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的诊断治疗设备,消化内窥镜您一定不陌生,比如电子胃镜、电子肠镜等等,如果哪一天听到有人讲到超声内镜(或内镜超声),您了解它吗?
什么是超声内镜
所谓超声内镜,简单说就是内镜+彩超。
内镜检查是一种“直视”光学检查,是通过微型摄像头将消化道管腔内图像实时呈现给检查者;而超声检查,是一种“透视”的声学检查,主要通过人体组织不同的回声特点进而对皮肤或粘膜以下的深部组织进行观察。超声内镜(EUS)是将内镜与超声完美结合的一项技术,它可以在内镜直视下对消化道(食管、胃、结肠)管壁或邻近脏器(胰腺、胆管、胆囊、肝脏等)进行超声扫描检查,其优势在于,超声探头距病变部位近,无腹壁衰减及不受胃肠道气体的干扰,可采用较高频率的超声波,因而能获得较清晰的图像,特别对消化道表浅病灶或临近脏器病变的显示远优于常规超声检查。如果说电子消化内镜延申了我们双眼的视觉,超声内镜可以说是内镜医生的“第三只眼”。
目前临床使用超声内镜分为2大类:一:微型超声探头(小超),二、纵轴超声及环扫超声内镜(大超)。相对于超声系统组合于内镜前端的大超,小探头超声系统独立于消化内镜,临床应用时,小探头通过内镜活检道达到病变部位进行扫查,因此,消化内窥镜能够到达的地方,都可以用超声观察,且因其操作简便,价格相对低廉,图像清晰,各级医院普及率更高;其不足之处,因普遍为高频率,探查深度浅,故多局限于探查消化道管壁。本文主要介绍内镜超声小探头系统。
小探头超声内镜主要观察消化道管壁。
解剖学概念,消化道管壁可以分为4层,从内到位依次为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浆膜层。
粘膜层是消化道上皮细胞贴附的地方,粘膜层是多数胃肠道疾患病变所在或起始的部位,可以通过内镜直接观察;
粘膜下层富含血管与淋巴管;
肌层是消化道4层结构中最厚的一层,是消化道的主体结构;
如果将胃或肠腔比做一个房间,墙壁、地板、天花板表面就是黏膜面,我们要观察它,只需要进入到房间里面,用我们的双眼就可以细致地观察有没有瑕疵,这个时候,普通胃肠镜就可以了;但是如果墙壁上凸出来一个包,而墙面还是好好的,我们靠眼睛就不能判断:到底墙外面出了问题,还是壁纸下出了问题?这鼓包的原因和性质是什么?
这时候,超声内镜就可以大显身手了。
可以相像,超声内镜的适应证广泛,凡是消化道本身或邻近器官的病变或疑有病变,经普通内镜及体表超声不能明确诊断者,都可以进行超声内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