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随着一股寒流的到来就这样不期而至了。说到新的一年有怎样的打算,有人就在谈论着罗胖的跨年演讲的小趋势、说着吴晓波跨年演讲的8个预测等等。而我想的最多的则是未来如何活下去、如何活得好、活得久的事情。
2018年的9月,房地产大佬万科公司在他们的季度例会上用红艳艳的横幅,非常高调地打出了“活下去”的三个大字。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万科顺应历史潮流,深耕房地产住宅产业,从一个普通的房地产开发公司逐步发展成为实现了年千亿销售额的房地产老大。现在连老大都提出了活下去的口号,这对整个房地产业乃至许许多多的上下游产业来说,不可谓不是一个巨大的震动。不久,万科董事长郁亮对外解释说,活下去是他们的一种忧患意识,未来他们更多的是要思考如何活得好、活得久。我对他的这个解释深以为然。活下去、活得好、活得久真值得说道说道。
2018年可算是一个多事之秋,中美贸易战高调开打难分胜负、房地产市场波澜不惊高位盘整、A股市场了无生气跌跌不休、实体经济一地鸡毛遍地哀鸿。人们对未来的经济的看法笼罩在一片的悲观情绪的氛围中。此时此刻,万科的活下去的声音极大地触动了大家本来就相当脆弱的神经。是啊!怎样才能活下去?怎样才能活得好、活得长?
一、活着就是美妙的、迷人的。
愚以为,作为一家企业、作为一个个人,首先的前提是要能够活着,只有活着,才能谈活下去、活得好不好、活得久不久的问题。
换句话说,就是在面对经济的不景气的时候,生存就是第一要务。在我们深圳这样一个市场经济相对占主导地位的条件下,要生存,就只能是找市场、靠市场,而不是找政府、靠政府。任何等、靠、要政府的行为,无异于自残或自杀、死路一条。
按照正常的经济规律,经济发展是循环的、是有周期的。企业有市场的,要把现有的产品和服务做好,同时降低成本、深挖潜力,顽强地活下去,以等待下一次机会的到来。
暂时还没有市场的则要勇于开拓市场,找米下锅,不断拓宽新产品和新服务的领域。而作为个人,就是要做好本职工作,同时成为多面手,多承担责任,做到不能被取代,争取在自己的企业里不要被裁员。同时,减少重大的资金投资行为,避免出现大的失误,以保证正常的现金流,保持正常的生活状态。一句话,只要活着就是胜利、就是成功,总之,没有什么比活着更美妙、更迷人。
二、怎样才能活得好?
怎样才能活得好?愚以为,当前要想活得好,一家公司就是要集中公司的主要资源最大限度地提供满足市场消费者最急需的产品和服务。作为个人就是要调动自己最大的积极性,将自身的最大潜力都发挥出来,以得到市场的认可、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奥派经济学认为:公司得到了市场的投票(钞票),就可以得到更多更好的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也就可以生产出更多的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并以此良性循环,愈来愈好。
如果个人得到了市场的投票(钞票),就可以逐渐提高生活的品质,还可以用更多的资源来提升自身素质(如参加新技能、新知识的培训或进修),并得以进入那些他人无法涉足的新型的产品和服务的领域,占得先机,由此获得更多的认可和更多的资源,以此良性循环,越过越滋润。
三、怎样才能活得久?
怎样才能活得久?愚以为,一家企业在市场经济的风风雨雨中,受到生命周期的影响,活下来不容易,活得好也不容易,而实际上,要活得久就更加的不容易!毫无疑问,企业只有活得久,活下去和活得好才有基础,才有意义。
纵观百年来的企业发展史,百年老店寥寥无几。实践证明,一家企业仅仅是优秀是绝对不够的!真的要想成为百年屹立不倒的品牌老店,唯有超越优秀、追求卓越,才有可能长长久久地生存和发展下去。
啥叫卓越?那就是面对现实、敢于创新并始终专注做最重要的事情。以笔者曾经服务过的几家企业为例,曾经优秀、曾经辉煌的企业并不能保证其成为百年老店,立志成为百年老店的企业必须是一直都在追求卓越!百年老店既是企业的追求,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应有之义,这个规律不可违背。
友邦保险集团,今年正好是她成立100年的庆祝年。友邦集团自上世纪成立以来,历经两次世界大战、亲历上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和2008年的金融风暴,企业在惊涛骇浪中始终秉承“财务稳健、信守一生”的理念,坚持市场为先,稳健经营。企业用基本法的形式,从法律上将股东、客户和员工的利益摆在重要的位置,同时顺应世界潮流的发展,如全球化、互联网、信息技术、移动终端服务等,在产品、人才、制度等方面不断创新,不断完善,推陈出新,追求卓越,终成为全球保险巨擘而屹立不倒。
深业泰然集团,这是一家国有企业,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中,初期创业时由深圳市政府在车公庙划拨的一块工业用地为基地,靠30万启动资金在荒芜一片的草地上开疆拓土,终于完成原始积累。90年代初以张路正为总经理的领导班子开始掌舵,他们提出了“任尔东西南北风、唯我泰然似青松”的稳健经营理念,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大力探索并推行内部员工持股制度,使员工具有了股东和职工的双重身份,极大地激励并调动了员工和经营班子的生产积极性。他们立足车公庙,精耕细作,悉心经营好每一寸土地,并顶住来自其他行业的种种诱惑,谨慎决策、杜绝乱投资和铺张浪费,有步骤、有计划、有节奏地对车公庙地区进行了开创性的建设和开发。当时他们提出的“中小之美”、“把住企业的两个口子(进人的口子和出钱的口子)”、“消灭企业亏损、消灭亏损企业”、“享权力就交钱,不交钱就交权”、“二级企业必须绝育”、“年年有房建、年年有房卖、年年有钱赚”等等理念,直到今天对企业仍然有很强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企业只有活得久,才能说这是历经劫难后的勃勃生气、才能说这是企业文化的深厚积淀和浑然大气、才能说这是逆风飘扬永远不倒旗帜。
作为个人,自然生命极其短暂、职业生涯就更加的短。每个人最黄金、最有活力的职业生涯也就那么几十年,要想在高手如云的职场上活得久,或者说在职业生涯的巅峰期始终保持最好的状态,那是相当的不容易。
若完成职场使命,卸下职务,退出职场,顿时失去了职业支撑、熟悉的东西不再与自己相伴,在失落中要想活得久更是少见。“财富自由”不容易,“长命百岁”那就更加的不容易了。
职业生涯中,要想在高阶位置活得久,就要不断地使自己“强身健体”,包括接受新事物、学习新东西、不断提升自身质素,并始终以好奇和包容的心态来拥抱所面对的、永远都充满不确定性的新世界。同时还要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体力和充沛的精力,一天一天、一年一年地长久地活下去。
走进退休生活中,要想活得久,除了养花喂鸟、带孙哄娃,还要有点自己的爱好,可以写书、可以练字,也可以去周游世界。但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永远保持一颗不老的心,与社会的进步保持同步性,并能够继续发挥余热,为社会做些有意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