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靠卖盲盒起家的泡泡玛特市值已达千亿港元,盲盒的概念越来越火。而盲盒也逐渐从玩具变身为“玩法”,正所谓万物皆可盲盒。但市场的火爆也让一些不良商家动起了歪心思,1月31日,“活体盲盒”事件登上微博热搜,引发众议。一些黑心商家把卖不出去或老弱病残的宠物放进盲盒,包装成“盲盒”“幸运盒子”“福袋”在电商平台销售,试图逃过监管。
寄送活体涉嫌违法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这些由“活体”动物做成的盲盒,里面装的是猫、狗、鸟、乌龟、仓鼠、蜥蜴、蜘蛛等动物,售价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在知乎上,一条“怎么看待淘宝卖活体宠物”的问题下,充斥着大量动物在邮寄过程中,因条件太差致残致死的惨状。
北京一家宠物店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普通快递是不能寄送宠物的,一般都是进行空运,托运人还应提供动植物检疫部门出具的免疫注射证明和动物检疫证书。从北京寄一只2公斤内的宠物到上海,费用在600元左右,价格仅几十元的活体盲盒显然是不可能进行正规寄运流程的。”
天津永真律师事务所王德君律师表示,活体盲盒售卖的宠物涉及品类较多、且具有很高的不透明性,如果涉及国家保护动物,是严格禁止买卖的,以盲盒的形式进行销售,更是违法的。但不论是否是国家保护动物,都会涉及动物的防疫检疫问题和运输问题。活体盲盒被当作普通货物来运输,显然是违反了目前我国关于动物运输方面管理规定的。
拒绝退换、差评无底线
北京商报记者在各大电商平台发现,搜索“活体盲盒”出现的商家大部分都是普通玩具类盲盒,仅存留着个别仍在出售活体盲盒的店铺。而这些售卖“乌龟盲盒”“仓鼠盲盒”的商家,以尊重生命为名特别约定,不接受一切理由的拒收,不接受退换和中差评,商品保障一栏中标示着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
北京商报记者在某电商平台上看到,一家乌龟盲盒商家在选项中标注:“买的是心态”“不能说什么龟”,此外部分活体盲盒商家标注:“玩得起就下单,玩不起千万别买。狗狗是生命,请尊重生命。”
“盲盒即便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玩法,也应遵循基本的底线,至少不能够变成一种对动物的摧残和伤害。打着‘尊重生命’的幌子,实则是对生命的亵渎,此外,销售活体盲盒还可能涉及动物保护、动物检疫等问题,活体盲盒行业涉及的法律问题较多,行业急需规范。”和君咨询合伙人、连锁经营负责人文志宏表示。
监管缺失屡翻车
不仅活体盲盒存漏洞、欠监管,事实上,盲盒领域的“翻车”事件早已屡见不鲜。此前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曾发文指出,盲盒商家打造“系列”概念,并设置一个最难获得的“隐藏款”等进行饥饿营销,抽中概率大都为“百里挑一”。这类营销手段促使很多消费者醉心于享受拆盲盒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与惊喜感,引发消费者冲动购买,助长了非理性消费行为。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由于他们好奇心强、喜欢攀比、消费观念尚不健全,十分容易为盲盒而“上瘾”,有的甚至为了抽中“隐藏款”而直接“端箱”。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直言:“实际上现阶段盲盒的玩法并不公平,因为事实上,其隐藏款的出品概率都在企业手中,本身缺乏透明性,而很多消费者购买盲盒,如果需要隐藏款,其成本并不确定。这就导致了疯狂烧钱行为和隐藏款炒作稀缺的行为。这和当年邮币卡市场情况类似,甚至诞生了造假产业链。”
中消协认为,当前有的经营者产品本身并没有过硬的竞争力,只想着蹭盲盒的营销热度;有的经营者将盲盒当做是“清库存”的工具,赢得了眼前的利益却丢掉了长远的口碑。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市场正常秩序,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