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螯螨病(Cheyletiellosis)辈宠网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蜘蛛纲(Arachnida)、螨目(Acarina)、姬螯螨科(Cheyletidae),姬螯螨属(Cheyletiella)的螨虫寄生于皮肤表面,引起轻度非化脓性皮炎,被称为姬螯螨病(Cheyletiellosis,旧称为“移动的皮屑”—walkingdandruff)。

病因和病原

姬螯螨病的发病率至今未被了解,原因是其症状非常多样,而且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跳蚤控制产品,对姬螯螨也具杀灭作用。姬螯螨属主要有三种姬螯螨:牙氏姬螯螨(C.yasguri(dogs))、布氏姬螯螨(.Cheyletiellablakei(cats))和寄食姬螯螨(C.Parasitivorax(rabbits))。虽然上述三种姬螯螨分别在犬、猫和兔身上发现,实际并无严格的宿主特异性。而且三种姬螯螨都能暂时寄生于人。

姬螯螨虫体很大(500μm×350μm),4对腿的末端呈梳子状,最具特征的是钩子样的附属口器(accessorymouthpart)或触须(palpus),称为螯针(styletchelicerae),这是与其他螨虫鉴别的重要标志。三种姬螯螨的区别在于第一对前腿膝Ⅰ(genuⅠ)的感觉器官的形状。笔者曾用显微镜(×400)观察三种姬螯螨的第一对前腿膝Ⅰ,发现通过直接镜检无法鉴别如此微观的器官形状,从而也无法在临床上区分此三类螨虫。尽管直观来自不同动物的三种姬螯螨,轮廓上存在些许不同,但是不能做为鉴别依据(图1)

姬螯螨是皮肤表面寄居的(非打洞的)螨虫,寄生在宿主的表皮角质层,在皮屑形成的假隧道(pseudotunnel)内快速移动,会定期用螯针(styletchelicerae)刺入表皮,将自己牢牢固定在皮肤上,吸取无色透明的体液。姬螯螨的旧称为“移动的皮屑”,正是因为吸饱液体后的虫体看起来很像能移动的表皮碎屑。姬螯螨的虫卵(图2)与虱子卵的形态接近,二者都是与毛干相连,区别在于姬螯螨虫卵较小,被细纤维束捆绑在宿主的毛干上;而虱子卵较大,被胶粘在毛干上。

犬猫的姬螯螨病的症状表现差异很大,从完全不痒到严重瘙痒都有可能。任何品种的犬猫都有可能受到感染,有人认为可卡犬更加易感。螨虫在皮肤表面的进食行为会引起的炎症,通常使动物在感染初期表现为背部过多的干性皮屑(图3),不痒或轻度瘙痒。猫有天生梳理毛发的本性,会将皮屑、螨虫和虫卵舔掉,因而有可能在猫的粪便中发现虫体和虫卵。与不会自我梳理的犬相比,猫的早期症状很难被发现,而且发展缓慢。随着病情发展,皮屑会遍布全身,脱毛和瘙痒逐渐加重。有些动物可能对姬螯螨发生超敏反应,通常出现虫体量很低而瘙痒很重的现象。对姬螯螨的超敏反应表现症状是表皮脱落性红斑,以及与疥螨病类似的病变分布和瘙痒程度。有些猫可能出现粟粒性皮炎,或者不伴有其他病变的背部自舔性脱毛。

图1.从左至右是来自犬、猫和兔的姬螯螨。注意每种姬螯螨都具有的特征性的钩子样的附属口器(箭头)。

图2.低倍镜下姬螯螨虫卵。右图为虫卵空壳。注意将虫卵缠绕在毛干上的细纤维束。

图3.犬背部的皮屑和结痂。

临床检查中发现姬螯螨成虫、幼虫(图4)或虫卵即能确诊。但是这些证据的采集有些困难,尤其对于猫。采样方法包括:放大镜直接观察;浅刮毛发和皮屑;醋酸胶带粘取;密齿跳蚤梳收集大量毛发和皮屑;粪便漂浮法收集姬螯螨和虫卵。在粪便中的姬螯螨虫卵类似钩虫卵,但是比钩虫卵大三、四倍。上述样本收集技术的成功率取决于动物毛发的长短、收集面积的大小,最重要的是螨虫存在的数量。

相对可靠的技术是密齿梳梳理毛发和皮屑而获得的样本,但是在犬仍有15%的假阴性结果,猫有58%的假阴性结果。梳下来的大量毛发和皮屑的检查方法有两种,一是与石蜡油混合放入培养皿,用立体显微镜检查。二是与10%氢氧化钾混合,温水孵育30分钟,然后加入粪便漂浮液,1500rpm离心10分钟,取表层液体低倍镜寻找虫体和虫卵。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且没有人比较过哪种更有优势。如果检查结果阴性,又非常怀疑,必须进行治疗性诊断排除或确诊此病。

鉴别诊断取决于临床症状。如果犬身上有大量皮屑,鉴别诊断包括:原发皮脂溢、肠道寄生虫、营养不良、蠕形螨病、耳螨病、虱病和跳蚤感染。如果犬非常瘙痒,鉴别诊断包括疥螨病、跳蚤叮咬过敏和食物过敏。猫如果出现大量皮屑,必须要考虑糖尿病和肝病;如果瘙痒,鉴别诊断包括猫疥螨病和粟粒性皮炎包含的各种可能性。

治疗控制姬螯螨相对容易,然而即使临床症状消失、显微镜复查没有虫体,治疗还要再延续几周。应该同时治疗发病及其生活在其周围的动物,还需环境杀虫和虫卵。药物的选择要考虑动物的年龄和品种是否适合。

外部治疗

很多外用杀虫药都对姬螯螨有效,例如石硫合剂、除虫菊酯类药、双甲脒等。但是给猫使用除虫菊酯和双甲脒时要格外小心,因为猫对这些药物非常敏感。替代的药物可以使用0.25%的费泼罗尼(Fipronil,氟虫腈)喷剂,每月一次,或者硫化硒香波每周一次。石硫合剂浸泡和各种杀跳蚤的药物连续3-4周的治疗都同样有效。

全身治疗

环境杀虫

患病动物的床垫和美容工具都需高温消毒(>55℃)。除虫菊酯类药物消毒环境,杀虫时人和动物要撤离,待彻底通风后再回到生活环境。同时治疗共同生活的其他未发病动物。

二、猫疥螨病(FelineScabies)

猫疥螨病是由疥螨科(Sarcoptidae)的背肛螨属(Notoedres,又称耳疥螨属)的猫背肛螨(Notoedres.Cati)感染引起。

猫疥螨病具有流行性,在多数国家少见或罕见,而在某些区域例如欧洲的意大利、瑞士、西班牙、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的部分地区较为流行。笔者近3年在自己的动物医院相继发现了5例猫疥螨病。北京其他熟悉的动物医院中也有零散发病的案例,因而推测北京地区的猫疥螨病暂时没有发生大规模流行。但是中国地区猫疥螨病的具体流行情况尚无人调查。

目前已经发现超过20种背肛螨,其中多数都是热带蝙蝠的外寄生虫。猫背肛螨主要感染猫和野生猫科动物,偶尔也会感染其他哺乳动物,例如狐狸、果子狸、浣熊兔子、犬和人。目前只有2007年的一份临床病例报告发现,在意大利的猫疥螨病流行地区,一只户外生活的犬感染猫背肛螨并且发病。1986年有人在印度调查了48人感染猫背肛螨并引起自限性病变的情况。

猫背肛螨(Notoedres.Cati)的生活习性和身体结构与犬疥螨(Sarcopticmangevar.canis)非常相似,属于专性寄生虫(Obligatoryparasite),离开宿主只能存活数天。不同的是,猫背肛螨比犬疥螨更小,直径200-240μm,短嘴(Shortrostrum),2对前肢很短,向外伸出,具有小柄和吸盘,小柄中等长度(短于犬疥螨),2对后肢退化,很少突出于身体边缘之外(图5);背部同心角质脊和4-6对粗触须,呈现明显同心圆纹理(图6);背部肛门是其特征性结构。直接接触猫背肛螨具有高度传染,通常年幼和体质虚弱的猫易感。通常感染严重的猫同时存在免疫抑制的病因,笔者曾遇一例全身病变并发败血症的病例,很快死亡。而其他猫疥螨病例症状较轻,预后良好。

病变分布从耳缘开始,迅速扩散至面部、眼睑和颈部(图7-8),可能由于猫睡觉时常盘绕身体,以及洗脸的习性,能使感染蔓延至爪和会阴部。雌虫在表皮的角质层横向打洞,造成皮肤密集的微小丘疹、红斑和皮屑,随之形成很厚的结痂,称为“背肛螨盔甲”(图9),常见抓痕和脱毛,瘙痒程度不定(轻度至重度)。随着病情发展可表现全身脱毛和皮肤病变。常见外周淋巴结增大。

图5.猫背肛螨成虫和虫卵。成虫腿很短,退化的后肢缩进尾端轮廓之内。

图6.高倍镜下左图可见猫背肛螨背部明显的同心圆纹理和未排除的卵。右图可见背部肛门(箭头所指)。

图7.幼猫耳缘脱毛、红斑和抓痕。

图8.猫疥螨病的颈腹侧脱毛和抓痕(左图),以及头顶脱毛和结痂(右图)。

图9.面部猫背肛螨感染。注意右图的“盔甲”样结痂。

诊断

病变分布和严重瘙痒具有高度提示意义。临床检查应该在病变部位浅刮,通常刮片采样能发现大量背肛螨成虫、若虫、幼虫、虫卵和粪便(图10)。这与犬疥螨感染有很大不同。

显微镜检查时使用低倍镜暗视野观察,像背肛螨这样的微小虫体在暗视野下更易被识别。找到虫体后,可以转至高倍镜下进一步观察背肛螨的细微结构。猫疥螨病的鉴别诊断包括:耳螨感染、姬螯螨病、异位性皮炎、食物过敏和天疱疮等。

图10低倍镜下的猫背肛螨成虫、幼虫、虫卵和粪便(左图)。高倍镜下成虫,可见退化得很短的2对后肢(右图)。

治疗

很多杀虫药对于猫都存在毒性作用。氯化烃类有机磷(亚胺硫磷,Phosmet)杀虫剂禁用于猫。各种硫磺成份对猫都很安全。例如可以使用2-3%的石硫合剂温水溶液浸泡,并且不冲掉药液,等待干燥,每周一次,直至痊愈。通常这样的治疗需要6-8次。治疗蠕形螨病的双甲脒浓度(250ppm)和方法用于猫疥螨病也同样有效。

伊维菌素和多拉菌素的治疗对本病非常有效,使用剂量和频率相同:0.2-0.3mg/kg,皮下注射,每隔1-2周一次,连续2-3次,但4月龄以内幼猫不能使用。赛拉菌素对猫安全,有报道认为治疗猫疥螨病有效,建议剂量6mg/kg,间隔一个月,连用2次。小于8周龄的猫慎用。

因为有些猫可能会携带背肛螨但并不发病,所以共同生活的猫也要一起治疗,否则会使猫疥螨病复发。此病与过敏症不同,即使瘙痒严重,使用糖皮质激素也不能达到止痒效果。

THE END
1.猫体外驱虫多久一次幼猫两个月之后就可以开始使用体外驱虫药,预防性驱虫一般是一个月进行一次体外驱虫。夏季寄生虫多发季节更加要注意定期给猫咪进行体外驱虫,冬季天气寒冷,但当体外寄生虫感受到周围所产生的热、二氧化碳或震动等刺激信号时,便可破茧而出跳至猫咪身上进行寄生,所以冬季也需要给猫咪进行体外驱虫。http://m.15tqc.com/show172514/
2.初学者照顾曼基康猫注意事项:猫咪做完驱虫多久可以洗澡体内寄生虫主要包括蛔虫、钩虫、绦虫、心丝虫等,体外寄生虫有尘螨、尘螨、虱子、蚤等。 猫跳蚤圈很有用。 猫戴上跳蚤项圈后,可以驱除体外的虱子、跳蚤、螨虫等寄生虫,但弊端是跳蚤项圈保质期为2年,可以在1个月内更换,过期则有害。 另外,也有猫舔跳蚤项圈中毒的情况被证明,所以建议父母选择滴剂除虫药。https://m.syt126.com/pet/2022/20221113130003_306676.shtml
1.猫除虫药多长时间一次幼猫时期一般建议每个月给猫咪做一次体内驱虫,成年猫咪一般建议两到三个月给猫咪做一次体内驱虫,如果猫在服用体内驱虫药后拉虫子,建议两三天后给猫口服体内驱虫药。通常的预防性体内驱虫主要用于预防蛔虫、钩虫、绦虫等寄生虫感染。https://m.heidongpet.com/article/MjU1Njgx
2.狗狗体内一般什么时候驱虫一次我们在应对“狗体内驱虫多久一次”这个问题的情况下,最先要融合狗狗的年龄段来做除虫分配,假如说是在幼狗年龄层的小狗,那麼我们可以在每过一到两月上下的情况下为他们开展一次体内驱虫,那麼如果我们饲养的是成犬得话,我们可以给他们除虫的時间略微变长一些,例如每过三到四五个月上下为他们开展一次体内驱虫。假如...http://m.boqii.com/article/464044.html
3.爱宠猫咪的驱虫之道(3个月的小猫咪该多久驱虫一次)宠物训练猫咪在外出活动时也需要注意防止感染和寄生虫的发生,可以进行除虫领或定期带它们进行预防注射。 14.倡导科学饲养 驱虫只是科学饲养中的一项重要措施,我们应该倡导科学饲养、爱护宠物,让它们健康成长。 15. 驱虫是保护猫咪健康的必要手段,3个月的小猫咪需要每3个月驱虫一次,同时也需要注意生活环境、饮食和行为变化等方面...https://www.pettb.cn/article-31077-1.html
4.讨论猫一个月做了两次外驱身上真的就没跳蚤了吗?已解决之前做了体外,还是每天 ... insanity ver. 除虫项圈我一直没敢买,组里姐妹们说有危害?我也不太清楚,所以他们说不好也就没带,但是猫咪身上应该确实没有了,环境方面大,我会继续好好除虫的,谢谢你! 赞 回应 X 2020-07-28 15:42:34 我三个月驱一次都没见过... 跳蚤也不一定是猫的问题 赞 回应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86571530/
5.猫咪中毒的症状及常见急救方法家有喵猫咪本身是挑食、对气味极其敏感的动物,但猫咪天生又是有很强好奇心,爱干净爱舔毛的,有时候会发生严重的意外发生。(异烟肼对猫咪也是有毒的,家养猫咪还好,可怜了那些流浪猫)猫咪经常接触到的毒物包括杀虫剂、人类的药、有毒的植物和它们无法代谢的人类食品。当猫咪发生中毒时,有哪些症状,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https://www.jiayoumiao.com/4239.html
6.病媒生物防治知识问答深圳市病媒生物防制协会二四,其毒性是氧化钾的100倍,该物质在自然界中不隆解,对人和环境危害极大,用它做灭鼠剂,可产生二次中毒现象。用通俗语讲就是“药三辈”,即:鼠吃此药死亡后,被猫吃猫死,猫死后被狗吃狗也会死。毒性如此之大。全国爱卫会曾三令五申,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生产和使用含有“氟乙酰胺、氟乙酸钠、甘氟、四。二四...https://www.szpca.cn/node/148
7.回应关切:病媒生物防治知识问答毒鼠强是一种化学合成的剧毒急性灭鼠剂,别名四.二四,其毒性是氧化钾的100倍,该物质在自然界中不隆解,对人和环境危害极大,用它做灭鼠剂,可产生二次中毒现象。用通俗语讲就是“药三辈”,即:鼠吃此药死亡后,被猫吃猫死,猫死后被狗吃狗也会死。毒性如此之大。全国爱卫会曾三令五申,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生产和...https://www.ahlx.gov.cn/OpennessContent/show/844178.html
8.猫和老鼠是朋友(通用18篇)没过多久,猫的嘴又犯馋了。它对老鼠说:“你还得帮帮我的忙,再单独照管一次家,人家又请我去做教父,因为这个孩子脖子上有一道白圈,所以我也不好推辞。” 好心的老鼠同意了。猫又从城墙后面溜到教堂里,把罐里的猪油吃了一半。它说:“独自吃东西,味道再好不过了。”它对自己的做法很满意。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5ycq37o9.html
9.糖友更招蚊子?家蝇能否传播新冠病毒?爱国卫生运动“四害”防控90...养猫真能保证没有鼠害吗? 爱喝酒的人是不是更容易招蚊子? 为什么苍蝇很难打中? 传说中家里见到一只蟑螂,说明家里已经有成千上万它的同伴,是真的吗? ... 谈起“四害”(鼠、蚊、蝇、蟑),很多人闻之色变。它们不仅可以通过污染食品、传播疾病影响人类的正常生活,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还可能通过啃咬电缆、...http://wenhui.whb.cn/third/baidu/202006/05/352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