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医保局近日晒出“成绩单”,该省牵头的16省联盟耗材集采首战告捷,继心脏支架、球囊之后,超声刀头也正式步入百元时代!
根据官方披露信息,此次集采,是超声刀头史上覆盖地区最多、范围最广的一次带量采购,预采购数量约44万把,共计35家企业参与,27家有产品中选,中选率高达77.14%,覆盖全部市场主流产品。
降幅方面,
国产企业深圳普汇摘得最高降幅“桂冠”,其3mm超声刀从7730元降到545元,降幅达93%,远超平均降幅70.11%;
7mm、5mm的高端超声刀均价从5734降到1800元,降幅达68.6%,极大提高产品的可及性。
企业方面
国产企业中
天津瑞奇中标3款,其中1款闭合血管5mm、7mm产品意向量为0,根据规则,即使中标恐也无法获得分量,其余两款中标产品可稳稳拿下70%意向量67126把;
北京安和加利尔中标2款,或可拿下国产企业中最高量意向超4万把;
重庆迈科唯中标2款,可获得超1万把采购量;
此外,以诺康、厚凯、湖南半陀均有2款产品中标,其中,厚凯意向量最高,超2万把。
跨国企业中,三巨头均有第一轮竞价中标产品,均可获得意向采购量的70%,其中:
强生中标3款产品,70%意向量共112457把,全场最高;
奥林巴斯1款产品,70%意向量共2937把。
柯惠1款产品,意向量较少,仅825把。
16省联盟首战告捷,一年可节约近20亿元
11月12日,正式《集采文件》下发,与此前所传版本略有不同,变成了广东、山西、内蒙古自治区、福建、江西、河南、湖北、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贵州、甘肃、青海、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徽省黄山市16个地区,采购周期为一年。
即使联盟成员略有改变,但仍占全国市场半壁江山,威力不减。
根据官方消息,按16省市联盟地区首年需求量测算,本次超声刀集采,预计年可节约费用近20亿元,广东预计年可节约费用近5亿元。
2020年7月,福建曾对超声刀进行带量采购,平均降幅为40.77%,拟中选企业包括强生、奥林巴斯、天津瑞奇、北京速迈以及武汉半边天等企业。
40%的降幅,在集采项目中并不算亮眼,只能说有限。
而更大的体量,是争取到更大议价权的筹码,此次广东16省联盟组建成功,一跃成为体量最为可观的采购联盟,并设置了最高限价,压力与市场之下,议价能力满格,直冲90%+。
据中标企业披露信息,本次集采,得到各个超声刀生产厂家的高度重视和响应,为日后超声刀头有可能的国采做了很好的示范和铺垫。
集采之下,“蛋糕”或重新分配
超声刀全称为“超声切割止血刀”,外形看起来像一把手枪,可用于除骨组织和输卵管之外的所有的人体组织的切割。
1992年,世界首台应用于临床的超声刀HARMONICSCALPEL产自强生。1997年,该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地位仍难以撼动。
据悉,目前超声刀市场上,强生(爱惜康)、美敦力(柯惠)、奥林巴斯等跨国企业占主导地位,其中强生占据了绝对优势,在主要市场占比均在90%以上,在国内市场占比超过60%。
一套完整的超声刀设备由以下几部分组成:车架、主机、手柄、脚控装置,刀头等部分组成。一般刀头是耗材,进口超声刀头大多注明为一次性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集采,部分中选超声刀头属于可复用刀头,均来自国产。
据悉,未来国内超声刀市场将由三大趋势主导:
一是由重复使用走向一次性使用;
二是微创术式渗透率增加;
三是国产替代。
本次集采,是国产替代的重要机遇窗口,但走向高端、甚至走向国际方面,国产企业仍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