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胰外科包虫病外科

临床业务中常规开展微创保胆取石术、微创腹腔镜胆束切除、胆囊切除、胆道探查取石、脾切除、胆肠吻合、肝包虫、肝囊肿、肝脓肿开窗引流术及高难度的肝切除、胰腺肿瘤切除等。在肝胆胰疑难疾病的诊治方面,包括复杂肝切除、肝门部胆管癌、胰腺癌、复杂胆道损伤的处理具有丰富的诊疗经验,率先在我省开展了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B超定位下的肝癌切除手术、无血肝切除等,并成功开展巨大肝癌切除、扩大半肝切除、肝尾状叶切除等高难度手术。

科研工作:

肝胆胰外科(包虫病外科)实验室包括:细胞培养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免疫学实验室、外科学样本库等基本实验条件,能够完成国家级和省级的各项科研项目,本学科目前发表论文累计70多篇,其中国外SCI论文5篇。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国际合作项目、青海省科技厅自然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9项。承担青海大学中青年基金项目、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中青年基金项目5项,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合作承担国家卫计委项目《阿苯达唑对包虫病的药效评价》项目,承担新疆包虫病重点实验室开放项目1项。

教学工作:

肝胆胰外科多年来承担了外科学第二教研室的教学工作,参与本科、专科、中西医结合、影像、麻醉等专业的理论课授课和见习、临床实习等教学任务。

肝胆胰外科近年来与国内多家知名医院肝胆胰外科建立了合作关系,引进国内知名专家前来我院开肝胆胰各类复杂手术,指导我科室开展临床工作,促使我科室近年来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包虫病外科)始终禀承着敬业、严谨、求实、创新的学科精神,学术气氛浓郁、工作氛围和谐,是一支团结协作、技术力量雄厚的团队。全体医务人员将本着为患者服务的思想,以病人为中心,竭诚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良的医疗技术及服务质量。

特色技术:

一、保胆取石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对胆囊功能的进一步研究和胆囊切除术后的种种病变的探索,提示了胆囊具有极为复杂和重要的功能,是不可缺少和替代的重要消化和免疫器官。保胆取石的新概念,其主要意义是取净结石,保留器官,维护了正常人体的平衡和生理功能。我科在西北地区率先开展新式微创保胆取石(息肉)术,成功率100%,即达到了治疗又保留了器官的目的,最大体现了微创的含义。

(一)适应症:

胆囊结石

1、有症状的胆囊结石。

2、胆囊结石大于10mm或多发性胆囊结石。

3、曾经有胆囊结石排至胆总管引起胆总管感染及胆源性胰腺炎。

4、小于在10mm以下无临床症状的单发性胆囊结石,应定期观察,每3个月复查B超,若结石增大,应行手术。

(二)禁忌症:

1、胆囊萎缩。

2、胆囊癌变。

3、肝内胆囊。

4、Mirizz综合症。

5、证实胆囊已完全丧失功能。

6、身体一般状况差,术前评估不能耐受手术者。

二、电子十二指肠镜技术

我科率先在省内开展ERCP至今,完成了从诊断性ERCP到治疗性ERCP的过渡,已发展成为省内有一定影响的专业,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培养了一支专业队伍,基本上与国际接轨。胆管结石、化脓性胆管炎、胆管良恶性狭窄、胆源性胰腺炎等疾病的治疗性ERCP,每年完成近500例ERCP,成功率在90%以上,为省内领先。

ERCP(EndoscopicRetrogradeCholaniopancretography)技术全称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就是通过口腔将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经十二指肠乳头进入胆管、胰管进行造影及其它诊疗操作。十二指肠乳头为胆管及胰管在十二指肠的开口,也就是胆汁和胰液的排出口。ERCP技术已从单纯的诊断性技术发展为以治疗为主综合性技术,主要包括:胰胆管造影术;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及扩张术;胆管、胰管结石碎石取石术;胆管、胰管狭窄扩张术;鼻胆管、鼻胰管引流术;胆管支架、胰管支架置入引流术等。我院肝胆胰外科已全面成熟开展了各类ERCP技术。

ERCP技术主要适应证:

1、胆管结石、肿瘤、炎症、寄生虫。

2、胆囊切除、胆管手术后症状复发,不明原因阻塞性黄疸;Oddi’s括约肌功能紊乱。

3、复发性胰腺炎、胆源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胰腺肿瘤。

4、胆胰先天性畸变,胆胰管汇流异常。

5、胆胰手术、外伤后胆瘘、胰瘘、狭窄。

6、十二指肠乳头、壶腹部肿瘤。

ERCP微创技术优势:

1、微创,病人痛苦小,无需外科开腹手术既可彻底治愈。

2、技术成熟,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4、适应证广泛,不受多次手术后胆总管粘连和年老体弱的限制,ERCP技术降低治疗风险,更有利于病人的恢复。

我院肝胆胰外科通过ERCP技术每年为400余例胆胰疾病患者解除痛苦。经过不断的技术改进,ERCP技术操作成功率95.1%,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能熟练进行各种复杂、疑难的ERCP技术操作。

三、规范化的包虫病外科治疗:

基于我省地方病包虫病的现状,率先在我省成立了包虫病外科,包虫病外科是在肝胆胰外科基础上成立的专业学组,承担了我省包虫病的综合防治、基础研究、治疗和培训等工作,承担了国家级和省级的多项包虫病科研项目,在研究生培养中将包虫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作为主要培养方向,积极与合作单位承担我省的包虫病的防控工作,同时在临床中在诊疗疾病主要囊性包虫和泡性包虫病、可完成根治性肝切除治疗泡状棘球蚴病、肝包虫外囊完整剥离术、肝包虫外囊次全切除术、肝叶切除术等高难度术式。

四、胆道镜技术:

胆道镜在肝道疾病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特别是肝内胆管结石传统方法是采用手术治疗,常常反复多次手术也不能达到理想效果,残石率高。随着胆道镜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治疗胆道结石较理想的途径。胆道镜具有微创,直视,柔软,灵活,基本无盲区,不禁食,不麻醉,安全易行并能够完全取净结石等诸多优势,可以起到外科手术起不到的作用,为患者免除了再次手术的痛苦,极大减轻广大患者生理痛苦和经济负担。

胆道镜的适应证主要包括:

(1)肝内外胆管结石;(2)胆管或胆肠吻合口狭窄;(3)胆道肿瘤;(4)腹壁窦道

我院肝胆胰外科配备了先进的PENTEX电子胆道镜及Olympus纤维胆道镜,设备先进,临床医生经验丰富,能解决复杂胆道疾病,避免病人反复多次开腹手术,为病人快速安全解决病痛。

五、肝胆胰超声介入技术:

介入超声是现代超声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从传统意义上讲,是在腹部超声引导下各种穿刺活检、X线造影诊断和抽吸、插管、注药、引流等治疗技术。从超声技术发展的新概念上讲,还应包括术中超声、腔内超声、微泡造影增强超声、肿瘤的热消融和化学消融以及高强度焦超声治疗等范畴。其中腔内超声又可分为内镜超声、腹腔镜超声、管腔内超声、血管内超声等。介入超声以其微创特点迎合时代主旋律,已经成为继传统腹部超声、CT、ERCP、MRCP后在胆道外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的不可或缺的又一重要手段。

适应症:1、它无需开刀,一般只需要局部麻醉而非全身麻醉,从而降低了危险性。2、损伤小、恢复快、效果好,对身体的干扰不大,在最大程度上保护正常器官。3、对于目前尚无根治方法的肌瘤或肿瘤,超声介入治疗能够尽量把药物局限在病变的部位,而减少对身体及其它器官的副作用。

我科根据肝胆胰系统疾病的微创化治疗发展趋势,开展了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技术,涵盖良、恶性胆道梗阻的PTCD引流,急性胆囊炎的胆囊穿刺引流,肝脏占位性病变的穿刺活检,肝脓肿、肝囊肿的穿刺引流,泡性肝包虫(液化空洞型)穿刺引流,泡性肝包虫肝门梗阻的胆道穿刺引流技术等,同时,在科室引进的微波消融治疗仪基础上,开展了肝癌超声引导下的消融治疗,拓展了肝脏恶性肿瘤的专科化治疗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六、肝脏三维手术规划系统:

操作流程:

肝脏三期动态薄层CT扫描图像:

1、患者禁食至少4-6小时后行CT图像采集。

2、静脉高压推注造影剂(3.5ml/s快速团注)。

图像处理:

计算参数:

计算患者三维重建后的全肝体积、病灶体积、病灶与各管道之间的距离、剩余肝脏体积、虚拟切除部分肝脏体积及剩余肝脏体积、剩余肝静脉回流肝脏区域体积占健康肝脏组织体积的比例等。

虚拟手术方案的设计:

通过模型明确病灶与肝静脉、门静脉以及胆道的关系,分析肝静脉、肝后下腔静脉、门静脉、动脉受侵犯情况,在距离肿瘤边缘5cm左右设定切除边缘,模拟手术切割,并随时计算残肝体积等,评估可行性。

我科针对青海省地方病,泡性包虫患者采用术前三维重建及虚拟手术规划,各项参数的计算,对病灶较大,侵及下腔静脉等手术复杂的病例,有较大的参考作用,对每一例泡型肝包虫手术切除患者设计出个体的模型及手术治疗方案,包括占位的大小、位置,与之关系密切的管道及结构等,对具体部位的处理做到具体化,从而有效减少术中出血,术后胆汁漏等情况的发生。

七、肝储备功能分析系统:

肝储备功能分析仪(DDG-3300K)是肝胆外科新引进的肝功能储备分析系统。该仪器可精确测定肝脏储备功能,肝脏手术从此有了“金标尺”。(DDG分析仪)以光谱分析技术为基础,采用脉搏光度法进行色素密度测定(PDD法),对静脉注射进入体内的吲哚菁绿(ICG)进行实时浓度和代谢检测分析。ICG排泄是最敏感和最早出现的反映肝脏功能和内脏灌注情况的指标,可实时反映病人肝脏功能的变化。信息采集通过体外红外探头进行,避免了除静脉注射以外的任何创伤,并可在床边6-10分钟内得到结果,极大地方便了患者。该仪器可精确测定肝脏储备功能,大大提高了以往依靠化验指标判断肝脏功能的准确度。

(DDG分析仪)可广泛用于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许多肝疾病如肝癌、肝内胆管结石、肝脏巨大血管瘤等疾病,可提示肝脏最大可切除范围,协助临床医生确定肝脏切除最佳方案。为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肝脏储备功能进行定量评估,预测和避免术后肝脏衰竭的发生。DDG分析仪)对预测手术风险、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降低手术病死率及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还可以动态监测患者的肝功能,对肝硬化、肝切除手术、门脉高压手术、肝移植、介入手术、人工肝治疗及ICU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对其治疗方案的调整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科室针对肝癌,泡性肝包虫患者应用DDG分析仪,为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肝脏储备功能进行定量评估,最大程度的预测和避免术后肝脏衰竭的发生,降低手术病死率及术后并发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八、腹腔镜在肝、胆、胰外科中的应用:

(一)、肝脏:主要应用于肝脏病灶的活检,诊断一些特殊结节,判断一些可疑的肝外伤。另外对肝囊肿切除,开窗引流,一些寄生虫病(肝囊性包虫)的治疗,对一些边缘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癌进行肿瘤切除,及左肝叶,左肝外叶切除亦可采用腹腔镜技术。

(二)、胆道:对胆囊良性疾病进行腹腔镜下切除,已被公认为金标准,此外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也业已成熟,有逐步取代开腹胆管切开取石的趋势。

(三)、胰腺外科应用于:1.胰岛细胞瘤的剔除;2.胰腺囊肿的内外引流;3.急性胰腺炎的治疗;4.胰体、尾部部分胰腺切除治疗慢性胰腺炎;5.对胰腺癌的评价、分期;6.胰头癌的姑息手术;7.胰十二指肠切除治疗慢性胰腺炎、胰头癌、壶腹癌。

随着腔镜技术的飞速发展,我科已从起步阶段的腹腔镜胆囊切除,逐步开展了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肝囊肿开窗引流术、肝囊性包虫内囊摘除术、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息肉)术、肝左外叶切除术等,明显减少了手术创伤,缩短了患者住院天数,效果显著。

九、胰腺疾病治疗:

对胰头癌、壶腹癌开展的Whipple’s手术,近年来成功率有较大的改善。降落伞缝合技术和胰管空肠粘膜对粘膜吻合,在防止胰瘘及其它并发症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于慢性胰腺炎、胰管结石,采用胰管切开、取石、支架、扩张,以及胰肠吻合手术等方面综合治疗,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开展了内镜联合中药、肠内营养、血液净化治疗及手术灌洗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序贯式治疗方案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使我院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救治率明显提高,死亡率显著降低,治疗水平也达国内先进水平。

THE END
1.腹腔镜手术:微创技术改变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作为一种微创技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仅改变了外科手术的方式,还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体验。本篇科普论文将深入探讨腹腔镜手术,介绍其基本原理、应用领域、优点和局限性,以及对普外科的影响,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全面的了解和认识。https://www.hntv.tv/rhh-9678793728/article/1/1741086267886997506
2.腹腔镜超声在肝脏外科的应用专家共识一次性 可以全面 方便地扫查 世纪 年代 超声技术和腹腔镜技术的融 全肝 对于位置较深在的肝段 可采用切断肝周韧 合促使了腹腔镜超声 带 使肝脏游离 辅以腹腔镜器械牵拉 借助末端可 的出现 缩短了超声传感器与病变的距离 降 屈曲式超声探头 伸入 肝裸区 末端可屈曲式 低了对超声深度的要求 这样临床不但可使用...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917/6223242153002104.shtm
3.灵璧县人民医院医疗核心制度LCHX—010:新技术准入及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LCHX—011: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LCHX—012:临床输血管理制度 LCHX—013:分级护理制度 LCHX—014:病历书写与管理制度 .LCHX—001:首诊医师负责制 生效日期:2006年6月1日修订日期:2013年6月30日 一、第一次接诊的医师或科室为首诊医师和首诊科室,首诊医师对患者的检查、诊断、...http://www.lbxrmyy.com/kyjx/info.aspx?itemid=975&ewnevs=s8xbo3
4.NMPA发布《免于进行临床评价医疗器械目录(2023年)》高频发生器频率范围应仅限于GB 9706.4中所规定范围200k—5MHz;适用范围仅限于常规的组织切割和凝血手术(普通外科、耳鼻喉科、神经外科、妇科、腹腔镜手术等);不包括特殊临床应用或使用方式,如等离子切割凝血、大血管闭合等。 Ⅲ 11 2001/3/3 无菌管路高频连接仪 无菌管路高频连接仪采用高频辐射加热方法使两个高...http://www.anytesting.com/news/1940900.html
5.消化内镜新技术的临床应用进展由于其操作过程中的微侵袭性,使得一些传统上需要开刀才能解决的疾病通过内镜技术可以得到有效治疗,因而内镜治疗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外科的一项重要补充,同时也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将消化内镜和腹腔镜有机地结合,对于扩大消化系统疾病的内镜诊治的适应症以及实现微创化治疗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https://www.iiyi.com/d-12-33317.html
6.新平县总医院(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按键线阵探头要求:应用于神经、肌骨、小器官,外周血管,肺部(胸膜下)等;带宽:3.0-12.0 MHZ; 阵元数:192;扫描范围(最大):4cm;扫查深度(最大):6cm;探头自带按键数:3个。 腹腔镜超声探头要求:配合超声主机,适用于腹腔镜手术临床检查;探头设计:凸阵(R<60mm)。频率:2.8-12.2MHz;工作长度:338mm;显示深度(最...https://www.cgwenjian.com/view/file/202407300001498162
7.做个腹腔镜要多少钱妇科指导意见:一般的腹腔镜手术费用在一万以上,但是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收费标准不一样,而且要取决于患者术中的情况,如果手术方式多、手术复杂、应用自费材料多、尤其是使用一些高资耗材等,那么费用肯定会相应增加。腹腔镜在妇科临床上应用比较多,以前没有腹腔镜,都是采取开腹手术,对患者损伤大、住院时间长,腹腔镜相对来说...https://m.bohe.cn/iask/mip/jvxev4iodkr3tgx.html
1.关于高清腹腔镜(4K)内窥镜系统针刀镜及附属器械彩色多普勒...3.解决方案至少应包含内窥镜摄像系统、医用加压器、以及针刀手术器械。 项目4: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临床应用要求: 1.腹部应用方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配置探头至少包含:腹部探头、浅表探头、血管探头,搭载超声医学的前沿应用技术,同时支持临床科研开展。 2.心脏应用方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配置探头至少包含:腹部探头、血...https://www.zgdy120.com/index.php?c=show&id=6130
2.影像型超声诊断设备(第三类)腔内探头的临床试验方法探头:___ 预期用途:超声诊断成像或人体血流分析 临床应用 工作模式 特定应用 B M PWD CWD 彩色 多普勒 组合式 (指明) 其他 (指明) 胎儿成像 及其它 胎儿 腹部 术中(指明) 术中(神经) 腹腔镜 儿科 小器官(指明) 新生儿头部 成人头部 经直肠 经阴道 经尿道...http://www.ghtf-china.cn/research1/c1854.html
3.腹腔镜技术研究10篇(全文)综上所述, 在女性盆腹腔结核的临床诊断中, 通过应用腹腔镜微创技术可使患者得到确诊, 且有重要临床价值, 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唐晖, 姚爱香, 罗辉, 等.腹腔镜诊断女性盆腹腔结核12例报告[J].腹腔镜外科杂志, 2006, 11 (6) :465-466.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x1czzi83.html
4.腹腔镜超声在肝癌射频消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结论: 在RFA治疗肝癌过程中, 腹腔镜超声引导技术已成为协助外科医生顺利完成手术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 关键词:肝脏; 腹腔镜超声; 射频消融; 肝癌 引文著录:王峰, 牟培源, 周宁新, 周丁华, 白媛媛. 腹腔镜超声在肝癌射频消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 17(2): 205-208 ...http://dx.doi.org/10.11569/wcjd.v17.i2.205
5.现代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及其临床应用消化内镜诊疗技术指利用各种消化内镜对消化系统进行检查诊断及各种消化内镜下微创治疗的临床诊疗技术总称,本文特指胃镜技术、结肠镜技术、十二指肠镜技术、小肠镜技术、超声内镜技术、胶囊内镜技术等诊疗技术,不包括《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2013年版)中所包含的腹腔镜技术、子母镜技术、胆道镜技术等消化内镜诊疗技术。https://www.haodf.com/neirong/wenzhang/5022361872.html
6.腹腔镜技术培训(通用6篇)(3) 在插入子宫内输精枪前端细针后, 可尝试注入精液, 并随时通过腹腔镜探头观察在子宫角外侧是否有白色或乳白色的突起, 注入精液是否顺畅。如有突起, 注入精液不畅, 则说明针尖扎入子宫角内膜肌层内, 应该拔出输精枪针尖, 选择位置重新再扎。 3.4 母羊输精后护理 母羊输精后, 由于创口较小, 且为不规则性...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q8bfz.html
7.应用阴道超声探头引导经腹部和经阴道联合取卵1例病例报道紧急召开多学科会诊,腹腔镜下取卵术因创伤大,目前几乎不再使用;而超声引导下经腹部取卵术多用于经阴道无法探及卵巢或生殖道发育异常的女性;遂个性化拟行阴道超声探头引导下经腹部和经阴道联合穿刺取卵术。 取卵术:术前告知患者经腹穿刺取卵或存在损伤临近组织器官,增加穿刺出血、感染、皮下血肿等可能,经患者及家属...https://m.chaonei.com/news_14577605
8.朱震宇教授:微波消融在微创外科中的应用微波消融是一种微创、高效毁损肿瘤的治疗手段,其在微创外科中的应用至关重要。近日,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朱震宇教授分享《微波消融在微创外科中的应用》专题报告,肝癌在线特将精彩内容整理成文,供临床医生参考。 一 腹腔镜下肝癌微波消融 微波消融的手术入路有开腹、经皮、腹腔镜三种。开腹消融创伤较大,经皮穿刺是...https://www.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a6ea8405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