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生存视为理所当然的“后物质主义”一代,价值优先顺序如何变迁?
在今天和可见的未来,世俗化和全球宗教复兴,哪一个才是真实的趋势?
现代化、宗教信仰、选择自由……什么因素决定人们的幸福感受?
人工智能社会,我们将迎来更广泛的机遇,还是“赢者通吃”模式的加强?
高收入国家的民众为何转向支持排外的民粹主义威权运动?
人们的价值观和目标正在发生何种变化,
这些变化又在以何种方式改变着世界?
基本信息
作者:[美]罗纳德·英格尔哈特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世纪文景
标题:文化的演化:民众动机正在重塑世界
原作名:CulturalEvolution:People’sMotivationsAreChanging,andReshapingtheWorld
译者:王路遥
出版年:2024-9
页数:344
定价:79.00元
装帧:精装
内容介绍
本书是美国著名政治学家罗纳德·英格尔哈特的最新力作,通过分析覆盖100多个国家的,长达40多年的调查研究数据,指出了文化的演化与生存安全水平的关系。当民众在高生存安全水平的环境下长大时,会更加趋向“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即更加倾向于认同权利平等、民主自由、开放包容等价值。而全国性的价值观的转变则具有代际特征,需要等待具备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民众逐渐成长为社会主流,才能使从众压力倒向他们,从而迫使保守的、持物质主义价值观的民众接受文化的转变。以后物质主义价值观为核心的社会变迁理论无疑给人们提供了观察、解释和分析社会现象的文化视角,而这一视角理应成为人类认知世界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此外,英格尔哈特还在这一结论的基础上指出,当今欧美国家排外的威权民粹主义的日渐泛滥,是当前发达国家逐渐进入以人工智能和自动化为特征的经济发展阶段所导致的,这个阶段的分配方式——“赢者通吃(Winner-takes-all)”——实际上降低了欧美民众的生存安全感,而后物质主义者热衷于倡导的文化议题和身份政治又打乱了传统政治光谱的左右分野,使普通民众看不清实现自身利益诉求的方式。这一视角有助于解释环保主义政党的崛起、性别平等和同性婚姻,以及由此导致英国脱欧和特朗普当选。
作者信息
罗纳德·英格尔哈特(RonaldInglehart,1934—2021),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曾执教于美国密歇根大学,20世纪70年代起致力于政治文化的研究,成为80年代末政治文化复兴的重要推动者和领航者。
他主持的“世界价值观调查”项目提供了目前唯一一个研究范围覆盖世界上约90%人口的民众价值观数据库,提出的“后物质主义理论”亦影响深远。由于贡献杰出,他成为少数入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的社会科学学者之一,并于2011年荣获政治学领域里最重要的“约翰·斯凯特政治学奖”。
代表作品有《静悄悄的革命:西方民众变动中的价值与政治方式》《现代化与后现代化:43个国家的文化、经济与政治变迁》《发达工业社会的文化转型》等。
目录
致谢
导论
第一章演化的现代化与文化变迁
第二章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在西方和全世界的兴起
第三章全球文化模式
第四章世俗化的终结?
第五章文化变迁的慢与快:性别平等和性取向规范演变的特殊轨迹
第六章社会的女性化与为国而战意愿的下降:长期和平的个体层面要素
第七章发展与民主
第八章幸福感基础的变化
第九章颠覆“静悄悄的革命”:特朗普和威权民粹主义政党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