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手术都不是绝对安全,包括如今飞速发展的腹腔镜手术,今天我们来回顾腹腔镜手术的常见并发症。
一般性准备
接受全麻的患者需要在术前进行常规的评估,操作建议如下:
18-40岁年龄段:
若以往无疾病史,仅询问病史和进行体检及测定血红蛋白即可。如妇女妊娠期,还需行尿液妊娠试验。
40岁以上年龄段:
应行完整的病史询问和体检,全套血常规、电解质、心电图和胸片检查等。
血液学疾病方面:
所有病人术前都需要询问是否有凝血功能障碍或出血倾向。
镰状细胞病患者,术前须行镰状细胞性肺疾患检查。镰状细胞性肺疾患患者,在行腹腔镜检查时可导致镰状细胞病危险和缺氧。
心肺功能方面:
如患者自诉有心脏病症状,应做全面心脏病学的检查;
患者若有吸烟史或运动耐受性低,术前应做肺功能检查和动脉血氧测定;
气腹会引起平均动脉压、全身血管阻力、下腔静脉阻力和心率的系数增加,另外肺功能方面引发吸气峰压和胸内压增加,肺的顺应性、肺活量和功能残余量减通,如不能维持足够的每分钟通气量,上述改变以及应用CO2气腹则可导致高碳酸血症,非有肺部疾病史,则会更加加剧此种情况;
针对可能引发高碳酸血症的患者,须在术前于桡动脉放置导管一检测血氧和血CO2水平。
气腹针的放置:
采取头低足高位及腹腔注气,均可引起腹内压增加,从而使患者有发生吸气困难的危险。
上述情况,注意以下的患者是好发群体:膈疝、糖尿病、肾衰竭、妊娠、肥胖、肠梗阻和胃动力减弱。
为减少放置气腹针所致膀胱损伤的可能,患者术前须排尿或放置导管以排空膀胱。
气腹针穿刺、放置不当或注气时针发生移位,均可引发皮下气肿。如果患者存在腹膜鞘状突未闭或腹股沟疝,可能发生阴囊积气。
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方面:
气腹可引发下肢静脉回流障碍,因此麻醉前都必须采取预防深静脉栓塞的措施。一般情况下,建议使用下肢弹力袜套。
患者若有引发深静脉栓塞危险的诱因。如肥胖、瘫痪、外伤、恶性肿瘤、凝血功能障碍或手术采取截石位等,在麻醉前应该在使用下肢弹力袜套同时行皮下肝素注射。
术前准备
除腹腔充气的特殊要求外,腹腔镜手术的术前评估与开腹相似,包括:心肺功能(特别老年患者);气腹所致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增加;排空膀胱以便完全放置穿刺器套管;使用弹力袜套减少气腹可能引发的下肢静脉回流障碍。
胆囊切除术(LC):
术前评估及注意事项如下:
所有良性胆囊疾病患者都是LC的适选者。须询问是否有黄疸、尿色和粪便颜色改变、上腹部疼痛放射至背部和发热病史等。
如有,术前须进行有无胆总管结石的评估,包括肝功能试验、胆红素值测定,以及术前ERCP可行性的评估。
肝硬化是LC的相对禁忌症,所有接受LC的患者必须询问有关肝脏疾病的病因学因素(肝炎、输血和饮酒史)。
术前准备:
因为多数行LC的患者都是手术当天入院,为此,手术日前必须完成病史采集、提个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包括当天仍须询问近来有无异样变化。
术中麻醉诱导插管后,需放置鼻胃管和尿导管,整个LC过程中,须间断抽吸胃管。患者置头低足高位进行气腹针穿刺,气腹建立后改为头高足低并左侧低位。
胃底折叠术(Nissen):
术前评估:
Nissen胃底折叠术术前评估的焦点在于保证良好的手术效果。可获得最满意的效果应具有:食管动力正常、胃动力正常和食管内pH值增高,可用食管腔内压力测定、食管内镜、食管吞钡X线检查和胃动力学研究等进行评估。
术前准备:参考LC术前准备。
结肠切除术:
腹腔镜结肠切除术用于治疗结肠良性疾病,或是对恶性病变进行随机性研究,术前评估与开腹相同。
手术前1天,患者须行肠道准备,切勿使用甘露醇,因其可增加肠管扩张。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如腹腔镜探查未发现病变,则膀胱截石位可容许术中做纤维结肠镜检查,同样还可经肛门使用吻合器。
疝修补术:
腹膜前径路行疝修补具有不损害腹膜的优点。
适应症:双侧腹股沟疝、复发性疝。
术前使用抗生素,应不需作腹腔充气,不需要放置鼻胃管,须放尿导管,术中使膀胱保持空虚状态。
阑尾切除术:
术前评估:与开腹相同
根据有无阑尾穿孔,选择抗生素,因下方穿刺器套管常在耻骨上区穿刺入腹,须放置尿导管使膀胱保持空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