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正确的风,终于还是吹到中国了

这个报道平淡无奇,无非是吸引眼球,我们看一下报道的结构,一个24岁名叫邱霖(化名)的人,做了一个输精管结扎手术,然后南方都市报介绍了一下男性结扎手术,分析了一下优点和缺陷。

里面特别引用了医生的说明: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李宏军认为,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结扎都属于有创伤的一种避孕方法,一般不建议采用

2月份这个报道完结后,没有引发什么波澜,毕竟男性结扎是个小众话题。

四个月过去了,到了六月份,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在青青看来,老公去做结扎,就相当于给她吃了一颗定心丸。阿杰的想法是,夫妻决定丁克,最怕的就是中途变心,“男性到了4、50岁,如果突然又想要小孩了,他还可以生,但是女性就比较困难。所以男性做结扎也是对女方的一种保障。”

但是我们不需要去看别的报道,仅仅看《南方都市报》的报道,这是事实吗?

南方都市报明明白白的说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的洪锴和毛加明指出,用显微镜下输精管-输精管吻合术,重新将截断的输精管吻合在一起,重建输精管道,再通率在90%以上,对手术技术熟练的男性生殖显微外科医生,再通率甚至高达95%以上。

也就是说,即便是男性到了450岁,依然可以做复通手术,照样能生孩子,所谓的“男性结扎是对女性的保障”,根本就是谎言。

我们再看“一条”的报道,里面清清楚楚提到

当被问到有没有觉得结扎后影响到性功能,刘先生笑了:“没有,我觉得我变强了。”

男性结扎手术其中一个宣传点,就是不会影响到男性的性功能,所以这里面问题不大。

但是,再看《三联生活周刊》的报道

除此之外,我会挑战一些性别规训,比如穿裙子,化妆,留长头发,打耳环。迈出去那一步是刻意的,但做了之后觉得挺好的,那就继续保持。

一个正常的男性,做完了结扎手术,去穿裙子,化妆,“挑战性别规训”?

请恕我怀疑:这位男士,在内分泌方面是不是出了一些问题?

“事实上,我开始有性别平等意识是在大学”。

“我从大学开始就没有想过要孩子。当时,不光是生孩子的问题,如果你问我要不要结婚,我肯定给你一个否定的答案”

这神奇的逻辑。

为了搞清楚避孕的方式,我特别去看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官方网站,希望能找到答案。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避孕方式,除了结扎,放环,紧急避孕药和“皮下埋植剂”外,还有以下的避孕方式

口服避孕药,阻止卵子从卵巢中释放(排卵)

单纯孕激素避孕药,增厚宫颈粘液,阻止精子和卵子相遇,阻止排卵

单纯孕激素注射剂,增厚宫颈粘液,阻止精子和卵子相遇,阻止排卵

长效避孕针(每月注射一次)或复方避孕针,阻止卵子从卵巢中释放

复方避孕贴剂和复方阴道避孕环,阻止卵子从卵巢中释放

女用避孕套,形成屏障,防止精子和卵子相遇

另外还有标准日法,基础体温法,两天法,症状体温法,日历法或节奏法等等,人类在这方面创意还是无限的。

也就是说,结扎根本不是唯一的手段,避孕可以通过很多方式来完成。

且做完手术了以后,和家人关系搞糟糕是完全可以想得到的事情,24岁的人做这个手术,如果以后复通失败可能真的绝育了。

在明明有更多可选择的前提下,且还不需要和父母关系搞僵的前提下,选择了一条最不可思议的路,为何?

确实手术小众,医院不存在指标限制,排队是在等床位,摇号更是扯淡。

跟精索静脉曲张手术一样,技术上不存在难点,学术声望也是扯,割包皮更没难度,各大医院还不是不亦乐乎。

不愿意给未生育的人做,是怕扯皮,结扎容易,复通难。很多人都是胡闹脑子一热要来做,年纪大有孩子的还好说,因为没有生育需求,年轻的人没医生愿意做,一反悔医生就背断子绝孙的骂名。

结扎也算是市场需求,少见但不罕见,遇到不少人来咨询的。没有医生会对这有什么限制或歧视。至于后面穿裙子,与这个问题更无关

我有理由怀疑这个报道的真实性。

是女权吗?

如大家所知,我长期做欧美类新闻的报道,且对海外的舆论动向非常熟悉,整个报道看起来如此的诡异,迫使我不得不怀疑其中另有隐情。

于是我翻查了一些资料,弄清楚为什么一定要男性做结扎手术,难道结扎也是女权吗?

如何使民众觉得男性结扎不违背男性气质标准呢?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第二波性别平等运动在以下两方面作用巨大:

(1)从知识生产的角度推进女权主义学术,对避孕等方面的性别构建进行了振聋发聩的深刻剖析。

(2)从20世纪60年代晚期起,面对女权主义者对男权制度的剖析、揭露和控诉,许多男性开始反思自己作为男性所享有的特权以及如何做对女性友好的、性别平等的男性。

男性是否愿意做结扎手术,是检验其是否是“爱家好男人”的一个标准。做结扎手术的男性被认为是“浴血奋战”的英雄。

原来真的是女权。

坦率说,这个说法我并不反对,如果结扎是避孕的唯一方式,而我们家又不想要孩子的话,我会承担结扎的责任,毕竟这个手术对于女性身体伤害比较大。

但是别忘记了,《三联》的那个报道可是24岁的男性,是一个未结婚的24岁的男性。

知乎诡异的热榜

这种“小孩子穿裙子”其实很多人小时候都经历过,大多数都是孩子们好奇而已,不知道怎么就扯到什么“刻板性别印象”之类的诡异物件了。

老师说:你别和我说自由,那是美国!中国没有这个自由,你看疫情来了,中国大家管好自己,控制得很好,你看美国一个个都那么自由,现在怎么样!(这个高度我也真是服了!居然还能提到政治上.…...)

我也长期做欧美新闻,六七岁的孩子啊,你会跟他扯什么“美国自由”吗?要不要再扯一点特朗普,拜登和布林肯么?我们社交平台打打嘴炮就算了,你会和几岁小孩说这个?

不可能啊。

于是我发了这条质疑的想法:

我截个图你们就看到有多不可思议了:

为此我写了一篇虚拟的回答,LGBT,性别刻板印象之类的玩意,在欧美早就是烂大街的玩意了,前几天我刚好写了欧尔班和欧盟之间的关系紧张,就是因为对孩子宣传LGBT的问题。

而这个“仰泳的海星”自己简介上写着“致力做儿童阅读推广人”,那么问题来了:LGBT是不是已经普及到儿童读物了呢?

于是我开始了搜索,找到了不少读物,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这个:

简介写着

玛米、米玛和孩子们就像街区里的任何其他家庭一样。在他们美丽的房子里,他们一起做饭,一起笑,一起跳舞。但其他一些家庭不接受他们。他们说他们是不同的。一个家庭怎么能有两个妈妈和没有爸爸呢?但是玛米和米玛的房子充满了爱。他们教导他们的孩子,不同并不意味着错误。不管他们有多少妈妈或爸爸,他们都是一个家庭。

如图:两个成年人,看起来是男性,但是简介写了,“一个家庭怎么能有两个妈妈和没有爸爸呢?”说明两个都是女性。

这就挑战了“性别刻板印象”。

同时还传达了LGBT的思想。

有三个孩子,这三个孩子肤色都不相同,白人,黑人和亚裔。

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政治正确”的儿童读物。

这类政治话题直接插到儿童教育上,真的好吗?

但是如果说:一个人走在街上,被雷劈中两次,一点事没有,这类的神奇故事我必须要考虑其不合理性。

我知道一定会有人和我争论女权和LGBT的正确性,我完全尊重女权和LGBT,但是我不想被人牵着鼻子走。

如果女性不想当男性的附庸,那么请理解:大众也不想当媒体的附庸。

THE END
1.狗配人是否会“锁住”多长时间:关于锁住时间的真相大揭秘!狗配人是否会“锁住”多长时间这个问题其实是个误解。狗的“锁住”现象只会发生在同类交配中,源于狗的**器结构设计,以增加受孕机会。而人与狗在生理结构上完全不同,无法形成这样的“锁住”情况。因此,狗配人是否会“锁住”多长时间这个问题了,狗配人不会出现“锁住”现象,更不涉及所谓的锁住多长时间的问题。了解这...http://www.minxue-edu.com/mxgl88/2074220742.html
2.这17种避孕方法,每个人都应该好好了解相对隐蔽:避孕针、皮下埋植、宫内节育器; 可逆:除了绝育之外都可逆。 避孕原理 既然说到避孕,就不得不提到「怀孕」这件事是怎么发生的。 大部分生理女性在青春期后、更年期前都会有月经周期。每次月经的第一天视为月经周期的第一天;在大约第十四天时,卵巢排卵。排出的卵子会顺着输卵管进入子宫,并在那里停留一段时...https://pwa.sspai.com/post/71934
1.男人避孕针多少钱一针提起男性避孕措施,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安全套,这是应用最为广泛、有效的避孕措施之一。但是现在美国研制出了男性避孕针剂,只要男性注射一次避孕针,就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有效避孕。那么,男人避孕针多少钱一针,男性避孕针有副作用吗? 男人避孕针多少钱一针 https://www.meijianpin.com/zhishi/141602.html
2.避孕不求人,史上最全的避孕方法和亲测效果最近我们在后台真的收到了太多姑娘关于避孕的留言(难道是因为春天来了吗?),今天,我们想比较一下市面上的避孕方法、亲测效果,以及靠谱的实用指南。 在正文开始之前,科普一下:所谓避孕,是指两个人不以怀孕为目标,在健康稳定、注意卫生的前提下进行的愉悦性生活。 https://www.douban.com/note/615606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