骨为止 分离Bogrus间隙一定要紧贴腹膜,避兔损伤内侧的精索 ...https://www.meipian.cn/34hovyci
1.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切孔位置阑尾炎手术开刀位置图片"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是在腹腔镜辅助下行阑尾切除术,与传统的阑尾切除手术相比,它的切口小,一般的切口有4-5cm。腹腔镜切除术一般3-4个孔,并发症相对来说要少,像伤口感染、肠粘... 语音时长00:49' 郭双龙│洪洞县医疗集团中医医院 2018/05/31 收听(86070) ...http://www.zzfmdn.com/article/786671
2.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手术图谱@MedSci图5-2-1 二、术前准备 降压补钾对症治疗,请麻醉医师会诊全面评估患者情况。其他准备同经腹肾根治性切除术。 三、手术步骤 (一)麻醉和体位 1.全麻,气管插管。 2.右侧70°~90°卧位,腰部稍垫起(图5-2-2)。常规置入各点Trocar,位置如图5-2-3所示。Trocar位置:△:腹直肌旁脐上2cm交界(腹腔镜);腋前线肋...http://api.center.medsci.cn/learn/share-news/13bc11925e08/14579612017
3.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切孔位置图权威文章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切孔位置图 腹腔镜手术阑尾切除术的切孔方位图是哪些的呢?现代科学技术性迅猛发展,但阑尾炎的确诊依然是根据100年前麦克风伯尼医师明确提出的基础理论,其确诊依然高宽比取决于病症和体检。急性阑尾炎的典型性临床症状是慢慢产生的上腹或脐周边隐隐作痛,数小时后腹痛迁移至右下腹部。体检以右下腹...https://www.cndzys.com/renqun/teshu/2084931.html
4.新华社宫腔镜手术3d演示社会新闻11月22日,马斯克或遭美国调查 理由是“通俄”,片多多高清电影电视剧免费观看,潘多拉之心在线播放,星汉灿烂原著结局,乡村婬乱肉第一章i山炮,封神榜普通话陈浩民版,苍龙混世月思行,一世倾城邪王追妻,泰坦尼克号2012年版,原耽车图高速图片,大秦帝国第二部免费全集剧情,黑衣人4哪里能看。 11月22日,一...http://m.ouzhehua.com/v/video/70240702920241122.shtml
5.腹腔镜手术穿刺孔位(精选干货)穿刺孔的位置 脐下 右髂前上棘水平靠中线两指 右腹直肌旁脐下两指 左髂前上棘水平靠中线两指 左腹直肌旁脐下两指,Trocar 10mm 12mm 5mm 10mm 5mm,2020-12-24,11,穿刺孔建立示意图,2020-12-24,12,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Trocar放置效果,2020-12-24,13,准备好合适的Trocar,用心传递,手术将愉快地开始了,...https://m.renrendoc.com/paper/121797830.html
6.学协会:结直肠肿瘤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指南(2023版)·365医学网使用腹腔镜手术平台、“机器人”手术平台或软质内镜等设备完成腹腔内手术操作,借助于腹壁必要切口完成标本取出。该手术借助NOSES减少腹壁切口的核心理念,表现出良好的微创效果,使患者较大程度获益。因此将该技术整合到NOSES理论体系中,NOSES与借道NOSES的关系详见图1。 https://jsp.365heart.com/detail/article/6FB7DEE8-4F72-4162-9266-0FD312603819
7.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腹腔镜手术是用长度约为35-45cm,粗为5-15mm的手术器械伸到腹腔内进行操作的手术,腹腔镜手术有的时候被称之为“钥匙孔手术”,对比过去的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因为伤口小得多,痛苦也较开腹手术要小,恢复也要快得多。 ?https://www.91160.com/doctors/articledetail/docid-200678785/articleid-376449.html
8.小儿腹股沟位置图,这样两个“凶”就可治愈?!近年来,国内外使用小儿腹腔镜做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创伤小、安全可靠、恢复快且不易影响精索睾丸的发育,可同时治疗双侧疝或治疗一侧探查对侧而不增加痛苦,而且可以发现发病率较低的直疝及股疝,手术原则和开放性手术一样,在腹腔镜下找到疝环,将内环口缝扎就可以了。疝气手术前应治疗慢性咳嗽、排尿困难、便秘等慢性疾...https://www.snsnb.com/post-1445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