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内窥镜泛指经各种管道进入人体,以观察人体内部状况的医疗仪器,其
最大的好处是微创。部份内窥镜同时具备治疗的功能,如膀胱镜、胃镜、脑室镜、
支气管镜、腹腔镜等,本文着重介绍的即为其中的一类——腹腔镜。
二、医用内窥镜的起源及发展
1795年,德国Bozzini制成的德文,意思是光线传导装置),用
于探索人体的各个孔道和管腔,开创了内窥镜的起源。早期内窥镜都是从人体自
然腔道进入,如泌尿科膀胱检查、妇科宫腔检查、五官科检查等。
人类运用内镜探测腹腔始于20世纪初,1901年,VonOtt将阴道后穹窿切
开,利用头镜反射光照明使用膀胱镜首次检查了孕妇的盆腔,成为第一个穹窿镜
专家。1902年,Kelling向德国生物医学会报告了通过膀胱镜检查人的食管和胃,
以及通过膀胱镜检查狗的腹腔。直到1910年,瑞典Jacoaeus首次报道用腹腔镜
检查了人体的腹腔、胸腔、和心脏,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的腹腔镜
检查。由于VonOtt、Kelling和Jacoaeus在腹腔镜临床应用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
被称为腹腔镜之父。
1960年KARLSTORZ发明了第一台医用冷光源,为内窥镜显影带来了光明。
1964年,HOPKINS柱状晶体镜的发明是内窥镜发展的里程碑,这种柱状晶体镜
具有:超广角,大视野,无球形失真,亮度高等优点。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
着内窥镜影像系统的诞生,人类完成了第一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启了内镜治
疗的新篇章。
1991年2月19日,云南曲靖第二人民医院荀祖武使用KARLSTORZ设备完
成了中国内地第一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这是国内第一例腹腔镜外科手术。随
后腹腔镜技术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全国各地开展起来,手术的发展与手术器械、设
发展到恶性肿瘤切除,腹腔镜成为一个又一个疾病诊疗的金标准。
腹腔镜基础知识介绍--第3页
腹腔镜系统一般包含三部分:
(一)设备类(如图2-1),又可细分为成像系统、手术辅助设备。成像系统
包括摄像主机、摄像头、冷光源、监视器等,是内窥镜系统的核心,负责内窥镜
图像照明、采集、处理、传输、显示等,本文将着重介绍该部分设备;手术辅助
设备包括气腹机、电外科设备、冲洗灌注泵等,根据手术需要进行选配。
图2-1腹腔镜设备系统
(二)腹腔镜镜子,镜子的主要作用是将体内物像经复杂的光学系统成像于
体外。镜子又可分为光学镜(如图2-2)、电子镜(如图2-3),光学镜清晰度最
高,一般腹腔镜采用光学镜,但也有部分厂家生产电子腹腔镜,电子腹腔镜是由
电子软镜(如电子胃镜、肠镜等)发展起来。
腹腔镜的直径有10mm、5mm等,工作长度:31cm/42cm/50cm等,最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