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超声波诊断;早期输卵管异位妊娠;临床价值
Studyonclinicalvalueofultrasonicondiagnosisofearlyoviducalectopicpregnancy
LIPing1MENGXiangqi2
1.DepartmentofColorDopplerUltrasound,GanyuDistrictPeople'sHospitalofLianyungangCity,Lianyungang222100,China;2.GanyuDistrictPeople'sHospitalofLianyungangCity,Lianyungang2221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clinicalvalueofultrasonicondiagnosisofearlyoviducalectopicpregnancy.Methods85patientswithectopicpregnancy,whowerevisitedinourhospitalfromMarch2012toMarch2015,wereallcheckedbyabdomenandtransvaginalultrasonographyinproperorder.Tocomparethecoincidencerateofclinicaldiagnosis,theadnexalmasses,thepelviceffusion,themassesbloodflow,thepositiveratebetweenthetwotypesofultrasonography.ResultsTheexaminationresultsshowedthat,theimagingoftubalring,thebloodflowspectrumoftrophoblast,thecoincidencerate,thepositiverateoftransvaginalultrasonographywereobviouslyhigherthanwhichofabdomenultrasonography,thedifferencewasstaticallysignificant(P
[Keywords]Ultrasonicdiagnosis;Earlyoviducalectopicpregnancy;Clinicalvalue
异位妊娠又称宫外孕,其在临床具有较高的死亡率,致有的患者不孕,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早期、准确的诊断及治疗尤为重要[1-2]。本研究主要探讨早期输卵管异位妊娠中,采用超声波诊断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均经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知情同意。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依次行经腹部和阴道超声检查。仪器为Acuson-Aspen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经腹部超声:检查前患者大量饮水,使膀胱充盈,患者取仰卧位,患者腹部涂抹少许的耦合剂,探头频率设为3.5MHz,逐一对患者的子宫及其附件区域进行扫描检查。
经阴道超声:患者取截石位,膀胱排空,探头频率设为7~8MHz,涂抹少许的耦合剂于探头上,套上,探头置入阴道后穹隆部位,对患者的子宫及其附件区域进行及周围血流情况等逐一进行扫描检查。
表1两种超声检查“输卵管环”显像、滋养层血流频谱、临床诊断符合率比较[n(%)]
组别n“输卵管环”显像滋养层血流频谱临床诊断符合情况
经腹部超声8562(72.94)52(62.18)61(71.76)
经阴道超声8582(96.47)81(95.29)83(97.65)
x27.8237.2166.375
P
1.3观察指标
对两种超声检查的临床诊断符合率及附件包块、盆腔积液、包块血流、阳性检出率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软件采用SPSS17.0,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两种超声检查“输卵管环”显像、滋养层血流频谱、临床诊断符合率比较
表1结果显示,“输卵管环”显像、滋养层血流频谱、临床诊断符合率,经阴道超声检出率明显高于经腹部超声,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种超声检查附件包块、包块血流以及盆腔积液阳性检出率比较
经阴道超声的附件包块检出率,包块血流检出率及盆腔积液的检出率分别为98.82%,97.65%,98.82%,显著高于经腹部超声的76.47%,62.35%,78.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两种超声检查附件包块、包块血流以及盆腔积液
阳性检出率比较[n(%)]
组别n附件包块包块血流盆腔积液
经腹部超声8565(76.47)53(62.35)67(78.82)
经阴道超声8584(98.82)83(97.65)84(98.82)
x28.3249.3578.065
2.3输卵管妊娠超声图片
图1可见受精卵在输卵管着陆。
图1输卵管妊娠超声图片
3讨论
异位妊娠是指卵子在子宫以外的其他部位着床,其中输卵管妊娠在临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在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后,则临床现象明显[3-4]。诊断输卵管妊娠未发生流产或破裂前,临床表现不明显,诊断较困难,应结合辅助检查,以期尽早明确诊断[5-6]。输卵管妊娠与产后、流产后、术后感染盆腔炎致输卵管周围炎及造成输卵管周围粘连、输卵管扭曲、管腔狭窄、管壁肌蠕动减弱、影响受精卵的运行有关。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随着微创外科手术的普及与药物保守治疗工作的广泛应用,临床上及早诊断非常重要[7-8]。
阴道超声具有自身的优点:(1)探头频率一般设为7~8MHz,既有较高的分辨率,探头置入阴道后穹窿部,贴近盆腔脏器,可以更清晰的显示盆腔内变化。(2)更好的显示子宫、卵巢,输卵管细微病变,从而很好的进行鉴别诊断;(3)对盆腔内微小包块及积液显示效果较满意,早期诊断未破裂宫外孕明显优于腹式超声。对于盆腔积液量的测量较准确[11-12],但其缺点是扫查范围受限[13-14]。
本研究中,检查结果显示,“输卵管环”显像、滋养层血流频谱、临床诊断符合率,经阴道超声检出率明显高于经腹部超声,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综上所述,在输卵管妊娠早期诊断中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明显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及检出阳性率,可以更早期发现特征性影像学改变。
[参考文献]
[2]谢红宁.妇产科超声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8-75.
[3]AytriM,DestempelJ,BretPM.Accuracyoftransraginalultrasonographyfordetectionofhaematosalpinxinectopic[J].PregnancyJClinUltrasound,2005,10(8):225-226.
[4]赵蕊.超声诊断早期输卵管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5):861-862.
[5]章晓兰.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诊断早期异位妊娠准确率的比较分析[J].求医问药(下),2012,10(2):85-86.
[6]李向芹.经腹部与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早期诊断输卵管异位妊娠临床对比[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6):128-129.
[7]PANGQ.Transvaginalcolordopplerdiagnosisvalueofantitypicalmodelectopicpregnancy[J].MedicalInformation,2008,21(5):659-661.
[8]陈刚,谢丽萍.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输卵管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1,39(4):444-445.
[9]高慧萍,曾宏桥.经阴道超声在早期输卵管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15):2328-2329.
[10]褚永杰.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早期诊断输卵管异位妊娠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6):128-129.
[11]张庆.经阴道彩超诊断早期输卵管异位妊娠的优越性观察[J].中外医疗,2013,26(9):192-193.
[12]宋丹,高岚.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能量超声在早期诊断输卵管异位妊娠中的检测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6):400-401.
[13]叶青.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早期异位妊娠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14):1683-1684.
摘要目的:探讨并评价彩超在腺性膀胱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所在医院腺性膀胱炎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并与临床对照。结果:本组12例患者中,误诊3例,漏诊9例。结论:彩超在腺性膀胱炎的诊断中具有初选价值,疑有腺性膀胱炎的患者宜及早行膀胱镜检查,并送病理证实。
关键词腺性膀胱炎彩色超声诊断价值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9.215
腺性膀胱炎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慢性增生性炎症性疾病,有关本病的超声报道不多。由于本病超声影像无特异性,易与膀胱肿瘤、膀胱结核相混淆,而造成误诊漏诊,所以尽早明确诊断在临床上意义较大。现将2003年5月~2007年3月收集并经病理证实的超声误漏诊患者12例,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12例,女11例,男1例;年龄23~76岁,平均45岁;病史71天~8年。主要临床症状以“尿频、尿急、尿痛”为主诉来院。
方法:使用仪器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凸阵探头,频率3.5MHz。患者充盈膀胱,取仰卧位,充分暴露下腹部,以不同切面细致观察膀胱内声像图表现。
结果
6例超声提示膀胱未见明显异常。3例膀胱各壁黏膜略增厚,经再次充盈膀胱后,超声提示膀胱未见明显异常。3例膀胱底部中低回声包块突向腔内,表面光整,与膀胱壁分界清楚,无明显血流信号,最大3.2cm×2.1cm,超声提示膀胱实性肿瘤。膀胱镜检查:6例膀胱三角区见片状白色隆起,3例片状隆起并出血。3例尿道脊处有乳突状突起。全部病例经膀胱镜检查并得到病理诊断证实。
讨论
正常膀胱黏膜无腺体存在。腺性膀胱炎的腺体,是由于膀胱罹患长期慢性炎症,刺激黏膜上皮往下生长形成。上皮往下增生首先形成上皮芽,上皮芽体积不断增大,与表面黏膜连续的上皮愈来愈少,以至完全脱离而在固有膜内形成上皮细胞巢。上皮巢可进一步扩大形成腺腔,并可由于上皮细胞分泌黏液而形成含有黏液的腺体。由于上皮细胞分泌物不断增多和潴积,致腺腔逐渐扩大而形成囊肿1,有人称之为腺性囊性膀胱炎,这是一种病变的两个阶段。弥漫性腺性膀胱炎表现为膀胱壁增厚,易与膀胱结核混淆;局限性腺性膀胱炎无论临床或超声检查均易与膀胱肿瘤混淆,病变常见于膀胱三角区2。
膀胱结核多继发于肾结核等,早期常无明显症状,随病情进展除一般结核感染的临床症状外,病变累及肌层,纤维组织广泛增生后,表现为膀胱壁增厚,内膜不规整,膀胱容量缩小。而腺性膀胱炎黏膜增厚明显,肌层连续,无膀胱挛缩及泌尿系结核表现。
腺性膀胱炎的典型声像图表现:实性病变局限于黏膜层,向膀胱腔内隆起,亦可为形态扁平,基底较宽,表面粗糙不平,病变与膀胱壁分界清楚,病变较大时回声偏低,囊性变时出现无回声区,后方回声增强。CDFI、CDE显示血流信号稀少,基底部与膀胱壁平行分布,无周边血流。
在日常超声诊断工作中,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了解,遇有长期慢性尿路刺激症状的患者,应考虑有本病存在的可能性,切不可轻易做出检查结果阴性的口头解释或书面报告。需要强调的是:膀胱内尿液较少或呈空虚状态时,膀胱收缩,壁增厚,黏膜形成许多皱襞,表面不光滑,此时勉强进行超声检查可能会产生假“阳性”结果,所以应该嘱咐患者待膀胱适量充盈后检查,以提高检查的准确性。
本病的最后确诊需依靠膀胱镜活检后取得的病理结果3,由于本病有恶性变的倾向,所以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要定期随访,以警惕恶性变的可能。而发生癌变病灶必定向膀胱肌层及膀胱外侵润,而超声可以显示病变有否侵润肌层或以外,这种特点超声显像优于膀胱镜检查。
参考文献
1同济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中山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联合编著.外科病理学.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690.
1病历摘要
患者女,20岁,因下腹部持续性疼痛伴阴道少量出血10h前来我院就诊。该患者平素月经规律,周期3~5天/28~30天,无孕产史,现停经42天,自测尿hcg阳性,停经后无明显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于入院前10h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持续性疼痛,且逐渐加重,阴道少量出血,色暗红,伴肩胛部疼痛,无恶心、呕吐等症状。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阴道通畅,有少量暗红色血液排出,子宫前位,子宫后穹隆饱满,触痛,宫颈光滑,举痛明显,左侧附件区压痛、反跳痛阳性,右侧附件区无异常。当时未行实验室项目检查,急诊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子宫大小形态正常,宫内回声均匀,内未见孕囊回声,内膜厚约19mm,双侧附件区显示不清。盆腔内见不规则液性暗区,范围约86mm×51mm,内为点浮状回声。为进一步确诊,行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子宫左上方约37mm处见一15mm×10mm孕囊,内见胚芽反射及心管搏动,cdfi:其周见丰富环状血流信号,血流频谱似“热带鱼样”改变。超声提示为腹腔妊娠不除外。遂入院查血β-hcg为38028miu/ml,急施腹腔镜手术,术中证实为左侧输卵管伞部妊娠破裂后继发腹腔妊娠。
2讨论
腹腔妊娠为一种罕见的危险类型异位妊娠,指妊娠位于输卵管、卵巢及阔韧带以外的腹腔内,其发病率为1∶15000[1],占异常妊娠的1%~4%,孕妇病死率为0.5%~18%,围生儿死亡率高达40%~95%[2]。临床诊断依据:(1)有停经史,有或无早孕反应;(2)多有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症状;(3)腹痛;(4)阴道出血;(5)血β-hcg增高;(6)子宫后穹隆穿刺抽出不凝固血液[3]。腹腔妊娠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腹腔妊娠极少见,系指卵子在腹腔内受精种植发育;临床上以继发性腹腔妊娠多见,有三种情况:(1)因子宫发育不良,如:残角子宫妊娠慢性破裂,胎囊徐徐突入腹腔而形成;(2)继发卵巢妊娠而形成;(3)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胚胎落入腹腔,继发腹腔妊娠[1]。该患者为继发性腹腔妊娠第三种类型,考虑为输卵管妊娠流产后,胚胎落入腹腔,部分组织仍附着于原着床部位并继续向外生长[3];因胎囊位于腹腔内,单纯行经阴道超声检查较难发现,需与经腹部超声联合探查方得以确诊。彩色多普勒超声的经阴道超声与经腹部超声联合探查对诊断腹腔妊娠有较高的准确性,是诊断腹腔妊娠重要的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关键词:阑尾炎;超声诊断
本组73例患者,术前均作超声检查,术后病理证实,其中:男性52例,女性21例,年龄9~67岁,平均35岁,患者有持续性或阵发性右下腹疼痛,或先有上腹疼痛伴恶心呕吐,继而转至右下腹疼痛的病史;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明显增多,中性粒细胞增高。
采用Alock1400.SiemensG20.GEvivid7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7.5wHZ。病人取仰卧位,作常规腹部超声检查并在右下腹疼痛部位进行多切面,多方位和适当加压检查,仔细观察是否发现肿胀的阑尾或包块,发现后,测量阑尾或包块的各径线,记录各径线及阑尾、包块的形态、位置等,观察阑尾、渗液及周围组织的回声情况。
73例患者中,经手术、病理证实,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4例、9例超声检查右下腹无明显异常声像图,未发现发炎肿胀的阑尾;5例显示阑尾增粗,直径约为6mm~8mm,其内回声光点增粗,分布较均匀(图1)横切阑尾时有“同心园”征象,该声像为急性阑尾炎短轴切面的典型征象;急性化脓性阑尾炎41例,2例超声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声像图,39例声像图显示阑尾明显增粗,在9mm~12mm之间,壁增厚,均大于2mm,在部分图像显示清晰的病人中可见增厚的阑尾壁呈“双层征”,此征象在腔内有较多积液时显示更清晰,对阑尾横切时,“同心园”征象显示更明显,用探头加压扫查,“同心园”不消失,不变形(图2);其中13例腔内出现粪石的强光团回声,后伴声影;坏疽性阑尾炎13例,大多数显示阑尾肿胀,壁模糊,有回声中断,有的显示阑尾形态消失,盲肠区出现形态各异,边缘不规则的低回声暗区(图3);阑尾周围脓肿或肿块5例,脓肿声像图表现为阑尾形态已完全消失,阑尾区见到园形或卵园形低回声或无回声区,边缘杂乱不规则,后方有增强效应(图4),形成炎性肿块时表现为阑尾区形态不规则的低回声肿块,边缘较清晰,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
图1急性阑尾炎短轴切面“同心园”征象(略)
图2加压扫查“同心园”不消失、不变形(略)
图3坏疽性阑尾炎征象图4阑尾周围脓肿征象(略)
在右下腹阑尾区作超声扫查时,正常阑尾不易显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时阑尾肿胀程度较轻,声像图也多不能显示,况且,是否能检出明显发炎、肿胀、化脓、坏疽,甚至形成脓肿的阑尾,还受诸多因素影响,如:阑尾位置深浅、肿胀程度、肠道胀气情况、超声诊断仪的档次、图像质量的优劣、超声工作人员的手法技巧及图像识别能力等。所以,我们认为,超声诊断阑尾炎结合临床十分重要,如有阑尾炎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有相应改变,超声检查发现肿大且较光滑的阑尾,即符合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如超声检查未能发现肿大的阑尾,并不能排除阑尾炎,超声检查还应排除泌尿系结石,女性病人还应排除妇科疾病,如宫外孕、卵巢囊肿蒂扭转等;如在肿胀的阑尾腔内及周围有明显的渗出液常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如有阑尾壁连续中断,周围渗出物较多,形成包块,已属于坏疽性阑尾炎;阑尾穿孔,发现脓腔、肿块,则阑尾周围脓肿形成。在超声工作中,一定要结合临床症状体征,作多角度、多方位,耐心细致扫查,尽可能为临庆提供有价值、有意义的诊断依据。
关键词:子宫腺肌症;彩色多普勒;二维图像;分析
Abstract:ObjectiveExplorethecolordopplerultrasounddiagnosisofuterineadenomyosis.MethodsInourhospitalduringMay2011toMay2014,ourhospitalhassurgeryof65casesofuterineadenomyosiscolourtoexceedsonogramswereconcludedandanalyzed.Results65casesofuterineadenomyosis,wereconfirmedbysurgicalcases,colordopplerultrasounddiagnosiscoincidencerate90.8%(59/65),amongthem6casesmisdiagnosed:uterinefibroidsin4cases,6.1%(4/65);Hypertrophyoftheuterusin2cases,3.1%(2/65).ConclusionUsingcolordopplerflowimaging(cdfi)combinedwithtwo-dimensionalimagesforthediagnosisanddifferentialdiagnosisofuterineadenomyosisprovidemorevaluablebasis,soastoimprovethediagnosisofuterineadenomyosis,worthyofclinicalapplication.
Keywords:Uterineadenomyosis;Colordoppler;Twodimensionalimage;Analysis
子宫腺肌症系由具有功能的子宫内膜腺体细胞及间质细胞向肌层侵蚀,伴随着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引起的一种良性病变,是常见的妇科疾病[1],多发生于30~50岁的经产妇。其发病机制不仅涉及正常的子宫内膜与子宫肌层之间的边界被破坏,导致子宫内膜腺体侵入肌层,异位的子宫内膜腺体引起肌层的肥大和增生,同时也伴随着子宫内膜、子宫肌层本身的变化,并且激素的异常及新生血管的发生也参与其中[2]。本文采集我院妇产科2011年5月~2014年5月住院手术65例子宫腺肌症的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0.8%(59/65)。对此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以探讨彩色多普勒对子宫腺肌症的超声诊断应用价值。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已手术的子宫腺肌症患者65例,其中年龄28~56岁,平均年龄(38.05±1.97)岁。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所证实。
1.2方法使用仪器ALOKAα5型诊断仪,经腹探头频率为2.5~5mHZ,经阴道探头频率为6~10mHZ,患者常用仰卧位,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从纵、横、斜多个切面观察,并记录摄片。
2.1本组65例子宫腺肌症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所证实。彩色多普勒诊断符合率为90.8%(59/65),其中误诊6例:子宫肌瘤4例,占6.1%(4/65);子宫肥大症2例,占3.1%(2/65)。
2.2声像图表现[3]
2.2.1子宫增大,增大程度会有所不同,从饱满、略大、球样增大至孕3个月子宫大小。
2.2.2子宫形态因病灶侵犯部位不同,形态上亦有所不同,子宫常表现饱满呈弓形,宫底圆钝,筒状、球状等。
2.2.3子宫肌壁中等回声强,不均匀且颗粒粗糙。有的子宫肌壁间可见到黄豆粒大小的衰减小血囊或在痛经严重期间见肌壁内多个细小弥漫的衰减区域。
2.2.4宫腔波多数前移,因后壁增厚常使宫腔波呈弓形。
2.2.5彩色多普勒(CDFI)表现子宫内血流较正常丰富,有时见树枝状血流,RI>0.5(中阻)、呈环状或半环状血流。
子宫腺肌症多发生于30~50岁经产妇,约50%合并子宫肌瘤,约15%患者合并附件内异症,多次妊娠或多次过强刮宫是重要发病原因[4]。此外,有人认为可能与高雌激素的刺激有关。
子宫腺肌症系由具有功能的子宫内膜腺体细胞及间质细胞向肌层侵蚀,伴随着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引起的一种良性病变。多侵犯子宫后壁肌层内引起子宫肌囊及结缔组织增生,使子宫肌壁增厚。如侵蚀局部使周围组织高度增生形成类圆形病灶,称为腺肌瘤,其周围无假包膜。临床常发生于生育年龄妇女,约30%患者无症状,主要症状为进行性痛经,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妇科检查时,子宫球形增大、质硬、经期有压痛,应首先考虑子宫腺肌症。
子宫腺肌症应与子宫肌瘤、子宫肥大症相鉴别。大的子宫肌瘤常在宫底或近宫颈部位见到少许正常肌层及肌瘤假包膜,子宫肌瘤可见较完整的环状血流向瘤中心伸入,中央部位血流信号较少。子宫肥大症常有多产史、无痛经史。子宫增大均匀,一般不超过孕2个月大小,宫体无平结节,宫腔无变形[5]。
综上所述,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二维图像对子宫腺肌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依据,从而提高子宫腺肌症的诊断率。
参考文献:
[1]胡再孟.子宫腺肌症的病理生理机制和诊断学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杂志,2014,13(3):15-18.
[2]黄薇,牛晓宇,韩燕华.子宫腺肌病专题讨论---子宫腺肌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6,21(1):11-14.
[3]吴钟瑜.实用妇产科超声诊断学[M].修订版.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8:321.
【关键词】隐睾症;泌尿外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隐睾症是泌尿外科的一种常见病,对位于腹股沟内、腹腔内,盆腔体积很小的隐睾,临床难以扪及。高频探头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隐睾的检出率。本组对经手术证实的69例隐睾症患者高频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高频超声对该病诊断价值。
1.1一般资料46例隐睾患者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年龄1~54岁,均以一侧或两侧阴囊空虚未触摸到而就诊,右侧23例,左侧19例,双侧2例,共48个隐睾,2例患者未找到。
1.2检查方法仪器使用CE400,GE730彩超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7.5MHz。患者空腹,取仰卧位或立位扫查。先用高频探头在两侧(重点在隐睾侧)阴囊上部及腹股沟区连续进行纵、横切探查,若未能在阴囊上部或腹股沟区检出隐睾,则向上延伸用腹部探头扫查肾门以下的中、下腹部。当探查到呈椭圆形、边界清楚、整齐,内部为致密均匀、呈中等或较低回声的隐睾后,用CDFI观察其内部及周边的血供情况。
探及隐睾46个,超声结果对隐睾的检出率为89.7%,手术证实46个,隐睾癌变1个,病理诊断为精原细胞瘤,先天性缺如2个;隐睾最大约4.1cm×2.1cm(成人),最小约0.6cm×0.4cm;位于内环上方约29个,腹股沟管内19个,外环口约5个,腹膜后2个。2例超声未检出的隐睾,术中可见到输精管、附睾和发育极差、萎缩成米粒大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