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葱岭之外——从地中海至帕米尔文明探源丝路行
地点:朝阳区建国路87号SKP购物中心4楼SKPRENDEZ-VOUS
主讲人:侯杨方(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
地点:朝阳区酒仙桥北路9号恒通国际创新园C7号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嘉宾:许纪霖(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周濂(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地点:东城区美术馆东街22号三联韬奋书店二层活动区
北京|“文学与电影中的奇幻元素”国际学术论坛
地点: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新楼501
北京|“汉唐时期的北方民族与国家”学术研讨会
地点: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A座101
嘉宾:倪润安(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萨仁毕力格(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等
汉唐时期北方民族与国家的关系,既体现在草原游牧政权与中原王朝之间,又体现在各自政体内部的不同民族、族群之间,还体现在胡汉关系从矛盾冲突到融合共生的不同发展阶段之间。在这个过程中,民族与国家时而对立,时而一体,角色变换,连绵不断,演绎出一系列纷繁复杂的历史印迹,成为汉唐时期最为宏阔持久的时代主题之一。本次会议秉持这一主题,从汉唐时期北方民族的墓葬、城址,以及中原王朝的北部边防体系、边疆治理策略等角度展开研讨,力图从考古资料出发探微知新,有所收获。
北京|哪一个动词能动员所有哲学问题
地点: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第二教学楼B1层全球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
嘉宾:赵汀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志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孙向晨(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陈立胜(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唐文明(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
地点:朝阳区北苑路98号院1号楼DT51三楼RENDEZ-VOUS
嘉宾:高强(媒体人)、高岱(插画师)、黎波(出版人)
9月23日下午,亲子漫画《果果与果爸》的作者高强、著名插画师高岱以及著名出版人黎波,相约DT51,谈谈陪伴的力量,通过陪伴知道孩子需要什么,以及用孩子接受的方式引导他,成为孩子心目中的好妈妈、好爸爸。
北京|文化史的背阴面——从胡适、杨联陞对中古宗教自扑自搏风习的通信说起
地点: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第二体育馆B102
主讲人:葛兆光(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与历史系双聘教授)
本场讲座从1950年代胡适和杨联陞关于中古宗教自扑自搏风习的通信说起,讲到早期道教的若干奇特传统,并讨论一个文化史上的大问题,即周孔以后,中古华夏主流是否已经文明?特别要指出,由于过去的文化史或文明史,往往忽略这种背阴面的叙述,使得传统中国形成张灏先生所说“幽暗意识”的缺失。而文化史或文明史如果忽略华夏文化的背阴面,会使人们对传统失去警戒与畏惧,沉湎于非历史的乐观和自我想象中。
地点:朝阳区建国路86号SKP-S购物中心2楼SKPRENDEZ-VOUS
嘉宾:高爽(科普作家)、杨鹏(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北京|当医生作为职业——《美国医疗的社会变迁》圆桌讨论北京场
地点:西城区廊房头条13号院北京坊东区E11号楼PAGEONE书店3F
嘉宾:朱恒鹏(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李清晨(儿外科医生)、李皓(卓正医疗口腔科主治医师、科普作者)
北京|正在消失的美——《雨林:留住正在消失的美》新书沙龙
地点:怀柔区雁栖镇雁栖大街53号创新小镇H楼2层中信书店
嘉宾:张劲硕(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国家动物博物馆副馆长)、史军(中国科学院植物学博研究馆员、植物科普作家)
热带雨林是迄今为止地球上多样性最丰富的生物栖息地。18世纪以来,人类逐渐开始大片砍伐和焚烧热带雨林。现代过度发展的畜牧业和油棕种植业已对雨林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影响。保护热带雨林,关乎整个星球的未来。约瑟夫·H.赖希霍尔夫是一位知名的德国动物学家、进化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方寸书系于近日推出了他的新著《雨林:留住正在消失的美》。在这本新书中,他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多样性之美正在消亡,我们应当如何留住它?9月24日,我们邀请国家动物博物馆副馆长张劲硕博士和“玉米实验室”创始人、植物科普作家史军博士,在中信书店怀柔科学城店展开对谈,将围绕《雨林》一书的核心命题“如何拯救濒危的美丽雨林生物”进行探讨,并向公众科普为何保护离我们很遥远的雨林是如此重要。
北京|世纪之俘——影像与凝视
地点: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大会议室(1133)
主讲人:戴锦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讲者拟从百年电影史、媒介史的角度切入,探讨纪录性影像的出现在20世纪的意义与位置,进而追问电影摄放机器与人/制作者/观看者之间的多重交互关系,尝试勾勒看与看见,目光、光学装置与观看、凝视在文化史与观念史中的意味与痕迹。
北京|混沌的诱惑:列奥纳多·达·芬奇与素描的艺术
地点: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均斋报告厅(红三楼阁楼)
主讲人:弗兰克·费伦巴赫(德国汉堡大学亚历山大·冯·洪堡讲席教授、美国哈佛大学终身教授)
上海|探讨“生活的艺术”论的可能性——从周作人研究出发
地点:杨浦区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光华楼西辅楼502
主讲人:伊藤德也(日本东京大学综合文化研究科中国文学教授)
“生活的艺术”相当于英语的“artofliving”、法语的“artdevivre”、德语的“lebenskunst”,世界上有很多“生活的艺术”论,而周作人所说的“生活的艺术”里面有很多可能性。他的“生活的艺术”的特点之一就是“颓废”的性格。但是这个“颓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颓废”,这里的“颓废”是“部分”的整体化(独立)的意思。这一点是周作人从英国的HavelockEllis那里受到启发的。关于周作人的“生活的艺术”论,需要探讨的问题很多。
上海|北四川路上的日本媒体人:尾崎秀实与松本重治
地点:虹口区四川北路2056号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
主讲人:徐静波(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教授)
地点:黄浦区福州路401号上海古籍书店二楼
嘉宾:李冬木(日本佛教大学文学部中国学科长、教授)、董炳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赵京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张业松(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符杰祥(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地点:徐汇区淮海中路1555号上海图书馆西区三楼5304室
主讲人:韩非(上海大学青年研究员)
地点:黄浦区中山东二路600号BFC外滩金融中心商场南区2楼BFC阅外滩书店
嘉宾:王珮瑜(京剧演员)、姜鹏(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今天,你还在听京剧吗?随着传统文化的回归,“国潮”、汉服文化的兴起,流淌在中国人骨子里的爱戏基因也正一点点被唤醒。9月23日,我们特别邀请到著名京剧演员,余(叔岩)派老生第四代传人王珮瑜与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百家讲坛名师、京剧老生票友姜鹏,共同做客BFC阅外滩书店,聊聊新书《瑜声有戏》的创作故事,并为读者现场签售。
上海|以世界为家:纪念萨义德辞世二十周年暨《萨义德传》新书首发活动
地点:浦东新区合欢路300号上海图书馆东馆7楼阅读推广区
嘉宾:俞冰夏(自由撰稿人、译者)、朱康(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副教授)、陈毓飞(浙江外国语学院中文学院副教授)、伽禾(舞台剧编剧、编辑、译者)
今年是后殖民主义文学理论家、批评家爱德华·萨义德逝世二十周年。作为二战后最知名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萨义德与诺姆·乔姆斯基、汉娜·阿伦特、苏珊·桑塔格并称,他的著作《东方学》影响深远,至今仍是学术领域和公共领域做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时不可绕过的必读书目。在萨义德离去之后的这二十年间,这个世界的发展走向愈发凸显了他的思想的重要性。站在今时今日重返萨义德,重新理解世界,我们可以从这本《萨义德传》开始。
地点:长宁区延安西路1262号上生新所7号楼茑屋书店
嘉宾:吴晨(《经济学人·商论》执行总编辑)、吴海云(媒体人)
埃隆·马斯克是当今世界最受争议的科技巨人之一。不论他在航天、人工智能、“星链”计划等领域提出过多少离经叛道的想法,最能够见证他的商业开拓精神与能力的恰恰是那个最传统的竞技场——汽车工业,而他十五年梦想的结晶就是特斯拉Model3。9月23日,在《极限高压:特斯拉,埃隆·马斯克与世纪之赌》新书发布会活动上,读者们将通过嘉宾的介绍与剖析,对特斯拉看似不可思议的崛起之路形成一些新的认知。
上海|微观生活——民国文献与隽味美食
地点:杨浦区周家嘴路3678号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
主讲人:陈子善(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地点:杨浦区淞沪路77号万达广场C馆B1层上海书城五角场店
嘉宾:周仰(摄影师、译者)、朱浩(摄影师)、三三(作家)
地点:浦东新区合欢路300号上海图书馆东馆1F阅剧场
嘉宾:谢斌(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医师)、陈华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曾庆枝(公共卫生副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李黎(心理治疗师)
孩子总是莫名其妙发火,是因为脾气坏吗?孩子对学习很排斥,只是贪玩吗?孩子似乎总是不太开心,是不是病了?面对孩子的情绪问题,作为养育者的我们时常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回应才是对的。此次,来自宛平南路600号的心理专家团队将亲临现场,教你科学运用情绪养育技能,走进孩子真实的内心世界,用智慧化解日常生活中的亲子矛盾,与孩子共同提升情绪管理能力!
上海|古乐今韵——作为历史和传统的欧洲中世纪音乐
地点:徐汇区淮海中路1555号上海图书馆正门四楼多功能厅
主讲人:伍维曦(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
地点:黄浦区复兴中路505号思南文学之家
嘉宾:法图·迪奥梅(作家)、鲁敏(作家)、陈赛娅(译者)
《桑戈马尔守夜者》是新锐法国非洲裔女作家——法图·迪奥梅的长篇小说。小说根植于非洲本土的魔幻故事,改编自真实历史事件“乔拉”号沉船事件。法图·迪奥梅的小说继承了非洲口语文学传统,聚焦女性生活经验,展现了她们被遮蔽的生活。9月23日下午,法图·迪奥梅与作家鲁敏、译者陈赛娅将做客思南文学之家,跳岛FM策划人何润哲将担任活动主持,围绕《桑戈马尔守夜者》一同聊一聊法图·迪奥梅文学创作中的国界叙事、后殖民时代的身份认同、女性生活经验等多个主题。
上海|丁悚的海派海派的丁悚
地点:黄浦区福州路366号百新书局
主讲人:陈建华(复旦大学古籍所特聘讲座教授)
海派怎样造就了丁悚?丁悚给海派带来了什么?如何重新认识丁悚和海派?丁悚是绘画天才,对国事民生具正义感,对都市媒介和时尚潮流始终敏锐而富于创意,体现海派的海纳百川、务实创新的品格。本讲座着重指出“慕琴生涯”印刻着海派文化的新旧传统——“老城厢”的草根性与“礼拜六派”的新文化实践,丁悚在对待亲情、友情与社会方面体现出诚信、通达、幽默与挚爱的人格魅力。
上海|科幻与艺术:看,这些宇宙的荒草
地点:虹口区多伦路27号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4F多功能厅
波兰科幻作家斯坦尼斯拉夫·莱姆的《索拉里斯星》第十一章“思想巨匠”,笔下的主人公凯尔文说出:“我们人类很普遍,就像宇宙中的荒草,我们为自己的普遍性而沾沾自喜,进而以为,既然我们如此普遍,那一定可以包容一切。正是带着这样的信念,我们才离乡背井,勇往直前,去探索未知的世界!”这句话表达出了莱姆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思考,而这种思考也是莱姆通过小说构建出来的那个科幻世界的核心思想之一。本次活动由艺评人林叶策划,邀请到作家赵松与艺术家杨迪,带领我们一起进入莱姆的科幻世界,共同探索莱姆作品背后的精神世界。
地点:虹口区公平路18号8栋嘉昱大厦一层建投书局4楼传记图书馆
主讲人:瞿立章(B站专栏UP主)
唐宋诗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奇峰,有无数脍炙人口的佳作流传至今,《别长安》按照主题,选取表现“感怀”“咏志”“言愁”“道别”四种境遇的23首千古名篇,从今人的角度品读诗文中描写的历史细节,为我们重现了23个历史故事。9月23日下午,我们邀请到《别长安》作者、B站专栏知名UP主瞿立章(C叔),通过23首唐宋诗文,穿过600年历史长空和诗意宇宙,与我们共同寻找心中的“长安”。
地点:浦东新区合欢路300号上海图书馆东馆7楼7-03研讨室
嘉宾:张弥迪(平面设计师)、汪文(方正字库设计总监)、刘育黎(字体设计师)
埃米尔·鲁德和赫尔穆特·施密德是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的主要代表人物。师徒俩一生致力于文字排印的研究,本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特别出版了idea杂志333期特刊《鲁德·文字排印鲁德·设计哲学》以及德国设计界泰斗赫尔穆特·施密德个人作品集《施密德·文字排印》,我们特邀三位字体领域的资深嘉宾,分别从自身角度解读设计巨匠的文字排印和他们的设计哲学,完成一次与大师的穿越时空、充满热情的设计对话。
上海|随物赋形:以APP的方式打开苏东坡核心——《苏东坡万有应用商店》跨界新书发布会
地点:浦东新区银城中路501号上海中心大厦B1-5混知小剧场
嘉宾:秦朔(人文财经观察家)、梅雪林(出版人)、何菲(音乐编辑)、水姐(作家)
主讲人:张佳玮(作家)
上海|从《奥本海默》看“后电影”技术和情动
地点:徐汇区漕溪北路595号上海电影博物馆五楼第二放映厅
嘉宾:姜宇辉(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陈瑜(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副教授)
电影《奥本海默》无疑是今年暑假全球最为火爆的电影之一,然而影片本身却似乎只是“奥本海默热”中的一部分而已,这部影片火爆的背后,更多的是一个个如链式反应一般的信息流之生成。9月24日,我们邀请了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副教授陈瑜老师和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姜宇辉老师,带来从《奥本海默》看“后电影”技术和情动专题对谈,和现场观众一起探讨隐藏在电影《奥本海默》背后暴风骤雨般的影像变革,反思当代电影和技术发展之间的张力与流变。
地点:黄浦区长乐路398号朵云书院·戏剧店
嘉宾:沈昳丽(昆剧表演艺术家)、叶沙(电台主持人)
欧仁·尤内斯库是出生于罗马尼亚的法国剧作家,荒诞派戏剧的创始人之一。1949年开始戏剧创作,第一部剧作《秃头歌女》1950在法国首次公演,引发戏剧技巧的一场革命。他的主要作品有《椅子》《犀牛》《国王正在死去》《拜访死者的旅行》等。9月24日,我们特别邀请到昆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沈昳丽,上海电台《子夜书社》节目创始人、资深主持人叶沙,和“尤内斯库戏剧全集”系列的责任编辑之一缪伶超,在朵云书院·戏剧店,一起聊聊尤内斯库和他的“荒诞派”戏剧。
嘉宾:王放(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蛙哥(城市荒野工作室创始人之一)、顾凌丽(自然讲解员)、苏打(绘本插画师)
如何寻找人类生活与自然的和谐,如何让我们的城市更好地支持大千万物,都是我们这个时代重要的话题。希望孩子们,以及我们大人,都能够通过观察周围的自然,更多地发现本土自然的细节,感受自然的美好以及生命的温度,也能够领悟到我们每个人对世界的责任。9月24日下午,我们特邀《家门口的野生动物朋友》作者——复旦大学植物学博士蛙哥、自然讲师顾凌丽、自然插画师苏打,以及我们的重量级嘉宾——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王放老师,一起发现与探索身边的本土野生动物,来一场与大自然的奇遇!
嘉宾:成庆(上海大学禅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梁捷(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
9月24日晚,建投书局联合中信出版集团,邀请上海大学副教授成庆和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梁捷,从韩炳哲的系列作品说起,谈谈我们如何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寻找人生出路。
上海|早期中国的灵魂观与救济方法
地点:杨浦区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光华西主楼1001室
主讲人:祁泰履(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德分校亚洲语言文明系及宗教学系名誉教授)
祁泰履(TerryF.Kleeman)教授曾任(美)中国宗教学会会长、美国宗教学会中国宗教部联合主席、日本道教学会理事,著有《神真的自传:梓潼帝君化书》《大成国:中国千年王国的宗教信仰与民族认同》《天师道:早期道教社群内的历史与仪式》等著作。本次讲座,我们邀请他来谈谈早期中国的灵魂观与救济方法。
地点:天河区天河路383号太古汇MU35号方所
2023年8月25日,是哥伦比亚作家、诗人阿尔瓦罗·穆蒂斯(álvaroMutis,1923-2013)诞辰100周年纪念日。9月22日晚,广州方所联合中信大方、哥伦比亚驻华大使馆,放映纪录片《穆蒂斯》(Mutis,2015),通过影音书一窥融“四海为家、游历丰富、文雅、敏感、热心、名士风范、迷人……”等词语为一体的“社交拯救者”——作家和诗人穆蒂斯。
地点:越秀区建设大马路18号保利时光里南塔M层扶光书店
嘉宾:王XX(漫画家)、伊夏(营销编辑)
广州|孤独的艺术:无接触时代的公共生活——《自我决定的孤独》共读会
嘉宾:滕威(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蔡涛(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副教授)
9月23日下午,广州方所,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滕威教授、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的蔡涛教授,两位文学和艺术领域的学者,与我们一起共读《自我决定的孤独》一书,探讨孤独的艺术。两位学者从学院派的视角来审视日常生活,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通过理性、科学的方式,他们为我们的无序的日常建立起一个结构、一个框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审视自己的生活。
地点:海珠区新港西路93号学而优书店2F活动室
嘉宾:吴钩(宋史研究者)、陈小庚(媒体人、阅读推广人)
9月23日晚,我们邀请著名的宋史畅销书作家吴钩老师,携带其新书《宋神宗与王安石:变法时代》,与南方报业资深媒体人陈小庚老师,一起谈谈王安石与宋神宗的变法故事,谈谈拗相公王安石其人。让我们从这些故事中,发现宋朝,感受大宋文明何以迷人。
地点:天河区金穗路900号珠江公园·湾区书屋
嘉宾:子禾(作家)、王威廉(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林培源(作家)
重庆|我们今天需要哲学吗?——现象学与当代生活
地点:渝中区五一路99号协信星光广场L2刀锋书酒馆
主讲人:黄旺(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南京|辛丰年:我们身边的一个好人——辛丰年百年诞辰纪念
地点:鼓楼区广州路173号先锋书店
嘉宾:严锋(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郑文川(国家一级演奏员)、郭平(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严晓星(古琴历史与文献研究者)
近四十年来,辛丰年以古典音乐人文写作而闻名于世,但他的丰富绝不仅仅限于古典音乐。他年轻时写过的新诗入选过重要的新诗选本,他晚年发愤读史,写过不少读史笔记,这也能解释他的音乐写作里为何常常带有历史的眼光和意味……9月23日,我们将邀请辛丰年长子严锋教授对话辛丰年故交郑文川老师、郭平教授和严晓星先生,聊一聊他们眼中的辛丰年。
嘉宾:蔡崇达(作家、媒体人)、蒯乐昊(作家、媒体人)
轻与重、苦与甜在此模糊边界,重的是苦难、是皮囊,轻的是命运、是应对命运的漫长、了悟命运的瞬间。生命本来多轻盈,皮囊所在,恰是为了帮助灵魂看过世间种种,以此来体认自由的终点。9月24日,我们将邀请作家蔡崇达和蒯乐昊来到先锋书店五台山总店,以蔡崇达的故乡写作为圆心,去探求故土之重,生命之轻,以及在这轻重之间,我们无法言说的人生。
嘉宾:夏坚勇(散文家、剧作家)、白雁(媒体人)
南京|技术变革时代“讲故事的人”——本雅明与他的广播
地点:玄武区洪武北路116号2F-3F拱廊计划·文化俱乐部
嘉宾:王凡柯(厦门大学外文学院欧语系副教授)、卢盛舟(南京大学德语系副教授)、叶仁杰(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讲师)
杭州|美好的一生——从文学和哲学的角度看维特根斯坦
地点:西湖区天目山路398号天目里茑屋书店负一层
嘉宾:楼巍(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许志强(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
维特根斯坦,这个20世纪的大哲学家,又是“一个杰出的德语散文家”,他用诗歌的方式写哲学,他的哲学有很明晰的语言节奏,这一点在他的《文化与价值》中表现得十分明显。9月23日下午,我们邀请了《维特根斯坦十讲》作者、浙江大学哲学学院的楼巍教授,和《文化与价值》译者、浙江大学文学院的许志强教授,从文学和哲学的角度谈谈维特根斯坦。
地点:拱墅区丽水路58号远洋乐堤港B区单向空间1F
嘉宾:里所(诗人、译者)、袁玮(诗人、艺术家)、撒旦君(插画师)
《危险是真的危险,美是真的美》是一本以人格化的猫(也许是猫格化的人)为主角的绘本,是85后诗人、野生画家里所的7年诚意之作。9月23日下午,单向空间·杭州乐堤港店,我们真诚地邀请你参加这场奇妙的人猫生活与创作派对,听里所和诗人、艺术家袁玮以及漫画家撒旦君一起,聊聊“有猫病”的生活,聊聊赖以存在的创作,聊聊真实而危险的美。
主讲人:史秀雄(心理咨询师、心理科普作家)
9月24日下午,我们邀请到《文学中的人生进化课》的作者——资深心理咨询师、播客“史蒂夫说”主播史秀雄来到单向空间·杭州乐堤港店,看到与现实相互映照的文学世界,从《雷雨》中寻求挣脱原生家庭的方式、通过《月亮和六便士》分辨理想的“价值”……一起破开那些既定的人生框架,探索属于我们自己的“游戏规则”。
成都|草间藏安逸——鱼山饭宽《草间四季》读者见面会
地点:锦江区人民南路二段1号仁恒置地广场B区2楼茑屋书店
主讲人:鱼山(建筑师、画家)
人气画家鱼山继《夏天只是西瓜做的一个梦》之后,时隔近两年,带来了他的新画集《草间四季》,以微观世界呈现四季流转,在梦想中构建的小世界里找到真实的暖意和久违的童心。9月23日,鱼山将在茑屋书店成都仁恒置地广场店举办读者见面会。
成都|我当然也不知道,活成一条溪流还是一条运河,哪样更好——七堇年《横断浪途》新书沙龙
地点:锦江区中纱帽街8号成都太古里M68-70号方所
成都|我·继续·爱这温柔又残酷的人间——李元胜40年诗歌秋日畅读会
地点:高新区府城大道中段88号文轩BOOKS一楼阶梯剧场
主讲人:李元胜(诗人、作家、博物旅行家)
成都|御宅时代,家有多少种可能?
地点:高新区天府大道北段SKP购物中心2楼SKPRENDEZ-VOUS
主讲人:马伯庸(作家)
成都|回望乡野:文明与蛮荒的博弈
地点:天府新区天府大道南一段1386号麓湖艺展中心四楼寻麓书馆·麓客厅
嘉宾:苍鑫(艺术家)、何多苓(艺术家)、何利平(艺术家)、马占冬(纪录片制作人)、邱岸雄(艺术家、当代水墨动画代表人物)、周斌(艺术家)、张晓(摄影艺术家)
在当下这个“每个人的家乡都在沦陷”(网络语)的时代,发生在每个个体身上的真实经历,或许才能够让我们真正了解这几十年的经济快速发展背后的真实情况。同时,也正如艺术家徐冰所说“愚昧也是一种养分”,在今天回望这些被视为荒蛮的“乡野”,能够让我们找到更真实的“自我”,让这些已经发生或者还在发生的历史与情绪,也成为我们创作、生活与面对未来的一种养分、警惕与借鉴!9月24日下午,寻麓书馆与IVA艺术将联合主办第二届“回望乡野:文明的蛮荒与博弈”第一场,我们与策展人李国华一起,邀请何多苓、苍鑫、何利平、邱岸雄、周斌、张晓、马占冬七位艺术人士、纪录片导演和影像圈的艺术家参与,共同开启一场关于乡野的对话与回望。
成都|“狂想双城记”川渝高校科幻交流论坛
嘉宾:谢云宁(科幻作家)、阿缺(科幻作家)、程婧波(科幻作家)、天瑞说符(网络文学作家、科幻小说作家)等
长沙|重塑亡友:梁启超、谭嗣同与幸存者之愧——《梁启超:亡命(1898-1903)》新书沙龙长沙场
地点:岳麓区谷塘路万科森林公园·几何书店
嘉宾:许知远(作家、单向空间创始人)、谭伯牛(历史学者)
长沙|危机时刻的世界文学话语实践
地点:岳麓区麓山南路605号中南大学南校区文法楼230室
主讲人:梁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世界文学是应对全球性文化危机的文化策略。歌德的世界文学概念伴随欧洲殖民贸易和领土扩张而来,它是欧洲知识精英试图以西方文化吸纳东方文化、确立欧洲文化身份和优越性的尝试。以世界主义面目出现的“世界文学”借助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张打破了民族-国家的文化疆域,二战后民族国家的独立解放运动重新塑造了世界文学的民族界限,而全球化/逆全球化浪潮则拆解了世界文学中的中心和边缘结构,呈现出去民族化的文学-世界格局。
西安|西方纵横三千年——希腊、罗马和中世纪如何影响今天的我们
地点:碑林区长安北路261号SKP购物中心9F活动区SKPRENDEZ-VOUS
嘉宾:李筠(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教授)、雷宇(“贞观”联合创始人、短片导演)
对于西方历史,大多数人略知一二,特别是有关几个大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的事情。不管是中学历史课还是平时看新闻,知识还真不少。但是,关于西方,可能事情知道了不少,但是道理,并不都懂。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教授李筠,这几年一直在用“史纲体”的方式来写作,目前已经出版了《西方史纲》《罗马史纲》和《中世纪》。“史纲体”写作的核心是锤炼对文明的洞察力,培养一个人真正的“见识”。9月22日晚,李筠老师和“贞观”联合创始人雷宇将共同做客SKP,讲述写作“史纲三部曲”的心路历程,为读者梳理西方史的核心脉络。两位嘉宾还将与大家一起探讨当代的中国人该如何理解西方。
西安|如何进入诗歌之门?——凝神静气读一首诗
地点:碑林区长安北路261号SKP购物中心9楼活动区SKPRENDEZ-VOUS
嘉宾:黎荔(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何超锋(诗歌网主编)、李晓恒(诗人、书画家、文艺批评家)
附:线上活动预告
“跨时空艺术漫游”系列讲座
嘉宾:巫鸿(美国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系暨东亚语言文明系斯德本特殊贡献讲座教授)、李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长聘教授)、贾妍(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系主任、长聘副教授)、贺询(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研究员)、唐宏峰(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艺术理论系主任、研究员)、刘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研究员)、董丽慧(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研究员)、陈轩(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研究员)
后工业时代,未来已来
嘉宾:奚锡灿(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陆铭(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
中国已稳步迈入“后工业”时代。在这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的经济和社会结构会发生了哪些深刻变化?这些变化与我们当下的迷茫和困惑有什么样的关系?中国转向后工业社会的时点和速度,是不是太早太快了?后工业社会,是不是人类发展必须经历的阶段?在后工业时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会面临哪些新的挑战?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邀请了两位学者进行对谈,并接受听众提问。这次对谈,也将结合产业结构转型问题,介绍新书《大国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