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平心而论,现在的唐山市区,空气质量远高于北京市区。在唐山市委的领导下,唐山财政以政府理财之力将唐山做了几次大型的“手术”。虽然此话略显官方,但却是不争之实。而唐山财政改变的,除了唐山的空气,还有很多。
会“画圈”的财政
“现在市区里已经基本上没有工业污染源了。”几个月前,笔者问及唐山财政的老工业城市改造计划时,唐山市财政局副局长周凤松谨慎的想了一下,做出了如此的判断。
唐山是一个地理位置和财政位置都相当特殊的城市。论地理位置,唐山为河北省重工业之魁首,且临海占路,陆上海上运输业都极为发达。也正是因此,在河北省的财政位置上,唐山一直处于一个“老大哥”的地位。
但近几年,这个老大哥有点疲软。财政收入虽然一直是在上升,但在自然发展的前提下速度略有放缓。因此唐山财政局及早的发现了传统行业—即占到唐山财政收入高达一半以上的钢铁及建筑材料行业利润放缓。
其实按照一般地区的做法,解决这样的问题主要在于企业的技术升级改造,以增强企业产品的竞争力,改善市场环境。但唐山的传统行业历史悠久,又多在市区内,改造得不偿失。唐山财政在与当地主官沟通请示后,做出了一个给整个城市“动手术”的决定:让他们搬出去重新打鼓另开张。
那么财政就面临着一个难题:搬到哪?唐山财政的解决方法很简单:划产业圈。其实很多地方财政都在做这件事,但唐山财政的做法明显更为踏实也更为现实:地价挤压,政策挤压,环境挤压。
所谓地价挤压,即在划出的工业园区给企业相应的地价补贴,而并非通过抬高城中行政区域地价。在将高污染企业“挤出”城市后,再建之时通过政府政策对其污染度严格控制,这是其二;最后,通过财政控制和环境监测等方式,对新企业进行长期的污染控制。总之,财政通过一个有一个的“圈”,让这些产业在控制之下运行。
可持续发展
虽然这怎么看都像是一个财政“只投入,不产出”的行为,但唐山财政表示,在这种地方财源“修正案”的背后,是唐山财政对于老工业城市财源出路的一种全新探索。
唐山财政表示,现在财政的大方向并不偏向于工业,从纯理论层面上讨论,生产型服务业对于地方财政维持“生计”是短期看来最为有效的方式。尤其现在各地深挖财源之时,而土地财政已经无法支撑太久。
但这也存在一个根本性的问题:都去做第三产业了,第二产业谁来做?或者说,现在占地方财政收入较大比例的工业就要衰退了?为了挽救逐渐退步的第二产业,唐山财政研究出了一套产业“微调”的手段。如占到唐山财政收入一半以上的钢铁行业,财政甚至自发研究政策导向,为钢铁行业给予全方位的政策指导。津西钢铁集团财务总监杨永成表示,现在是一个企业“少走弯路,不能走错路”的时期,而财政的鼎力支持,无疑是给这些企业增加了一个“保镖”。
探索型财政
①现阶段癌症确诊多需二次手术
统计数字显示,英国每年确诊的癌症患者超过30万例,实施肿瘤切除术200万例。手术过程中,即便是最优秀的外科医生也不能确保完全切除肿瘤,而只要有“漏网之鱼”,就容易引起癌症复发、癌细胞转移,可能需要二次手术。
目前,外科医生通常借助术前扫描来了解手术部位。为尽量清除癌细胞,医生通常会切除肿瘤周边组织。手术过程中,医生会把组织样本送往化验室,确认是否病变组织。
②智能手术刀的问世
当外科医生不能确定肿瘤的边缘时,问题出现了。切除过多,他们面临伤害病人的风险;切除过少,他们可能会留下一些癌细胞。现在,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外科手术刀,可以在切除组织时根据产生的烟,立即断定该细胞是癌变的还是健康的。
这一改装的手术刀是通过分析脂质进行工作的,细胞膜大部分由脂肪细胞构成。在过去几年中,化学家表示,特定脂质的比例可用于判定多种生物组织,包括肿瘤。不过,这需要一项被称为质谱分析法的技术来分析带电分子的质量和结构。
匈牙利化学家ZoltánTakáts想知道,他是否可以对手术中使用高频电刀切割和烧灼血管时产生的烟,进行直接分析而加速该领域的发展。Takáts称,尽管这种烟是“一种非常讨厌”的混合物,但他意识到它是一种包含电离分子的蒸气——正是质谱分析法所需要的。他的团队已经证明,通过将蒸气从高频电刀转移到质谱仪上,能够鉴别脂质。
目前,Takáts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团队与该学院外科和癌症系系主任、生物化学家JeremyNicholson一起在手术室测试了被他们称为智能刀的手术刀。该团队从300个癌症病人的手术中收集了将近3000个组织样本。病理学家对样品是健康组织还是某种癌变组织进行了识别,然后将其与智能刀对相同样本接触时得出的测试结果进行了比照。他们表示,智能刀可以分辨出胸部、肺部和大脑等不同器官中的正常和癌变组织,甚至可以判断转移肿瘤的起源处。
之后,研究人员将3000个样本数据作为参考,在81个实际癌症手术中使用了智能刀。在对几乎所有病人的癌变和正常组织进行辨认后,智能刀所得出的结果与病理实验室结果吻合。
据悉,智能手术刀目前正在伦敦的圣玛丽医院、哈默史密斯医院和查灵克罗斯医院进行进一步临床试验。如果结果理想,这种智能手术刀有望在两三年内推广。
③确诊切除止血一步到位
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说,他们发明的智能手术刀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智能手术刀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电刀和质谱仪。电刀是现阶段外科手术中常用的设备,利用高频高压电流来切割组织,同时止血。切割过程会冒烟,通常由吸烟器排出。研究人员意识到,这种烟也有价值,因为它包含灼烧组织的信息。研究人员收集烟,传入质谱仪,用它分析烟的化学成分,对比已知肿瘤的化学成分,从而判断灼烧组织是否癌细胞。
结果很快显现在手术医生身旁的屏幕上,有时甚至用不了一秒。红色圆圈代表肿瘤组织,绿色圆圈则是健康组织。最新一期美国《科学转化医学》刊载的报告说,91例肿瘤切除术中的测试结果显示,智能手术刀的准确率为100%。
改装后的手术刀主要用来进行血脂分析。脂类分子是细胞膜的主要组成部分,多年以前一些化学家曾声称,脂类分子的比例可以用来识别某些生物组织,包括癌细胞组织。但必须依赖质谱分析技术,一种分析分子质量和结构的技术。
“尽管研究人员也在寻找其他实时检测肿瘤边缘的方法,但这些方法往往需要用一种特殊染料注入病人的肿瘤组织中去。智能刀检测则简单得多,因为它与医生平常的手术过程并未有太大区别。”Nicholson说。相比较癌组织与健康组织的检测,对于医生来说,肿瘤边缘的检测更具挑战性。
延伸阅读:超精声波束有望成隐形无创手术刀
研究小组能将高倍放大声波聚焦到75×400微米。他们开发的新系统结合了3项功能:将光波转换为声波;聚焦声波到一个微小点;放大声波。为制造这种超精细声波,他们利用声学转换方法,通过专门设计的透镜将光从激光脉冲的形式转换为高倍放大声波。透镜上涂了一层碳纳米管和一层叫做聚二甲硅氧烷的弹性材料,碳纳米管层能吸收光波产生热,而弹性层吸热后会迅速热膨胀,从而大大增强了声波信号,实现声波放大。
农业时代的开启
“遗传”,听起来是个人人都能理解的名词。中国人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英美人说“likefatherlikeson”。这些俗语里反映的生物代际之间的相似性,就是遗传。先人们大概早就发现,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不管是生物的外形、行为,还是性格,这些性状都能在一代代的繁衍中顽强地延续和保留下来。
实际上,早在人类文明开始之前,人类就已经充分―尽管也许是下意识―观察到了遗传现象的存在,甚至已经开始利用遗传规律改善自己的生活了。
现代人类的祖先可以追本溯源到数百万年前的非洲大陆。在两百多万年的无尽岁月里,先祖们在非洲大陆上采集植物果实、捕获动物,过着靠天吃饭、随遇而安的日子。人类文明的曙光出现在距今十几二十万年前。那时,现代人的直系祖先―人属智人种―出现在非洲大陆,并且很快一批批地走出非洲,在全世界的各个大陆和主要岛屿上开枝散叶,也把采集和狩猎的固有天性带到了世界各地。在那个时候,还压根看不出我们这些身材矮小、面相平凡的先祖会在日后成为整个地球的主宰。
然而,就像突然拥有了某种未知的魔力一般,差不多从一万年前开始,在世界各地快乐采集和狩猎的智人先祖们,几乎在一眨眼间就改变了赖以生存的生活方式。这些变化开启了农业时代,也最终催生了今天建立在发电机、汽车、互联网和生物技术基础上的全新人类社会。而这一切变化的开端,就是祖先们对于遗传规律的利用。
在贾雷德戴蒙德的名著《枪炮、病菌与钢铁》中对此有着生动详尽的讨论。就在人类先祖走出非洲的必经之路上,地中海东岸生长着繁茂的野生小麦,它们的种子富含蛋白质和淀粉。不难想象,当生活在中东新月沃地的人类先祖们在偶然间发现这种植物后,一定会如获至宝地将它们作为日常采集和储藏的对象。对于先祖们来说,这和他们数百万年来在非洲大陆的日常采集工作并无分别。
泛生子的概念
从理性高度思考遗传本质
最早从理性高度思考遗传本质的,是同样生活在地中海边的古希腊人。在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希波克拉底看来,遗传现象必然有着现实的物质基础,不需要用虚无缥缈的神来解释。在他们的想象里,遗传的本质是一种叫作“泛生子”的微小颗粒。这种肉眼不可见的颗粒,在先辈的体内无处不在,忠实记录了先辈从形态到性格的各种性状,并且会在过程中进入后者体内。以泛生子颗粒承载的信息为蓝图,子代得以表现出对先辈们的忠实模仿。
必须承认,泛生子的概念本身,其实并没有解决任何实际问题。或者刻薄点说,这只是把人们习以为常的遗传现象用一个听起来晦涩难懂的名词概括了出来而已。但是这个从现象到概念绝非毫无用处。至少,借用这个概念,人们可以把许多看起来很不一样的现象联系起来。
例如,无性生殖―微小的细菌和酵母能够一分为二产生两个后代;有性生殖―雌雄家畜后会产生出一群嗷嗷待哺的小崽儿;甚至还包括果树的嫁接―为什么果树嫁接后的果实会带有接穗和砧木的共同特征,不就是因为泛生子颗粒能够从砧木毫无障碍地流动到接穗里面去,和接穗的泛生子合二为一嘛。
因此,这个生命力顽强的概念从古希腊时期一直流传到了近代。甚至在19世纪中期,在达尔文创立进化论,为地球生命和人类的起源找到科学解释的时候,他仍然借用泛生子的概念作为自然选择理论的遗传基础。
进化论遭到的批评
宗教人士的攻击与严肃的科学批评
在达尔文看来,一个生物个体的所有器官、组织乃至细胞,都碛凶约鹤ㄊ舻姆荷子颗粒。手的泛生子记录着每个动物的手掌大小、宽窄、掌纹乃至毛发的生长位置,眼睛的泛生子当然少不了记录眼睛的大小、虹膜的颜色等。在的过程中,来自父母双方的泛生子融合在一起,共同决定了后代们五花八门的遗传性状。
更要紧的是,泛生子携带的生命蓝图一旦出错,就会导致后代遗传性状的“突变”,而这些突变,就是达尔文进化论中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的物质基础。正是因为有突变,一代代生物个体才会具有微小但能够稳定遗传的差异,而这些遗传差异影响着生物个体在环境中生存和繁衍的能力,并最终导致适者生存。
新书速递
冷暴力
作者:[法国]玛丽-弗朗斯伊里戈扬
出版社: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7年6月
定价:38.00元
本书首次提出了“精神虐待”这一概念,它广泛发生在婚姻、家庭和职场中,施虐者通过拒言语歪曲、讽刺、嘲笑、轻蔑、否定人格等常用手段来欺凌、控制受虐者,使这种关系持续下去,让受虐者无法逃脱。
日本新中产阶级
作者:[美国]傅高义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5月
定价:60.00元
傅高义在学术生涯之初被斥为“乡下人”后,意识到一个社会学家如果从未在另一种文化中生活过,何谈理解本国社会?1958年至1960年,他来到东京市郊展开田野研究,描写日本社会快速变迁之际的“新中产阶级”―工薪族和他们的家庭。此书是他的成名作。
外婆的道歉信
作者:[瑞典]弗雷德里克巴克曼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刮切电凝法;甲状腺手术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7月~2012年5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甲状腺无痛性结节患者94例,男8例,女86例,年龄19~67岁,平均(44±12)岁。其中31例选择传统甲状腺手术,32例选择刮切电凝法甲状腺手术,30例自愿选择腔镜辅助下手术。入选标准:①甲状腺肿块不超过3枚;②肿块直径≤35mm;③排除甲状腺炎患者,既往无颈部手术史,无手术禁忌证。94例手术患者分为三组。传统组31例,男3例,女28例,年龄(45±12)岁;腔镜组30例,男2例,女28例,年龄(35±12)岁;刮切电凝组33例,男3例,女30例,年龄(43±1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
均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传统组:于患者胸骨切迹上2cm处做4~6cm的弧形切口,按锐性分离皮瓣,上至舌骨水平,两侧达胸锁乳突肌前缘,下至胸骨上切迹,沿正中线分离颈前肌。不横断颈前肌群,小号甲状腺拉钩暴露术野,真假包膜间游离甲状腺前缘,钝性分离至双侧甲状腺上级。参考术前B超等影像结果,进一步评估结节位置、大小和性质,决定切除范围。术中血管及切除腺体采用先钳夹、离断,再结扎、止血的方法,最后再缝合甲状腺残面,放置引流管。刮切电凝组:手术径路同传统组,切口可略小,处理甲状腺上下极血管及部分直径偏粗血管时采用先骨骼化血管,再在近心端用电刀经蚊氏血管钳传导达到双极电凝的效果,靠近甲状腺被膜端凝切的办法离断血管,一般游离的血管长度在0.8~1.0cm,近心端约0.5cm凝闭,处理完血管后电刀凝切切除肿块及其周围腺体,创面置引流管。超声刀辅助组:手术步骤同电刀组基本相同,以超声刀代替电刀。
1.3观察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在甲状腺疾病中,以结节性甲状腺肿最常见,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3],本院良性甲状腺肿瘤手术术中冰冻切片报告亦以结节性甲状腺肿为主。由于甲状腺血供丰富,控制出血、避免神经及甲状旁腺损伤是甲状腺手术的关键。长期以来传统甲状腺手术止血的主要方法是依赖结扎与缝合,但术中因出血导致术野不够清晰,影响手术进程及操作,且因缝合欠妥、结扎线脱落,是引起术后出血、引流量增加,甚至二次手术的重要原因,同时术后体内残留线头异物,切口偏大,影响术后美观及颈部活动。
[参考文献]
[1]竺王玉,周世权.舟山群岛碘营养状况和甲状腺结节患者调查[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0,2:113-116.
[2]莫毓,尹林,黄客增.超声在开放性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研究,2012,2:147-148.
[3]DerwahlM,StuderH.Nodulargoiterandgoiternodules:Whereiodinedeficiencyfallsshortofexplainingthefacts[J].ExpClinEndoerinolDiabetes,2001,109:250.
[4]李伟汉.超声刀治40例甲状腺疾病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11:55-56.
[5]王,韩璐荣,何显力.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临床观察[J].临床外科杂志,2010,18(12):801-803.
[6]杨勇,全志伟.手术刀的演变及现代手术刀的使用[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26(1):25-27.
[7]曾卫平.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手术对比分析[J].右江医学,2010,38(1):7-9.
[8]李国权.应用高频电刀小切口甲状腺腺瘤改良切除术临床研究[J].中国保健,2012,18(3):84-85.
【关键词】食道恶性肿瘤;无瘤技术;护理
食道恶性肿瘤是威胁我国人民健康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食道恶性肿瘤手术,超过50%的复发病例可发生在手术后两年之内。“无瘤技术”的概念最早是由Cole等提出,主要是指在恶性肿瘤根治术中,除了遵循一般的外科手术原则外,在术前和术中采取的一系列护理措施,尽量减少肿瘤细胞的脱落、种植、播散、转移,有效防止癌细胞沿癌细胞创、血道、淋巴道扩散或种植[1]。
多年来,我院在食道恶性肿瘤手术中采用“无瘤技术”,在护理过程中配合“无瘤技术”护理,可最大程度上减少和防止食道恶癌细胞的医源性播散,有效保证手术的成功,延长病人无瘤生存期。现就我院手术室近5年的食道恶性肿瘤手术中无瘤技术的护理,浅谈一下食道恶性肿瘤手术中无瘤技术护理的应用体会。
1临床资料
1.1基本资料本组共105例,男49例,女56例,年龄32-78岁,平均年龄56。肿瘤分期:Ⅰ期Ⅱ期65例,Ⅲ期Ⅳ期40例。
1.2手术方法根据不同分期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根治术95例,姑息手术20例。
1.3手术结果术后两年无一例发生切口种植。
2无瘤技术护理
2.1术前护理
2.1.3手术器械准备根据手术操作流程,在术前准备好必须的器械、药品、辅料等。除常规的手术器械外,还需特别准备抗癌药物(如5-氟尿嘧啶500mg×2支,顺铂10mg×4支)、43℃无菌蒸馏水5000mL、无菌手术切口薄膜2张、手术刀及刀片2套、电动吸引器头2个、电刀2把、癌浆膜层封闭胶1管、无菌治疗巾1张。
2.2术中操作
2.2.2手术敷料的使用敷料的使用:应使用线束,不宜使用线轴以防止肿瘤。细胞通过线轴传播种植;纱布或纱垫宜用干的,用一块更换一块,切记不能洗后重复再用,必须用湿纱布,可用浸过氟尿嘧啶或氮芥药物的纱布,也不能重复使用。
2.2.3手术切口开阔的手术视野可以使肿瘤充分暴露在可操作范围之内,并且可以减少手术对肿瘤的刺激。因此,手术切口要充分,并有效防止出血等意外情况。
2.2.4切口保护皮肤消毒,纱布将消毒液擦干,目的是让皮下皮肤与切口保护膜紧密贴合,有利于道口切开。腹膜切开后,将腹膜保护圈置入切口,充分展开圈旁塑料保护薄膜遮覆切口。这样既保护了切口,又可以充分暴露手术野,有利于医生手术操作。
2.2.5肿瘤切除的无瘤操作切除肿瘤前器械护士应提醒医生是否用干纱垫或干纱包裹固定肿瘤组织,并将手术薄膜贴于干纱布或干纱垫的外面,使肿瘤面与正常组织隔离。若注意到有肿瘤破裂可能时,分离肿瘤前周围一定要先围好棉垫,以免内容物扩散。当食道肿瘤浸出浆膜后,医生需喷撒1-2支医用生物胶在浆膜面上,生物胶迅速形成完整的保护膜,有效避免手术操作中癌细胞播散[3]。
2.2.6腹腔冲洗食道恶性肿瘤手术关腹前,医生用手将保护器圈部从切口层取出,尽量避免碰到切口组织,然后用43℃蒸馏水3000ml彻底冲洗术野,当蒸馏水灌满腹腔创面各间隙后,停留3-5min再用吸引器吸出,反复冲洗3次。此操作过程中不要使用纱布擦干,以食道恶性肿瘤种植[4]。
2.2.7抗癌药物的应用术中用抗癌药物如5-氟尿嘧啶、顺铂10mg对瘤体或切口进行冲洗,必要时静脉滴注抗癌药物。
2.3术后处理术后器械用清水冲洗后,用多酶浸泡5min。然后,再进过蒸馏水清洗、烤箱烘烤、300大气压高压灭菌。有其他传染病(如艾滋病、乙肝)及特殊感染(如绿脓杆菌)者,按消毒技术规定做特殊处理。已被污染的器械禁用热水刷洗,防止坏死组织凝固,敷料消毒处理。
在食道恶性肿瘤的手术中,严格的“无瘤技术”的应用减少了肿瘤细胞的脱落、种植、播散,有效降低了肿瘤的复发以及患者的生存率。医护人员在手术操作中,应高度重视“无瘤技术”。
参考文献
[1]王舒宝.胃癌手术方法的改进及无瘤操作技术[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7):107-108.
[2]徐李娟,陈肖敏,吕柄建.蒸馏水和生理盐水浸泡术中污染器械灭活肿瘤细胞实验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1):81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