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丽(化名)今年32岁,结婚5年,已经生了一个可爱的宝宝,平时身体很健康,例假也很规律。
上个月单位体检时,小丽做妇科B超提示宫腔内偏强回声,大小1.5*1.2*1.0cm,考虑息肉可能。
小丽有些担心,等月经一干净就立即来浙大妇院子宫内膜息肉专病门诊就诊,复查妇科B超,仍然提示宫腔内偏强回声,大小1.6*1.2*1.0cm,息肉可能。
小丽平时对医学不太了解,初听宫腔镜一词,很是诧异,不禁纳闷:
什么是宫腔镜?
它是怎么切除息肉的?
安不安全?
一连串的问题涌上心头,小丽一时不知道从哪里问起。
别慌,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宫腔镜。
Q1:那什么是宫腔镜呢?
宫腔镜,顾名思义,就是可以进入宫腔内部进行观察的器械。
如果把宫腔比作一个房间,B超就是在房间外带上透视眼镜,试图看清房间内的结构。
当B超发现房间内有异常时,就需要宫腔镜出马,它就像一个清洁工,可以打开房门进入房间,清晰地看到房间内部的情况,并且它带有很多工具,一旦发现房间内的异常,可以立即清除它。
宫腔正常情况下是没有亮光,宫腔镜是怎么看清的呢?
原来宫腔镜带有一种光纤,可以把光导入宫腔,再利用光导玻璃纤维窥器(可以想象成特别细的“潜望镜”),直接观察宫颈管、宫腔及输卵管开口;
同时宫腔镜的镜子可以放大8-20倍,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病灶,因此对宫腔内疾病具有比较好的评估作用。
(图片来自网络)
宫腔正常情况下是闭合的,宫腔镜检查的时候,会应用液体(我们称为“膨宫液”)把宫腔撑开,就像吹气球一样,轻轻地膨开宫腔,并保持适当的膨宫压力。
讲到这里,可能你要发问:宫颈那么小,宫腔镜能进去吗?
正常情况下,宫颈只能进入直径2-3mm的针状物。如果要进入比较粗的东西,就需要宫颈扩张。
可以采用术前用药、术中宫颈扩张器等方法逐步扩开宫颈。
听起来很痛的感觉,不过无需担心,手术前有辅助药物准备宫颈,手术中有麻醉医生保驾护航,术中扩张宫颈是没有痛感的。
当然,现在也有超细的器械,无需扩张宫颈,对麻醉的要求也会减少,但是应用上有一些要求和限制。
那宫腔镜是怎么完成手术治疗的呢?
宫腔镜通常有操作通道,可以携带各种“武器”,完成检查和治疗目的。
宫腔镜分为热刀和冷刀。
热刀:就是电切镜,电切镜下的治疗需要对腔内病灶组织进行切除、烧灼或气化,因此势必用到各种器械。最常用的就是电切环和电针。
电切环:使用部位形状为半环,直径一般8-10mm,宽度不超过2mm,可以切除柔软的子宫内膜息肉、坚硬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混合的子宫腺肌病灶。
电切环(图片来自网络)
电针:呈针状或片状头部斜向45°突起,长约5-8mm,有点像短斜剑,多用来分离宫腔粘连、切开肌瘤的包膜。
电针(图片来自网络)
冷刀:冷刀即剪刀,需搭配一体镜使用,一体镜是外鞘直径较电切镜纤细的宫腔镜,一般5mm左右。宫腔镜下使用的剪刀头部和大家熟悉的样子非常相似,也是分合式,但是尾部是个很长的动杠,连接手柄。
软性剪刀(图片来自网络)
剪刀:主要用来剪开组织,比如宫腔粘连索状物或疤痕组织、子宫纵膈、息肉蒂部,或者松解嵌顿的宫内节育器等等。剪刀没有热能,不会对内膜造成损伤,加上它的小巧和灵活,目前越来越受宫腔镜医生的欢迎。美中不足的是,剪刀没有止血功能,如果术中出血较多需要采用其他方法止血,否则影响视野;碰上较大的息肉或者黏膜下肌瘤,剪刀就显得太“小巧”了,力量也不够,这个时候就可以使用具备较大操作通道的宫腔镜----宫腔刨削系统,这个新晋技术让冷刀手术能力得到极大地拓展。
Q2:什么是宫腔镜刨削系统?
宫腔镜刨削系统的原理为机械旋切,可安全、高效地切除病灶,尤其避免了电切时的高温对内膜的二次伤害,因而不会对生育机能造成不良影响。
在宫腔镜下,刨削系统通过隐藏在设备侧壁内的机械刀片进行切除,刀片在设备内进行高速旋转,转速达8000转/分,极高的旋切速度保证了手术切除效率;同时通过自带的抽吸功能将切除组织快速移除体外,完整保存样本用于病理检查。
宫内刨削系统器械(图片来自网络)
宫内刨削系统宫腔内操作图(图片来自网络)
它适用于以下几类人群:
1.宫腔占位(如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妊娠物残留)伴有生育要求的患者;
2.宫颈损伤后或宫颈机能不全,拟行宫腔镜手术者;
3.无性生活史的宫内病变患者。
Q3:宫腔镜可用于治疗哪些疾病?
宫腔镜手术,顾名思义就是在宫腔内操作的手术,主要是应用于妇科宫腔疾病的检查和治疗,因此它的适应症也是比较广泛的,怀疑有任何形式的宫腔内病变,或需要对宫腔内病变做出诊断及治疗的患者,均为宫腔镜的适应症。具体看来,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不全流产或者人流不全:为减少对内膜的损伤,一般建议宫腔镜直视下清除妊娠物。
宫内节育器嵌顿(节育器部分或全部卡在子宫肌层内)或者移位(节育器不在宫腔正常位置):需要借助宫腔镜取出,为预防子宫穿孔,有时候甚至需要动用腹腔镜进行监视。
子宫内膜的病变:
最常见的就是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局部过度增生,形成的蘑菇样的突起,可能导致异常子宫出血、不孕。
子宫内膜息肉(图片来自网络)
子宫内膜增生症:子宫内膜的过分增生,出现结构异常或细胞异形,也需要宫腔镜来检验药物治疗的效果。
宫腔粘连:子宫内膜受到损伤后引起宫腔形态的异常,表现为部分或全部的宫腔封闭。宫腔粘连会影响怀孕,如果有生育要求,也需要宫腔镜进行分离。
宫腔粘连(图片来自网络)
不孕症:即使B超未发现异常,不孕的患者以及反复试管移植失败的患者,也建议宫腔镜检查评估宫腔环境,为成功怀孕打下基础。
子宫肌层的病变:最常见的就是黏膜下肌瘤,肌层位于内膜的下方,当肌瘤过于靠近内膜,就会向宫腔突起,引起经量增多、异常出血,同时对妊娠也会有影响。
子宫畸形的矫正:子宫不全纵膈、子宫完全纵膈是常见的子宫畸形,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发生障碍导致的,就像一个房间中间的隔板没有拆掉一样。
这样势必导致宫腔容受性变小,可能引起流产、早产,甚至不孕。
以往没有宫腔镜的时候,需要在腹部划一个大大的切口,进入到腹腔切开子宫之后,切除子宫纵膈。
但是有了宫腔镜之后,就没有了手术切口,从阴道里直接进入宫腔,宫腔镜直视下直接切除纵膈,创伤小,恢复快。宫腔镜大大造福了这类群体,实现了以最小的伤害解决病痛。
Q4:哪些患者
不能进行宫腔镜手术?
宫腔镜手术没有绝对禁忌症,相对禁忌症包括以下几种:
1.体温>37.5℃,有可能身体正在经历其他急性的或严重的疾病;
2.子宫活跃性大量出血,宫腔镜手术无法获得清晰的视野;
3.急性或亚急性生殖道或盆腔炎症,手术会使炎症加重和扩散;
4.近期发生子宫穿孔,手术会再次扩大穿孔或加重病情;
5.宫腔过度狭小或宫腔管狭窄、坚硬、难以扩张;
6.浸润性宫颈癌、生殖道结核未经抗结核治疗;
7.严重的内、外科合并症不能耐受手术操作。
所以,宫腔镜手术门诊评估的时候,医生会详细询问病史,综合评估,并做一系列的术前检查,就是为了找到合适的适应症,排除手术禁忌症,为患者的宫腔镜手术做好充分准备,扫除障碍。
Q5:宫腔镜痛不痛?
有哪些缓解疼痛的办法?
说起手术,大部分患者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手术痛不痛,这也是在门诊被问及次数最多的一个问题。
宫腔镜术中、术后的疼痛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引起:
1.宫颈扩张:一般的宫腔电切镜都需要扩张宫颈管,听起来好像很痛的样子。但是,医生有很多方法来缓解疼痛,术前会应用间苯三酚软化宫颈管便于操作,手术过程中等待静脉麻醉起效后再行操作,基本术后患者清醒后因此没有太大的痛感。
2.宫缩痛:膨宫液及宫腔操作等刺激会引起子宫收缩,宫缩会减少术后出血,有助于子宫修复。但比较敏感的患者,可能会觉得下腹坠痛,像来月经痛经的感觉,可以口服止疼药物缓解。
3.紧张和焦虑:会放大疼痛的感觉,术前的充分谈话告知,医护的关怀和隐私保护,都会很大程度地降低疼痛的发生。
Q6:宫腔镜手术会影响怀孕吗?
做完多久可以怀孕?
很多有生育需求的年轻患者不免担心,宫腔镜手术会不会影响怀孕?
事实恰恰相反,如果女性患有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等疾病,通过宫腔镜手术后,宫腔环境得到改善,会更加适合受精卵着床,怀孕几率也会随之增加。
那么,宫腔镜术后间隔多久可以怀孕呢?
子宫内膜息肉、小的黏膜下肌瘤:术后1个月,月经转过就可以备孕。
2型黏膜下肌瘤且体积较大者:手术完全切净后,2-3个月子宫修复后,就可以备孕。
宫腔粘连:术后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促进子宫内膜生长的药物,这期间是不可以备孕的,必要时需二次宫腔镜手术,待子宫内膜厚度基本恢复,经过医生允许后即可积极备孕。
子宫纵隔:术后2-3个月也可以备孕,但是在备孕之前需要再次复查宫腔镜,看看子宫纵隔已经切掉,宫腔的内膜恢复很好,这种时候就可以备孕。
监制:孙美燕
编辑:吴梦婷
出品:浙大妇院宣传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我有话说
0/500
同步到新浪微博
进群即领
扫码加入
扫码进群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意见反馈
下载APP
健康界APP
了解更多
返回顶部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