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日前,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五院)普通外科成功为一位患儿开展了腹腔镜下下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该手术为市五院首例,开拓了市五院腹腔镜治疗小儿疝气的新领域,标志着市五院微创技术迈上了新台阶。
左侧腹股沟包块增大妈妈心急带娃来院检查
近日,家住桥北苑的小林妈妈遇到一件烦心事,她发现儿子左侧腹股沟包块日渐增大。自出生以来,俊林左侧腹股沟就发现有小包块,如“鹌鹑蛋”大小,站立时突出,摸起来软软的。每当咳嗽或用力憋气时,包块有明显增大迹象。因儿子一直没有喊过疼,她就未加重视,也没有到医院检查。一想到儿子最近包块变大,这可是关系到命根子的大事,小林妈妈急坏了,立马带儿子到市五院就诊。
腹腔镜下进行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解除“危机”
刘箫主治医师给患儿做了详细检查后,诊断为左侧腹股沟斜疝,以“单侧腹股沟症”收入普通外科病房,建议择期手术治疗。
在对患儿病情进行综合评估后,普通外科团队决定为患儿实施腹腔镜下左侧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考虑患儿年龄小,耐受能力差,在充分完善术前检查及准备,反复与患儿家属沟通并征求同意后,由刘箫主治医师主刀,肖明盛副主任全程督导的腹腔镜下左侧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顺利开展,仅用时30分钟。患儿术后恢复良好,第二天康复出院。
什么是腹股沟疝?
腹股沟疝,俗称“疝气”,是常见的腹壁先天性发育异常疾病,小儿外科常见疾病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幼儿出生不久,有可复发性肿块在腹部和大腿交界区域,我们称之为“腹股沟区”,出现肌肉的薄弱或者缺损,导致腹腔内脏器(肠管、大网膜、膀胱)等从薄弱或缺损区域突出,在体表形成包块。本病的发生不分年纪,不分性别,一旦发生,需及时治疗,拖延治疗会引发严重后果。
传统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有什么区别?
传统开放手术,一般采用腹横肌切口,经腹股沟或经腹疝囊高位结扎术。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方式的缺点是术后疼痛明显,恢复相对缓慢。近年来,国内外采用小儿腹腔镜小儿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创伤小、安全可靠、恢复快且不影响精索睾丸的发育,同时能治疗双侧疝或治疗一侧探查对侧而不增加痛苦。
科室简介
市五院普通外科是医院最早成立的学科之一,是重庆市肛肠特色专科、重庆市区域性重点学科、重庆市临床重点专科、南岸区重点学科、南岸区普外微创诊治中心。
目前编制床位45张,开展床位50张,医生团队有医生13名,高级职称4名,中级职称5名,其中博士2名,硕士7名。护理团队有16人。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该学科医疗、教学和科研一直居于重庆江南片区先进水平,如今微创手术已成为科室特色,有较深的底蕴和独到之处。
医生简介
肖明盛,副主任医师,市五院普通外科副主任,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从事外科临床工作20余年,具有丰富的外科临床经验。擅长于胃肠道肿瘤的综合治疗、肛肠疾病及腹外疝的诊治。
可熟练开展开腹或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全结肠切除术、胃癌根治术、肠梗阻手术、腹腔肿瘤手术、疝修补术及复杂性肛门痔、瘘、脓肿手术。
刘箫,硕士研究生,市五院普通外科主治医师,从事普通外科临床工作11年。擅长外科急腹症微创治疗(急性阑尾炎、不完全性肠梗阻、消化道穿孔等);腹外疝(腹股沟疝、股疝、腹壁切口疝)的微创治疗;直肠肛门疾病(各种痔、直肠黏膜脱垂等)手术;胃肠肿瘤的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任重庆市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光学学会激光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兼职教师、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大外科教学秘书。主持重庆市省部级课题1项,主持重庆市区级课题2项,参与其他各类课题研究3项,以单独一作及通讯发表学术论文6篇,其中SCI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