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超声检查术疾病百科

内镜检查仅能观察到粘膜的病变,对粘膜下的病变则难以诊断,而借助超声波则可获得消化道管壁及周围邻近脏器的超声图像。内镜超声检查术(endoscopicultrasonography,EUS)是将微型高频超声探头安置于内镜顶端,在对胃肠道进行内镜观察的同时,对胃肠道粘膜下的组织结构进行检查,UES的出现增加了内镜的诊断范围,提高了内镜的诊断能力。如超声内镜具有多普勒功能者,被称为多普勒超声内镜,目前较新且使用者为彩色多普勒超声内镜(ECDUS)。另外上世纪90年代,又发展出一种新的超声探头,它不与内镜结合在一起,而是通过内镜的活检孔,将探头送到需检查部位,这一系统的探头较小,被称为细径超声探头,用其进行的检查即为小探头超声(microprobesonography,MPS)。EUS不但能用于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断,而且也能用于大肠疾病的诊断。本节主要介绍EUS在上消化道的应用。

一、适应证

(一)食管、胃、十二指肠粘膜病变及粘膜下病变。

(二)胰、胆管疾病的诊断。

(三)纵隔病变。

(四)判断肿瘤侵犯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二、禁忌证同内镜检查

三、术前准备

(一)空腹12h。

(二)作常规喉部麻醉,并肌肉注射山莨菪碱10mg,精神紧张者可肌肉或静脉注射地西泮10mg。

四、操作方法

(一)受检者通常采用左侧卧位,进镜方式大致同胃镜检查。

(二)常用检查部位及能观察器官

1.食管前壁可见左心房、二尖瓣、左心室、冠状窦;后壁可见主动脉弓、降主动脉。

2.胃底部后壁可见脾脏、左肾、胰腺尾部。

3.胃体部后壁可见腹主动脉、主动脉大分枝、脾静脉、胰腺体部;小弯处可见肝左叶。

4.胃窦部后壁可见下腔静脉、门静脉、胰腺体部;前壁可见肝实质。

5.十二指肠球部可见肝、胆、胰腺头部、门静脉。

6.十二指肠乳头部可见总胆管、胰腺头部、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胆囊。

7.十二指肠乳头下方可见下腔静脉、腹主动脉、右肾。

(三)观察内容

1.食管正常食管显示5层结构。第1层高回声带和第2层低回声带相当于界面波、粘膜上皮、固有层及粘膜肌层;第3层高回声带相当于粘膜下层;第4层低回声带相当于固有肌层;第5层高回声带相当于界面波及浆膜层。

2.胃壁正常胃壁显示5层结构。第1层高回声带和第2层低回声带相当于粘膜层及粘膜肌层;第3层高回声带相当于粘膜下层;第4层低回声带相当于固有肌层;第5层高回声带为浆膜层及浆膜外组织中产生的界面波。

3.胆囊显示3层结构。第1层相当于界面波及粘膜层;第2层相当于固有肌层及肌层周围的结缔组织;第3层相当于浆膜下层的脂肪组织。

4.胰腺、壶腹部、胆管类似常规扇形超声,但其图像为3600。

五、术后处理

见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术。

六、并发症及其处理

七、临床意义

(一)食管

1.判断食管癌(esophagealcancer)浸润深度及外科手术切除可能性食管癌显示为不规则低回声结构,通过比照正常图像,可以判断癌肿的浸润深度,对纵隔内其他器官的侵犯程度,有无周围淋巴结转移。

2.确诊粘膜下肿瘤最常见为食管粘膜下平滑肌瘤,表现为境界清晰的低回声肿块。

3.辨认食管壁各层次的曲张静脉及硬化剂治疗的疗效观察除诊断粘膜内及粘膜下的曲张静脉外,还可观察到食管壁深层的曲张静脉;有利于早期发现经硬化剂治疗后的静脉曲张复发和再沟通。

4.诊断纵隔内肿块。

(二)胃

1.消化性溃疡能够显示溃疡深度、溃疡愈合情况。

2.粘膜下肿瘤区分粘膜下肿瘤抑或胃外肿瘤压迫;判断粘膜下肿瘤的起源;区分粘膜下肿瘤的组织学特点及其良恶性。

3.胃癌可以客观地判断胃癌的浸润深度,周围重要脏器的浸润和粘连程度及周围淋巴结的肿大情况。

(三)其它

1.胰腺病灶多呈低回声实质性肿块,内部回声不均匀,边界不清,边缘常呈毛刺或分叶状;多伴有胰管和胆管的扩张。UES还能显示胰前方被膜和胰后方组织的浸润、局部淋巴结转移、门静脉浸润等;大血管被累及时,可表现为血管边缘粗糙及肿瘤压迫等。

2.十二指肠乳头癌可判断肿瘤的大小、深度;显示向十二指肠壁、总胆管、主胰管、胰实质的浸润情况;周围淋巴结有无肿大。乳头癌多表现为乳头部的低回声或高回声肿块,内部回声不均匀。

3.胆管癌不仅能观察到胆管癌的存在,而且能扫描出肿瘤的浸润深度、范围及周围淋巴结的肿大情况。胆管癌多呈低回声并向胆管腔内隆起,边界清楚,肿瘤内部回声不均匀。

4.鉴别胆囊隆起性病变的性质

(1)胆固醇性息肉常为多发性,大小在10mm以下;无声影反射;隆起的基底部常有变细颈部;病变内部呈颗粒状。该息肉系假性息肉,非胆囊切除指征。

(2)腺瘤性息肉实质性回波,内有无声区或低回声区。

(3)胆囊癌早期呈实质性回波,与腺瘤性息肉鉴别困难,但多数直径>12mm。晚期可观察到胆囊壁的受累深度及肝脏、总胆管受累情况。

THE END
1.什么是腹部超声检查博禾微视什么是腹部超声检查 发布时间:2022-10-1168644次播放 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浏览器 视频内容: 腹部超声检查是利用超声影像设备观察,是用弱超声波照射到身体上,将组织的反射波进行图像化处理,声像图能间接反映人体某部位各层组织的结构,腹部脏器的大小、形态、位置等变化以及相应病变的一种检查方法。https://www.bohe.cn/video/view/gctqrtjdkt9ighp.html
2.外科医生的第三只眼——术中超声在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的应用...近日四川大学华西空港医院普外二病区(肝胆胰脾病区)与本院超声医学科、麻醉手术部配合完成了一例腹腔镜下精准左半肝叶切除术,术前肝脏的CT及磁共振提示肝脏左内叶占位肿瘤病变,完善术前检查经科室讨论拟定在腹腔镜下行标准的左半肝切除手术,在术中应用腹腔镜下超声定位,先检查全肝,然后分别标记肿瘤病灶范围、中肝...https://www.cdslyyy.com/doc_newdetails_wkysddszyszcszfqjxgqcszdyy.html
3.腹腔镜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助力肝癌精准化治疗患者左肝肿瘤贴近左肝动脉、与胃相邻,单纯超声或CT引导下微波消融易导致副损伤,经过周密的术前准备,徐立友主任医师及李传智主治医师于7月9日成功为于先生实施腹腔镜联合术中超声引导下肝病损微波消融术。术中利用超声实时监测,消融范围完全覆盖病灶,皮肤仅有几个不超过1cm大小的穿刺口,患者很快顺利出院。回忆整个治疗...http://www.zxyy.cn/content/2021/ylkx/21319.html
4.特色技术—腔镜下超声引导热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瘤: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腹腔镜下超声引导热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瘤,首先腹腔镜下分离周围组织、充分暴露子宫腺肌瘤,然后在超声引导下将微波针放置到腺肌瘤中,利用微波产生的热量将腺肌瘤内的异位内膜组织“烧死”,从而达到有效缩小或消腺肌瘤的效果。 腹腔镜下超声引导热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瘤有哪些优点? https://www.zxhospital.com/cszdk/info/1015/1158.htm
5.阴超与腹腔镜的主要区别是什么阴超即阴道超声,与腹腔镜的主要区别在于检查方式及适用范围不同。1、检查方式:阴道超声是将超声探头放入阴道内,通过超声波的回声成像来观察盆腔内的情况;而腹腔镜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在腹部做小切口,将腹腔镜https://www.comdeep.com/qa/KvgMzv9n.html
6.卵巢囊肿穿刺手术是什么?卵巢囊肿手术要多久?卵巢囊肿的一般手术会有复发的现象,为了减少复发,多数穿刺术不仅仅是放出囊液,还往囊腔内注射乙醇,目的是使囊壁活性细胞凝固坏死,也有尝试注射激素类药物。常用的手术操作方法有2种:一种是经阴道超声监视下卵巢囊肿穿刺术;另一种是腹腔镜下卵巢囊肿穿刺术。 https://www.99.com.cn/wenzhang/704028.html
7.宫腔粘连的症状有哪些宫腔粘连会怀孕吗→MAIGOO知识轻度膜性粘连,可用宫腔镜镜体尖端钝性分离(推、顶、撕剥);致密粘连,可用微型剪、取物钳分离、针状电极电切或激光手术;重度粘连:因在边缘或纤维肌性粘连容易发生穿孔、出血,多采用腹腔镜或超声监视下进行。 2、开腹手术 (1)放置宫内节育器:术后常规放置宫内节育器是广泛使用的有效预防粘连的方法,一般至少放置3...https://www.maigoo.com/goomai/242902.html
8.腹腔镜超声在肝癌射频消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目的: 探讨腹腔镜超声技术在肝癌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 2007-09/2008-04我院对15例肝癌患者的20个肝内肿瘤实施了腹腔镜超声引导下RFA治疗, 肿瘤直径2.5-7.3(平均4.5) cm. HBV(+)10例, HCV(+)1例, 合并有不同程度肝硬化11例, 胆囊结石9例. 其中1个癌灶12例, ...http://dx.doi.org/10.11569/wcjd.v17.i2.205
9.壹生资讯有创检查包括诊断性腹腔穿刺、腹腔灌洗、腹腔镜探查等。诊断性腹腔穿刺操作简便、创伤小,在超声引导下实施更安全,引流的同时可进行病原学检查,有助于腹腔感染的诊断与评估。对于无法明确病因的腹腔感染患者,可考虑腹腔镜探查,同时能兼顾治疗,应严格把握腹腔镜探查的指征并评估风险与获益。 https://www.cmtopdr.com/post/detail/e1b7926b-f5d1-43e8-a853-360251988d6c
10.病案现场荧光腹腔镜加术中超声让藏起来的肝肿瘤“原形毕露...术中超声和术中荧光显像是目前肝脏外科的两大法宝,尤其是当今已经进入腹腔镜肝胆外科时代,腹腔镜下虽然视野更清晰,但外科医生的手却不能触摸肝脏,那些位于肝脏实质内部的肿瘤,在腔镜下定位就很困难。术中超声就成了肝胆外科医生的“第三只眼”。但有时候肝硬化明显的病人,超声也无法分辨硬化结节还是肝癌,荧光腹腔镜...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0572189?commTag=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