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推出的初衷是方便用户不换号自由选择运营商的服务,这是好事,但大多数用户的携转真的是用户自己选择的吗我想运营商内部最清楚。大家都知道,三大运营商里,移动手机用户规模更大,电信和联通加在一起还不到移动的规模。移动老大,当然保有用户是之一位的,但保有往往比新增还难,正所谓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难;联通嘛,比较佛系;而最不服输的就是电信了,挖空心思想着怎么才能挖移动用户,携号转网是绝佳的机会,他们认为这是一个可以改变格局的战役,只要用户愿意携转,政策从来不是问题。实际上,我们看到的用户携转,又有多少是自愿,而又有多少是在政策引诱下携转的,这真不好说,需要调研数据来说话,总之,携出用户都获得了实惠。
其次,从运营商博弈来看,数量上,携号转网带来的是零和博弈,没有带来用户实质上的增长,它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从价值上看,毫无疑问,多数携转导致了行业价值的流失,用户价值基本不会增长,这仅仅就是一场用户的数量之战,而并非真正的服务之战,因为行业产品同质化,服务同质化,营销过度化已经非常严重。
再次,从国家层面来说,携号转网虽利于百姓,但规范监管同样重要,无序竞争,低质量的发展一定不可持续。从央企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来看,携号转网一定程度带了资产流失,未能起到保值增值的作用。
运营商是央企的重要力量,既需要充分合理的竞争,也需要杜绝低效益、低质量的发展,尤其是杜绝无发展的零和博弈出现,更需要更高层面做好战略规划和部署。
注意事项:
1、违约金
我个人违约金是230+元,因为自己搞了个铺子养猫需要远程监控猫的情况和管理一些自动喂食器,使用联通129元套餐可以***他们500兆***,咨询办理人员后得知有个“7折优惠,月租仅需90元”——携号转网后所有优惠都会被取消,也就是我使用这个套餐6个月,需要偿还6x(129-90)=234元的差价。
个人认为,赔偿合理,但不合情。我违约并非因为个人原因,而是你们联通没办法解决服务问题。不过介于此前部分线上***的服务态度,我也不想跟他们扯皮。
2、在网时长
携号转网后在网时长是重新计算的,例如我这个联通号码从2016年,在网时长5年多,携号转网后在网时长直接从0开始。
和在网时长同理,你在老运营商内的积分会全部失效,转网之前记得全部兑换。
3、转网时机
建议每个月20日之后再申请转网,因为在转网成功当月,老运营商还是会全额扣当月月租——也就是说如果你当月1号申请注销,接下来从2号开始完全用不了这张SIM卡,也是会实实在在扣你当月费用。
转网流程:
0、资格查询
发送给原运营商(10010或10086或10000)CXXZ#姓名#身份证证件号码,会给你反馈是否有阻碍你携号转网的业务,如果有就推掉,部分业务可能产生上文提到的违约金。
1、申请谐号转网
没必要拨打线上***,反正最终也是需要你跑一趟线下营业厅。到营业厅取号排队直接跟业务员说办理携号转网,迫于压力业务员会有挽留话术,你可以选择无视,但不要为难业务员。
我因为一开始打算解决问题,跑了2次营业厅,营业厅***姐已经记得我的号码了,对号码流失表示惋惜。我也很无奈,能解决的话谁乐意花这么大功夫转网啊
2、到转入的运营商APP申请
不需要跑线下,直接APP申请携号转入,转入人家欢迎得很,会有专员打***跟你联系。
3、等待上门
我转入的是中国移动,申请结束后10085很快来电确认手续,预约送货上门。我还以为需要跑营业厅,结果人家直接京东(我这边京东是和移动、电信合作,有专员负责)送卡上门,全程不产生费用。
4、激活
但当天晚上插卡并没有信号,我这边是等到第二天早上8点54分开始收到信号,同时老SIM卡失效。
5、退费
如果老运营商的账户里存了很多话费,是要自己到线下营业厅申请退费的,到下个月账单日(一般是5号以后)后申请退费即可。但联通的计费规则比较霸王,使用其服务不到一个月也要按照一个月扣费,我会尝试投诉到工信部,看看能不能按比例计费。
耗时:
我从12月10日去营业厅办理到12月14日上午移动卡收到信号,花了4天。实际上如果效率更高,2天就可以完成。
费用总结:
个人情况:
1、违约金(个人产生234元违约金);
2、在联通尝试更换SIM卡(个人产生5元换卡费);
3、用了13天联通服务要付完整个月月租129元。
如果你拿捏得当,那么理论上全程免费。
其他:
高通胀率重压下超80%美国消费者正在大幅削减开支
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整理的描写春节的古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