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手术通路在兽医门诊非常常用。在过去的30年中,腹部手术操作发生了一些重要的改进。
腹膜的缝合不再必要。
腹部肌肉通常使用简单连续缝合。
每一针都缝合直肌外侧鞘,连续缝合就能为未完全愈合的组织提供足够的强度。如果缝合技术恰当,连续缝合不会增加切口开裂的风险。
术前管理
所有开腹后的动物都存在术后疼痛症,因而需要进行预防。
超前镇痛药包括阿片类、非甾体类抗炎药,或采用局部或区域传导阻滞。
手术部位要进行大范围剃毛、准备、隔离,以便更彻底地探查腹腔并且可以根据需要扩大切口。
对于公犬,可以用创巾钳将包皮向一侧牵拉并隔离在术野外。
如果包皮必须露在术野中,在进行最后一步准备前,用抗菌溶液进行冲洗。
准备好Balfour开张器、吸引泵和电刀。
手术
开腹前清点纱布数量,关腹前再次清点纱布数量,以确认纱布未遗漏在腹腔内。
通常在腹中线开腹,可以避开皮下组织和肌肉中的大血管。
猫,切开皮下脂肪后可很容易地看到腹白线。
犬,皮下脂肪沿腹中线附着在腹壁上,使腹白线不清晰。
腹白线上的皮下脂肪可以通过推剪(push-cut)技术锐性剪开,以减少由于过度分离所致的组织创伤和血清肿。
对于之前进行过开腹的患病动物,先在无瘢痕的腹白线上做一切口。在扩大腹壁切口前,先用食指或使用钝性器械探查腹膜面以确认没有脏器粘连。
打开腹腔后,镰状韧带可以撕断或结扎后剪断。
猫的镰状韧带与腹白线下的腹膜粘连,会使子宫卵巢钩难以进入腹腔。用合适的开张器(如Balfour开张器)辅助显露腹腔器官。
如果在腹壁切口与开张器间放置了腹部垫,腹部垫接触内脏的部分用生理盐水润湿。
腹部切口通常采用两层或三层闭合。
腹壁肌肉用单股合成可吸收线进行缝合。
缝线型号依腹壁的厚度而定。
通常,猫使用3-0而大型犬用0号缝线。
相对于缝线型号,缝合的强度更依赖于缝合距创缘的距离和缝合的位置。缝合时要缝上腹直肌外侧筋膜,并且根据动物体型,缝合处距创缘至少0.5cm宽。对于很瘦的动物,缝合通常穿透全层;包括肌纤维或腹膜,但这不能增加缝合强度。
当存在死腔、持续出血或皮肤存在张力时则需要缝合皮下组织。在过早拆除皮肤缝线时,皮下组织的缝合也会提供额外的保护层。
手术技术:腹中线切口
1切开皮肤
a.用非惯用手的拇指和食指固定皮肤。如果你习惯使用右手,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使预切口处左端的皮肤绷紧。
图1切开皮肤时,用非惯用手的拇指和食指固定并使皮肤绷紧。
b.惯用手持手术刀切开皮肤。
i.当切口较短时,使用执笔式并用刀尖切开皮肤。
ii.当切口较长时,使用全握式,刀柄与体壁平行,用刀腹切开皮肤。在向后延长切口的同时,也向后移动非惯用手。
c.在公犬,绕过包皮向后扩大切口,只切开皮肤以免损伤外阴血管。
图2公犬的尾侧切口,绕过包皮并在最后乳头的外侧继续切开皮肤,在阴部外血管分支的浅层切开。
图3阴部外血管的分支。
2继续切开皮下脂肪。
切开时,用非惯用手的拇指和食指继续伸展皮肤,分开切口边缘。
a.在公犬,确认并剪断切口侧的包皮肌。肌肉断端在切口闭合时需要缝合。
图4右侧包皮肌(箭头之间)。
b.在公犬,向深层切开包皮周围皮下组织前,结扎并剪断阴部外血管
图5分离并结扎阴部外血管分支。
3在犬,使用推剪技术切断皮下组织与腹白线间的连接。
a.从惯用手一侧的切口末端开始分离。
b.用镊子夹持切口末端一侧的皮下脂肪。向上提起并使组织绷紧。
c.剪刀尖向前,将Metzenbaum弯剪一侧的刀刃插入靠近腹白线的脂肪中
图6提起切口一端的皮下脂肪,将剪刀的一侧刀刃插入附着于腹白线的皮下组织里。推剪以切断连接处。
d.用推剪技术剪开与腹白线相连的皮下组织。向前滑推剪刀,剪刀保持半张开,就像剪开包装纸一样。剪刀紧贴腹壁,这样会贴着腹白线剪开脂肪而不损伤直肌鞘。
e.如果推剪技术不足以分离皮下组织,可以剪开脐孔或前一次手术切口处的皮下组织连接处。
f.在切口对侧重复操作以显露腹白线。
图7同样方法分离对侧皮下组织。剪刀弯尖朝上,刀刃紧贴脂肪附着处的基部并部分闭合。
图8显露腹白线。
4在腹白线上戳一个小口。
图9用镊子提起腹白线并用手术刀刺穿腹白线。
a.用镊子提起腹白线。使腹壁远离下方的脏器。
b.反挑式执刀,刀刃向上,刀柄与体壁平行。
c.在距镊子约1cm处用手术刀快速并稳定地刺穿提起的腹白线。保持刀柄在腹壁上方并平行腹壁。
i.如果手术刀刺入的位置太靠近镊子,手术刀会碰到镊子并且无法完全穿透腹壁。
ii.如果手术刀偏离中线,将会切开肌肉,无法切开腹膜。
iii.如果手术刀朝下扎进腹腔,可能会意外扎伤脏器。
d.将食指或闭合的钝头剪伸入切口内,向前向后检查确认无脏器粘连于腹白线上。
5用Mayo弯剪或手术刀向头侧扩大腹白线切口。
a.用Mayo弯剪扩大切口
图10用Mayo剪扩大腹白线切口。
i.拿剪刀时,使剪刀的凹面朝向术者,剪刀尖朝向头侧。
ii.每次剪开一小段距离以向头侧扩大切口。
iii.调整你手中剪刀的方向,使尖端朝向尾侧,凹面朝向术者。向尾侧剪开腹白线。
b.也可以用手术刀扩大切口。
i.一只手拿镊子。
ii.将镊子尖并拢后伸进腹白线的切口,挑起腹壁。
iii.紧贴切口,将手术刀刃放在镊子两臂之间。
iv.边切开镊子两臂之间的组织,边前移镊子。镊子能够保持腹壁抬高,以免意外损伤下方的脏器。
6根据需要,切除镰状韧带。切断或烧烙镰状韧带外侧附着部并用2-0或3-0缝线结扎韧带头侧基部。
图11用剪刀或电烙器切断镰状韧带外侧附着部。
图12在切断前结扎镰状韧带的基部。
7放置腹壁开张器。要确保腹壁切口足够长,以免在牵拉时产生过大张力而损伤切口两端。在小型动物,可以用创巾钳将儿童用Balfour开张器固定在腹壁上。
手术技术:腹壁的闭合
1在大型、中型或小型动物,分别用0号、2-0或3-0合成单股可吸收线和圆针进行缝合。
2在切口一端开始缝合并打2个或3个结。
a.为了显露切口远端的外侧直肌鞘,可以用针作为临时开张器。
图13为了显露直肌鞘,暂时用针拉开皮肤和皮下组织。
i.用针穿透皮肤和皮下组织并往外拉开。
ii.用镊子夹持外侧直肌鞘。将外侧直肌鞘拉过中线使其远离拉开的皮下组织。
iii.松开针上的皮肤和皮下组织,距创缘5~10mm进行缝合。在针穿过组织后重新用持针钳夹持。
b.在切口的近侧(对侧),距创缘5~10mm缝合外侧直肌鞘。
i.如果可以看到近侧的外侧直肌鞘,用镊子将其夹住。在缝合腹侧(外侧)筋膜层时,将其向中线拉
图14用镊子夹住外侧直肌,然后将其向将要缝合的白色筋膜鞘的对侧拉。
ii.如果外侧直肌鞘被上层组织挡住,用并拢的镊子推开外侧直肌鞘上方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显露并缝合筋膜。
iii.如果筋膜不容易缝合,在针脱离组织前用镊子夹住直肌鞘的边缘,将其拉向中线以缝合得更好。
c.做一个外科缠绕,收紧并对合直肌鞘,但不要将其撕豁。
d.继续做4~5次简单缠绕使之成为数个结。
i.打一个方结,垂直切口,以水平方向拉线。拉紧缝线时注意每次缠绕,确保每个结均落在切口上。
ii.如果在打结时发现缝线较短的那端直立向上,用非惯用手更用力的拉缝线较长(带针)的那端(放松惯用手)以纠正滑结。
3根据动物体型大小,距创缘5~10mm,以5~10mm的针距继续进行简单连续缝合。每次缝合后都要轻轻收紧缝线使腹直肌筋膜对合。
图15距每侧创缘至少5mm处缝合筋膜。如果进针位置正确,筋膜会在中线处对合并且不会露出肌纤维。
4缝合进行1/3和2/3时,将食指伸入腹腔,触摸闭合后的切口腹膜面。如果没有缝上外侧直肌鞘,会触摸到切口裂缝。
5与最后一个线圈打三个结结束缝合。线圈至少留2cm长,以便进行方形缠绕。
6在距线结2~3mm处剪断缝线。
7在公犬,用单股可吸收线间断缝合包皮肌肉断端并且闭合包皮周围的死腔。
8常规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
术后注意事项
开腹术后,会沿切口出现肿胀。
猫可能会出现强烈的组织反应和组织增厚,能与切口疝混淆。与疝不同的是,切口肿胀坚实、无痛并且无法复位,且通常会沿整个切口出现。如果存在手术技术粗暴、过度分离、缝线反应、活动过度或切口损伤,组织反应会更加严重。猫的组织反应通常在手术后1个月内消退。
切口疝
因潜在疾病继发的肌肉筋膜力量不足会引起腹壁切口疝,或因手术技术不佳也会引起切口疝。
如果在缝合时没有提起皮下脂肪,或者外侧直肌鞘外翻,很容易缝不上外侧直肌鞘。鞘外翻会减少露出的直肌筋膜数量,增加因疏忽而未被缝上的概率。缝线的拉力主要跟缝合的位置及筋膜厚度有关,因此,在外侧直肌鞘上入针宽一些会增加闭合强度。
滑结会导致打结失败。在使用单股合成缝线时很容易出现滑结。可以通过用非惯用手更用力的拉紧缝线较长(带针)的那端同时放松惯用手来避免这种情况。
其他潜在的并发症包括血清肿、切口感染、开裂、肠梗阻、腹膜炎及植入肿瘤细胞。
如果切口向头侧延伸过度,可能会无意地穿透膈,导致气胸。
切开腹白线时,手术刀刺得太深会损伤下方的脏器,导致腹膜炎。
腹腔手术术后气腹的X线征象会持续数周,因此,腹膜炎的诊断通常依据腹腔液细胞学检查。术后几天腹腔白细胞数量通常会增加;但是,细胞不应有退行性或中毒的表现。
切口感染概率与麻醉及手术时长有关。手术时长超过90min的切口感染概率是手术时长为60min时的2倍。在诱导前对术部进行剃毛也会增加感染风险。切口感染在使用全身抗生素无效时,需要进行开放引流。
犬出现缝线反应时,切口会变得坚实、红肿并出现引流道。如果组织培养呈阴性,出现问题的犬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或切除出现问题的体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