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噪音,逼疯中国家庭情绪新浪财经

清晨,你还在睡梦中,一阵直抵耳膜的电钻声突然把你炸醒;

夜深了,你正准备休息,楼上此起彼伏的脚步声、拖拉桌椅声搅得你无法入眠;

一天中的任何时段,你人在家中坐,响声从头顶来,孩子尖叫的声音、夫妻吵架的声音、练钢琴的声音、重物突然砸向地板的声音……时刻让你不得安宁。

据中国物业管理协会2020年统计数据,邻里噪音投诉量正在逐年上升,占业主投诉比例超过40%,其中来自楼上的噪音占比最高,占噪音投诉量的80%以上。

城市人口密度大,流动性强,高层住宅楼板薄、隔音差,疫情爆发后居家时长大幅增加,都是导致邻里噪音问题愈发严重的主要原因。

来自苏州的傅岳,也曾是邻里噪音受害者中的一员。

从985高校毕业后,傅岳在苏州做外贸业务,工作几年后结婚生子,攒钱买房,付了首付。在外人眼中,傅岳脾气温和,家庭和美,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

但傅岳坦陈,在被楼上噪音折磨的两年里,他一度痛苦到想自杀。最极端的一次,他差点儿拿了一把菜刀冲上楼去。

傅岳希望,有更多邻里噪音受害者能从他的经历中获得经验和力量,从此摆脱深渊,回归正常生活。

以下是他的讲述。

噩梦的开始

2018年的春天,我家楼上新搬来了一户人家。

原本,楼上住着一对老夫妻。老人喜欢安静,生活习惯很好,除了饭点偶有拖拉桌椅的声音,平时从未出现过噪音扰民的问题。我们共处了六年时光,彼此相安无事——直到老人被接去和子女同住,房子卖给了一家六口人,他们家有两个老人,一对夫妻,还有两个孩子。

新邻居刚搬来没几天,就打破了邻里间维系多年的平静。先是周末装修砸墙,后来晚上十点也在敲敲打打。我向物业投诉,物业上楼制止过几回,但不是每回都有效。我当时想,他们可能着急入住吧,忍一忍算了,毕竟装修总有结束的那天。

我万万没想到,这竟会是接下来两年噩梦的开始。楼上的一家人正式入住后,我每晚睡觉,都能听到天花板传来持续不断的脚步声,主要是孩子的跑跳声。我们小区是2012年建起来的,层高2.8米,楼板厚度10公分,符合建筑标准。我原本是个睡眠质量很好的人,电闪雷鸣都能照睡不误,但这种带有振动的回响,还是屡次将我从睡梦中惊醒。

有天晚上十一点多,我刚刚入睡,再次被楼上叮呤咣啷的动静吵醒。这次不光有脚步声,还有类似儿童车的车轱辘在地上摩擦的声音。

我带着满腔怒火敲开了楼上的门,开门的是孩子的奶奶,我尽量克制住情绪,对她说“这么晚了,就别让孩子在家里跑来跑去了”。她一脸无辜,说孩子早就睡觉了。但我明明还能听到屋里有孩子的打闹声。过了一会儿,孩子的父母才出来解释,说孩子顽皮不肯睡,让我多理解,他们之后会注意。

然而事与愿违,情况并没有好转。每天晚上十一二点,楼上还是会持续传来孩子跑跳的声音。大人的声音也集中在晚上,他们家总在半夜打扫卫生,而且没有换拖鞋的习惯,我经常听到皮鞋的鞋跟敲打地板,发出“笃笃笃”的声音。

我又上楼沟通了几次,但他们的态度明显冷淡了许多。每次我准备了一肚子话,想要好好分析分析,他们总是用几句“好了好了”、“行了知道了”就把我打发了。

从那以后,我发现自己对楼上的噪音产生了敏感反应。脚步声、跑跳声、拖拉桌椅声、物品掉落地板声、讲话声、下水道声、甚至是楼上关窗的声音,我都能听得一清二楚。最严重的时候,不管白天夜晚,我都在全神贯注地听楼上的动静。

我开始神经衰弱,暴躁易怒,一听到楼上的脚步声就不自觉地心跳加速、血压升高,晚上必须要等到楼上彻底没声音了,才能勉强入睡。白天工作时也恍恍惚惚,无法集中精神,一想到回家又要遭受持续不断的噪音干扰,太阳穴就“突突突”地疼。

那时,我为了方便上班,独自住在市区的房子里。老婆平时带着孩子住在乡下,周末才会过来小住。对于楼上的噪音,她也觉得吵,但没觉得有多严重,劝我睡觉时戴上耳塞,先不要计较。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小半年。那半年,压抑、绝望、愤怒的情绪几乎每天都会轮番攻击我。一个人的时候,我站在床上,用拳头奋力地砸过天花板。关节上留下了血印,疼了好久。

有天晚上,当我再一次被楼上摔东西的声音吵醒,我从床上一跃而起,冲进厨房拿了把菜刀,满脑子都想着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走到门口,我犹豫了,脑子里还在迷迷糊糊地想,我是坐电梯上去,还是走楼梯上去?电梯有监控,肯定会被拍到,楼梯没有灯,太黑了。就那么几秒钟,我清醒过来,出了一背冷汗。

寻找出路

我心里清楚,住在乡下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过了大半年,考虑到孩子马上要读小学,2019年春节结束,我们全家又搬回了市区。

回来后,噪音问题再次卷土重来。我想过要不要买个震楼器安装在天花板上,楼上一吵我就打开,震慑一下他们。但震楼器是违法的,而且使用时会影响其他邻居,我感觉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必须换个思路。

我开始像侦探一样对楼上住户展开调查。通过平日的观察,再结合与物业聊天时获取的信息,我得知这家人是从外地搬来的,之前一直住在农村的自建房,对于楼房的噪音问题可能缺乏概念。

我先是花了两百多块,买了两盒儿童水彩笔,还有两双成人穿的静音拖鞋,放到他们家门口。我还写了一封亲笔信,说这些是给小孩的礼物,顺便提了一下脚步声和拖鞋的关系。

看到自己的策略起了作用,我心情大好,又制定了改善他家孩子跑跳声的方案。

我买了各式各样的隔音垫小样,做了减震测试,发现最有效的是健身房常用的2公分隔音减振垫。

和上次一样,我又掏钱买了隔音垫放到楼上门口,因为担心对方不收,我强调说我给自己家也铺了,买多了所以送给你们,小孩在这个垫子上玩,摔倒了也不会受伤。对方表示接受,不过后来没用上,可能是觉得垫子太厚,不好打理,自行购买了一公分厚的泡沫拼接垫。

至此,我家的噪音情况已经有了很大改善,大人的脚步声和孩子的跑跳声都变少了,桌椅也贴上了防滑垫,只有在晚饭时会听到拖拉桌椅的声音,但我觉得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和楼上邻居斗智斗勇的过程中,我也在持续思考另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以前对于声音没有这么敏感?

不同的人对声音的敏感度是不同的,这里有先天的生理原因,但就我的情况而言,我认为这种“敏感”更多源于一种心理上的烦躁。

我在小区里住了这么多年,从未遇到有人晚上搞装修,对新邻居的第一印象就不好。但装修噪音是阶段性的,所以当时我并没有过分在意。

为了自救,我研究了恐声症的原理,研究了脱敏的方法,研究了建筑声学,查阅了大量医学论文和资料。

自从跳出情绪的漩涡,开始用科学理论看待噪音问题后,我感觉自己渐渐回归理性了,对于声音也不再那么敏感。加上楼上一家人的生活习惯确实有所改善,到了2020年前后,我所面临的噪音困扰基本得到了解决。

安静之家

2019年下半年,我在网上搜到了一个叫“楼上噪音”的贴吧,才知道原来这么多人都有和我相同的困境,这是一个很庞大的群体。

一名群友受噪音困扰后,一个人在海边写的字。(图/受访者提供)

这两年,我见过太多因为邻里噪音问题,生活被毁掉的例子。有一对山西的夫妻,妻子被楼上的噪音折磨到接近抑郁,一心只想换房。她老公也无奈,家里哪有钱换房呢?妻子非常无助,只能把怒火发泄在家人身上,觉得自己老公没本事,孩子也拖累了她,天天吵着要离婚,整个人性情大变。

还有一个广州的朋友,受楼上噪音困扰好多年。严重到什么程度?他父亲脑梗去世,家里人在房间里办丧事的时候,楼上还在吵架砸东西。这个朋友用了很多方法维权,报警、上访、走司法途径,都没什么用,楼上依旧我行我素,而他的人生也全都耗在维权上面了。

一次征集活动,许多群友都写下了对安静居住环境的渴求。(图/受访者提供)

维权难的关键在于,我国对邻里噪音缺少完善的法律约束。今年六月颁布了新噪音法,但主要增加的是对空调噪音和电梯噪音的管控,对于日常生活噪音的类型、规定、处罚,还没有明确的条款。

每个人对噪音的感受不同,标准不同,如果没有法律作为基准,就会频繁出现鸡同鸭讲的扯皮情况。法律或许不能管到方方面面,但至少能起到引导作用。

日本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颁布了《环境基本法》,对公寓、板房、廉租房等不同住房类型划分了明确的噪音界定;

韩国的《共同住宅楼层间噪音标准规定》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邻里噪音法,将噪音类型明确为蹦跳或走动发生的噪音、开关门窗发出的噪音、敲击和锯东西发出的噪音等等,直接冲击性噪音的标准是“日间57分贝,夜间52分贝”,1分钟内持续噪音的标准为“日间43分贝,夜间38分贝”,每周有3次噪音超过基准,就属于违法范畴。

一名社区工作人员提到,处理噪音纷争很难。(图/央视《新闻调查》)

如果遇到了噪音问题,首先还是要和楼上的邻居沟通,但沟通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要一开始就针锋相对,把关系搞僵,因为很多时候对方是无意的,他不知道会给你的生活造成这么大的影响。

如果单独沟通无效,可以让物业、民警介入,未必有实质性的效果,但至少能让对方意识到这件事的严重程度。要是还不行,那就搬家,在外面租房子住。千万不要一味沉浸在负面情绪里,让自己被仇恨吞噬心智,甚至产生犯罪的念头。

我见过一些受害者,因为噪音问题,什么事都不愿做了,自己的人生也不想推进了,每天都想着要怎么报复楼上。我每次都会劝他们,别冲动,别冲动,或许现在没有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但是缓解问题的方式有很多种,一定要有意识地从愤怒和绝望的情绪中抽离出来,为了别人毁掉自己的人生,不值得。

有时候我觉得,解决邻里噪音的问题,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只要楼上能自己体验一下噪音,他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去年有天晚上,我在楼道碰到了楼上的邻居,他正在抽烟,满脸愁容。我问他怎么了?他告诉我,他家楼上刚生了三胎,老人也搬来照顾小孩了,而他们一家,正在为楼上的噪音抓狂。

THE END
1.宠物在楼上制造噪音扰民,报警和找物业都无效怎么办?宠物扰民这么办:1、首先要去找物业,让物业出面想办法,这是物业应该协调的事;2、如果物业不能处理...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6154645.html
2.养宠物有风险,放置不当谁担责?房产资讯在公共区域放置宠物可能引发复杂的法律纠纷。屈某的边牧犬因放置在楼顶天台而丢失,他认为邻居张某和物业公司应赔偿损失,但法院判决认为,屈某自行承担责任。这一案例提醒养宠人士谨慎管理宠物,以免引发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打开房天下APP,查看更多图片 在同一栋楼居住的屈某和张某,因为屈某的边牧犬放置在楼顶天台而丢...https://m.fang.com/news/cq/03_51442139.html
3.楼下养鸡养狗楼上居民闹心这些犬城区都不能养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11日讯(帮帮团记者 朱炎皇 实习生 李智康)12345来电:天心区工农桥社区附12栋一楼,一位业主砌了一道围墙,围了一块小地方用来养狗、养鸡,导致周边环境很差、气味很重,市民向社区反映多次无果。 周女士 前日,晚报帮帮团记者调查发现,被投诉人所养的土狗,属于禁止在居民住宅区饲养的犬种。https://www.icswb.com/h/150/20161111/447193_m.html
4.噪音问题惹一地鸡毛!楼上带警察堵门,楼下在车库堵人,闹上法院也没...一切都是因为楼上8楼的住户 养了一头一百多斤的金毛犬 一直在家里跑跑跳跳 相关的噪音问题 7楼朱先生的老婆也和楼上反映过 对方最初也配合表示会注意 可这之后噪音问题没能解决 到第二次提醒时两家人甚至吵了起来 楼下骂楼上吵,楼上又坚持说自己没声音 ...https://user.guancha.cn/wap/content?id=1243356
1.楼上扰民楼下犯罪怎么判一、楼上扰民楼下犯罪怎么判在某些特殊情形下,对于那些蓄意且严重干扰邻居正常作息时间的行为者,有关部门可能会采取拘留措施进行惩罚。具体的处罚标准如下:首先,如果扰乱行为较为轻微,那么将会面临最高为五天到...https://www.66law.cn/laws/2948917.aspx
2.楼上养狗动静太大楼下邻居苦不堪言经了解,张婆婆今年60岁,系独居老人,晚上睡觉较早,通常十点之前,就已经进入梦乡。然而,最近一段时间,她常常半夜三更被楼上的狗叫声吵醒。之后,便难以入睡,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两三个小时以后,才能勉强睡着。夜里缺乏睡眠,严重影响白天的精神状态。 于是,在物业人员的陪同下,张婆婆来到楼上,希望能与邻居协商处理。但...https://www.cqcb.com/dyh/government/dyh3687/2022-03-22/4811291.html
3.[成都晚高峰]楼上住户阳台养狗楼下邻居受不了视频 赞 [成都晚高峰]楼上住户阳台养狗 楼下邻居受不了发布时间:2015-09-08 01:03 时长:00:05:17[成都晚高峰]楼上住户阳台养狗 楼下邻居受不了https://news.cctv.com/m/v/index.shtml?videoID=VIDE1441645437417147
4.夏天蛇会跑到家里吗宠物鼠京韵国际名犬中心一般在楼上有老鼠吗 有人说养狗绝对不能在居民区里养,你怎么看 我家楼下住户养的小狗,我女儿中午放学经常看见很害怕。我应该怎么办 家里经常有老鼠来,如果在家里养一只小狗能使家里没有老鼠吗 俗话说“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狗这是有多无聊,才干这事。能不能胜任暂且不说,从人类饲养动物的初衷和作用来说,狗...https://www.jydogs.com/post/288204.html
5.半夜狗乱叫扰民怎么办半夜狗乱叫扰民可以去物业投诉,或者由公安机关处理。法律规定,狗叫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行为人可以报警处理,公安机关查证属实的处警告,警告后拒不改正或者放任动物恐吓他人的,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法律依据: 《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七十条对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的社会生活噪声扰民行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业主委...https://www.64365.com/tuwen/aacdtih
6.楼上养狗声音太大,成都男子喷邻居辣椒水!结果都很“受伤”…由于无法忍受楼上邻居养狗,魏先生一气之下,回家抄起辣椒枪就朝董女士一家人进行喷射,最后引发强烈争执,直到民警赶到现场,才及时防止了矛盾升级,双方均有不同程度受伤。 民警表示,邻里矛盾升级不提倡,若构成轻伤,则将进行刑事拘留。 难以忍受楼上养狗 楼下邻居以辣椒水相对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548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