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哥拉猫是最古老的品种之一,源于土耳其。16世纪传入欧洲,进入意大利和法国,尔后传入英国,主要分布在法国和英国,是当时最受欢迎的长毛品种。到19世纪中叶,由于波斯猫的出现,安哥拉猫的地位逐渐降低。目前,安哥拉猫主要分布在土耳其,其他地方数量已很少。全身有丝般的长毛,有褐、红、黑、白四种毛色,通常认为白色的安哥拉猫最纯正。该品种猫动作敏捷,性格特立独行,不喜欢人抚、抱。安哥拉猫会生仔,一窝有4仔,小猫出生后就能睁眼,而且顽皮可爱。该猫最逗人之处是特别喜欢水,能在小溪或浴池中畅游且憩态可掬。
【名称】安哥拉猫(亦称安卡拉猫)
【血统】
【特征】安哥拉猫身材修长
安哥拉猫欣赏(24张)
毛种:半长的长毛种
发生类型:自然发生
体型:深富弹性的东方型,後肢比前肢长。
发源地:土耳其
毛色和毛质:白色。除了白色以外的颜色也认可。1070年前的标准只认可白色,被毛为白色单色,无条纹和斑点,鼻镜、足趾间粉红色。现在除承认白色、红色、蓝色、黑色单色外,尚承认灰色和虎斑色。下毛少毛质光滑不易打结。
目色:蓝色、琥珀色、金黄色、鸳鸯眼(金银色)
特征:脸型为V字型、耳朵末端尖,但底部稍宽。身躯和四肢都细长。
性格:性格温和,但却非常活泼、好动;因为在它那半长又优雅的体毛下,隐藏着纤细的东方型之遗传因子。有时还会被冠上“脾气火爆者”,或许是因为这种高贵的猫,没办法配合人类老被关在屋里。
缺点:鼻镜、足趾间非粉红色,咬合不正(非剪式咬合)者为缺点。体型短胖、尾巴异常扭曲,标准色以外的眼色者为劣品。
历史渊源土耳其安哥拉猫亦称安卡拉猫,是最古老的长毛猫品种之一,取名于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之旧称——安哥拉。其起源早自16世纪,堪称是长毛种中,历史最悠久的猫种。自引进欧洲地区後,那高贵的姿态便深受欢迎,成为名贵的品种。
直到1963年才引进美国。而在1970年代以後,出现在猫展中,同时也风靡了全美。目前,为保存这种安哥拉猫的纯种血统,即使是发源地土耳其的安哥拉动物园,也在严格的管理下进行繁殖。
如绢般光泽与触感的体毛,不长也不短,尾巴的毛更是柔软蓬松。眼睛为漂亮的杏仁型;整体来看,是最适合用「优雅」二字来形容的猫。
土耳其安哥拉猫原产国为英国,祖先是东方短毛猫杂种,起源于1960年代短毛异种外国白猫,个性顽皮而友善,东方猫血统的多育特性为这些猫在数量上迅速增长提供了保证。虽然它们已逐渐变得类似是而非于原来的土耳其安哥拉猫,但还保有东方猫叫声响亮的特点。现在育猫者尤其注重被毛的品质,并已培育出比以往更多的颜色品种。然而,头却变得更长,更呈棱角,耳朵也更大,从这一点还是可以由外貌上把它们与传统的土耳其猫区别开来。
特征白色一直是土耳其猫的传统颜色。虽然蓝眼白猫中时常会出现聋子,但这些猫仍然很受欢迎。就怪眼白猫来说,蓝眼这边的耳朵可能是聋的。
附注在土耳其传说中土耳其之父凯末尔将转世成为一只聋耳白猫。安哥拉猫-感知能力安哥拉猫
安哥拉猫有相当出色的日间与夜视能力,在亮处,安哥拉猫会将瞳孔缩得如线般狭小,以减少对视网膜的伤害,但会限制视野的广阔性。安哥拉猫的网膜背面有一层蓝绿色像荧光一般的薄膜(叫作tapetumlucidum)可增加在暗处的视力,在闪光中,安哥拉猫眼能呈现各式各样颜色。如同多数食肉动物,它们眼睛都在脸上朝正前方,赋予其辽阔的视野。安哥拉猫对三原色的辨识力很差。
如果安哥拉猫在这儿只有微弱光线,它们会使用胡须来改善行动力与感知能力。胡须可感受到非常微弱的风,以在看不太见的情况下辨识阻碍在哪,胡须尖端与双耳所连线而成的圆,正好是身体能通过障碍的最小范围,因此可以在黑夜中快速判断地形是否可以通过。
几乎所有的安哥拉猫平时耳朵是朝上的,不同于狗,耳折下的安哥拉猫是非常稀有的,苏格兰折耳安哥拉猫就是个基因突变的例子。在生气或受惊时,安哥拉猫耳会垂下,并伴随着发出咆哮声。聆听事物时,安哥拉猫会因此而转动耳朵,如此安哥拉猫耳可以听到来自多方的声音。安哥拉猫-生活习性安哥拉猫
猫叫声在中文为喵(miāo),日语的niya(にや),美式英语的meow,英式英语的miaow,法语的miaou,以及其他不同的语言拼法。安哥拉猫叫声喵(miao)有着其意味深长地意涵,安哥拉猫也会发出使人舒服,开心的鸣鸣声,安哥拉猫甚至可以同时喵喵叫或发出鸣鸣声,尽管这很少见。有时安哥拉猫也会嗥叫或鸣叫。
安哥拉猫非常爱干净,如它们时常舔护毛皮。它们的唾液如同于强效清洁剂,但这唾液会使人类过敏。因在舔护时吞下了毛发,在胃中累积,有时安哥拉猫可能会吐出毛球。
经常清理自己的毛小猫在很多时候,爱舔身子,自我清洁。饭后它会用前爪擦擦胡子,小便后用舌头舔舔肛门,被人抱后用舌头舔舔毛。这是小安哥拉猫在除去身上的异味和脏物呢。安哥拉猫的舌头上有许多粗糙的小突起,这是除去脏东西最合适不过的工具。
在家养动物中,猫最讲卫生。安哥拉猫当然也不例外,你可以看到安哥拉猫每天要用爪子洗脸。并且,每次都在固定的地方大小便,便后,都要用爪将粪便盖上。安哥拉猫喜欢清洁的习惯是人们愿意养安哥拉猫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安哥拉猫真如人们想象的那样,讲究卫生、爱洁如癖吗?其实,安哥拉猫的梳洗“打扮”完全是出于生理的需要。
安哥拉猫掩盖粪便的行为,完全是出于生活的本能,是由祖先遗传来的。安哥拉猫的祖先——野安哥拉猫,为了防止天敌从其粪便气味发现它、追踪它,于是就将粪便掩盖起来。现代安哥拉猫的这种行为已丝毫没有这方面的意义了,但却使安哥拉猫赢得了讲卫生的好声誉。
-用均衡营养的猫粮喂饲猫咪,使其健康活泼;
-及时清洗猫粮食盆,并单独放置;
-及时给猫咪洗澡,保持清洁;
-及时给猫咪打防疫针,增强猫咪抵抗疾病的能力;
-及时清理猫咪的粪便,以免影响他人和环境;
-如果猫咪生病,及时带猫咪到兽医诊所就诊。
-猫咪绝育手术要注意的情况(实践版)猫和狗一样,经常也会摇尾巴,但猫摇尾巴的意思跟狗不同,狗尾巴摇动代表着友善和欢迎。
而猫摇尾巴的意思却很复杂,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如果两只猫在对峙,并压低着双耳认真的注意对方的一举一动,此时它们会左右使劲地摇摆着尾巴,表示它们正处于紧张或情绪亢奋的状态,随时有爆发战斗的可能!
2、当猫正在休息时,如果你非要给它梳理被毛,或限制其自由时,猫会急速地晃动尾巴表示不耐烦。而当其在某处安详的打盹时,对主人的呼唤,猫不一定会回过头来看,最多只会摇动一下尾巴作为回答。
3、当猫自愿睡在主人的怀抱里时,它的心情是最愉快的,此时它的尾巴会大幅度的缓慢摆动,即使在睡梦中,猫也会在偶尔晃晃尾巴。当猫猫有求于你比如是讨东西吃时,它会挨在你脚边磨蹭,尾巴高高耸立,尾尖轻摇,喵语呢喃,让人顿生爱怜之情。
首先,如果你的猫是公猫,你就完全不必担心,只要注意手术期间大夫是否给他点了眼药水或眼药膏即可。此举旨在防止麻药中的猫咪由于不会闭眼而眼干。术后几小时即可一切恢复正常。
只要是手术正常,猫咪的恢复能力也都是差不多的。所以,如果你找的大夫是有经验的大夫的话(千万不要让实习生主刀,你可以强烈要求。顾不得那么多,孩子的命要紧,得罪谁都无所谓,达到目的就行),在术后2-3天之后就正常了。只是由于刀口尚未完全愈合,所以尤其要看着他不要到处乱蹦,防止伤口迸裂。7天即可拆线,不一定要在手术的医院,在临近的医院即可。拆线是很简单的工作。
禁食与禁水,无严格规定,每只猫对麻药的敏感程度不同,吐与不吐都是正常的。术后有的猫咪会在床上上厕所,失禁与不失禁也都是正常的,主要看猫咪对麻药的敏感程度。选好医生,一般精心照料2-3天即可。安哥拉猫-进化史安哥拉猫
狼最初能够适应人类生活是因为它们的社会行为在许多方面正好与人类相匹配。猫却不同于人类,它们是独来独往并拥有固定领地的猎兽,而且大多活跃在夜间,然而正是猫的捕猎行为促使它们最初与人类环境相接触,而它们守护领土的强烈本能又驱使它们不断出现在相同的地方。
家猫几乎肯定是遍布于欧洲、非洲和南亚的小型野猫的后裔。在这片广袤的地域内,根据当地的环境和气候条件,演变出无数个野猫亚种群。它们的外观不尽相同,生活在北方的欧洲野猫身材粗壮,短耳,厚皮毛;非洲野猫的身材更修长,长耳,长腿;而生活在南方的亚洲野猫则身材小巧,身上带斑点。
家猫的原始祖先很可能是非洲野猫,因为非洲野猫的形体只稍大于家猫,性情也比其他品种野猫驯服。非洲野猫经常出没在人类住地附近,并很容易被驯化,往往作为当地居民地宠物来饲养。驯化后的猫被带到世界各地后,可能与当地野猫相互交配,成为不同地区现代家猫的祖先。目前带深色斑纹的欧洲家猫的皮毛纹路兼备了欧洲野猫和非洲野猫的特点,而生活在印度的家猫所带的斑点说明它们的先祖与亚洲野猫有着血缘关系。家猫与丛林猫等另外一些野猫品种杂交后产生的品种不大可能对家猫的主流品种产生重大影响[1]。
经过数千代的繁殖,在猫身上也发生了家养过程所引起的生理变化,这与狗身上的变化相似。包括形体变小,爪子缩短,大脑和颅腔容积缩小,伸展双耳和尾巴的姿态以及皮毛的颜色和质地也起了变化。不过猫与狗不同,它们在人类社会中保持着很大程度的独立性,因此很少因为选择性的外来压力而形成某些为人类所需要的行为特征。因此,家猫与其祖先野猫相比,在外貌上变化不大,在早期的考古发现中很难加以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