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开立医疗(300633)、澳华内镜(688212)、海泰新光(688677)等。
本文核心内容:微创外科手术渗透率、癌症发病人数及死亡人数占比、医用内窥镜行业市场规模、国产渗透率。
行业处于优化阶段
医用内窥镜历经三大发展阶段,包括:(1)医师发明及使用硬性管,主要用于观察患者的内部组织和器官的起步阶段;(2)不同类型内窥镜上市以满足不断变化的临床需求的发展阶段;(3)发明一次性使用内窥镜及搭有高性能技术的内窥镜以满足多样化及日益增长的临床需求的优化阶段。
内窥镜配合微创手术器械和手术设备促进手术微创化
内窥镜配合微创手术器械和手术设备,促进手术微创化,为传统外科的创新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微创手术指在微小切口或无切口的条件下进行的手术,主要涵盖微创外科手术、微创操作和其他微创手术三个细分领域。以内窥镜系统为核心的微创技术已推广至多个科室,例如普外科、妇产科、消化科等。微创外科手术主要使用硬性内窥镜,对体内器官进行临床诊断后,于体外操纵微创手术器械和设备对病变组织进行手术操作,例如使用腹腔镜、胸腔镜、宫腔镜的腔镜手术。其中,腹腔镜是主流微创手术平台,在硬镜分类中应用最为广泛,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品种。
鉴于微创外科手术优势明显,日益获得重视和认可,逐渐替代传统的开放手术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中国微创外科手术渗透率持续上升,2016年至2021年从8.8%增长至14.2%,2022年约为15.1%。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微创手术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患者对微创手术认知和接受度的提高、医生操作技术的增强以及临床应用领域的拓展,微创外科手术的渗透空间有望进一步提升。同时,微创外科发展进入扩大普及范围的阶段,手术数量的大幅增长也将促进内窥镜技术创新改良,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注:2022年数据为测算值。
消化道诊断是软镜的主要应用领域,软镜筛查是控制消化道疾病和提升生存率的重要方式
中国医用内窥镜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内窥镜是普外科、泌尿外科、耳鼻喉科、骨科、妇科等科室不可或缺的诊断和手术设备,也是全球医疗器械产业中增长最快的产品类型之一。海外发达国家的内窥镜应用基础广泛,而中国医用内窥镜市场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受中国分级诊疗体系的建立、微创手术的发展、医师培训体系的逐步完善等因素的推动,中国医用内窥镜市场规模将以高于全球的增速快速扩大。2021年,中国医用型内窥镜的市场规模为248亿元,相较2017年增长了45.0%,2022年市场规模约为278亿元。
国产替代是行业发展主旋律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医用内窥镜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