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听每周五晚十点为您推出宠物健康音频栏目,每周二晚十点解答铲屎官们在养育毛孩子方面的疑惑,为铲屎官们带来专业的科普知识,让毛孩子们健康成长!
点击下方的绿色音频,
听专家为您讲解
↓↓↓
狗狗在家脾气还好,但一出门,就开始不断的吠叫,很多时候,我们会讲,这是社会化不足。也就是说,狗狗从小就单纯的生活在一个相对单一的环境中,没有与主人以外的环境、人、动物等进行过接触,对生活环境以外的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以及警觉,也就会出现很多原来没有出现过的表现,比如到处闻,看到新奇事物就开始狂吠,这其实都是社会化不足的表现。这种社会化不足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逐步增加与外部社会环境的接触以及互动来逐步改善。
但,真的所有出门后叫的狗狗都是社会化不足吗?答案是否定的,有一些狗狗真的不是社会化不足,而是一种行为习惯。
简单来说,狗狗社会化足够,但出门后发现会持续吠叫,我们就要考虑行为习惯了。这时我们就要考虑下,狗狗出门后吠叫,我们的表现是什么,如果我们与它说话、抚摸它、甚至打它,都有可能会让狗狗觉得,我们在与它互动,它根本没有理解到我们说的诸如:不要叫,别闹一类的语言。它以为我们在进行游戏,或者其他类型的互动,当然也就会很高兴的与我们互动起来,这样,吠叫的更大声了,甚至还会边跳边叫,撒欢一样的跑。
我们要改善这个问题也很简单,对于社会化比较好的狗狗,我们确认是行为问题以后,就不要对狗狗的吠叫产生互动性的反应就好了。对于我们想保留的一些行为,我们可以采取语言和行为上的鼓励、奖励,甚至食物上的鼓励来强化。
专家介绍:
李文波,临床兽医学硕士。现任美联众合山东分公司技术总监。
2007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进入小动物临床,至今有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全科医生,主攻小动物内科,尤其专注于犬猫肝脏、肾脏疾病及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在小动物皮肤病方面进行过深入学习与研究,并在小动物眼科领域研究颇深。
多次参加欧洲兽医高级学院等国内外培训,并参与《兽医临床实验室检验手册》等多部专业书籍的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