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8日,由上海市医师协会、上海市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主办,APAGE(亚太妇产科内视镜暨微创治疗协会)、上海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内镜学组协办,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APAGE妇科微创培训中心及生殖外科共同承办的2020APAGE&SFMIH单孔腹腔镜与V-NOTES论坛与女性生育力保护论坛正式开幕。会议原定于上海召开,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阻挠,众多专家与同道无法在上海相聚,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参与本次会议,以确保与会人员的安全健康,也帮助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妇产科在线作为大会媒体支持,为您带来会议精彩报道。
开幕式
大会执行主席、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
孙静教授主持开幕式
大会主席、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院长
万小平教授致辞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
妇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段华教授致辞
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党委书记
杨新潮教授致辞
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凌斌教授致辞
同济大学医学院院长
郑加麟教授致辞
同济大学医学院党委书记
张军书记致辞
大会主席、APAGE董事会主席
李奇龙教授致辞
云论坛
李奇龙教授:TheEvolutioninGynecologicSurgery
凌斌教授:审美情趣与为微创医学
中日友好医院凌斌教授认为,医学包括了科学和人文两个方面。科学是药物、手术,照护人们的肉体,人文是语言、哲学,安抚人们的灵魂。医学科学只有与医学人文完美的结合,才能真正实现悬壶济世、普渡众生的医学宏思。医者应当学会欣赏美和创造美,在艺术活动中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并将这一情感付诸于临床医学。对于妇科手术的实施,也要反复思考其美妙和邪恶之处,思考其价值与伤害,并以哲学、美学和人文的思想来指导技术、方法的创新,为患者谋取最大获益。以妇科腹腔镜手术为例,在实现微创的同时,其在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宫颈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受到争议,也引发人们对无瘤防御的思考,促进了肌瘤安全套装的研发和改进,最终帮助改善手术结局。
段华教授:子宫腔整复手术从解剖到实践
孙大为教授:妇科单孔腹腔镜及NOTES手术在中国大陆的现状——基于大数据
张基昌教授:BasicTechnologyandComplicationsofLESS
梁志清教授:妇科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现状
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梁志清教授指出,妇科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目标是保留生育潜能、保留激素分泌功能、保留正常的女性生殖系统结构和不影响疾病的治疗,目的在于要与标准的肿瘤治疗获得同样结局,获得良好的产科结局,做到收益>风险,降低死亡率。此外,患者及其家属也应对疾病有充分的认识并参与最终的决策。医生要综合考虑患者保留生育的愿望、患者年龄、肿瘤因素、疾病分级等因素,来决定治疗策略。梁教授针对早期宫颈癌、子宫内膜癌、上皮性卵巢癌、卵巢交界性肿瘤和卵巢生殖细胞肿瘤保留生育功能的适应证、治疗方法(手术/药物)展开详细介绍,并结合文献报道分析了相应治疗的预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狄文教授介绍,抗NMDAR脑炎是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一种,好发于30岁+女性,常合并肿瘤(约38%),女性患者以卵巢畸胎瘤(约23%)最常见。研究指出,青年女性和成年患者的抗NMDAR脑炎与畸胎瘤有潜在的病因联系。急诊科、神经科、精神心理科以及妇科医生需要提高对该疾病的临床认识。对于肿瘤阳性的抗NMDAR脑炎,治疗原则为肿瘤切除+免疫治疗。一旦影像学提示肿瘤,应尽早行肿瘤切除,及时去除病根,阻断卵巢畸胎瘤合成产生抗原,尽早接受免疫治疗,后续支持治疗、重症监护、康复锻炼、物理治疗以及预防继发性感染并对症治疗。
万小平教授:开创根治性子宫切除手术的先驱们——妇科肿瘤医生的故事
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万小平教授指出,手术医生水平(原创)分为:A类-机制性原创,B类-途径性原创,C类-传递性复制,D类-记忆性复制和E类-模仿性复制。万教授从18世纪提出肿瘤切除概念的JohnHunter医生讲起,带领大家回顾了根治性子宫切除的发展之路,并为大家介绍了EphraimMcDowell、冈田秀子、JosephVincentMeigs医生等众多手术大家的主要贡献和生平,让大家对妇科肿瘤切除手术的历史沿革有了更深的认识,激励大家不断学习和思考,提升手术技能和技巧。
华克勤教授:生殖道梗阻所致子宫内膜异位症保育治疗策略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华克勤教授介绍,生殖道畸形包括正常管道形成受阻所致的异常、副中肾衍生物发育不全所致异常、副中肾管衍生物融合障碍所致异常和苗勒氏管无效抑制引起的异常,会对女性的生殖和生育产生不良影响。其分类标准国际上尚未达成一致,主要有1988年美国生殖学会(AFS)的分类标准和2013年ESHRE/ESGE的分类标准。对于MDA的评估,可以超声、MRI等手段,其中MRI是诊断的金标准。华教授指出,II型残角子宫、双子宫和宫颈闭锁会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为大家介绍了手术干预的指征后,华克勤教授结合几例病例与手术视频讲解了生殖道梗阻所致子宫内膜异位症保育治疗策略。
童晓文教授:Mypersonalexperiencewith自然腔道手术
王育教授:单孔vs多孔,减法vs加法,单孔腹腔镜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易晓芳教授: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生殖道畸形的微创诊治
王玉东教授:妊娠合并宫颈肿瘤——诊治体会
姜桦教授:妇科肿瘤领域微创手术的取与舍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姜桦教授从腹腔镜的发展和在妇科应用的历史讲起,指出受2018年发表的LACC研究影响,2018年后宫颈癌腹腔镜手术比例大大降低,NCCN指南中也建议开腹手术是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的传统及标准的手术方式;MIS技术的肿瘤预后和生存率较差,女性应谨慎咨询不同手术方式的肿瘤风险和潜在的短期好处。但该研究结果也存在一些争议,如医生手术水平参差不齐、举宫器的使用等因素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真相如何仍待更多设计更为严谨、细节更加优化的研究加以验证。此外,对于内膜癌,腹腔镜微创手术可以作为首选。对于卵巢癌,腹腔镜手术可用于化疗前评估或间歇瘤体减灭术。
陶敏芳教授:围绝经期患者妇科手术后管理
许泓教授:子宫内膜异位症长期管理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许泓教授:子宫腺肌病保守治疗及生育力保护
汪希鹏教授:复杂粘连型子宫切口憩室手术策略以及长期妊娠结局观察研究
赵栋教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达标治疗
孙静教授:3D腹腔镜在单孔腹腔镜中的应用
外科手术从开腹手术、微创手术发展到3D微创手术,已经更加精确、高效和安全。3D腹腔镜的优势在于,进行手术操作能获得更明显的视野纵深感和更强的空间定位感,有助于重要血管的分离裸化、淋巴清扫、盆腔神经的保留、输尿管隧道的解剖,腔内缝合等过程中,发生操作失误更少。孙静教授通过演示2D经脐单孔腹腔镜输卵管吻合术与3D经脐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手术介绍了3D腹腔镜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
丁景新教授:V-NOTES高位骶韧带悬吊术
楼微华教授:V-NOTES全子宫切除手术技巧及探索
手术视频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马迎春教授:Vnotes粘连子宫切除术
上海长征医院刘晓军:单孔机器人术中并发症的处理
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吴桂珠教授: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复杂性子宫切除术
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周卫强教授:自制手套装置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杨立教授:单孔腹腔镜下子宫动静脉畸形病灶切除
浦南医院张保华教授:单孔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手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祝捷教授:单孔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手术中的应用技巧
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朱一萍教授:中孕期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
吴淞中心医院陈琪珍教授:单孔腹腔镜肌瘤剥除术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张宗峰教授:根治性宫颈切除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戴志远教授:腹腔镜下保留子宫骶骨固定术
上海市浦东医院朱建龙教授:泌尿系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及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长期管理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刘青教授:腹腔镜下深部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切除+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上海市普陀区妇婴保健院鲁春雁教授:腹腔镜下子宫骶骨固定术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艾贵海教授:腹腔镜下筋膜外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