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就去买了“XX西林”“头孢xx”……
这些真的是消炎药吗?
真的可以随便吃吗?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将消炎药和抗微生物药混为一谈,认为它们都是用来治疗感染或炎症的药物。事实上,两者在作用机制、适用范围和用药原则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每年的11月18日至24日是“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认识周”,借此机会,药师就带您全面了解什么是消炎药,什么是抗微生物药,别再傻傻分不清啦!
消炎药
消炎药是指能够对抗炎症,减轻红、肿、热、痛等症状的药物,它们并不直接杀灭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其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或释放,使炎症得以减轻或消退,同时使炎症引起的疼痛得以缓解。
常见药物:包括甾体类抗炎药(如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和非甾体类的解热镇痛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治疗感冒的复方药物大部分都含有解热镇痛药。
抗微生物药
抗微生物药是指能够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药物,包括抗细菌药、抗真菌药、抗病毒药、抗寄生虫药以及非典型病原体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微生物感染性疾病,通过直接作用于病原体,达到清除或控制感染的目的。
常见药物包括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类(如头孢拉定)、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等。
抗微生物药物并不等同于消炎药
对于微生物所致的炎症,服用抗微生物药物可以使炎症反应减轻甚至消失;但对于非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炎症,如过敏性鼻炎等,使用此类药物是没有效果的。我们时刻生活在一个包含各种病原微生物的环境中,正常情况下肠道中含有细菌等益菌,帮助消化吸收食物中营养物质。但是抗微生物药可以杀灭细菌,而且是广泛撒网,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导致“无辜”的细菌也被杀死了。长期使用的话会破坏正常细菌的平衡状态,助长“杀不死”的细菌势力,导致再次出现感染,甚至产生“超级细菌”,到时将面临无药可用的境地。
因此,在使用抗微生物药时,一定要明确感染的病因,并在医生、药师的指导下合理使用,也别再把抗微生物药物当成消炎药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