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塑料盘子,其中1个盘子里装有许多黄豆大小的橡胶颗粒或塑料颗粒(也可以用花生等物品代替),在监视器屏障显像下,用抓钳将盘子中的物品逐个钳夹到另一个盘子里或向训练箱内放入画有各种图形的画纸,用组织剪将图形剪下。要求在操作中不可随意碰撞周围,尽量做到稳、准、轻、快。扶镜者应根据手术训练者操作的部位,随时调整镜头及焦距,使术野图像始终保持清晰、准确定向适应训练:在训练箱内放入钉有木钉的木板,用抓钳将橡皮筋在各个木钉上有目的地进行缠绕,或用丝线完成类似操作。反复练习,不断提高腹腔镜操作的定向能力组织分离训练:在训练箱内放入橡胶、葡萄、橘子或带皮的鸡肉,用抓钳、剪刀、电钩等器械进行钝性分离、锐性分离训练施
3、夹和缝合打结训练:腹腔镜手术中对胆囊管或血管的处理通常用台夹夹闭或缝合打结来完成,可选用不同的动物组织来进行施夹及缝合打结训练模拟胆囊切除训练:可选用带胆囊的猪肝,放入训练箱,安置好电刀电极,按照人体胆囊切除的程序,进行胆囊切除训练(2)动物实验:在完成上述模拟训练后,选用解剖结构接近人体的动物进行腹腔镜动物实验,完成胆囊切除、阑尾切除等训练。通常选用的动物有猪、狗或兔子。然而因设备、经费等条件限制,只能在条件较好的培训中心才能进行动物实验,难以推广(3)临床实践:经过腹腔镜理论知识的学习、模拟训练和动物实验后,对腹腔镜手术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操作等有了较全面的掌握,在此基础上,可进入临床实践
4、临床实践通常包括三个阶段观摩临床手术:这是进入临床实践的初级阶段,可以通过观看手术录像、现场观摩手术,来进一步体会和感受腹腔镜手术的全过程临床助手阶段:一般要给有丰富腹腔镜手术经验的医师当助手,通常先担任扶镜手,再担任第一助手。手术中要仔细理解和体会手术者的每一个操作,手术后还要细心琢磨,这样才能尽快掌握腹腔镜的技术操作临床手术阶段:在完成1020次的腹腔镜手术助手,达到合格的要求下,可逐步过渡到手术者。开始担任术者,一定要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进行,先进行解剖清楚的简单操作,再完成手术全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各类腹腔镜手术的学习曲线不同,每个医师的动手能力和灵感也不尽相同,必须要经过长期刻苦的训
5、练,才能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临床腹腔镜外科医师。腔镜外科是外科领域里最年轻的学科。随着腔镜外科的发展,必将成为所有外科医师的必修课,我们期盼这一天的早日到来。缝合技术和体内打结法一样,随着腹腔镜外科手术范围的不断扩大腹腔镜下缝合技术也显得相当重要。初学者在进行临床腹腔镜手术缝合之前,应先摸拟训练设备下作反复的练习。间断缝合:缝合前,用持针器抓住眼后的缝线,不要夹住缝针,使其可活动自如,根据针弯度直径的大小,如果针弯度直径偏大,可把的缝针稍扳直,然后顺着10mm或5mm套管纵向滑入,这样缝针就会跟着缝线进入腹腔。缝针到达缝合部位后,先用左手抓持钳夹住针,再用右手的针持夹在针体的中段,使针尖朝上,
6、左手用无创抓钳抓住欲缝合的组织的边缘,使其有一定张力,便于进针,针尖以适当的角度刺入进针点,右手腕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将针穿过组织,在适当的出针点穿出,再用左手抓持钳抓住针尖,拨出针。拨出的缝针要放在附近可看得见的地方,以免寻不到针。将针上的缝线渐次拉出组织,直到可以做体内打结时为止,按上一节所述的方法进行体内打结,多余的线头剪断后连同缝针一起移出。注意针移出套管时,持针器也必须夹住针眼后的缝线移出。连续缝合:连续缝合的第一针与间断缝合是一样的,如果有三个操作孔,助手可以使用一把抓钳帮助拉紧缝合线,防止缝合线不紧;如果只有两个操作孔,在缝合中间,将连续缝合线拉紧后可以暂时用一枚钛夹将缝合线夹住,
8、的半尖锐的头端,通过自然途径进入或剪开的小孔插人需分离的组织间,液体靠水压顺阻力最小的途径进入,无损伤地推开组织间隙。当分离界线显示出来后,再进行锐性分离或用灌洗器头端作钝性分离就比较容易和安全。机械性钝性分离是采用分离钳和剪刀的刀叶插入需分离的组织间,通过钳叶或刀叶张开的推进和牵引力达切割或的组织应采无损伤钳,棒轻轻拉开或拨开。在微创外科手术中应用最广泛。大多数情况下用电钩分离。电凝钩有各种不同形状,其中L形钩或直角钩应用最多。电凝钩分离时应先在组织如腹膜和脏器包膜表面开一小口,钩子经此小口薄薄地钩起要分离的组织,确认为非重要结构后再接通电凝器,将钩起的组织按线条状切断。使用电凝钩时要注意勿
9、使钩子刺破周围结构和肠管。也可用钩背而不是钩尖分离,电凝钩不是向上提,而是轻轻往下压来分开组织。注意切勿钩起大块组织或连续通电分离。因为单极电烧的击发点在通电区域内的最细处,钩起大块组织通电很可能会在重要的组织结构处发生电烧。在分离炎性水肿的病变脏器时,可用电铲边推边电烧,较为安全有效。电钩与电铲一般均有一个冲洗/吸引通道。可在电烧时打开阀门利用腹内高压排出烟雾,也可在剥离是指夹住小部分的疏松组织将其从粘连器官上剥脱下来,有时可用电凝钩完成。与剥离相比,分离不需夹持和剥脱组织,只需将一把分离钳置于疏松组织面上,通过钳爪不断地张合,分开疏松组织后,即可产生一个间隙。组织分开的长度取决于钳爪张开的
10、宽度。一般来说,张得太开的钳爪不易控制,引起的组织撕裂和出血比张得窄些的钳爪要更多些。某些时候,也可以采用闭合的抓持钳分离。撕剥分离在妇科常用于分离附件周围粘连带。也用来撕剥一些疏松的粘连组织。对于血管相对较丰富的区域可接上电刀,先凝后撕,较之单纯的撕剥分离或电钩分离更为安全、实用、快捷。一般分离可用长弯剪,精细的分离最好用尖头的微型剪,双向活动剪优于单向活动剪。使用剪刀分离应注(1)直视下闭合着剪刀插入手术野,直至靶器官。插入各种内镜手术器械特别是像剪刀类锐性分离器械,应在内镜直视下并参考体外解剖标志与冷光源打出的航标灯”先向手术野上空推进,然后压下器械头端进入手术野内,接着前后左右微调即可
11、安全快捷地抵达靶器官。(2)先在浆膜层剪开一小的分离窗,然后闭合着剪刀插入,轻柔地张开,撑出一组织平面,原位闭合剪口。剪开两侧的浆膜,扩大分离平面并向纵深推进。(3)如用单向活动剪,应将固定的剪刃插入要剪的组织下面,以活动的剪刀直视下剪切组织。(4)由于电烧会使剪刀变钝,所以要节省着使用电烧。如确实需要应闭合着用剪背以低于200V的能量电烧。最好用电剪头去触有绝缘的分离钳,避免剪刀与组织直接接触电烧。(5)不用剪刀时应拔出穿刺套管,以免意外刺伤腹内脏器。4钝性分离在腹腔镜外科中,钝性分离法比锐性分离法更为重要。这是为了尽可能地避免出血引起的术野模糊。用一个5mm直径的活检钳夹住一块花生米”剥
12、离子,与转换套管一起插入11mm套管进入手术野。这种顺组织层次钝性推剥的方法十分有效,可用来分离子宫膀胱反折腹膜,下推膀胱。完成分离后的花生米”剥离子应先退至转换套管内然后一同拔出,避免其遗落在腹腔。此外,在剪刀分离出组织层次后,也可接着用钝头剪钝性推剥或用探棒、牵引用的钝头抓钳与冲/吸管进行分离。冲吸管在钝性剥离过程中还可以吸去或冲洗少量渗血,而不必更换器械。5水流分离采用高压喷射的水流作分离之用,是腹腔镜外科中钝性分离的另一种方法。高压水流可冲碎疏松结缔组织中的脂肪,将疏松组织自较为坚韧的血管等结构上分离下来,而不会伤及这些坚韧的结构。多用于分离那些包埋于丰富脂肪组织之中的组织结构,如盆
13、腔淋巴结的清扫等。使用水流法分离血管比抓持钳钝性分离法更不易撕破血管。但水流分离时需使用特制的压力泵,以产生足够的水压来离断组织,所需的液体量很6超声刀分离此乃开放手术中超声刀技术在内镜外科中的拓展。因其不发生类似电刀的传导伤,不产生烟雾,对血管及重要器官的误伤少于电外科手术。7.激光分离微创外科手术中较常使用的是接触型激光,因其方向性强,特别适用于一些准确性要求高的手术,如胸腔迷走神经干切断术、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烧灼术等。但由于仍有损伤深部组织的危险,而且分离起来较电刀慢,加上使用人员要戴防护眼镜,需要额外经济投入等缺点,所以应用不很普遍。归纳起来,微创手术中的分离方式分为冷”、热”分离两
14、大类。冷”分离包括单纯的分离钳分离、剪刀、冲吸管、水流分离等;热”分离包括电刀、超声刀、激光分离等。但在应用过程中有些分离工具具有双重功用,如分离钳、分离剪均可接电烧,电钩、电铲应用得当也可做推剥分离。【分离原则】(1)充分暴露手术视野的情况下才能着手操作。(2)应清楚地辨认粘连层次,用抓钳钳夹牵拉粘连带以暴露分离界面。(1))切割前必须辨认在粘连下面的组织结构或脏器。(4)横切必须与器官边缘平行。(5)多层粘连必须分离成单层。薄膜样粘连可用锐性分离,广泛的薄膜样粘连必须沿着器官边缘和粘连远端附着点分离,并尽可能去除所有粘连组织。(7)横切可采用剪刀剪,也可采用电切割或激光切割。重要结构
15、附近的分离操作用剪刀或超声刀较为安全,但如果应用电切割或激光切割则必须与重要脏器保持足够的距离。(9)用于分离的器械必须以正确的角度接近待分离的组织。(10)切割线上遇血管应在分离切割前先电凝或内凝1大网膜粘连大网膜粘连常影响手术器械到达手术部位和手术野的暴露。存在大网膜粘连的盆腔手术,必须先处理大网膜粘连。切断大网膜断前结扎网膜内血管。电凝法必须控制温度,避免大网膜血管组织碳化的术后出血并发症;超声剪是用于大网膜切割的最佳选择。超声剪切割属冷切割,大网膜切割面整齐,无脂肪溶解,其中血管闭塞完全。2.肠曲粘连薄膜样粘连很少有血管,用剪刀分离,若有血管应先凝后剪。肠曲与盆腔脏器的粘连在分离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