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开铺强戒所工作车间里,周宇(化名)正埋头做着手上的活。白色的电线在他手上缠绕,不时眉头紧锁。
眼前的周宇,白净、帅气。
曾当过刑警,做过检察官的他,在外人眼中,曾前途无量。然而,一场车祸带来的身体创伤,让他习惯了用毒品来麻醉自己。
日复一日,身体上的伤痛好了,毒品带来的心瘾却始终难除。如今,他留着平头,穿着浅蓝色的学员装,和其他学员一样,接受戒毒教育。
湖南省长沙市新开铺强戒所教育矫治工作一直处于全省前列。目前,该所在所戒毒人员1800人,其中吸食新型毒品人员占六成,艾滋病感染者6人,是全省收治人数最多、地域最广、规模最大的强戒所。
曾因卧底获公安部三等功
在周围人眼中,周宇的家庭条件是优越的。
他从小生活在一个较为富裕的家庭。受父亲影响,周宇19岁从湖南省警察学院毕业,在长沙市某公安局当了一名刑警。
聊起当年的勇猛,周宇耸耸肩,整个人放松许多。
“那时候,什么都不怕。”从警期间,他曾剃光头,以一名扒手的身份进入长沙市某看守所卧底11天,成功套取了一犯罪嫌疑人信息,为破获当时长沙最大的假钞案提供了重要线索。因此,周宇荣立公安部三等功。
在工作后的第5年,因为对法律的爱好,周宇通过脱产考试,到北京大学法学院进行大学本科阶段的学习,并于2001年通过了司法考试。随后,他与人合伙在北京开办了律师事务所。
第一次吸毒在病床上
人生的转折,缘于一场车祸。
2010年,一个下雨天。在长沙参加一场聚会,周宇因酒后驾车出了车祸,5根肋骨和右手骨折。每天只能躺在病床上,身体上的疼痛让他备受折磨。
住院时,周宇结交的社会上的“朋友”来看他。他们说,麻古可以镇痛。
周宇现在也说不清为什么当时没有推诿,就在医院病床上,他第一次吸食了毒品。
麻古在当时属于新型毒品,周宇轻视了它的危害。“当时有个误区,认为它不像海洛因,会有实物进入体内。吸麻古时,认为它只是一种烟雾,就像抽烟一样,对自己的影响不会很大,而且也相信自己的毅力。”
此后,这些人经常来看周宇,每次都会带麻古给他,就这样,周宇在医院住了4个月。
出院后,周宇恢复了以前的生龙活虎,身体上的病痛已经消失。但他没有意识到,毒瘾已经在他体内扎根。
跟家人玩猫鼠游戏
出院后,周宇决心脱离目前的生活圈,他去了北京。
此时,毒品已如同藤蔓一般,慢慢将他缠紧,消磨他的意志。
“想找找不到,心里像有万只蚂蚁在爬。”这时候,周宇便会独自回长沙,找到曾给他麻古的人购买,再带回北京。随着毒瘾增大,吸毒的量也逐渐增大,从一个星期一两次,到每天吸食十几颗。这种状态,持续了三年多。而对于这一切,周宇的家人一无所知。
周宇的妻子是一名交警,两人青梅竹马,于2002年结婚,生下一儿一女。
直至2014年的一天,妻子偶然在周宇口袋里发现了几颗药丸,便拿给周宇的父亲询问,同是公安出身的父亲隐隐觉得不对劲,通过了解后得知,这几颗药丸是麻古。
随后,父亲不动声色地对周宇的两辆车进行了彻底搜查。果然,他在车上找到了瓶子、吸管、锡纸等吸毒工具。当父亲将这些丢在周宇面前,他知道瞒不住了。
为让周宇彻底戒毒,父亲帮他向单位请了一年假,让他呆在北京一年不准回来,并收走了他的身份证、护照等证件。
父亲亲手将手铐戴到儿子手上
渐渐地,毒瘾蔓延侵蚀成为周宇身体的一部分。
最疯狂的一次,他在长沙一家酒店专门开了一间房,方便存放他用来吸食麻古的工具。
除了被家人发现,周宇没被警方抓到过。一直到2015年,在上海,周宇被举报了。
当时,周宇在上海办事,因毒瘾上来了,手上又没有“货”,他便让当地一出租车司机帮他带货来。结果,出租车司机把他举报了。当时,上海某公安分局在酒店将周宇现场抓获,拘留了12天。
这时,周的家人才深感事情的严重性,父亲将周宇送到戒毒医院住了两个月,直到今年春节前两天才让他回家。此时的周宇,已经完全变了一个人。他看不到家人的急切,心里只有麻古。大年初一出院,到今年8月,他就回了3趟家。
今年8月26日,在长沙一家酒店里,在麻古的烟雾中,他看见父亲带着公安一起闯进来,将手铐戴在了自己的手上。
对话:想当那个第一例
小薇:现在对父亲带人来抓你想得最多的是什么?
周宇:可能我在这条歪路上走得太远了,作为我父亲,这是他在有生之年,把我拉回来的最后一次。
小薇:听说学员出去后复吸率很大,你怎么看?
周宇:我曾跟禁毒局的官员聊到过这个问题,他告诉我,全国有数据显示的强戒人员出去之后,到目前为止彻底戒断十年以上的,没有一例。我当时听了吓了一跳。
小薇:毒品对你的影响有多大?
周宇:这对我生活的影响无法想象,以前我经常到国外出差,吸了麻古之后我都不去了,因为没法带出国。国内出差我也是自己开车,因为携带方便。说毒品是魔鬼,没错。必须要克服,不然,就真的会毁了自己、毁了家庭。
小薇:对自己(戒除毒瘾)有信心吗?
周宇:我已深刻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性。我从小就是个争强好胜的人,我希望能够当那个第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