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控制住发情的猫咪出行,但是猫猫因为生理原因,会出现不停的乱叫、乱撒尿,每次发情都不处理,在之后得子宫蓄脓的几率特别大,需要做手术处理。
2、如果没有控制住,猫猫外出,回来怀孕,喜得一窝不好处理的猫仔,生完小奶猫之后,会出现营养不良、贫血的症状,小奶猫没有安置好也是不负责任。
3、性格变化非常大,可能温顺的猫猫突然暴躁。
4、走失。
并不是危言耸听,很多人觉绝育残忍,所以就假装猫猫发情听不见,或者不在乎,但是如果不能处理好发情问题,给猫猫带来的伤害都非常大的。
母猫如上诉所说,会出现意外怀孕、或者子宫出现问题,而公猫不绝育,发情的分泌物可能会堵塞它们的尿道,尿不出会继而引发肾脏问题。
所以如果不能帮助猫猫解决问题,保证它们的健康,就提前绝育为好。
更多精彩有趣故事,尽在:宠物博士问答(搜索:cw00951)
那么要什么时候才能绝育呢?
第一次发情前,就可以进行绝育,也就是6-8个月大的时候最好。如果这个时候没有绝育,可以在当下发情前绝育,越早越好。
猫狗发情,只是繁衍的生理本能,不存在和人一样幸福感一说,相反的,如果没有处理好,让它们身体上出现了问题,这才是让它们不幸福。
如果母猫不绝育,来我家你就知道是什么情况了。
每隔两个星期左右就要发一次情,发情的时候不吃不喝,到处蹭人,特别喜欢蹭男性。我男朋友一回来,就抱着男朋友腿爬到身上去。站在地上的时候就不断蹭我男朋友鞋子啊小腿之类的,一摸她她就把屁股撅着对着你,嘴里还呜呜呜地哼哼。
这些都还好,最要命的是我这个猫以前是几乎不叫的,从小到大都不叫的那种。但是家里后来捡了一只公猫回来,公猫特别喜欢叫,不是喵喵喵,是哇哇哇地叫,而且声音穿透力很强,每次回去,隔三栋楼就能听到他那充满磁性的哇哇哇。后来公猫发情了,第二天母猫也发情了,公猫叫得更厉害了,我不让她们俩交配,公猫受不了了就跑出去了。从那以后母猫发情频率越来越高,而且也学会了哇哇哇,真的是那种歇斯底里、悲痛欲绝的那种哇哇哇的吼叫一样的声音。有时候吃鸡的时候,别人不知道的都以为是我小孩儿饿了,要吃奶了,尴尬尴尬(︶︿︶)。
母猫就是下图这货,图二躺她背后的是她老公。
我家养了一只小母猫,是一只橘猫。去年夏天它8个月大的时候做了绝育手术,手术切除了两侧的卵巢,没有切除子宫,术后恢复了一个星期左右。
说起绝育手术,我认为主要还是要解决猫的发情和生育问题,尤其是母猫,发情期间反应很强烈,会有一些行为让它无法控制,其实都是动物的本能,但是作为陪伴人类的宠物,这类行为会带来一些生活上的麻烦,比如母猫叫春,声音变得强烈嘶哑,完全没了平时小鸟依人的感觉,突然间觉得它就像一个疯癫的“小蹄子”!整天想出门鬼混的感觉!然后就是行为的变化,乱撒尿,其实这都是本能,是要通过散发尿液中高浓度的雌性激素,引起周围公猫的注意!只是我们现在住楼房,猫猫活动空间受到限制,所以它只能在家里“作”了!但这能怪猫吗?我认为不能怪啊!我们自己也是动物,欲求不满时我们自己都不正常,也会变得焦躁不安的!何况猫咪呢?所以不要怪它!
因此,如果不打算让猫咪繁殖后代的话,绝育手术还是很有必要的。绝育手术对公猫来说较为简单,对母猫来说会麻烦一些,通常有一些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多大能做,通常是体重要超过6斤;第二个问题是首次发情前做还是发情以后做,我家猫是首次发情前就做了,也就是说它没有发过情,终身都没有这个机会了。
因为没有发过情,所以我家小猫似乎一直保持着天真烂漫的感觉,一天到晚除了吃就是玩和睡觉!我家住一楼,最近小半年以来,天天叫着要出门浪,每天打开窗户就跑出去了,在外面玩够了自己从窗户上跳进来喝水吃猫粮。每天晚上回来都带一身土,爪爪也脏的不行,几乎每天都要用湿毛巾擦擦,定期要驱虫消毒。只是以后就不用种猫草了,它自己出去找草吃。
小区里也有五六只猫,我估计也是先有人养,后成流浪猫了。因为猫咪做过绝育手术,所以我们家周围没有发生过公猫围观叫春的情况,一直比较安静,我家小猫似乎和它的邻居“和谐相处”,经常看到有一只白猫和另一只大橘猫趴在我家周围。
我家猫咪绝育后性情比较稳定,与人相处时更加亲密,就是所说的更加粘人!每天能从窗户进进出出好多次,一会进来吃点喝点,家里有人的时候进来蹭蹭你,看你不理它了,自己又出去了。不过每天玩到十点多自己就回来了,喝点水吃的猫粮,趴到我们床上睡觉,睡到早上五六点又喵喵叫着要出去!
我认为,如果想不让猫咪繁殖后代,绝育手术还是必要的,如果想好要绝育,最好是放在首次发情前去做,因为这样的猫咪性情更平稳,更加活泼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