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美的追求,促使临床医师开展了“经自然腔道内镜外科技术”的研究。经脐腹腔镜手术利用脐部皮肤皱褶这一天然结构,实现了腹壁“无疤痕”的美容要求[1]。我院自2009年8月开始尝试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30例中男9例,女21例。23~63岁,平均39.3岁。胆囊结石18例,胆囊息肉12例。病例选择标准为胆囊良性病变,无急性炎症和腹部手术史。
1.2手术方法术前准备及麻醉同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0例患者均采用全麻,并取头高30度并向左侧倾斜30度体位。建立气腹后,于脐孔下缘做一1.5cm弧形切口,直视下逐层切开腹壁各层进入腹腔,并于此切口置入单孔穿刺装置,使用5mm腹腔镜及直弯操作器械。用电凝钩打开胆囊系膜前后层,解剖胆囊三角,充分游离胆囊动脉、胆囊管,分别上结扎钉夹闭并用超声刀切断,用超声刀将胆囊自胆囊床剥离。取出标本,皮下缝合脐部各切口。
2结果
3手术配合
3.1术前配合
3.1.2物品准备常规准备单孔腹腔镜器械,一次性物品和布类无菌包。
3.1.3仪器设备准备采用美国Strker公司生产的腹腔镜及配套的冷光源、传导系统及内窥镜、气腹装置、吸引器及冲洗器、监视系统,GEN300超声刀及超声刀头,结扎钉钳,备氩气刀等,术前将各种仪器检测好,处于备用状态,将超声刀的脚踏开关用塑料套保护并放在适宜位置,便于术者操作。3.2术中配合
3.2.1巡回护士配合患者入室后,巡回护士先建立静脉通道,配合麻醉师气管插管后取仰卧位,双下肢分开呈“大”字形,固定好下肢,以免术中改变手术体位(将床头抬高15-30°,床向左倾斜30°)时患者从手术床上滑落。用红霉素眼膏涂抹双眼,防止角膜干燥,并用贴膜将上下眼睑粘上。手术开始前按照手术要求连接各种仪器,协助设定压力建立气腹,调节好超声刀功率,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如患者有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麻醉医生,并做好抢救的准备。
3.3术后护理
3.3.1术后护理,本组手术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术后患者按全麻实施常规护理外,还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腹部体征,单孔腹腔镜为微创手术,切口小,多无引流管,腹部体征观察尤为重要,应警惕腹腔出血和漏胆等并发症发生。本组无1例出现并发症。
3.3.2贵重器械的处理腔镜手术器材比较昂贵,特别是超声刀设备,刀头娇贵容易受损,因此要注意超声刀用后的清洗及保养[2]。清洗刀头时将刀头撑开,放入清水中踩脚踏功能键震荡,注意刀头不要碰触金属物。用完后拆开部件,不要用坚硬的物体,如刀片刮擦探头上烧焦的表面,可能会损伤刀头;清洗干净后的刀头手柄用环氧乙烷消毒备用,专人保管。
4小结
参考文献
[1]易言群,郭洪萍.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9):2930-2931.
[2]马玲平,李荷花,杨敏.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中超声刀的应用及护理配合[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3):477-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