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宣称学外语免费联系“助教”却说得交198元
“如果学习需要费用的话,商家应该提前说明,而不是打着免费的幌子,诱导我们。”于女士25日告诉记者。
案例二:免费讲历史典故三天后又说收费千元
王先生随后愤愤地退群。他说,“费用的问题应该提前说明。商家先给人尝点儿甜头,再让人付费。这样的营销手段,让人不敢恭维。”
案例三:免费朗读课程原是公众号“吸粉”
26日,冰城大学生小李告诉生活报记者。大约半个月前,她在朋友圈里看到一条关于《朗读者》训练营的消息:“每天训练10分钟,跟着央视主播轻松朗读。”该条招生海报上写道:原价1899,限时免费,仅限500名。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