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腔镜手术多用于小儿肠梗阻、斜疝、阑尾炎及巨结肠等的治疗,其具有损伤小、疼痛轻及恢复快等特点,是小儿腹部手术的首选方式[1]。小儿腹腔镜手术常需采用全身麻醉,但由于全身麻醉对机体的损伤较大,易增加机体应激反应及手术风险,降低患儿的预后,故围手术期实施有效的麻醉护理管理至关重要。常规围手术期麻醉管理易忽视对患儿心理及生理应激的护理,导致护理效果欠佳[2]。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recoveryaftersurgery,ERAS)理念的围手术期麻醉护理管理是指将ERAS理念用于麻醉护理管理中,以优化麻醉管理措施,减轻患儿的心理及生理创伤应激,其目前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较少[3]。为了探讨基于ERAS理念的围手术期麻醉管理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特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行腹腔镜手术患儿为研究对象展开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行腹腔镜手术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围手术期麻醉管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8d至3岁,平均(1.56±0.13)岁;疾病类型为肠梗阻5例,斜疝10例,阑尾炎12例,先天性巨结肠2例,其他1例;患儿家属学历:小学及以下9例,初中15例,高中及以上6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9d至3岁,平均(1.61±0.14)岁;疾病类型为肠梗阻6例,斜疝9例,阑尾炎13例,先天性巨结肠1例,其他1例;患儿家属学历:小学及以下10例,初中14例,高中及以上6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经临床会诊决定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病历资料完整;无手术禁忌证,家属积极配合本研究。排除标准:合并肝、肾等脏器功能严重不全;对手术完全不耐受;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免疫系统疾病及其他肠道疾病。
1.2方法
观察组采用基于ERAS理念的围手术期麻醉护理管理,具体内容如下。
(2)术中。(1)术中保温:给患儿的手术床铺保温毯,提前调节手术室温度,使用输血输液加温仪和暖风机等升温设备,对腹腔冲洗液及液体进行加温处理,以保证患儿的体温在36~37℃。(2)术中麻醉护理:核对患儿的姓名、年龄及用药剂量,确保用药的准确性;连接好检测仪,严密监测患儿的血压、心率及呼吸频率等;协助麻醉师摆好患儿体位,保证麻醉药物的用量,以提高麻醉的安全性。(3)气腹及体位护理:严格控制气腹压力,调节充气速度,确保先慢后快,避免过度充气对心肺功能的影响;提前准备好安置体位的物品,并在手术及麻醉过程中随时调整体位,以避免体位对手术造成的不良影响。
(3)术后。(1)术后麻醉护理:对患儿的肢体进行保护性约束,以减少麻醉苏醒期躁动、谵妄及肢体不随意运动等情况;去枕平卧,使患儿的头偏向一侧,以保证呼吸道通畅;此外,给予患儿合理氧疗,并严密监测其面色及呼吸,以确保生命安全。(2)术后止吐:指导患儿饮温水20~30mL,待患儿肛门排气后,指导其合理饮食,以降低呕吐的发生。若患儿呕吐症状明显,则给予适量止吐药物静脉滴注。(3)术后镇痛:根据医嘱按时给患儿服用及输注镇痛药物,并根据其康复情况尽早拔除引流管。此外,当患儿清醒后多给予其安抚,通过为患儿讲故事、陪伴其玩游戏、看绘本等转移注意力,降低疼痛程度。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2)应激反应指标。护理前及术后1d(护理后),采集两组患儿的静脉血5mL,以3000r/min的速度离心,分离血清并于低温环境保存待检,采用迈瑞BS-350E全自动生分析仪结合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皮质醇(cortisol,Cor)、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试剂盒由上海纪宁实业有限公司提供。
(3)痛觉因子水平。血清制备方法同上,护理前、后,采用迈瑞BS-350E全自动生分析仪结合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及P物质(substanceP,SP)水平。
(4)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发热、呕吐、呼吸道感染及伤口感染。
(5)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采用满意度问卷评估家属满意度,该问卷由我科室自制,Cronbach'sα系数为0.853,信效度良好。问卷包括护理态度、护理方式及护理效果3部分内容,满分0~100分,>90分为十分满意,70~90分为满意,<7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十分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2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应激反应指标比较
护理前,两组的Cor、CRP、IL-6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Cor、CRP、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应激反应指标比较
2.3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痛觉因子水平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儿的β-EP、SP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β-EP水平高于对照组,S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痛觉因子水平比较(,pg/mL)
2.4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4)。
2.5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5)。
表4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表5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讨论
小儿腹腔镜手术是儿科常见的手术之一,其多采用全身麻醉对患儿进行镇痛处理,以降低疼痛程度,提高患儿耐受情况。然而,全身麻醉风险高、损伤大,易增加患儿的生理及心理应激,故需配合有效的麻醉护理管理[4]。常规的围手术期麻醉管理对手术应激的改善效果欠佳,有待进一步优化。基于ERAS理念的围手术期麻醉护理管理是指在围手术期采用临床已证实的行之有效的麻醉护理管理方式,以降低麻醉对机体的应激反应,促进患儿术后快速康复[5]。
参考文献:
[1]谢冰.腹腔镜手术患儿术中预保温护理措施探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0,24(5):92-94,97.
[2]杨文熠,汪雅琴,宋涛,等.全程无缝隙护理在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0,26(17):2505-2509.
[3]严冰,陈晓文,严聪,等.基于快速康复理念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的麻醉管理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2021,30(1):20-22.
[4]郭静.术中保温护理干预措施对腹腔镜手术患儿术中体温及恢复的影响[J].黑龙江中医药,2019,48(6):265-266.
[5]贺牡丹,冯嘉宝,黎昆伟,等.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围手术期麻醉管理在十二指肠梗阻新生儿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22,62(2):63-66.
[6]李玲,杨巧玲,陈代祯,等.快速康复联合延续性护理模式在胆道闭锁患儿术后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21):3839-3843.
[7]淡婧.快速康复护理对小儿腹股沟疝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甘肃科技,2020,36(13):129-131.
[8]苏亚丽.快速康复护理在小儿腹股沟疝手术后的效果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0,26(7):1021-1024.
[9]刘娟.快速康复护理临床路径干预对腹股沟疝患儿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9,17(32):4043-4044.
[10]王鑫.腔镜及开腹手术对阑尾穿孔腹膜炎脓毒症患儿血浆TNF-αIL-6及IL-10的影响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18):3425-3427.
[11]黄业飞.小斜切口手术对疝气患儿血清NOIL-6CRP水平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2020,4(8):38-40.
[12]王慧敏.多元保护模式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循环功能及血清NECORNA的影响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2,35(3):463-465.
压力性损伤会导致患者出现疼痛和不适,影响其生活质量,严重情况下,压力性损伤可诱发感染、败血症等并发症,甚至引起死亡。此外,压力性损伤患者需要进行额外的治疗和护理,增加的医疗支出会给其家庭带来一定经济负担,部分患者还会产生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影响其心理健康[2-4]。
分诊是医院门诊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根据病人病情、症状的轻重缓急以及专科属性,由分诊护士对就诊病人进行初步判断和分类,合理引导病人到相应的科室和治疗区域的过程[1-2]。分诊的目的是确保病人能够快速得到恰当的医疗处理,提高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优化病人的就医体验[3-4]。
《2020年全球癌症负担》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癌症新发病例数及死亡人数均位居全球第一位[1]。护士作为与癌症患者接触最多的医务人员,在为其提供照护过程中面临着来自患者、家属、医生、管理人员以及家庭的多方面需求,这些需求不断变化,甚至可能出现冲突,诸多需求导致护士承受的压力逐渐增加[2]。
胃肠外科因急症手术多,增加了潜在的风险因素,因此加强胃肠外科护理管理是提高肠胃外科护理质量的重要途径[1-2]。常规护理管理过度依赖行政化,缺乏规范性与整体性[3]。风险防范护理管理可促进护理人员快速、有效地识别护理风险,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4]。本文观察风险防范护理管理在胃肠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extubation,UEX)又称意外拔管,是指病人有意造成或任何意外所致的拔管,即非医护人员计划范畴内的拔管。UEX发生率是反映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标,体现了护理质量的水平。目前,临床上为治疗疾病而使用的导管日益增多,而导管的意外脱出事件时有发生。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消化系统疾病,它是由于发生了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胃黏膜产生一系列慢性炎症,主要是在胃黏膜上皮部位和腺体处发生数目减少、腺体萎缩、胃黏膜变薄等,经常伴有肠腺化生与幽门腺化生,临床常出现腹部胀满、疼痛、食欲不振、贫血和消瘦等症状[1-2]。
当前,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推进,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1]。公立医院作为保障人民健康的主体,科学化、前沿化、精细化的管理能有效促进专科医疗建设、医疗模式创新,从而满足患者需求,为建设健康中国提供有力保障[2]。
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positivepressureventilation,NIPPV)是指不需要侵入性或有创性的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只是通过鼻罩、口鼻罩、全面罩或头罩等方式将病人与呼吸机相连接进行正压辅助通气的技术。在过去的近30年中,随着机械通气设备的改进和临床应用研究的深入,NIPPV的应用范畴不断扩展,已经成为临床上常用的辅助通气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