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朱元冬)“如果考取了社工证,不仅工作可以‘朝九晚五’,可以获得高额工资,甚至可以转成事业编、公务员。”乍一看,网络平台上发布的这种考证信息煞是诱人,但实际上是否真有这等“好事”?7月21日,有市民就在某网络平台上刷到这个考证信息,一心想找一份稳定工作的焦女士有点心动付款“考证”再获得好工作。梧州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和慈善社工科提醒广大市民,切勿轻信培训机构的虚假宣传,谨防上当受骗。
焦女士称,刷到关于社工证考试页面信息后,看到“社工待遇不断提高,享政策红利,全面落实社工编转事业编、公务员。朝九晚五,周末双休,不加班,提供五险一金和带薪节假日。不想工作的话,证书租赁挂靠每年可获3万元至5万元。证书考完可领取一次性补贴,初级2000元,中级3000元。每月还有津贴400元到800元,可领到65岁。退休待遇提高10%~15%”等所谓“社工证书的优势”,于是就误以为考取社工证后真的可以获得好工作和稳定收入,非常心动。
焦女士在一番心动过后渐渐冷静下来,“世界上怎么可能有这样容易获得好薪酬甚至一劳永逸的事?”正是多了个心眼,焦女士在被诱导的道路上及时刹住了车。
为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梧州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励关爱专职化城市社区工作者的十条措施的通知》,鼓励更多群体积极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对获得国家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和高级社会工作师资格的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1000元、1500元、2000元,有关费用列入城区财政预算。其中,万秀区在2023年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时,对于社区急需引进专业人才,凭取得民政部和人社部颁发的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可免面试,直接进入体检、考察程序。
该名负责人表示,目前网络社交平台充斥着大量“社工证”等考证培训推广信息,宣称不仅“考核门槛低”“收入高”“推荐上岗”“五险一金”“租赁挂靠”“积分落户”,甚至还能“转事业编、公务员”,实际上,推广这些信息的机构夸大了社工证的作用,有误导的嫌疑,目的是诱使更多人花钱参加培训。对于此类情况,市民政局提醒广大市民,社工证仅为职业资格证书,考得证书并不意味着有工作。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只有中国人事考试网一个报名通道。考生在报名时要通过官方网站查询信息,有疑问的请及时咨询当地人事考试中心,切勿轻信培训机构虚假夸大宣传,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