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女孩打性抑制针半年花十万?专家:患矮小症的儿童才适合打内分泌骨龄初潮治疗

张凤(化名)一家曾陷入长久的纠结。打,有副作用,不打,会影响孩子的身高。这是两难的选择。

医生给张凤提出了两种方案:顺其自然或打性抑制针。

顺其自然,就是让妞妞多运动,调整饮食,早睡觉。即便来了初潮,按照自然遗传的身高,妞妞最低也能到1米55左右,乐观一点还有可能长到1米6。

在纠结背后,更多的则是焦虑。这是很多家长面临的是同一个困扰:身高。为了长高,一些家长开始为孩子注射生长激素,一年花费数十万元。

那么,身高中下,可以使用生长激素帮助长高吗?如何做好身高管理?今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学会看身高曲线

身高管理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看身高曲线。需要提醒的是,身高管理中的年龄,均指“实岁”,即周岁:

横坐标为年龄,纵坐标为身高,根据年龄的垂直线,可以查到自己孩子所在曲线;

上面7条曲线为身高曲线,分别标准+3、+2、+1、0、-1、-2、-3,其中正常人群身高在-2到+2曲线之间,0所在曲线为人群平均身高;

低于-2曲线为矮小症,高于+2曲线为高身材,二者都需要评估是否有病理因素;

图:2-18岁女童身高曲线,首都儿研所监制

图:2-18岁男童身高曲线,首都儿研所监制

举例:

小A,8周岁女童,身高125cm。那么,8岁的人群平均身高为128.5cm;-2SD为117.9cm,身高低于117.9cm则为矮小症;+2SD为139.4cm,高于139.4cm为高身材。小A身高125cm为正常范围内的身高。

学会计算遗传靶身高

身高属于多基因遗传。

孩子的身高,有7成取决于父母的身高。父母高,孩子也会相应高一些;父母矮,孩子也会相应矮一些;父母一高一矮,那就要看谁的基因占优势了,孩子可能高,可能矮,也可能身高中等。

那么,如何根据父母的身高,计算出孩子成年后的身高呢?即遗传靶身高的计算,公式如下:

临床上,多用第一个公式,即CMH法:

举例

父亲身高173cm,母亲身高160cm,那儿子的遗传靶身高=(173+160+13)/2±5cm=173±5cm,也就是儿子的成年终身高在168~178cm都属于在遗传范围内。

女儿的遗传靶身高在=(173+160-13)/2±5cm=160±5cm,也就是女儿成年终身高在155~165cm之间都属于在遗传范围内。

学会判断孩子目前身高是否在遗传范围内

那么,从上面这个例子也可以看得到,父母遗传给孩子的身高不是一个固定数字,而是一个范围,一般有±5cm的范围。

有些家长会说,“我女儿怎么可能以后比我还矮呢?”,从上面的计算公式可知,孩子的身高,可能比父母高,也可能比父母矮。并不总是都比父母身高更高,否则人类的身高就越来越高了不是?

还是上面这个例子,上面这对夫妇,他们的儿子成年终身高在173±5cm,173恰好在0的曲线上,即人群平均身高;女儿160±5cm,160也恰好在0曲线上,即人群平均身高。

发现没有,父母都是人群平均身高,二者搭配,女儿和儿子的遗传身高也在平均身高,这也是这个公式的奥妙之处。

那么,怎么知道孩子目前身高是否在父母遗传的范围内呢?还是以这个为例,如果孩子身高恰好在-1和+1之间,也就是说孩子的身高如果在这两条遗传曲线之间就是正常遗传身高。

比如他们的女儿小A,8周岁,身高125cm,那么身高恰好在-1和0之间,就是属于正常遗传身高范围。假如女儿身高在123.1cm(-1SD曲线)之下,那么说明太矮了点,已经偏离遗传身高范围。假如女儿身高在133.9cm(+1SD曲线)之上,那么说明太高了点,也偏离了遗传身高范围。

如果孩子身高在遗传范围内,那大概率其身高没有太大问题,不需要太多医学干预。但是,这不绝对。

如果偏离遗传身高的范围,需要找医生评估

还是上面这个例子,如果这对夫妇所生孩子的身高,在-1SD曲线之下,或者在+1SD曲线之上,则建议找小儿内分泌科医生评估身高。

但是,并不是说不在遗传范围内就一定有问题。那么,偏离多远算有问题呢,还是以上面这个为例,如果身高低于-1.5SD,或者高于+1.5SD,那就需要考虑病理因素的可能性。

当然,有些家长会说,我孩子的遗传身高恰好在-1SD±5cm,而孩子身高在-2SD或之下,虽然可能只多偏离-1SD,但是因为身高已经达到矮小症的标准,这种情况也需要干预。

身高在-2SD之下,即为矮小症,指的是按照这个趋势女孩成年长不到150cm,男孩子成年长不到160cm。这种情况下,即使属于家族性矮小,也建议通过医学方法干预,让孩子稍超过父母所给的遗传靶身高。因此,无论父母身高多少,只要孩子身高矮于-2SD,都建议就诊和评估。

身高在+2SD之上,即为高身材。那么,孩子太高需要评估吗?如果孩子的身高,高于父母遗传身高的+1.5SD,比如父母遗传给孩子的身高在0曲线上,孩子身高+2SD曲线上,这种情况需要就诊评估是否为病理性高身材。

矮小症多为病理性因素,高身材多为生理性因素。

总之,孩子的身高低于或高于遗传靶身高的±1.5SD,或在人群身高曲线的-2SD之下(矮小症),或者+2SD曲线之上(高身材),如果自己拿捏不准,建议咨询医生。

确实患有矮小症的儿童,可使用生长激素治疗

作为儿童生长发育的专家,关于打抑制发育的针和生长激素,浙大一院儿科主任王春林建议家长要慎之又慎——“中枢性性早熟的孩子,才可能需要打抑制针。”他强调。

“女孩的发育普遍提前了,近4%的女生在7岁时就开始乳房发育;最近三年受疫情影响,孩子运动少,营养好,确实会造成一些孩子发育比较早。但一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和程度,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并非所有的性早熟儿童都需要打针。”王春林说。

据新华社报道,真正需要生长激素治疗的只是非常小的一部分,绝大多数的孩子只需常规饮食、运动、睡眠指导。生长激素分泌正常的儿童是不能注射,否则会导致内分泌系统紊乱等问题。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小儿内分泌遗传代谢科主任张一宁认为,药物是用来治疗疾病的。不是说觉得矮,想长到多高,就打点生长激素,这非常荒谬。

武汉协和医院儿童内分泌科的林鸣认为,身材矮小的儿童,必须进行儿童骨龄、生长激素分泌水平等检查,排除各种疾病,方可决定是否适合使用生长激素治疗。确实患有矮小症的儿童,生长激素是目前认为的最有效的治疗方式。

在多元化的时代,单纯追求高个头似乎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价值,在追求审美的路上,请不要忽视健康。

健康饮食,避免肥胖

要想孩子长得高,饮食肯定得重视起来。

长高专家特别强调:一定要避免给孩子吃高油、高盐、高糖的食物,比如油炸食品,腌制食品,过于甜腻、口味过重的食品等。

这些食物不仅不健康,还会导致肥胖。

而肥胖的孩子,是容易长不高的。

这是目前医学界的共识:肥胖是孩子性早熟一大诱因。性早熟又会导致骨骺提前闭合,进而影响孩子的身高发育。

所以,孩子每年增重不要过快,避免骨骺提前闭合。

同时,留心孩子的日常饮食,尽量确保清淡,并且一定要营养均衡、均衡,均衡(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当然,如果孩子已然超重,那么最好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少糖少油少盐,多吃杂粮、多运动来减重,而非不当节食。

特别是9岁以后的青春期孩子,绝对不能轻言减肥。

有研究表明,女孩9岁以前,男孩10岁以前,如果营养不良,那么青春期时供给充足的营养,他们的生长速度就能赶上同龄人。

但如果到了青春期,营养摄入不足,孩子很可能会因为缺乏某种营养素,而导致生长停滞。

心情好很重要,否则会影响身高

一对夫妻婚姻触礁,为了离婚,闹了好久。

而当接受了一系列的心理疏导和针对性的治疗之后,小男孩终于开始长高了。

这就是医学上的“心因性矮小症”。

在我们普遍观念里,孩子身高主要跟遗传和后天营养等有关,哪里能想到,心理压力也会让孩子长不高?

事实却是,很多离异或者家庭环境恶劣的孩子,生长发育都会比同龄人慢。

美国纽约州心理研究所的一项研究发现,长期生活在焦虑状态下的女孩,比情绪稳定的女孩身高,平均矮5.08厘米,且更难长到157厘米以上。

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潘慧教授表示:这个研究只得出来“女孩的生长更容易受到心理因素影响”的结论,可能是因为女孩在心理方面比男孩更敏感,更容易注意到男孩注意不到的外部信息,特别是父母情绪的变化。

THE END
1.生长抑制针的作用和副作用生长抑制针指生长抑素,是一种用于治疗儿童过早发育或成年人的生长激素过多的药物。其主要作用是减缓身体的生长速度等。生长抑素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等副作用。 生长抑素是人工合成的环14氨基酸肽,能抑制胃酸、胃蛋白酶、胃泌素的分泌。生长抑素针可以抑制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和胃泌素释放的控制,可以治疗急性糜烂性胃炎...https://wapask-mip.39.net/bdar/124280489.html
2.孩子早发育,在打抑制针有问必答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问题。根据你描述的情况,孩子发育早,应用药物治疗目的是抑制或减慢发育过程,改善...https://www.120ask.com/question/74870861.htm
3.打抑制发育针最佳时间打抑制发育的针主要是为了抑制儿童性腺的发育,缓解骨骼的成熟。早熟孩子会出现骨龄提前年龄2岁以上,骨龄进展过快,内分泌系统发育异常,出现第二性征发育等情况,需要进行治疗纠正,通过打抑制针调节垂体性腺轴,使性腺激素分泌减少,改善孩子的身高和生长发育方面。注意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打抑制针,不可以随意更改,否则容易对...https://mip.pingguolv.com/ask/hzRtASH.html
1.抑制针一般要打多久专家文章抑制针通常称为性早熟抑制针。一般治疗疗程需要两年左右,在儿童12岁到13岁左右即可停止打针。但具体应结合实际情况判断。 性早熟抑制针通常指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若儿童的下丘脑释放促性腺激素的释放激素过早或过多,导致患有中枢性性早熟。通常表现在女生在8岁之前,男生在9岁之前出现第二性征发育等症状,如女...https://www.bohe.cn/article/view/gkepksbhko7em5u.html
2.抑制针抑制发育针性早熟性早熟治疗方式“抑制针”主要作用于垂体,抑制性发育。常见的注射间隔是4周,也有间隔12周的剂型,还有用药间隔更长时间的剂型正在研发中。 从原理上说,“抑制针”是不直接抑制身高增长的,但是,身高长高和性发育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青春期的生长加速和性发育的速度是成正比的。绝大多数儿童使用此类药物后,性发育抑制了之后生...https://m.haodf.com/neirong/wenzhang/9392824810.html
3.抑制针是抑制发育还是骨龄权威文章抑制针通常用于抑制儿童的骨龄发展,而不是直接抑制身体发育。这种治疗主要用于那些骨龄提前于实际年龄,可能导致早熟或生长潜力受损的儿童。通过控制骨龄的增长速度,可以为儿童提供更多的生长时间,从而增加最终的成人身高。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药物。例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类似...https://www.cndzys.com/ylcore/art_detail/1_2823075.html
4.抑制针与生长激素治疗中的复查与注意事项介绍目前适合中国孩子,中国最新执行标准首选中华05标准,所以当孩子遇到需要使用昂贵药物治疗时,家长要考虑一下是否由于旧标准预估数据偏大孩子被动纳入性早熟范围,预测未来身高明显偏矮而推荐昂贵生长激素治疗。这个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这样的病例。 当你孩子由于矮小,性早熟等病症,考虑使用抑制针,生长激素时,请认真阅读理解...https://www.meipian.cn/2eyk2eso
5.儿童停止打抑制针的亲身经历,真实经历告诉你停药后有多可怕!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孩子可能会过早地出现性发育的现象,这时可能会为孩子注射抑制发育的针来进行治疗,但是由于这款针有副作用,比如孩子可能会出现生长速度变慢,阴道出血,骨质疏松等症状,所以有些家长会庆幸当时幸亏没给孩子打这种抑制发育的针,而且有些打过针的孩子擅自停药后,出现了情绪波动和行为异常的情况,让周围...https://m.liawa.com/ertai/snsn/495315.html
6.孩子抑制针加生长激素联合治疗时机一定不能拖2019年10月7号开始抑制针+生长激素联合治疗至今已有半年,目前身高147.5厘米,身高只长了3.6厘米,这次骨龄另一个医生看的说已经达到13.5岁,骨龄不仅没有抑制还加速了。这样的结果真的让我要崩溃了,治疗了半年身高没有预期的长起来情况还更糟糕了,这样终身高是不是比原来不治疗还要糟糕。请您帮我看看骨龄的情况到底...https://www.jianshu.com/p/9f2a07001897
7.孩子抑制针停了半年了还没来月经,生长激素也停了两天了麻烦主任...第一执业深圳市儿童医院 已开通 挂号 咨询 私人医生 评分:9.5预约量 :71987粉丝量 :40077 扫码进入医生网络诊室 我也要咨询 咨询详情 咨询疾病:性早熟 孩子抑制针停了半年了还没来月经,生长激素也停了两天了麻烦主任看看孩子现在不打针了还能长多少,继续打能长多少。有4个多月没做检查了,需要做什么检查。我在...https://www.91160.com/doctors/askdetail/docid-19256/askid-175429393.html
8.打抑制针一定要打生长激素吗在通常情况下,打抑制针并不一定要打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和抑制针不属于一类的物质,虽然都属于调理内分泌的药物,但是这两种药物。不同的适应症。对于打抑制针一般是抑制生长,抑制发育。对于巨人症的人群可以适当的通过这种治疗方式来进行治疗。但是对于打生长激素一般是在儿童生长发育期,促进期生长发育的一种激素类的...https://m.chunyuyisheng.com/mip/audio/928606/
9.性早熟打了2针后悔了,影响正常发育是主要原因以上就是家长们后悔给性早熟的儿童打抑制针的原因,长期给孩子注射抑制针干预性早熟的话,就会导致孩子体内的激素水平紊乱,进而导致骨骼的生长发育变得迟缓,影响孩子的身高,对孩子的心理发育也会造成比较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建议家长们谨慎选择是否给性早熟的儿童打抑制针,以免因为影响到孩子的身体健康而感到后悔。 https://m.icheruby.net/article/4b167e1b946698a52771.html