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护套装,具体涉及超声探头保护套装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超声探头非常娇贵,使用时如果用力摩擦,将会导致声透镜损坏、影响诊断结果,而又因其材料的特殊性,大部分探头不能用普通的消毒方式如紫外线照射、75%酒精、醛类、氧化剂等消毒,如果消毒方法不当,将会影响诊断结果,甚至有可能损坏探头寿命。
现因手术、麻醉、穿刺使用超声探头时存在无菌要求,在每次使用之后就需要消毒,这样加大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所以,现有超声探头在使用时,常会在探头上套一个无菌套,这样使用之后将无菌套去掉即可。
但是因为探头还有线缆相连,也因此导致无菌套非常长,在套入时显得非常不便,在为超声探头戴套后还要更换无菌手套,另外套后还需要在无菌套外缠两到三个无菌皮筋来固定,皮筋套入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超声探头使用无菌套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单人可操作完成安装无菌套的超声探头保护套装,并且还公开了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声探头保护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套装为无菌包装,包装内包括一保护膜套,一撑膜钳;
保护膜套,包括前套部分跟后筒部分,所述前套部分具有弹性且在靠近套端的内侧壁上固定一耦合剂包,前套部分与后筒部分通过热熔接合,且后筒部分以接合处为边向前套部分外侧翻折再以段为单位后筒部分多次来回返折叠套而成;
撑膜钳,包括插入保护膜套所述前套部分内侧的左、右钳脚,为左、右钳脚提供张合推力与左、右钳脚铰接的左、右钳柄;所述左或/和右钳脚对应耦合剂包的表面放置,在撑膜时钳脚可对耦合剂包施力使耦合剂流向套端内侧底部。
还包括一固定夹,所述固定夹包括夹柄、夹臂,所述夹臂由金属丝在横向上折弯、坚向上向外侧弯曲形成。
所述耦合剂包包括包体,包体面向前套部分套端内侧底部的部分设有开口,开口上覆有薄膜,在包体受到挤压时包内耦合剂可从冲破薄膜从开口流出。
所述耦合剂包呈环状,环设于前套部分套端内侧底部的上方且与超声探头的头部边沿匹配。
还包括一防护卡套铠甲,所述防护卡套铠甲包括用于匹配保护探头缆线部位的探头柄部的甲体;所述甲体为左、右拼扣结构,在甲体末端上还设有环形凹槽用于匹配所述固定夹。
还包括一缠线卷,所述缠线卷由一弹簧状的线体组成。
所述撑膜钳钳脚上端还设有卡住后筒部分以接合处为边向外翻折之后在接合处的钳裙。
所述组成撑膜钳的钳脚及钳柄呈s型。
超声探头保护套装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为超声探头戴套前,先将无菌包装拆开,之后戴上无菌手套从无菌包装拆开口取出已经折叠且安装上撑膜钳的保护膜套、搁置于包装内的固定夹;
步骤二,一只手握起超声探头,另一只手的手指穿过撑膜钳的钳柄提起保护膜套;在手指用力将左、右钳柄合并迫使左、右钳脚撑开保护膜套时,另一只手将超声探头放入撑开的保护膜套内;
步骤三,当超声探头头部落到保护膜套前套部分底部之后,手指微缩回使保护膜套回缩夹住超声探头,之后握超声探头的手放开抓到保护膜套对应超声探头头部的地方,手指微扩慢慢带着钳柄从保护膜套内退出并抽离;
步骤四,将翻折到接合处外的后筒部分顺着超声探头线缆部分翻转回并撸直顺着线缆套置;
步骤五,之后将固定夹打开夹在超声探头尾端线缆上。
在步骤四与步骤五之间后筒部分撸直之后,先将防护卡套铠甲套压于超声探头尾端,再进行步骤五,所述固定夹打开夹在环形凹槽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保护膜套翻折并预设撑膜钳,使用时可单手操作撑开保护膜套方便超声探头套入,之后将组成保护膜套的后筒部分翻转回并顺着线缆撸直,整个过程实现与超声探头无菌接触,保证了保护套的方便安装,且戴套效率高效,安全卫生。
附图说明:
图1是发明所述套装的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结构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安装了撑膜钳的保护膜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耦合剂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保护膜套撤开撑膜钳之后顺撸后筒部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阐述。
参阅图1至图5,声探头保护套装,所述套装为无菌包装a,包装内包括一保护膜套1,一撑膜钳2;保护膜套1,包括前套部分11跟后筒部分12,所述前套部分11具有弹性且在靠近套端的内侧壁上固定一耦合剂包13,前套部分11与后筒部分12通过热熔接合,且后筒部分12以接合处14为边向前套部分11外侧翻折再以段为单位后筒部分12多次来回返折叠套而成;前套部分11通常套超声探头头部甚至整个超声探头部分,而后筒部分12是套于超声探头后方的数据线。因此,后筒部分12较长,且后筒部分12较前套部分11直径要大。在本发明中,包装内设置为多次来回返拆然后叠套在前套部分11的外侧。
撑膜钳2,包括插入保护膜套1所述前套部分11内侧的左、右钳脚21、22,为左、右钳脚21、22提供张合推力与左、右钳脚铰接的左、右钳柄23、24;所述左或/和右钳脚对应耦合剂包13的表面放置,在撑膜时钳脚可对耦合剂包13施力使耦合剂流向套端内侧底部,以供超声探头头部接触使用。
所述左、右钳脚21、22在实施时选择为支撑脚杆,这样可以给予撑膜时膜撑开的空间可以更大,以应对不同样式的超声探头深入。
当然左、右钳脚21、22亦可设置成弧形板,即每一个钳脚所对应的支撑脚杆一侧相连弧形延伸相连,这样可以减少膜体对探头深入的侧面阻力,方便探头的深入。
进一步,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固定夹3,包括夹柄31、夹臂32,所述夹臂32由金属丝33在横向上折弯、坚向上向外侧弯曲形成,夹柄31与夹臂32铰接,并由弹簧提供夹臂32夹力,在结构上与现有夹子结构类似。在本发明实施时,固定夹3的夹臂32亦可为板体。
继续参阅图4,进一步,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所述耦合剂包13包括包体131,包体131面向前套部分11套端内侧底部的部分设有开口132,开口132上覆有薄膜133,在包体131受到挤压时包内耦合剂可从冲破薄膜133从开口流出。
在本发明中,所述耦合剂包13的包体上边沿可通过热熔接合于前套部分11内侧表面。此种设置不仅方便包体131的固定,也顺从超声探头深入前套部分11内的方向冲击。而且耦合剂包13如果多个均位放置,超声探头放入时,还可以通过前套部分11外观的肉眼观察或触摸协助超声探头的放正。
继续参阅图5,进一步,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所述耦合剂包13呈环状b,环设于前套部分11套端内侧底部的上方且与超声探头的头部边沿匹配。
在本发明中,环状设置的述耦合剂包13具有多个开口132,亦可以按间隔在环状包体上按一定间隔的空间在空间内设置耦合剂。环状b可以起到紧密超声探头头部边沿的作用,可防止在超声探头使用过程中因角度变化导致耦合剂从前套部分11套端内侧表面与超声探头之间的间隙流失。
进一步,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还包括一防护卡套铠甲4,所述防护卡套铠甲4包括用于匹配保护探头缆线部位的探头柄部的甲体;所述甲体为左、右拼扣结构,在甲体末端上还设有环形凹槽41用于匹配所述固定夹4。
进一步,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还包括一缠线卷5,所述缠线卷5由一弹簧状的线体组成。
在本发明中,所述缠线卷为无菌制作,可在后筒部分12顺撸于超声探头线缆后,缠绕于后筒部分12外侧使后筒部分12与线缆固定且收扰。
进一步,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所述撑膜钳2钳脚上端还设有卡住后筒部分以接合处为边向外翻折之后在接合处14的钳裙25。
在本发明中,钳裙25可以起到很好的定型作用,即使撑开的膜口形状可很好的供超声探头进入,另外,还可以起到在撑膜时防止折叠的后筒部分12误碰后上撸。
进一步,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所述组成撑膜钳2的钳脚及钳柄呈s型。
超声探头保护套装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为超声探头戴套前,先将无菌包装拆开,之后戴上无菌手套从无菌包装拆开口取出已经折叠且安装上撑膜钳2的保护膜套1、搁置于包装内的固定夹3;
步骤二,一只手握起超声探头,另一只手的手指穿过撑膜钳2的钳柄提起保护膜套1;在手指用力将左、右钳柄23、24合并迫使左、右钳脚21、22撑开保护膜套1时,另一只手将超声探头放入撑开的保护膜套1内;
步骤三,当超声探头头部落到保护膜套1的前套部分11底部之后,手指微缩回使保护膜套1回缩夹住超声探头,之后握超声探头的手放开抓到保护膜套1对应超声探头头部的地方,手指微扩慢慢带着钳柄从保护膜套1内退出并抽离;
步骤四,将翻折到接合处14外的后筒部分12顺着超声探头线缆部分翻转回并撸直顺着线缆套置;
进一步,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在步骤四与步骤五之间后筒部分13撸直之后,先将防护卡套铠甲4的两部分直接合并套压在后筒部分13外表面于超声探头尾端,再进行步骤五,所述固定夹3打开夹在环形凹槽41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