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知道那三只野猪来自哪里。当人们注意到时,它们已经成了南京八字山公园的常客。
环卫工人最早发现它们的存在。那是2015年,两母一公,一月一次,顺着公园边缘的石板路,造访了草坪。由于它们总是用猪鼻把草坪拱出一个又一个泥坑,环卫工人很是头疼。再后来,或许是有人用食物引诱它们,其中那只公猪变得越来越大胆,颇有勇气地增加了造访的频率。到了2022年年初,它干脆在公园门口左手边的树丛里住了下来。
每天傍晚5点,太阳还未落下,正值青壮年的野猪会趁着霞光,撅着屁股,摇摇摆摆地从树丛里探出脑袋,沿着小径走大概100米,到达行人聚集的地方。提溜着塑料袋的人们已等待它许久,「野猪来了」,他们忙不迭地掏出早已准备好的馒头和苹果,朝它扔去。
这场「亲密接触」结束在2022年3月24日。
那天下午,南京鼓楼分局挹江门派出所的民警,以及红山森林动物园的工作人员共同将野猪捕获,送往红山动物园的救护中心。大约一周后,公园的小广场上出现了一张红色的告示牌——上山野猪已由野保组织转移到老山森林公园——宣告了相遇的结局。自此,这只野猪彻底消失在公众视野。
但仍有人在惦念它。在八字山公园,几乎每位遛弯的市民都能提供一个关于野猪的细节。它散步的路线、最爱吃的食物。「这只野猪和其他猪不一样。」常在八字山散步的李韵笃定地下判断。他说,那只猪听到人走近的声音,会「嘟嘟嘟」地转身,冲他们摇尾巴。提到野猪被抓走,他嘴角垂了下来,「它走了,我们都很伤心,喂了一个月,都有感情的。」
即使失落,人们也接受了野猪被放归自然这个看似圆满的结局。但故事鲜为人知的部分是,这只野猪并没有被送往老山森林公园,甚至因为这场「相遇」,它永远地失去了回归野外的机会。
「八字山」,是陈月龙对那只野猪的代称。他是红山动物园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技术主管,这里的动物都没有名字,只有根据救助日期编写的编号。饲养员们会刻意和动物们保持距离,保留它们对人类的警惕性——所有救助都是为了最后的分离。
「八字山」让陈月龙犯了难。来的第一天,它就表现出和其他被救助动物的不同。别的动物三四天内会处于紧张状态,不愿意进食,但是「八字山」当天就开始吞咽饲养员送来的食物。由于长期吃市民投喂的馒头和苹果,它养成了挑食的习惯,吃完玉米,剩下红薯。休憩时,它趴在干草堆上,两只蹄子藏在身下,像一只乖巧的家猫,或者把身体翻过来,自在地侧躺在干草里。
评估个体是否能够重新回归野外,饲养员要分别判定它身体和心理的情况。前者指的是,个体需要有野外生存的能力,没有伤病,后者是它要「像野生动物一样活着」,如果个体始终对人类表现出亲近和信赖,那么就无法放归野外。
在陈月龙看来,游客在公园喂食野猪,打破了这种平衡。尽管野猪已经熟悉了公园的环境和场景,人猪双方看起来相安无事,可一旦将这只野猪放到另一个环境里,它无法识别人的意图和环境是否安全,按照行为惯性继续靠近人类的话,那它将成为「混乱的个体」,制造很多麻烦。
早在野猪被送到救护中心之前,陈月龙就和它打过照面。去年3月初,他听说有一只野猪住在八字山,还能够自由觅食,就决定去观察是怎样的情况。
离它大概有二三十米距离时,陈月龙很意外,野猪没有任何远离人类的举动,依然安心地拱地、晃头。有人拿着苹果靠近它,它温顺地跟随着,走到了人群中,接受众人的礼待。「我没有想到,它是以这样的方式活着。」陈月龙说,「这个过程大概就是野猪在那儿,大家带个馒头远远地扔给它,它开始不敢吃,人走远了,它就吃了。人再一点点地缩短距离,慢慢到它跟前,它也习惯了。」
这和人类「我给你吃东西,作为回报,我就可以摸摸你」的认知存在错位,野生动物不轻易,也不应该被驯化,一旦野猪发起攻击,任何结果都是人所不能承受的。「当人们意识到这太糟糕了,开始抱怨野猪怎么这么坏的时候,还会有人记得最开始它和人的距离是怎么被打破的吗?为什么最后要由野猪来承担这个后果呢?动物能有什么错呢?它们只是活着。」陈月龙说。
那次离开后,陈月龙发了一则微博,呼吁八字山附近的市民停止喂食活动。除了人与猪的距离埋下的隐患,他还注意到,八字山太小,不具备承载野猪的条件,那三只野猪显然不是这里的原住民。如果它们被市民们留了下来,进一步繁衍,会陷入更尴尬的境地。「我们保护动物,不仅仅是保护这个种群能够繁衍下去,我们还要保护它与环境之间的共存关系。」
野猪时常出现在南京市区中,这让人联想到另一个城市,香港。香港每年野猪出没或滋扰报告的数目从2016年的583宗,增加到2021年的1417宗。野猪闯入城市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市民主动的喂饲行为。野猪和人类的关系与距离被破坏,港岛野猪的习性发生了改变,如今,它们不仅会主动索食、翻找垃圾桶,还会攻击市民。为了减缓野猪增长速率,当地政府尝试了给野猪避孕、绝育等措施,但一一失效。即使被野猪困扰良久,香港仍没找到解决之道。
和香港野猪进入城市的情况相比,陈月龙觉得,南京的状况好些,遇见野猪的频率相对较低,并且都是迷路的个体,送回野外也不会再往城里跑,这才是人和野生动物接近自然的关系和距离。
「让它对人形成惧怕其实很简单,它一过来,我就打它,它自然就慢慢怕人了,但我们不会采取这样的方式,有悖动物福利的宗旨。」陈月龙解释,比起塑造行为,消除行为能做的事更为有限和棘手,饲养员只能尽量地不做什么,例如减少接触的频率,每天仅喂食两顿,给足一次性的量后很快离开,避免「八字山」建立食物与人之间的联系。
即便做了许多努力,「八字山」的行为几乎没有变化。去年5月底左右,陈月龙下了那个最终也最残酷的判断——「八字山」已经不适合放归野外,它的后半生将会在笼舍内度过。
一只老狗站在暴雨中也不躲,动作缓慢好像生病
柴犬被醉酒男主人砍伤,遗弃在路边
狗狗自己跳进盆里洗澡,而且把头都泡在水里
南京野猪跑到田里听歌睡大觉网友感叹会享受
野猪破坏庄家,村民束手无策,最后全村汪汪队出动……
乌苏里棕熊出洞,长一身黑毛,捕马鹿捕狍子捕野猪,更愿意捡腐
★野猪可以吃吗
★野猪一只多少钱
★野猪去哪买
★野猪好养吗
房子着火狗狗被逼到角落欲跳楼,消防员果断救它
带狗去吃饭服务员问是五位吗?网友愣了一下,原来把狗也计入了!
网友不知道狗狗怀孕了,还把脚放它肚子上!它没躲闪
构建人宠和谐社会、共赴绿色可持续未来,皇家宠物食品荣膺“2023国民消费创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