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患者因“反复上腹部胀痛数月”就诊,门诊行普通胃镜检查提示:胃底肿瘤,大小约2.0×2.0cm,患者因此而感到焦虑不安,当时详细的给患者介绍病情,告知结合普通胃镜下肿瘤特点怀疑胃底间质瘤可能大,一般系良性肿瘤,安抚患者情绪,随后联系到医务科孙勇科长,在孙勇科长详细介绍和引导下为患者进行超声胃镜检查,最终明确诊断胃底间质瘤,因肿瘤体积大,需外科治疗,请我院程祖华院长助理及外二科吴秀栓主任会诊后,可行腹腔镜微创治疗。最终在我院消化内科、外二科联手合作下成功施行微创手术治疗胃间质瘤,微创治疗胃肠道间质瘤即能减轻患者痛苦,又能减少患者费用,由于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目前已痊愈出院。
什么是超声内镜技术?
超声胃镜检查是目前消化道诊断的一门新技术,一般胃镜(普通胃镜)只能观察胃粘膜表面的病变情况,而超声胃镜检查则是对胃粘膜下胃壁内病变进行精准诊断的检查技术,尤其对胃壁内的早期胃癌、平滑肌瘤等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院在全市县级医院中率先引进并开展超声内镜技术(富士SP702高频微型超声探头),超声小探头可插入胃肠镜钳道,配合内镜进行体内检查。双气囊小肠镜中也可以使用超声内镜探头。
该超声具有以下特点:
常规内镜检查中可随时切换到超声检查,操作简便;显示清晰的旋转图像及扫描;外形小巧,操作灵活,性能卓越;自动识别探头频率及其他初始值;连接各种频率的超声探头,上、下消化道都适用。
在内镜检查的同时也能够进行超声波检查。因此,对观察部位的超声波检查更容易、更快捷。
即使内镜前端呈弯角状态,也能显示十分清晰的旋转画面。而且,由于超声波探头先端部很短,能够对病变部位进行精确扫描。
可在内镜室内轻松、顺畅地移动。很容易移动到已有的内镜系统旁边,即使超声检查时,也能确保有足够的空间。
只需正确连接探头超声系统即可自动适配正确的增益值、初始增益值、远增益值。
结合观察部位、病变的大小,可以任意选择图像的显示尺寸、位置。此外,通过图像旋转,可以将病变的位置360°任意移动。
搭配冻结功能,更容易捕捉并显示出所希望的图像;操作简单的键盘可满足医生进行微探头超声检查的要求。
能高清晰显示消化道管壁层次结构,特别对于粘膜表面的病变能精细观察。
判定肿瘤管壁浸润深度、有无邻近脏器的浸润及淋巴结的转移等,为外科手术提供重要的术前资料,也为黏膜下病变的定性诊断提供了方法。科室在实践中探索出镜直超声“下消化道序贯一步法”并成功应用于临床。多镜联合手术是跨科协作的治疗方法,涉及消化内科、腔镜外科、肝胆外科、肿瘤外科、麻醉科等。在治疗方案中是微创外科的领域。依附我院省市级重点专科消化内科、麻醉科、普外科的发展需求,不断挖掘潜力,寻求发展,大部分联合内镜手术在手术室进行,通过术中内镜准确定位病灶,胃镜、肠镜等消化内镜,开展多镜联合手术联合胸腔镜、腹腔镜、胆道镜开展复杂的多镜联合微创手术治疗,进一步加强跨专业的横向合作,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临床工作中;多镜联合微创手术,减少创伤,造福患者。胃肠镜与腹腔镜及胸腔镜联合手术,并取得一定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