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出租屋遗弃猫,猫咪守着家直到被赶走,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把话筒递给猫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我叫李察德,是一个猫咪记者
今天说的是痴情小猫爱上人类渣男
今天说的是一只想有个家的猫,希望这个故事真的能给她带来一个永远的家。
今年上半年可以说是上海YQ最艰难的时期,很多诡形怪状的事在发生。四月份,上海青浦一小区的猫咪群护人点点发现小区里出现了两只新的流浪猫,极瘦但很亲人,高度疑似是被居民遗弃出来的。
这两只猫一只是奶牛(男生),另一只是全白的小母猫,她就是故事的主角白白。
白白、奶牛英俊、斜刘海是铁三角的朋友↓
白白体型很小,约莫1岁的样子,非常喜欢人。她喜欢人到什么地步呢?哪怕她正在吃饭,只要身边有人叫她,她就立刻停下来应人;假如你当着她面摸了其他猫不摸她,她就会气急败坏地冲过去打人家猫。
白白对人亲近但很讨厌狗,经常冲来冲去打小区里的流浪狗,由此也可以推断她之前应该是生活在没有狗的室内环境。但是狗怕猫的前提是狗不饿……
点点第一次见到白白那天她胸前有一个血洞洞,是狗咬的,当时白白正低着头吃着群护人留的猫粮,雪白的身子上那片殷红让人看得心碎。
大家都很担心白白,但那是疫情期间,没办法送她出去就医,只能尽量给她多喂点吃的补充营养,剩下的就看老天爷保不保她了。
幸运的是,老天爷保了这只爱人的小猫咪,然而不久后大家发现她怀孕了,但几个崽崽出生后全部夭折——
对于流浪猫而言,有时候很难肯定活下来是幸运的,毕竟未来还有车祸、狗咬、人祸等等威胁这些没有法律保护的小生命。
6月初,白白被小区里一位男性居民(B)领养了,看到后面你可能会觉得这算不上白白的运气。
B只身来上海半年,自称家庭条件不错、在MCN公司做媒体运营收入高,因为觉得白白长得好看提出领养。
B向群护人保证:“只要猫一个月花销不超过7000都能负担。”提领养当天他就下单买全了猫咪用品,这让群护人们都很为白白高兴。
白白到家后↓
白白自己显然很享受有家的感觉,她很黏自己的“新爸爸”,仅仅一个月就迅速地幸福胖了起来。
可能白白真的以为自己的苦日子结束了吧……然而她信错了人,按点点的话来说“B对白白的爱来得快去得也快”。
B家住在4楼,6月底的一个晚上他落地窗没关,导致白白深夜跳到阳台、顺着消防通道跑出去了。
第二天他也不急着找,反而是几个群护人找到的白白,当时她就蹲在B那栋楼对面的车底下,人一叫她就跑了过来。
群护人抱起白白时发现她肚子很大,触摸有明显的硬块像是又有了。
B得知这个信息后表示想让白白生下这一胎,但在几位群护人的坚持下他最终同意让白白做引产+绝育手术。
手术后第二天白白去医院输液,完事后B没有来接白白回家,而是让点点去接,他告诉点点自己加班太忙要把白白放在点点家,直到一周后他才来接走了白白。
B要求点点帮白白找领养,然而还没等白白找到新家,B就急着把白白放归小区,美其名曰“让她回到自己熟悉的环境去”,然而白白每次被丢小区后都自己回了家……
甚至有次B把她丢下后头也不回地跑掉,但白白还是找回了家……她认得回家的路!
这不是因为白白多聪明,而是因为她认定了那个家,认定了那个人,她哪里会知道她“爸爸”一次又一次想把她丢掉?
当白白刚刚熟悉新家的味道,就要失去这些,一切美好都像个骗局,何其残酷。
B意识到丢不掉白白后还跟群护人们表示,8月10日把猫托运回吉林老家。当他听说运费要5000多时,再次大方地表示自己“不差钱”。
接着弹眼落睛的事来了,7月31日,B搬家走了,而白白被单独留在出租屋……空空荡荡的家里只有白白跟她的厕所、饭碗、猫粮。
B把家里的钥匙快递给群护小姐姐,让她每天上门喂猫,而群护小姐姐也是打开门后才震惊地发现他走时竟然把落地窗大敞着,几乎是放猫走的意思。
而白白却乖乖地守在家里,一见到人来就热情相迎。
种种都表明B已经弃养白白了,但他却仍然表示自己会安排车来接走白白。凭着对前邻居的一丝信任,群护人们一直在等待着那辆接猫的车来,而另一方面接下来的十几天里,白白都在那个家里等着……
搬走后B继续“表演”,称会接白白走↓
白白知道窗开着,她会出来看看,但她哪儿也不去,就天天蹲在阳台的消防通道上往下看,等着自己的“爸爸”回来。
显然,白白一点都不想回到流浪的生活,她想有个家。但最终……她的希望在8月13日那天还是破灭了。
那天当群护小姐姐打开门时发现屋子被打扫得干干净净,保洁阿姨已经把白白所有的东西都丢了,而白白也终于离开了那个屋子,她失踪了……
群护人小姐姐急得疯狂联系B,但那天开始B也失联了……这难道是巧合吗?
群护小姐姐到场后看到的画面↓
群护人小姐姐找了白白几天无果,只能懊丧或许白白被丢去很远的地方了。
然而11天后,白白再次出现了!
白白像第一次出现在小区里那样瘦,但她变了,她已经不亲人了。
白白再也没回过那个“家”,她终日在小区里跟她的老朋友们待在一起,只是眼神里充满了忧怨与恐惧。
B把那个爱人的猫毁掉了。
以上就是群护人点点跟我讲的白白的故事,她希望能为白白真到一个永远不会放弃她的家。
白白是那么爱人的一只好小猫,人类却一次又一次地让她失望。可以肯定的是,像她这么好的小猫只要被真正爱过,就一定会加倍爱爱她人。
最后有句话我很想说:无论对猫还是人来说,错的人不值得你等待!
一只流浪猫如何在寒冬成功“碰瓷”?这是门大学问。而接下来要介绍的这位狸姑娘对这个问题颇有心得,因为它就是凭借自己出色的技能取得了“碰瓷”的阶段性胜利。以下是救助人在取得狸姑娘的同(zhun)意(zou)后,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的这位狸姑娘成功了一半的“碰瓷”故事(吃瓜~)。
我记得那是很寒冷的一天。像往常一样,我在家里做着自己的事,突然一声接一声嗲嗲的喵喵叫传入了我的双耳。循声走去,我看到一只带“球”跑的美狸突然来到我家楼下开启撒娇模式,受宠若惊的我意识到,也许眼前的猫猫正试图用软萌的叫声、美腻的外表再加上让你欲罢不能的撒娇攻势萌混过关。此刻的我血槽已空,脑子里只剩下一声声os:好可爱~于是在这位狸姑娘的各种技能加持下,她成功潜入了我的家,获得了暂时的安居。
在这样寒冷的天气和流浪的状况下,即便狸姑娘成功生产,小猫咪大概率也很难生存下来。
而且其实本身猫咪的体质是很不适合生娃的,我担心以后会给狸姑娘的身体带来更多的健康隐患。思来想去,我决定带她做引产和绝育。
目前狸姑娘正在我家里休(xiang)养(shou)中。
不得不说,狸姑娘简直就是一只猫德满分的、传说中的“别人家的猫”。容我给您说说(此处请自行脑补天津快板儿)!
剪指甲那是真滴乖,会用猫砂也会埋,
爱护家具不乱拆,简直就是乖小孩儿。苗条身子干饭魂,干饭就像开吃播,一点儿都不挑食哦。奔跑、攀爬、跳跃、飞天都不在话下,见到逗猫棒就欲罢不能。特别喜欢你摸摸儿,一旦摸了她滴头,撒娇模式立马启动!
但很可惜,这么一只乖巧可爱的狸花猫,我因为一些私人原因不能将她私有化,感觉像是错过了一个亿(哭……)。革命尚未成功,猫咪仍需努力,只是这次加上我来给她助攻啦!我真的很希望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里,给狸姑娘找到一户安稳温暖的善(xing)良(fu)人家,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你愿意成为那个幸运的人儿吗?
—领养信息—
阿狸,姑娘,6-12个月
已绝育,已驱虫,未打疫苗
我和狸姑娘等着你的到来哦~
广州市白云区爱笑天使动物关爱中心(以下简称“爱笑”)成立于2011年。在2012年正式在民政局注册为民非组织,为广东省第一家正式注册的民非伴侣动物救助公益机构。
目前致力于流浪动物的救助、收容;组织实施社区流浪猫TNR、缓解人宠矛盾,同时倡导领养代替购买;通过公益项目《阳光青少年成长计划》,积极构建人宠和谐空间,帮助市民缓解情绪、提供科普、咨询、团建等公益活动。
爱笑淘宝义卖小店
义卖所得将用于爱笑动物救助
文小宁|作者
朴素的树、如欢|编辑
alenadarmel|图源
无论你选什么,都没错。
但吊诡的是,在现实生活里,有很多夫妻,即便拥有着一切所谓的“必需品”,到头来却双双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来。
纪实类综艺《寻情记》里,就有这样一件真人真事:
43岁的田磊和妻子钱佳雯,从一穷二白到衣食无忧,相濡以沫地走过了20个春秋,并共同将两个可爱的女儿抚养成人。
他们感情稳定,是外人眼里的“模范夫妻”。
但最近,妻子钱佳雯却不惜净身出户,也要结束这段婚姻,甚至用绝食来抗议。
“我宁愿坐在三轮车上笑,也不愿坐在宝马里哭。”
这让丈夫田磊十分苦恼,他始终想不通:“我对她百依百顺,物质上从不亏待她一丝一毫,好好的夫妻怎么说散就散了?”
随着故事展开,事情的真相也逐渐浮现:
二十年的婚姻,田磊让妻子怀孕15次,引产13次,只为生一个儿子。
反反复复的引产,让妻子的身体落下了病根。
可田磊却视而不见,认为这些只是妻子要离婚的借口。
在他心里,自己有房有车,好吃好喝供着妻子,就是最大的“好”。
可妻子心里,想要的却只是一份尊重和呵护。
当然,像田磊这般极端自私的伴侣,可能并不是主流。
但在现实生活里,死于这种“自以为是的付出”的婚姻,并不少。
一方面,道德绑架伴侣“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凭什么不高兴”;
另一方面,却从不提供对方真正需要的东西。
而需求和供应一旦出现了错位,婚姻的冲突就爆发了。
今天,壹心理就来跟你聊聊:婚姻中的供需错位。
“你有数不尽的财富,
有公众的崇拜,还要什么爱?”
早在多年前,社会认知理论的研究者Epstein和Baucom就指出:
婚姻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婚姻需求未得到满足,从而产生的挫折感以及绝望感。
戴安娜王妃和查尔斯王子的婚姻悲剧,就是最好的例子。
戴妃曾在自述中写下对婚姻的满心期待:
“像所有的少女一样,我希望我的丈夫会照顾我,会像个父亲一般支持我,鼓励我……”
但事实却令她几近绝望:
可等来的,却只是丈夫的一句“不可理喻”,以及头也不回地摔门离去。
她想要共情。身患暴食症的她,经常用暴饮暴食来发泄情绪。可吃完又后悔,怕胖,只得抠着嗓子眼疯狂催吐。
而此时的丈夫,却只会火上浇油地嫌弃她“腰粗”,让她“继续减肥”。
她想要一心一意的爱,可丈夫却怒斥她不够贴心“所有的威尔士亲王都有情人,我也不可避免”。
太绝望了。
更绝望的,是她的这些需求,在丈夫看起来只是矫情:
“你是储君的王妃,有数不尽的财富,有公众的崇拜爱戴,你还要求什么?”
无数次求而不得的戴妃,无奈地提出了离婚,理由是:
“这个男人不爱我。”
所有的人都觉得这个女人疯了,放着无上的权势地位不要,居然要所谓的“爱”。
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可能只有亲历过这种婚姻的人,才会懂得个中滋味。
若不是彻底死了心,又怎么会选择放弃。
这三种人,看不见伴侣
面对伴侣溺水般的求救信号,为什么有些人就是充耳不闻,我行我素?
要么是自恋狂,要么就是控制狂。
自恋狂伴侣,从来都看不见对方的需求,他们只能看见自己。
皮亚杰曾用“三山实验”来区分儿童是否脱离了“自我中心阶段”。
这个实验是这样的:
先在桌子上放三座山的模型,高低、大小、位置上都不一样。
实验者会让儿童从不同角度观察这三座山。
之后,让他们坐在其中一边,并将一个布娃娃放对面。
接着问儿童“布娃娃看见的三座山是什么样子?”
他发现,那些自我中心的幼童,往往只能从自己的角度来描述“山”的形状,却无法描述对面的娃娃所看到的“山”形状。
也就是说,他们觉得,自己眼里的世界,就是别人眼里的世界。
很多人就是这样,虽然生理上已经成年,但心理却还固着在幼童期。
他们往往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方面,他们只能看见自己的需求,看不见对方的需求。
很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当你们一起出去吃饭时,他只会点自己爱吃的菜,压根不会问你爱吃什么。
在他们眼里:我爱吃糖醋排骨,那么你理所应当也爱吃糖醋排骨。
另一方面,他们以为自己还像小时候那样,坐那里啥也不用干,就能得到无条件的爱和关心。
比如《寻情记》里的丈夫田磊,在他眼里,妻子这个角色的定位就是:不计代价地伺候丈夫。
生不出想要的儿子,那就让妻子一直怀孕。
而对妻子的任何付出,都是自己的情分,从来就不是义务。
对于这些已经成年的自恋狂伴侣,他们的内心戏与半岁婴儿并无两样:
“我就是无理取闹,我就是一事无成,我就是不懂付出,但你还必须爱这样的我。”
另一种,是控制狂伴侣,他们虽然看见了对方的需求,但根本不在乎。
精神分析学家卡伦·霍尼指出,控制狂往往想要影响他人,但是拒绝被他人影响或控制,并且他们几乎意识不到自己在控制别人。
在他们眼里:你想要什么不重要,我觉得你想要什么,才重要。
这种控制狂伴侣,对你的示好,只从他们自己的意图出发,完全忽略了你的想法和情绪。
你看上了一款包,想买,他会嘲弄你物质,告诉你女人就该勤俭持家;
你种草了一个新发型,想尝试,他却觉得齐耳短发更适合你,烫大波浪那都是作精。
很可气是不是?
而且他们还很双标:我可以对你指手画脚,但你不能对我有意见,因为我不可能为你做任何改变。
正如戴妃在试图挽回劈腿丈夫时,得到的那句回应:“所有的威尔士亲王都有情人,我也不可避免!”。
除了自恋狂和控制狂这种极端情况,婚姻里的供需错位还存在另外一种可能:
看见了,也重视,但却忽略了伴侣的需求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
比如,日剧《花束般的恋爱》里,五年同居时光,男主早已从零负担的学生成为打工人,对另一半的需求也从“能陪在我身边”变成了“能体谅我不在身边”。
而女主却始终沉浸在对二人世界的甜蜜构想里,埋怨男友周末加班而不是陪自己看电影。
她忘记了,丈夫已经长大了,他的肩上扛着这个家。
我提供了你需要的,
而你提供的,恰好也是我需要的
太多婚姻,嫁给了所谓的“门当户对”,却最终死于“供需错位”。
势均力敌的婚姻,从来就不是世俗意义上的那些标签:家境相当、学历匹配、郎才女貌等等。
相反,亲密关系领域的心理学家乔治·莱文杰认为:
个体在婚姻关系中得到的回报、奖赏,才是影响婚姻成败、关系吸引力的重要因素。
什么是回报、奖赏?
简言之,就是“我需要的东西”:
我提供了你需要的东西,而你提供的东西恰好也是我需要的,婚姻关系就和谐稳定了。
很多人在看完《请回答1988》后,都为德善和正焕感到惋惜。
但其实,阿泽成为德善的真命天子,似乎早就注定了:
缺乏自信的德善,在阿泽那,得到了无条件的接纳和爱。
她涂了橘色口红,正焕嫌弃她“太难看了吧”,阿泽却满眼笑意,告诉她“好看,你比李英爱都好看”;
作为家里的二姐,从小被忽视的她,常常怀疑自己值不值得被爱。
相比正焕的忽冷忽热,阿泽对她的喜欢,全世界都知道。
同样的,对阿泽而言,德善也是不二人选。
阿泽从小缺少母爱,生活不能自理。
德善会为出国比赛的他准备一床电热毯,会擦去他嘴角的牛奶,会在他疲惫的时候给他最温暖的笑和拥抱。
现实中的故事也一样。
我有一位学神级高中同学,他曾跟我说“理想婚姻状态是能在学术上相互成就”。
我本以为他会找一位数理学界研究者,但最近,他却爱上了一位文科生。
他跟我说,心动的那一刻,是她瞪着眼睛听他讲“原初黑洞如何产生引力波辐射”的时候。
“我知道学文科的她根本听不懂我在讲什么,但她认真点头的样子,让我感受到了她对我的尊重和认可。”
而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他最需要的,就是这份尊重、认可。
“那她喜欢你什么呢”,我问到。
“她说,我每次一遍遍跟她讲这些晦涩的理论,直到她听懂。这份耐心和温柔,是她最在意的”,他回复。
写在最后
高质量的亲密关系,一定是一场双向的奔赴。
它的本质,是满足了双方的核心需求。
这种双向满足,实际上就是精神分析里说的“镜映”:
同样的,你也是对方的镜子。
不能否认,有些人,就是像《寻情记》里的田磊:
金玉其外,有房有车有钱,许诺你一生衣食无忧。却从没有给你真正想要的平等、尊重、共情和稳稳的爱,那便是败絮其中,放弃也没什么可惜。
这样的人,只会让你自我怀疑:是不是真的不配被爱。
甚至会让你失望,觉得婚姻就是不堪的。
但请别灰心,要相信:
世界上一定有那个能看见你、满足你、治愈你的人。
你们会互为读者:
我读懂了你的需求,而你也恰好懂得我的。
你们会交换心愿:
我愿意付出自己来满足你,而你也有为我牺牲的心情。
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世界和我爱着你。
参考文献:
Elizabeth.E.(2020).HowLackOfCommunicationCanSneakilyRuinRelationships&HowToFixIt.MindBodyGreen.
Shkurko,T.A.(2013).Socio-psychologicalanalysisofcontrollingpersonality.Procedia-SocialandBehavioralSciences,86,629-634.
卡伦霍妮.(2004).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贵州人民出版社.
-TheEnd-
作者简介:文小宁,北师大发展心理学硕士,新闻宣传工作者。有两只世界上最可爱的小猫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