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囊肿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可以单发或多发,多呈球形,外层是光滑的纤维性囊壁,内壁充满无色清亮或淡黄色的囊液,因此又被称为“肝水泡”。较小的肝囊肿一般直径仅1-2厘米,如葡萄般大小,较大的直径可达10-20厘米,占据整个肝叶。
2、肝囊肿是怎么产生的?
肝囊肿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最常见的肝囊肿一般是单纯性肝囊肿,这是一种非遗传性先天性疾病。在胚胎发育阶段,部分发育异常的胆管组织自行退化,与正常胆道系统失去了联系,异常胆管内上皮细胞逐渐生长和分泌液体,就形成了这种囊性病变。此外,还有一种遗传性先天性疾病,这种肝囊肿是多发性的,常伴有多发性肾囊肿,这类肝囊肿被称为“多囊肝”,临床上可导致肝、肾功能衰竭等症状。
除了先天性肝囊肿外,炎症、水肿、外伤、穿刺、肿瘤等因素可诱发后天性肝囊肿,寄生虫如肝包虫(主要见于牧区)也可引起寄生虫性肝囊肿,这两类囊肿多伴有原发性疾病的表现。
3、肝囊肿会引起哪些症状呢?
肝囊肿一般生长缓慢,其临床表现因其大小、数目、位置、有无压迫临近器官以及有无合并症而异,主要表现为:
①大多数的肝囊肿没有任何症状,仅在体检时被发现;
②部分肝囊肿生长速度较快,当直径超过5厘米时容易引起压迫症状,患者可出现右上腹不适、腹胀、腹部钝痛、隐痛、恶心呕吐及腹部包块等症状;
③在少数糖尿病或体弱患者可出现肝囊肿继发感染,患者可出现肝区疼痛、发热、白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等表现,腹部超声检查提示肝囊肿囊壁增厚,液性回声内透声差,可见絮状回声(脓液);
④少数肝囊肿囊壁血管可发生破裂导致囊内出血,少数可能导致剧烈肝区疼痛,出现类似急腹症的表现;
⑤还有一种较为罕见的悬垂型肝囊肿,扭转后缺血坏死也会产生剧烈疼痛。
4、发现了肝囊肿还需要进行哪些检查?
当腹部超声发现肝囊肿时,医生还会通过血液检查,CT、MRI等检查来排除创伤、细菌、寄生虫、肿瘤等原因导致的囊肿,从而明确这是不是一个单纯性肝囊肿。
5、哪些肝囊肿需要治疗?
体检发现肝囊肿时,可以根据肝囊肿大小、部位及症状表现进行综合评估,选择随访观察或采取相应治疗。
肝囊肿生长缓慢,一般对于直径小于5厘米的肝囊肿注意定期复查超声和随访即可,不必急于治疗;对于直径超过5厘米的肝囊肿,尤其是出现右上腹部压迫不适症状、合并继发细菌感染、合并囊内出血和囊肿扭转等情况时需要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6、肝囊肿的治疗方式有哪些?
肝囊肿的治疗原理是引流出囊腔内的囊液,使囊壁停止或减少囊液分泌。目前肝囊肿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介入微创治疗和手术治疗。
①声引导下肝囊肿化学消融治疗:
属于介入微创治疗,该治疗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将引流管置于囊腔内,抽尽囊腔内的囊液,然后向囊腔内注入无水乙醇或泡沫化的聚桂醇、聚多卡醇等硬化剂,破坏囊壁的上皮细胞,使其出现萎缩凋亡,丧失分泌功能,并促使囊肿被膜血栓形成、纤维组织增生,从而对肝囊肿发挥硬化、粘连及闭合囊腔的作用。该治疗方法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具有精准、安全、可靠等优点,不需要全身麻醉,对心肺功能要求较低,适合高龄、心肺功能差和无法耐受麻醉的患者。
与手术相比,该治疗起效慢,部分巨大肝囊肿单次化学消融治疗效果不明显,可能需要多次治疗,部分囊肿可能出现治疗后复发,该治疗具有微创、可重复的优点,对患者的生活影响小,治疗费用低,能够在大部分肝囊肿实现缩小囊肿体积、缓解患者不适的治疗目标。
②腔镜下肝囊肿去顶术:
属于手术治疗,腹腔镜开窗引流术疗效确切,但不适用于有腹部手术史、囊肿位置较深、腹腔粘连严重和不能耐受全身麻醉的肝囊肿患者;
③囊肿切除术:
属于手术治疗,适用于位于肝脏边缘或带蒂的囊肿,直接将囊肿全部切除,该治疗创伤较大;
④移植术:
属于手术治疗,仅适用于多囊肝合并肝功能衰竭的患者。
7、肝囊肿有什么饮食禁忌吗?
除肝包虫病囊肿的发病与误食细粒棘球绦虫的虫卵有关外,至今未发现单纯性肝囊肿的形成与某些食物有关,也没有特定食物可以预防肝囊肿,发现肝囊肿之后也无需特别忌口,但是糖尿病患者需要注意控制血糖,年老体弱者需注意治疗自身合并的基础疾病,以防出现肝囊肿合并感染。此外,患者可每年进行一次腹部超声检查以监测肝囊肿体积有无增大。此外,肝囊肿与生活方式无关,如果肝囊肿体积较小患者依旧可以正常生活、运动,对于囊肿体积较大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避免磕碰、撞击肝囊肿部位,以免发生肝囊肿破裂出血。
总的来说,肝囊肿并不是一个需要闻之色变的疾病,发现肝囊肿后可在医生的帮助下明确囊肿的性质,定期进行B超检查,必要时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肝囊肿将不会成为生活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